精神分列症的原因:心 中 的 丰 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44:36

心 中 的 丰 碑

 

--深切缅怀后庄扶村发展的奠基人、原村党支部书记、

全国劳动模范王顺寿同志

 

     赵秀连    著

 

 

在胶东半岛中部,镶嵌着一条蜿蜒百里的大沽河。这条青岛母亲河中游的莱西境内西畔,坐落着一座有600多年历史,如今美丽富饶、文明和谐、人杰地灵的村庄--后庄扶。

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500强加工企业—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在这个村崛起,从这个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现在,全村青壮年大都心情愉悦地在这个公司工作、劳动着,以自己的辛勤和股份,获取丰厚的经济收益。

数个居民小区的一幢幢生活设施配套又宽敞明亮的楼房,取代了村民祖祖辈辈居住的平房屋,全村650多户、2380多人大多迁进了公寓楼。文化大院、九联艺术团、体育广场成了村民娱乐、健身的乐园。村民治病住院费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部分外,其余都由九联集团和村集体负担。占地 3.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8680平方米的省级达标幼儿园和青岛九联小学,让村里的孩子们从小在这里接受着良好的文化知识教育和道德素质培养。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从村里走出了数百名大中专学生,有的学成硕士、博士研究生,有的成为博士生导师;上百人成为中高级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才、各级党政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科(局)级以上干部;还有的当选为山东省、青岛市党代表、人大代表,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村里340多位65岁以上老人每月都享受200—10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3幢总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的敬老院公寓大楼,成了村里老人们安度晚年的新家……

当村民们开始过上这梦寐以求的富裕和谐的现代文明新生活的时候,后庄扶村发展的奠基人、原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王顺寿同志,于公元2009年9月12日23时,因病医治无效,永别了他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

噩耗传出,全村人悲痛万分。在他去世的第三天,村民们和九联集团中层以上干部,本村籍在外工作的领导干部,以及莱西市、沽河街道的各界人士代表,还有邻村的部分干部群众等近2000人,含泪为这位为党和村民工作近60年、当了30多年村党支部书记、享年80岁的老人举行了追悼会。

会场前台两侧悬挂着由后庄扶人题书的“滔滔沽河水垂泪泣英灵,魏巍双埠山俯首悼忠魂”的巨幅挽联。

会上,经老书记多年亲手培养成长起来的后庄扶村新的领头人--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江沉痛致词,缅怀这位老人生前的光辉业绩。

王顺寿同志一生忠诚地献身于村庄的发展事业,功绩卓著。他先后被上级党组织授予“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被上级政府授予“烟台地区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当选为中共莱西县委第五、六、七、八届委员;当选为山东省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并受到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老书记为党和村民忙碌了一辈子,无私无愧地带着这么多、这么高的荣誉,永远地走了。他给我们留下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铮铮铁骨;留下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贵品质;留下了勤俭创业,身先士卒的优良传统;更给我们留下了对这方水土、这方人民无比热爱的赤子之情……

    老书记的一生,是简朴的一生、充实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那崇高远大的志向、战天斗地的气概、敢为人先的勇气、与时俱进的意识、一心为民的品质、清正廉洁的品德、民主管理的作风、教育为先的理念、奋斗不息的精神……,在我们心中矗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

 

小有大志    发奋进取

 

1929年5月,后庄扶村“降暴雨,继而冰雹,小麦减产七成,禾苗伤尽,”导致第二年村民艰难困苦的日子又雪上加霜。就在这第二年的农历4月19日,王顺寿出生在这贫穷落后、灾难深重的后庄扶村。那时,正是军阀混战、政府腐败、民不聊生。政府只管募捐,不管救灾;只管征粮,不管生产。后庄扶卖儿卖女、逃荒要饭、逼闯关东的比比皆是。

因家境贫困,王顺寿9岁才上庄扶完小读书。从儿时就饱受苦难的他,上学后就暗下决心: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在将来砸碎这黑暗的社会时,贡献力量,施展才华。少年时,他耳闻目睹日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更加坚定了好好学习、掌握本领的志向:打败鬼子,铲除汉奸,建好家乡,振兴国家!这坚强决心和远大志向,一直激励王顺寿发奋学习。在学校上课,他认真听讲用心记,不懂的问题大胆问。晚上在家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完成作业后,他还读一些故事书、象《三国演义》那样的一些文学名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顺寿只用5年就读完了6年的课程。他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级第一名。

王顺寿少年时期,后庄扶村先后有7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相继建立了党政小组和村党支部。有文化、懂道理的少年王顺寿,亲眼目睹这些党员积极动员青年参军参战,组织人们抓生产,做军鞋,出担架,搞运输,支援解放战争前线。党员的模范行动感召着他。他多么希望能够早日投入党的怀抱,象这些带头人那样,真正实现报效国家的凤愿!高小毕业后,他学着党员的样子,用讲故事、打比方的方式,启发、教育周围的伙伴们为国出力;学着党员的样子,积极投入支援解放战争前线的行列……。思想进步、工作积极、一心向党的王顺寿,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担任了村团支部组织委员。

1953年8月,连降暴雨,大沽河、长广河河水暴涨,4日洪水冲进后庄扶境地,积水达1米之深。冲毁房屋百余间。在村东,冲走北鹰嘴(地块名)和东河套200多亩肥沃土地,形成一片荒沙滩;在村西,冲毁了2000多亩耕地,形成西南洼、塘家洼(地块名)、蛤蟆湾(地块名)3大涝洼盐碱地,共1380亩。只剩下没淹没的连杂草都不长的大埠山、小埠山。

就在1953年的冬天,村里开始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王顺寿和其他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动员。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全村成立起强国社、建国社、中心社3个初级社,王顺寿担任“强国社”副社长。1954年一开春,他便组织这个社的社员开展生产自救。对全社土地细仔察看,研究整地、排水和农作物种植计划。为了多打粮,组织社员通过打炕取土,挖湾泥,挖粪场,掏阴沟泥,向地里增施底肥。由于肥足、水足、管理好,到秋各种农作物都获得大丰收。

1954年初,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后,王顺寿响应中共中央号召,与其他党员干部一起,积极引导农户自愿加入高级农业合作社,组织带领农民走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由于出色的工作,1954年他被抽调到庄扶信用社任会计。1955年被选拔到庄扶乡任文书,同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6年1月在村担任起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他任社长期间,夜以继日奔波,带领农民“拍着巴掌”入了社,顺利完成了本村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方式。他一边抓工作,一边抓生产,当年获得粮食大丰收。到年底,集体饲养大牲畜152头。集体积累达3.8万元。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王顺寿担任由后庄扶、前庄扶、东沙埠、西沙埠、长青、邹家疃、吕家庄、郭家庄、谭家庄等9个大队组成的耕作区主任,领导耕作区内的16个生产单位搞生产。初步展现出他的组织领导才能。

 

统筹谋划    发展农业

 

1960年,后庄扶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麦收期间连续下了40多天雨,小麦几乎全部烂掉、颗粒无收。春季种的庄稼几乎全部被涝死,秋作物绝大部分没种上。导致家家户户口粮甚缺。1961年春,人们靠野菜、草根、树叶、树皮、花生壳充饥,有100多人由于缺乏营养而患上水肿病,60多人死亡。

就在这十分危难时刻,王顺寿带着党员们的信任和社员们的期望,毅然决然地服从上级党组织的决定,担起了后庄扶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重任。

他上任后,首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把保证人们的生存作为头等大事,积极组织带领社员开展生产自救,使后庄扶人度过了罕见的灾荒。

为了带领人们尽快过上富裕幸福的新生活,王顺寿跑遍了后庄扶的山山水水,对后庄扶治水、治洼、治山、治滩、整地改土,进行了统筹规划。按照规划,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到70年代末,他身先士卒,带领干部群众忘我拼搏,战天斗地,整治山河,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上个世纪60年代时,大队办公室夏天墙上挂的那件蓑衣,是王顺寿在下大雨时察看大队整个水系专用的。常人下雨往家里跑。而王顺寿越是下大雨,越是往外跑。那片地里积水,那条农田沟排水不畅,几大水系的流向趋势;那里需要统一挖沟排水治涝,那条河、那条沟需要统一组织整治……,他都摸得清清楚楚。夏天跑实情,秋天作方案,冬春搞整治。他带领后庄扶人连续奋斗10多年,使全大队2535亩流域的水系,乖乖地听从了后庄扶人的摆布。

后庄扶90%以上的耕地分布在村西村北。西小河是长广河的主要支流,它是贯穿这些土地的主要水系。1953年从打架山下来的洪水,把西小河冲得弯弯曲曲,从小埠山东侧,流往小埠山前,经蛤蟆湾,流向泉水眼(地块名)后,从“小台湾”(地块名)西北角分成两支流,分别围“小台湾”南北流向“小台湾”东南角汇流南下,再经“蓄水汀”(地块名)汇入长院山后的东西河。长约4华里。夏天一下大雨,后庄扶境外北部长广河的大水就冲入西小河。暴涨的河水淹没着这一流域的大片耕地和庄稼。

为了根治这一水系,于1969年,大队与接壤的胡家疃(后归为茂芝场大队的一个生产队)置换了30亩地,从小埠山东的西小河北头,开挖了1条500米长的东西河道,让境外长广河来的主流的水往东直奔大沽河,大大缓解了西小河夏季排水的压力。在这条河上,修了一座通往胡家疃的钢筋混凝土桥。

1974年10月,王顺寿带领干部群众又开始实施治理西小河改道工程。在“小台湾”西侧向南开挖新河道与北面的河道相连接,把河道取直,让北来的河水直泻南下。同时废掉环绕“小台湾”的旧河道,填平河道造良田。王顺寿和大队长王云岗一起,将治理工程划片包干到生产队,组织电工安装了发电机,在各生产队工地拉上了电灯。开工后,王顺寿每天从工地北头到工地南头,来回奔波,察看工程进度、质量,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一有空,便脱下鞋,挽起裤腿,赤脚挥锨抡镢同社员们一块干。就是这样,全大队300多人昼夜轮战,奋战两个冬春,搬动18万个土方,开挖出一条宽8米、深2米、长3000米的新河道。新造土地60亩。彻底消除了水患。

后庄扶3大涝洼盐碱地,过去是“春天地碱白茫茫,夏天地涝水汪汪,秋天十种九不收,冬天地冻硬如钢”。1965年至1967年,王顺寿带领干部群众以大寨人为榜样,苦干3个冬春,对1380亩涝洼盐碱地,进行了平整和压沙改造。

1968年至1970年,利用产芝水库丰富的蓄水和产芝水库一支渠流经后庄扶且居支渠上游的优势条件,进行稻改。全大队9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拿出50亩已平整和压沙改造了的洼地种植水稻。祖祖辈辈种旱田的北方人耕作水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顺寿带领后庄扶人进行了大胆探索。他们整平稻方,打筑稻埂,选种育种育苗,都按规范要求干。春季插秧时,男女劳力齐上阵,早上、中午各家送饭在地头吃。每个生产队挑选2名技术员,负责插秧后的日常田间管理。适时灌溉,清除杂草,追施肥料,防治病虫,一丝不苟地种好北方人的水稻。“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他们种植的水稻每年都获得大丰收。昔日的旧面貌,如今被“春天稻苗绿如海,夏季稻花满坡香,秋天稻穗翻金浪,冬季煮米香满庄”的胜景取代了。后庄扶人有史以来第一次吃上了自己生产的优质大米!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前期,王顺寿深思远虑,提出了治山治滩并举,治山治滩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果业并举的发展农业新思路。

后庄扶北头矗立两座一大一小的山丘,人称大埠山、小埠山。因山石花纹形似八瓣梅花,亦称八角梅花山。海拔127.5米。山上杂草难生,烂石遍地。大埠山上有座巴扎庙,早年,人们每逢旱灾、雹灾都在此祷告风调雨顺。1965年至1967年,王顺寿在组织平整和压沙改造3大洼地的同时,还将大小埠山的110亩薄地整治为梯田。在小埠山栽了75亩小国光苹果树,在大埠山栽了35亩板栗。1968年清明节前后,王顺寿组织各生产队全部男女劳力共计400多人,挑水对苹果树和板栗树普浇了一遍。1971年秋,后庄扶人有史以来第一次见到了集体栽的苹果树结出的硕果,共计2391斤。

小埠山的75亩苹果树从结果后,一直产量上不去,1973年产12000,到1975年仅产12300斤。王顺寿明白,苹果产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树穴小而浅,树根扎不下,无力成长。怎么办?他和支委们恒下一条心:向小埠山宣战,改造低产苹果园!从1976年冬开始,王顺寿组织砖瓦厂、洗麻厂和建筑队的135人在小埠山进行了大会战。75人抡锤打钎凿石窝,扩大加深树坑。这块活儿,既出力,有难干,还危险。抡锤打钎不一会儿,就会出汗。打钎时,必须保证不损伤树根。需要放炮时,必须按规程办,一不小心,就能危及生命。60人组成小车队,用小推车把凿下来的烂石送下山填小埠山东侧已废掉的旧河道,再从东河套沙滩地的高处挖淤泥沙运上山填树坑。无论啥活儿,王顺寿都和社员们一样干。他们就是这样连续苦干了3个冬春,从小埠山上搬走了3000多方烂石,换上了1.5万多方泥沙。为了保障果树适时浇水,围绕两山修了800米的自流水渠,在小埠山下修建了扬水站,对大小埠山上的果树浇灌实行二级扬水。

1978年,在小埠山后、大埠山前,栽植了42亩酿酒葡萄。1981年,在大埠山前,栽植了40亩红富士苹果树。1982年,在小埠山前,栽植了30亩大樱株。

为了加强果树管理,村集体及时成立了果林管理专业队,王顺寿选派有组织领导能力的王振芝任队长。他们对果树精心管理,按时施肥、浇水、打药、除草,给苹果套袋等。到1985年,果品产量达到59.8万斤。昔日兔子不拉屎的不毛地,如今变成了郁郁丛丛的花果山。

1978年,大队又引进“大金星”、“红棉球”等优质大山楂树苗,在村东的130亩沙滩地栽植了3300多株。王顺寿选派坚持原则、责任心强、工作认真扎实的王恒臣担任山楂园管理专业队负责人。从1978年到1984年,山楂园管理专业队的16人,加之大队统一调配的洗麻厂40人(洗麻场停办前),把从宋家沟、赵家门前沟、瓢沟、蟾蹲湾挖上来的湾泥推到山楂园,摊进已扩好的条沟里。连续干了7个冬春,对130亩山楂园的沙土进行了土壤改良。还在山楂园里打了机井。1987年,整个山楂园实现了自动喷灌。1986年,山楂园收入41万元。1990年,山楂亩产达到4400斤。

从1984年冬开始,王顺寿根据果品生产发展迅速的新情况,对果品生产采取了新的管理体制。分为山楂、苹果和葡萄板栗3个独立核算的管理组。每组16人。王恒臣仍任山楂组组长,王振林任苹果组组长,王振宾任葡萄板栗组组长。新任支部委员王振芝分管果品生产。对3个组实行了“定产量、定收入、定费用”的管理办法。

那个时期,后庄扶的优质大山楂是全县稀有的品种,质优价高,人见人爱。一颗树的产果收入能买一台黑白电视机,人称“摇钱树”。王顺寿十分关注山楂园的管理和收成。1985年8月19日九号台风袭来时,他最担心的地方就是山楂园。台风还没完全停止,他就不顾一切地跑到山楂园,与专业队的干部和管理人员一起扶培刮倒的山楂树,排放山楂园里的积水,想方设法把台风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上个世纪70至80年代,后庄扶山楂园的管理是全县数一数二的。县里差不多每年都组织全县各公社、县直有关部门和部分大队负责人来山楂园参观。王顺寿定了一个基本原则:来者只准品尝不许拿,更不得以村里名义送。有一次带队参观的县委书记桂占山风趣地说:“顺寿拿着园里的山楂就象金豆子一样珍贵”。

1967年至1973年,王顺寿先后带领干部群众整修起“三横两纵”的农田主路。“三横”是:东西向、相平行、各宽10米的3条通往村西农田的道路。一条是从村前通往吕家地(地块名);一条是从村中通往杨家舍(地块名);一条是从村后通往庙子顶(地块名)。总长达26华里。“两纵”是:南北向、相平行、各宽8米的农田道路。一条是北起大埠山西麓,南至与村前通往吕家地的农田路相交;一条是北自小埠山前,南到与村前通往吕家地的农田路相交。总长10华里。路两侧栽上了杨树、榆树。路的一侧是农田排水用的水沟。路旁和沟边栽植了棉槐。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后庄扶大队在每年统一组织整治山河,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各生产队每年还利用冬春组织群众整地改土。20年里,全大队所有耕地都先后得以平整改造。全大队共计新造土地350多亩。

20年中,无论在平整土地、修道筑路的工地上,还是在改造大小埠山的战役中;无论是在改造涝洼盐碱地的队伍里,还是的在根治西小河的战场上……,无不看到王顺寿组织协调、带头苦干的身影。

20年来,谁也记不清王顺寿在整治山河的岁月里,磨秃了多少张铁锨、多少张大镢、多少把镐头!几代后庄扶人,就是在他的感召和带领下,这样苦干了20年,将昔日的秃山、涝洼、荒滩、薄地,改造成了适合农机作业、便于水利灌溉的良田和果园!

王顺寿是个科技迷,十分重视科学种田。1968年,大队成立起技术队。划出 80 亩最好的水浇地作为试验田,并为技术队盖了10多间房子。王顺寿选派王希宝、王恒臣、王希波进莱阳农学院等有关大专院校学习培训。选用良种、配方施肥、防治病虫、田间管理,都由技术队先行试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成熟后就推广到大田。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各生产队都按照王顺寿的思路,把冬春整地改土与推土积土攒土粪结合起来。冬天,以妇女劳力为主,在要平整的土地的高处刨冻块调沟。由部分男整劳力组成的小车队,把调沟挖出来的生土,一车一车地推到本生产队的几个泥场,堆积起来。一冬这样干3个多月。各生产队的泥场堆土如山。到来年春天解冻后,便把冬天调的沟回填,进而,将整个地块整平。各户每天都用提篓子或其它工具从泥场取土,倒到自家养猪的坑里攒粪。哪户的坑攒满了,本户自己有能力取的,就自己取,取一圈粪,生产队给记相应的工分;自己无能力取的,就由生产队安排专人往外取。取出的土粪在各户门前空地场堆积成方。取出土粪后,由生产队安排专人量坑计算攒粪方数,按方数给攒粪户记相应的工分。春耕、秋种前,由男整劳力组成的小车队把土粪一车一车地运到要耕作的农田里。这样每年往复,土地不断地整平,农作物不断地得到有机肥的补充。这样的土肥交换,兴成了良性循环。

1970年以前,为了增施农田土肥,王顺寿发动各生产队在冬季组织社员在本生产队周围的湾里挖湾泥,用小车往农田里送。“三年壁子两年炕,当年锅灶比粪强”,在春天组织社员打自家屋里用土垒的壁子、土炕和锅灶。搬到门前空闲地场用木制榔头或小二镢头打碎后,由小车队用小车送往农田里。

1970年以后,大力开展了沤制緑肥活动。每年6、7月间,利用各种青草、粮食作物的秸秆及苜蓿、棉槐叶等,加入人畜粪尿,再加水搅拌均匀成堆,然后,在上面用粘泥密封。到秋天种小麦用作底肥。同时开始推广使用化肥。     

王顺寿审时度势,认准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在整治山河,实行科学种田的同时,采取电、水、机械一起上的配套措施,大大推进了后庄扶农业的蓬勃发展。

1976年,在全公社率先解决了生产生活用电。

在大力兴修水利的岁月里,聪明能干的后庄扶人,建设了许多让人至今难以忘怀的标志性水利工程:

取水不竭的扬水站。1965年和1975年,在大沽河岸相继建起两座大型扬水站。在春秋农田需要灌溉时,机声轰隆的扬水站就源源不断地把大沽河的水通过渠道输送到每块渴望的农田里。谁也不会忘记,就在春秋灌溉农田期的每个晚上,王顺寿都是带着分管机务的支部委员王希友照着手电不停地“溜渠”,发现水渠出现漏水异常,便就地修堵,避免决渠跑水。

新颖别致的“八角井”。在村后通往村西农田道路的南侧,由王顺寿和大队长王云岗亲自设计建设的八角分水池,被人们习惯地叫做“八角井”。井中央用水泥打盆栽植了1棵大垂柳。北面用石头砌的渠,人称石头渠来的水,通过“八角井”可向东、西同时或分别分流。向东,可直接灌溉农田。向西,流经500米的渠道后,拐了个直角弯,向南流入直通第七生产队场园东的渠道;在这拐弯处往西,可直接灌溉农田。人们走到这儿,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在这儿多欣赏会儿映入眼帘的美好景致。当你站上脚下别具一格的“八角井”台,就仿佛听到它在向你诉说着建设它的人们的才智与辛劳;当你抬首望着头上迎风飘拂的垂柳,就好象听到它在自豪地向你频频表白:能生长在后庄扶这块宝地而感到骄傲;当你低头细看身旁渠中潺潺的流水,就相似看到它在欢腾地去完成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任务,以不辜负后庄扶人对它的期望和信任;当你举目望见眼前那绿油油的庄稼,就犹如看到它在向你保证:等到收获时一定能以丰硕的成果报答后庄扶人的养育之恩。

横架渠道的石拱桥。王顺寿、王云岗亲自设计、亲自组织施工,成功地在大队中部通往杨家舍(地块名)的农田路与新开挖的西小河交界处建起1座宽5米、长12米的石拱桥,横架渠道而过。路过这儿的人无不赞叹:普通的农民,能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造这样好的桥,真是了不起!

四通八达的斗毛渠。王顺寿带领后庄扶人先后整修通往全村各大地片的斗毛渠,总长达33华里。这么多、这么长的渠道,不是随意想修哪就修那。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完整工程。哪里修斗渠、哪里修毛渠,都是王顺寿领着干部们现场规划、现场设计,并组织施工的。

常年管用的大机井。全大队先后打大口机井24眼。每一口大机井施工现场都流下过王顺寿的汗水,都传诵着他带头实干的感人故事:

1973年11月初,王顺寿组织带领从各生产队抽调的20多名男整壮劳力,在第9生产队圈牛场(地块名)打机井。在最后圩井椁的4个昼夜里,抽水机不停地从井下往上抽水。他们3个人一组,1人在井下穿水鞋用锨挖沙往上扔到井椁上面,另1人在井椁上面把从下面扔上来的沙再用锨扔到井的上部,再1个人在井的上部把从井椁上面扔上来的沙用锨扔到井口周围地面。几个组轮换作业,几个组干,几个组歇,昼夜不停。王顺寿在这4个昼夜里与王云岗一起,一直同大伙轮换干。所不同的是王顺寿和王云岗每轮到他们都是在井底赤着脚,泡在冰冷的水里干。大队集体买的几双水鞋都由其他在井底水里干的社员穿。穿水鞋的社员把水鞋让给他俩,他俩还是让给社员们,始终赤着脚在水里同穿水鞋的社员一样干。到井上轮换休息时,他俩的腿冻得青一块紫一块。快40年了,王顺寿打机井专抢干最险、最累、最苦的活儿,一直在后庄扶传诵至今。

旱涝两用的蓄水塘。1965年冬至1966年春和1980年,王顺寿分别带领干部群众在西北小岚(地块名)、泉水眼挖了两大蓄水塘。下雨天蓄水,旱天时灌溉。每当人们回顾起挖蓄水塘的事,在西北小岚挖的那个最让人难望。那块地方非常难挖,一镐头下去,只能见到一个白点。王顺寿组织带领40名大队副业人员组成专业队白天干;青年们学雷锋做无名英雄晚上干。奋战一冬春,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1965年以前,后庄扶的主要农用运输工具是小推车,地排车也很少见。王顺寿意识到,改善运输工具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他号召各生产队把有限的资金拿出一部分购置当时比较进步的胶轮马车。1965年,后庄扶人有史以来第一次驾驭自己购置的第一辆马车。到1977年发展到21辆。

随着集体经济的逐步壮大,王顺寿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投入,使后庄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从1969年大队购置1台12马力拖拉机开始,到1984年,先后购进6台“20”拖拉机、2台“50”拖拉机、2部链轨车、1部汽车等共15台(部)各种大中型农业机械,共计489马力。为了加强对机械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使用,1974年,大队成立了由15人组成的机务队,建机库9间、维修车间9间。王顺寿先后选派王顺东、王洪廷担任机务队队长。安排懂机械的党支部委员王希友分管机务队。一到农忙季节,机务队的全体人员都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机务队长根据各生产队生产需要情况,统一调度安排各种机械。众多的农业机械,除汽车外,全由机务队自行维修,大大节省了集体支出。

每到春灌、夏收、秋种的关键时候,王顺寿都亲自督查机务队的工作。后庄扶大队共有5台脱粒机。麦收脱粒时,一、二生产队用一台,三、四生产队用一台,五、六生产队用一台,七、八生产队用一台,第九生产队和大队技术队用一台。“抢脱”,是“三夏”生产的关键环节,抓得不紧,就容易遭遇阴雨连绵天烂麦子。在脱粒期间的每个晚上,王顺寿都带着分管机务的支部委员王希友到各个生产队察看脱粒情况,不时地嘱咐王希友务必把脱粒机械调配好,把脱粒抢在阴雨天到来之前搞完,决不能让到手的粮食到不了口!

后庄扶大队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全大队2870亩耕地,95%以上实现水利排灌,85%以上实现机械作业。当时的后庄扶,已经成为全县农田水网化、耕种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大队。

经过后庄扶人多年的不懈奋斗,后庄扶大队成为当时全县第一批粮食亩产过“纲要”、跨“长江”、过千斤、“吨粮田”的先进单位。一年向国家交售粮食100多万斤。创下了以一方之力,贡献全公社近一半公余粮的奇迹!夏、秋两季,社员人均分得的粮食都是全县之最。不愧于全县第一个“山东省农业生产先进单位”。

后庄扶离牛溪埠粮所15华里,每年夏秋两季往粮所送100万多斤的公余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针对这一情况,王顺寿与牛溪埠粮所商定,在后庄扶建一个中转式粮库,粮所在收后庄扶公余粮的同时,也收周围大队的。后庄扶和周围大队都方便、都受益。1977年,王顺寿组织专业队,按国家规定标准,建起了700平方米、库容150万斤粮食的大粮库。从此以后,在本大队就可以交售公余粮了。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大呼隆”、“大锅饭”的生产方式和分配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王顺寿凭着20多年的农村工作实践,深知农村改革的必要性。1982年,他带头在全县第一个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实际出发,大型机械和水利设施仍由集体统一管理,统一调配。集体成立了机械、水利、物资供应、技术等服务组织,统一耕种,统一良种、肥料、物资供应,统一农田用电,统一灌溉,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送公粮,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集体投资33万多元,新挖了10眼机井,维修了两座扬水站,配套了农田用电线路,建了200亩固定喷灌。发动群众自愿打微型水井200眼,使全村耕地全部实现了水利化、田园化。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1983年,全村粮食亩产达到1640斤,比1982年亩增343斤,亩增幅度创历史新高。丰收的农民从来没有这样载喜载悦,从来没有这样欢欣欢畅。

 

 

不畏艰险    大胆致富

 

从1961年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王顺寿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无论风云如何变化,无论遇到多么大的艰难险阻,他就是认准一个理:当干部不仅要让农民有饭吃、有衣穿,吃得饱、穿得暖,还要让农民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有钱花。在这18年间,他本着这个目标,克服困难,顶着压力,冒着风险,坚持群众需求什么就干什么、什么赚钱就干什么、不同的人群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带领干部群众千方百计、七抓八拿,大力发展工副业,大胆致富。

1962年,随着农民生活状况的好转,王顺寿开始意识到,有饭吃的农民,还要有房住;将来吃饱了、吃好了,还要住好房。到那时肯定需要大量的砖瓦和石料盖房子。正好本地土质属黏性,适宜烧砖瓦。建窑厂,烧砖瓦,一定能为民所需!秋收一结束,他就与党支部一班人研究,定下了建窑厂、烧砖瓦的事。王顺寿靠上去抓窑厂的筹建。统一从各生产队抽调了14名身强力壮、精明能干的社员组成建窑专业队。利用村西北13间集体房屋作为窑厂凉瓦用房。从即墨石城汇请来张师傅,指导在房西北50米处建起窑筒。集体投资780元购置了人工轧瓦机,请张师傅帮助安装。没有泥土搅拌机,就人工锨翻脚踩。不懂烧窑技术,便请师傅指导。请张师傅指导制瓦烧瓦;请牛溪埠大队王师傅、张家庄大队梅师傅,教制砖胚和烧砖。安排赵身书、王恒君、王恒贵等5人专门向师傅学习技术。就这样,到1964年集体连续建起两个窑筒。在这期间,还在村西两公里处的石碃,办起了1座石料场,30多人常年在石碃里打石头,从石碃里往上面扛石头,再把石头垛成方出售。

窑厂和石料场是后庄扶有史以来第一次自己办的企业。不仅方便了集体和群众盖房所需砖瓦、石料,还为集体和社员年增加收入10多万元。

初步尝到搞工副业甜头的王顺寿,又与村党支部一班人立足实际,精心筹划。

1964年,为了让农闲时的妇女有活儿干、多挣钱,他组织筹建起由100多名妇女参加的刺绣组,大队负责聘请县刺绣技术人员指导,负责统一供货。各人按绣品质量、数量记工分,参入年底决分。

1964年,那时的后庄扶虽不那么富裕,但那蓝天碧日、百草芳菲、沟河清澈的自然环境是十分怡人的。尤其是大队内的几个大沟、大湾常年有水,没有污染,且非常肥沃。王顺寿便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开始发展淡水养殖。在宋家沟、赵家门前沟、瓢沟、蟾蹲湾放置鲢鱼、草鱼、鲫鱼等鱼苗。由大队组织专业队统一管理,统一捕捞,统一销售、统一分配。一到秋冬捕鱼时,满网欢蹦的大鱼,让许多前来观看的男女老幼无不赏心悦目。

在1965年,王顺寿根据农民需求,同支委们逐项研究,先后兴办起磨房、商店、车铺、运输、油坊、粉坊、条编、织麻袋、打白铁等10多个多种经营项目。使集体和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刮到了后庄扶大队。那时,当权派是批斗的重点。王顺寿也被扣上“走资派”的“帽子”,经常遭到“红卫兵”的批斗。大字报贴满了大队院的墙。王顺寿得知外地许多当权派被罢了官、革了职,有的被迫自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更是茫然起来。他不时思考:领着群众致富,怎么能成了“走资派”?继续这样下去,自己的命运会怎样?不久,他内外成疾,患上了心脏病和青光眼,一见日光就眼疼、头痛,天微黑,就得摸着门进家。在痛苦的思索中他坚信:带领群众致富,是当干部的天职,决不是所谓“走资派”的罪证!他晚上被批斗到深夜,第二天早上仍然主持召开村干部例会,研究生产,谋划致富。

祸不单行。农历1966年腊月18日,王顺寿的贤妻因病离世,撇下了大的12岁、小的只有6个月的5个孩子。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无奈之下,忍痛把两个女儿送给亲戚。

他忍受 “文革”的折磨、丧妻的悲痛、疾病的痛苦和送女的心酸,仍然带领干部群众继续致富,相继组织成立起红炉组、缝纫组、木匠铺、建筑队等。

1970年前后,王顺寿组织发动群众搞正当的家庭副业增加收入,却遭到公社主要领导大会不点名的批判,成了全公社“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活靶子”。王顺寿毫不动摇:群众搞正当的家庭副业没有错!他忍受着极大的精神痛苦,没毁一户的菜园,没抓一户的家禽,没阻一户赶集卖东西,不仅把群众的家庭副业保护了下来,而且不放弃、不泄气,继续带领干部群众大搞集体和家庭副业。

开始富裕了的社员,因整天忙碌干活儿,大都希望能在本大队及时买到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1970年,大队办起了商店,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1972年,为了安排闲散劳力,增加集体和农户收入,王顺寿与县工艺品厂联系,大队成立了由150名妇女参加的草制品加工组。选派孙从德担任负责人。他发动充分,组织严密,工作认真,成效明显。对整个组织过程实行“七统一”:统一到县工艺品厂领货,统一向各草编户放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货,统一染色,统一熏蒸,统一凉晒。草制品加工项目越干越大。大队草制品加工组把玉米皮分发到各家各户后,白天干农活儿的人们晚上也编起玉米辮。由开始单纯闲散妇女干,发展为全大队70%以上的男女老少一齐干。

1962年,王顺寿在带领农民度过灾荒之后,为了让不愁吃饭了的农民多吃点蔬菜,提高一下生活质量,他与支委们商量,把大队前1958年技术连耕作的那片好地拿出来建菜园!这事一定,全大队的人们个个高兴不已。当年,大队就在那片地建起了40多亩地的菜园。先后选派朱广和、王希平、王希南任菜园组负责人。从各生产队挑选了38名种菜能手管理经营。这个组不辜负大队的信任和全大队社员的期望,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敢干。他们每年对40亩地精心计划,把菜园划成若干个方,那块方春天种什么,夏天种什么,秋天还可以再种什么;收什么菜接着种什么不怕重茬的菜。在头年冬季都打算得周周到到。韭菜、芹菜、菠菜、水萝卜、胡萝卜、黄瓜、土豆、芸豆、茄子、辣椒、大葱、大蒜、西红柿、西瓜、萝卜、大白菜等,都在栽种之列。社员春夏秋三季都能随时吃上爱吃的新鲜蔬菜。冬天就以大白菜、萝卜为主。社员买菜,菜园组都以低于市场价卖给。社员家里无论什么时候来人来客,都能随时到大队菜园低价买到待客的菜。在保证社员吃菜的基础上,大队菜园还为县蔬菜公司常年供应蔬菜。成为县蔬菜公司全县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那个年代县城职工秋后供应的大白菜,许多是来自后庄扶大队的菜园。菜园组还选派赵祥谦外出学习甘蔗栽培技术,回来后成功地试验了甘蔗种植,使菜园组增加了既满足社员需求,又为集体增收的经营项目。后来,赵祥谦还被外地请去做甘蔗种植技术指导。冬闲季节,他们就开豆腐房。赵祥谦、赵元告每天起早推车到四乡卖豆腐。菜园组淡季办起的豆腐房,被人们誉为“副业中的副业”。20年的大队菜园,为社员生活的改善和提高,起到了无可代替的作用。

1970年,王顺寿与县棉麻公司取得联系,建起了全县第一家大队办的大型洗麻场。他十分重视这个后庄扶有史以来第一个使用机械作业的企业。先后选派王恒臣、王云茂、王振芝任场长。从各生产队选调了40名好青年到洗麻场工作。从1976年开始,由支部副书记王化开分管洗麻场。他们从县棉麻公司把一捆捆的生红麻用马车、拖拉机拉回来,再一捆捆地拴在两条平行的绳子上,一排排分先后轮巡放到宋家沟、赵家门前沟、瓢沟、蟾蹲湾沤泡两三个月。沤好后,捞上来用小推车推到洗麻场机洗。机洗出来雪白的红麻被凉晒在一排排用铁丝拉起来的架子上,经过不断地翻晒,两天左右就可晒干。晒干的红麻打成件,一车一车地送往县棉麻公司,接着,把县棉麻公司的生红麻装上车拉回来加工。40多人的团队,分成沤麻组、上机洗麻组、小车搬运在沟沤制好的红麻组、晒麻组等。上机洗麻的人活儿最累最危险。一台“195”柴油机拉着两台洗麻机,不停地运转,4个人同在1台机器上用手握住红麻放上洗,8个人定时轮换。上机洗时必须聚精会神,一不小心,就能噎死机器。有时能严重伤人。王顺寿每到洗麻场察看生产,都强调一定要抓好安全生产。就是这个使用机械作业的企业,年均加工红麻达630吨以上。洗麻场的运营,带动起后庄扶各生产队的红麻种植。1971年种植红麻218亩,1975年达到718亩。各生产队都到洗麻场加工红麻,提高了红麻种植的经济效益。

1975年,大队在第七生产队的北河(地块名)办起占地20多亩的养猪场。王顺寿选派第九生产队的王恒顺任场长,安排党支部副书记王子山分管。到第二年,养猪场存栏肥猪就达1256头。加上各生产队和社员家庭养猪,全大队共计养猪2730多头。为增加饲料品种,大队于1975年夏在宋家沟、赵家门前沟、孙家门前沟、瓢沟、地漏沟、蟾蹲湾、西小河种植水葫芦近百亩。

时常参加上级组织参观学习的王顺寿,看到外地有些村栽桑养蚕能致富。他便与支委们决定办一个养蚕场。1972年秋种一结束,王顺寿就组织带领干部群众在石碃后(地块名)75亩易懈涝、土层浅、不适合粮油种植的地里,打响了整地栽桑的攻坚战。这块地有40亩最难整。需要把划破地皮就是地瓜石、烂石、拳石不等的石头挖出来,用小车推出垫路,再从别处推来土回填。放炮轰,是解决地下石头的第一道工序。他们边整地,边栽桑,边养蚕,3年整完75亩地,栽了75亩桑。王顺寿选派王恒江当养蚕场场长。前几年,把大队办公室左右和前面的闲置房子作为养蚕场的养蚕用房。后迁之北河原养猪场用的40间大屋。大队负责联系县丝绸公司派技术人员不定期地来场进行技术指导。养蚕一年3茬,春秋少,夏季多。春秋两季主要由养蚕场的20几个人负责采桑、养殖。到了夏季,由大队轮流从各生产队调人负责采桑,养蚕场人员集中精力搞好养殖。养蚕收入非常可观。一张蚕下来,能卖500多元。

为了扩大烧窑规模,1968年,在北鹰嘴建了6个窑筒。烧好的砖瓦如果单靠窑厂的几十个人取窑,不仅不能及时取出,还直接影响窑厂的其他工作。为了缩短生产周期,增加烧砖瓦的数量,王顺寿便把从窑取砖瓦的活儿,安排给各生产队。窑停火后,各生产队轮流取窑,从一队依次轮到九队,不断循环。王顺寿要求,无论轮到那个生产队,都要在当天上午取完。各生产队队长为了既按要求完成大队规定的取窑任务,又想少影响本生产队的农活儿,便组织全生产队男女劳力,一大早就到窑厂取窑。

1971年,大队会计王恒君去烟台办事期间,听说有个村建转窑烧砖瓦,成本低、烧得多、质量高、效益好。经过实地考察后,他回村向王顺寿建议建转窑式砖瓦厂。在经有关人员论证的基础上,党支部及时采纳了王恒君的建议。于1972年春,王顺寿把主要精力用在大队砖瓦厂的筹建上。划出90亩地,小部分用作取泥用地。在大部分用地上,先后建起1座16个洞的大转窑、2幢共36间制砖制瓦和凉瓦用房。当时购设备必须用生铁换。后庄扶哪有那么多的生铁?王恒君去烟台等地找门子,拉关系,终于购进了制砖机、压瓦机、搅泥机等机械。到1973年投入了生产。王顺寿先后选派王振喜、王廷良、王振清、王振江任厂长。1975年以后,由新任支部委员王恒君分管这个厂子。这个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转窑,省时、省工、省力还省钱。每天都不间断地用车子往窑里送砖瓦,用车子从窑里取砖瓦。过去老式窑筒烧砖瓦,必须用好煤,平均烧一块砖、一页瓦得用六、七两肥城好煤。而烧转窑只需一、二两普通生活用煤。仅耗煤一项,就降低成本60%。质量优,色泽好的砖瓦出窑后,不几天就销售出去。谁要买瓦砖都得提前十天半月预订。这个砖瓦厂是后庄扶当时最大的企业,也是后庄扶当时为集体赚钱最多的企业。

1974年,大队成立机务队后,王顺寿要求机务队成立运输队,利用农闲季节搞运输,发挥机械的最大效益。6台“20”拖拉机、2台“50” 拖拉机和1部汽车全部出动,有时拉沙,有时拉石头,有时拉水泥,还有时送砖瓦,有时送粮食。1台“20”拖拉机1天下来就能挣上100元。这个运输队每年以半年左右的时间,就为集体增加收入 11万元。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农民在吃的方面逐步讲究起来。过年过节、来人来客,用粉丝做上一道菜,是很时髦的了。王顺寿根据这一市场需求,决定办粉丝加工厂。1975年春,他组织人员到黄县、招远等地的粉丝场考察学习回来后,就挑选了年轻能干的王恒武、郭海山、王洪山等10几个人,开始了粉丝加工厂筹建。王恒民任负责人。他们实干苦干加巧干,很快就盖起了8米宽、共400平方米的10间大厂房。在张家营(地块名)建起了3亩地的凉粉场地。到招远请老师做技术指导。到秋天就投入生产。他们生产的绿豆粉丝产销两旺。

从1967年开始,王顺寿在抓大队发展工副业和多种经营的同时,还要求和发动各生产队发展副业和多种经营。养猪场、菜园各生产队普遍都有。木铺、油房、条编、轧棉花、纺稻草绳、纺红麻绳,都是生产队搞的副业和多种经营。有的多,有的少,王顺寿所联系的第三生产队搞得最多,效益最好。

到1978年,全大队从事第二产业人员达370人,从事第三产业人员达430人。工农业总收入达717.765万元,其中,工副业收入297.2390万元,占总收入的40%以上。1978年当年增加公共积累就达8万元。从事二、三产业人员之多,集体和群众经济收入之高,是当时莱西县绝无仅有的。

从1961年开始,社员挣的工分值不断提高。到1968年前后,平均1个工分值可达8分钱左右。到年终分配时,户户能领到现金,没有欠款户。少的领100元左右,中等的领300元左右,多的领500元以上。当时,在外吃商品粮职工的月工资平均只有30元左右,且要从工资中支付生活费等其它费用。而社员是在不用再支付粮食、蔬菜、柴草的情况下领到的现金。多数户比家有在外工作职工的户还富裕。在那个时期,后庄扶出现了购买自行车热潮。周围大队能有几户有自行车就算不错了。而后庄扶80%以上的户置上了“大金鹿”、“小金鹿”、“大国防”等名牌自行车。后庄扶人骑自行车下地干活儿,成了方圆几十里人们的美谈。

从1974年开始,社员的现金收入越来越多。1978年,有第5生产队王旭升等5户社员领到1000多元现金,有12户领到800元以上,有36户领到500元以上。在那个时期,每到新年前后年终分配的几天里,后庄扶的老百姓个个欢天喜地,大把大把的钱往家领。为了吸纳存款,农业银行牛溪埠营业所在后庄扶设了临时办事点,好几个人靠在那里为社员办理存款。更令人难忘的热闹场面是:闻讯赶来的县百货商店和周围的水集、牛溪埠、韶存庄等供销社,在宽阔的大队办公室大院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中高档的商品,家家户户、男女老幼象赶大集一样,络绎不绝地往家里购东西。

从1961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18年间,王顺寿带领干部群众大胆致富,不仅为集体和社员创造了了不起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为以后后庄扶兴办工企业、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磨练了意志,培育了人才。

 

甩开膀子    勇奔富路

 

自1979年至1990年 ,王顺寿乘改革开放的东风,放开手脚,甩开膀子,与时俱进,乘势而上,一手大力发展专业户,一手大力兴办工企业,带领干部群众奔上了致富路上的快车道。

大沽河畔的后庄扶,水资源十分丰富,有1000多亩地适合种植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且离县城很近,种植蔬菜容易销售。为利用这一优势致富,王顺寿从扶持带头户入手,拉开了大力发展蔬菜生产的帷幕。1980年冬,王顺寿和干部们研究,把3亩土质肥沃、离水近的好地承包给要求种菜的第一生产队王德仁、王化香和第九生产队的王振宝、赵功臣。为了扶持他们带好这个头,大队还专门为他们架设了电线,安装了电机水泵,并负担所用电费。1981年,王顺寿发现王德任他们还是用传统的方式、老品种栽黄瓜,栽得晚,上市晚,一直卖不上个好价钱。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1982年初,王顺寿在县里开会听说武备公社荆庄大队社员采用塑料弓棚烤黄瓜,可早栽,早上市,价钱高。散会后,他马上带领全体支部委员、9个生产队队长和王德任等种菜专业户到荆庄大队学习取经。回来后,王顺寿帮助王德任他们把荆庄大队“单棚单畦”的小弓棚,改造成“一棚三畦”的中弓棚,既便于种植,又增加了采光。接着,他又托人到孙受公社山后大队买回了“叶三”黄瓜新品种。当年,这4户年收入都上万元。在这4户农民的带动下,到1985年,全村就有483户搞起了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达500多亩。平均亩收入达5800多元。为保证满足所有农户烤菜所需物资,王顺寿每年一到秋天,就早早与上级农资部门联系,提前定购建弓棚烤菜所需的塑料薄膜、草帘子、竹条、铁丝、化肥等物资。从而,进一步保证和推进了全村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1984年,后庄扶就自然形成了蔬菜批发市场,外地菜贩子络绎不绝。从那时起,后庄扶就越来越成为全县(市)著名的蔬菜村、大棚村。1990年,全村蔬菜收入达到100万元。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建设急需的建筑业迅速发展。1983年,社员王恒国打算购部“50”拖拉机面向建筑业搞运输。共需2.3万元的资金,他只筹了1.3万元。当他找到王顺寿时,王顺寿当即表态:“我帮你贷款!”。而后,王顺寿经与农业银行牛溪埠营业所的领导、信贷员协商,由集体担保为王恒国贷款1万元。王恒国购置拖拉机后,为在县城里搞建设的建筑队拉砖运石送沙,大干1年,成了“万元户”。光荣地出席了莱西县召开的 “万元户”表彰大会。在他的影响下,后庄扶有驾驶技术的王振茂、王希顺、王希京、王秀山等都成了运输专业户,个个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三、四年间,村里有20多户跑起了运输。后庄扶又成了远近闻名的运输专业村。

上个世纪80年代,王顺寿利用群众家家户户有饲养家禽的习惯,倡导和发动群众大力科学发展养殖业。仔猪、鸡苗、鹅鸭苗都统一选用优良品种。用配方饲料喂养。集体专门设立了畜禽防疫治疗室,进家入户对猪鸡进行防疫。到1985年,全村出栏肥猪800头,养蛋鸡6000多只、鹅鸭2000多只。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全村养鸡专业户达260多户,户均年收入达1.5万元以上。后庄扶被誉为莱西养鸡第一村。

王顺寿在组织带领农民勤劳致富的道路上,还热心扶持有特长的群众搞副业,基本实现了“谁会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他先后扶持王寿志、王振顺干起了屠宰;扶持赵身德搞起了白铁加工;扶持王恒明、王希家等4户办起了商店……。那时的后庄扶村中心大街两侧就成了十分繁华的商业街。商店、理发店、图书音像店、摩托车维修、电机维修、茶炉、磨光、电焊室、卫生室等17家个体经营点,户户经营有方,处处买卖兴隆。

在大力发展专业户,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王顺寿还在精心筹划着村办企业的发展。

了解王顺寿底细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爱学习、有头脑、善分析、工作上稳扎稳打的人。“无农不稳,无工(工、企、副)不富”,是普遍的道理,而后庄扶的工企业应该怎样发展?他不是跟着别人后面盲目干。他外出考察的足迹遍及胶东大地,并访问了数位全国劳动模范。从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那里学到了真经。在支委会上,他对大家说:“咱这儿办企业必须首先立足于当地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1979年夏,根据当地许多地方盛产小麦的优势,王顺寿和干部们商定 :建一个象样的大型面粉加工厂,打好改革开放后,发展企业的第一仗!1980年秋冬打下了面粉加工厂的地基。1981年春节刚过,王顺寿就找在县面粉加工厂任厂长、本村籍的王洪正商量请技术人员的事。王洪正给推荐曾在黄县后调到莱西、胶南籍的刘师傅。刘师傅对面粉加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正在办退休手续,儿子已经接班开始上班工作。王顺寿觉得很合适,便亲自到胶南把他请到了后庄扶。刘师傅又向王顺寿建议请县面粉加工厂的王技术员作他的助手。刘师傅和王技术员于2月份到来后,轰轰烈烈的面粉加工厂建设就立即开始了。王顺寿一方面吩咐懂建筑的大队长王云岗外地取经,回来与刘师傅一起研究设计图纸,自行施工建厂房;一方面安排王化开等人同刘师傅一起外出购买设备。为了既能省钱,又能购到好设备,王化开同刘师傅等人先后跑了天津、泗水、定陶、张家口等粮食机械厂,“货比三家”,先后买回了比重去石机、刷磨机、风运机、风磨等。到黄县面粉加工厂买来该厂闲置的洗麦机。象白铁筒子那样的辅助设备,便由刘师傅指导本大队的能工巧匠动手做。奋战7个月,一座大型面粉加工厂落成了。王顺寿先后选派王恒东、赵香思任厂长。为了使支部副书记王化开在多个企业实践中提高抓经济工作的能力,在几年以后能担当起主要领导责任,王顺寿又安排王化开直接抓面粉加工厂。这个厂子当年8月份就投产运营。1981年,又扩了1个挂面车间。到1982年,年加工小麦270万斤,纯收入4万元。到1989年,年加工小麦550万斤,纯收入10万元。1991年由王顺寿在1988年选任的副厂长王化春任厂长后,企业发展更加迅速,至今还呈现着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2010年,加工小麦840万斤,纯收入75万元。

到1981年,后庄扶果园面积达317亩,总产量达13.2万斤。为把本大队的果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 1982年6月,王顺寿与支委们决定建罐头厂。10月开始了土建工程,同时,王顺寿安排副书记王化开负责购置设备。先去烟台锅炉厂买进1台一吨的锅炉。不锈钢加层锅很难买。王化开得知泰安有个罐头厂后,便赴泰安工业局,求局有关领导帮忙联系,最终在泰山山口锅炉厂买到了不锈钢加层锅。罐头封口机、山楂吐核机、抽风筒等一些小型设备自己做。王顺寿找牛溪埠公交徐主任联系荣成县邢副县长,安排荣城县罐头总厂为其培训人员。王顺寿选拔了王希帅、王恒东、王振寿、王恒鹏4个小青年,让王化开把他们送到荣城罐头总厂,进行了1个多月的培训。王希帅重点学习全面管理,王恒东重点学习设备维修,王振寿、王恒鹏重点学习封口、杀菌。王顺寿安排王化开、王振才到掖县苗沟请从烟台罐头总厂退休的赵师傅来厂指导生产工艺;到胶南请从烟台罐头总厂退休的王师傅来厂指导设备维修。经过1年的拼搏,到1983年10月,建起了1座年产值200万元的中型罐头厂。王顺寿先后选派王希帅、郭立民任厂长。当年收入22万元。到1985年,加工山楂、杏、桃等6个品种的罐头800吨,畅销上海、山西、东北等13个省市。而后又在罐头厂上了1个肉食罐头项目。投产后,鸡、猪、鹅、鸭等8个品种罐头,产销两旺。

1982年,许多社员希望村里能建个冰棍厂,大热天的不用跑到15华里外的水集买。王顺寿同支委们一商量,冰棍厂的建设就开始了。两个月就把厂子建成。王顺寿选派王振宁任负责人。大队请县幸福食品厂姓万的技术员到厂指导。这个用人少、投资少、成本低、销售好的企业,每年在5至10月份的半年时间里,不仅满足了群众的需求,还为集体增加收入1万多元。

1984年,为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党支部决定,建1座库容300吨的冷藏厂。为了节省资金,王顺寿“摸着石头过河”,稳扎稳打。如建筑图纸怎样设计、土建工程如何施工,王顺寿经常筹划到深夜。有时白天同懂建筑的村主任王云岗一起,在地上用棍子比划着如何设计,如何施工。1985年春,他们参考有关图纸,终于完成了图纸设计,开始了施工。石头、木料、砖瓦、沙子从村里出,木瓦匠和其他用工从村里找。苦干了4个月,就完成了冷藏厂的土建工程。在搞土建期间,王洪廷、王云思便跑烟台、赴天津,四处奔波购设备,最后经王顺寿托人,到大连才购进了价格合适、比较先进的制冷设备。王顺寿选派在筹建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王洪廷任厂长。1986年农历正月23日,就从大连把倪师傅请到村,培训职工,安装、调试设备,一直忙到农历11月。从1987年春开始,先后为青岛、龙口加工速冻大虾、花蛤蜊;为万福集团加工速冻芋头、菠菜、韭菜、小葱;为莱阳渤海食品有限公司加工速冻黄秋葵、南瓜;为莱阳食品冷藏厂加工速冻芋头;为青岛肉炼厂加工速冻白条猪肉;为河南加工速冻猪板油。……

1986年12月5日,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昌安视察了集体经济壮大、群众快速致富的后庄扶村。看望慰问了王顺寿和王云岗等干部群众。李昌安对后庄扶村的各项建设和发展,以及王顺寿带领后庄扶人共奔富路的创举给予高度评价。

1988年,为了培育蛋鸡养殖龙头,组织和带动更多的农民养鸡致富,村集体投资14万元,在砖瓦厂原址建起养鸡场,成立了莱西市首个家禽实业公司,取名为:青岛金鸡养殖有限公司。王顺寿为了多岗位培养锻炼有发展前途的青年干部,刻意选派先后在林业队、面粉加工厂工作,后到砖瓦厂任厂长,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勇于创新的优秀青年,后来成为青岛九联集团董事长的王振江任场长。王振江上任后,抓管理,扩销售,当年收入13万元。接着,他一手抓厂内管理,一手发动农户养蛋鸡。对养鸡户实行“六统一”:统一孵化,统一育雏育成,统一购买鸡笼、食槽水槽,统一供给饲料,统一防役,统一回收鸡蛋销售。第二年收入达80万元。到1990年,收入达110万元。这是王顺寿在职期间办起的最后一个集体企业,也是至今发展最好的一个企业。当年的“金鸡公司”,如今更名为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拥有1.5万名职工,90多个厂子。这个公司的“九联鸡肉食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九联及图”商标,被授予“国家驰名商标”荣誉称号。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8.66亿元,出口创汇8861万美元。总资产达15.9亿元,净资产达7.4亿元。

在兴办企业的日子里,王顺寿的脑海里预料到:今天企业兴旺,主要是靠外聘的10几名技术人员,明天如果这些“财伸”走了,企业怎么办?他提醒大家:不能见钱眼红急发财,目光短浅图眼前,必须定向培养人才为明天。在实际工作中,他把培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供销人才一起抓。1979年至1990年,他先后培养了40多人担任副厂级以上经营管理者;选派50多人到青岛、烟台、石岛等地进行技术培训;选派30多人闯东北,下江南,恰谈生意,联系业务。一大批经过这个时期锻炼和培养的各类人才,为青岛九联集团以后的腾飞和后庄扶人的更加富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建企业难,办好企业更难。王顺寿在管理村办企业的实践中,摸索出“以利润按比例分成”为主的责任制。由大队(村)与各承包企业负责人签订合同。各承包企业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不断激发起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村办各企业,“九牛爬坡,个个出力”。

王顺寿深知,要办好企业,仅给企业自主权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村干部、企业干部不能私自向企业要钱、拿产品。外村一些搞垮的企业许多是由于干部自身违规、对财务管理不严、帐目混乱造成的。他规定,从支部委员做起,无论村干部还是企业干部都不准到企业要钱、拿产品。如果因办企业需用企业产品处理业务关系时,所用产品如数入账。系企业自身用的,便由企业列入成本核算;系村里用的,便由村里记账,顶企业上交利润。这一规定,王顺寿始终带头执行。他还安排支部副书记王志山和支部委员、村会计王恒君定期不定期地对各企业进行检查。保证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自1979年到1990年,后庄扶村共发展集体工副业项目24个,安排剩余劳力560名。集体经济更加壮大,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1990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达到894.万元,其中工副业收入647.7万元,占总收入的70%以上,是1978年的2.2倍。集体积累达到689万元。

从1986年开始,摩托车成了后庄扶多数年轻人时尚的交通工具。金龙电风扇、黑白电视机等家电几乎成了各家各户的必须品。这是那个时期其他村人们十分向往的新生活。

从1979年至1990年,后庄扶村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户、“万元户”。到1990年,全村村民仅在农业银行牛溪埠营业所存款余额,就达300多万元

王顺寿于1986年至1988年,连续3年被莱西县授予“农民企业家”。

1988年,后庄扶村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先进单位”。

 

  心系群众    爱民如子

 

王顺寿在担任党支部书记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贵。他心系群众,爱民如子,事事处处无不彰显着他对后庄扶这方人民的无比热爱,无比关怀、无比爱戴。

1966年以前,后庄扶大队没有一条像样的大街,多数街道七扭八拐,雨后泥泞,人们无法行走。王顺寿把解决这件群众多年要求解决的事情一抓到底。先同领导班子成员研究,对全大队街道进行统一规划,后组织带领群众分步实施。1966年,他带领干部群众义务奋战一冬,填平了位于孙家门前长500米15米4米的南北大沟,修成了宽阔平坦的中心大街。1967年,他又带领干部群众奋战一冬,整治了村东、村西两条大沟。1970年以后的几年里,从大队后到大队前、从大队东至大队西各整修了3条8米宽的大街,使全大队街道兴成“双井”形。又在街道两旁栽上宝塔松、法桐、毛白杨等树木;修筑了宽、深各50公分的阴沟。每年还统一往道面上压两次沙。

王顺寿担任党支部书记以前,全大队连一个医生也没有,无论孩子、大人还是老人,有病就得到前庄扶或15华里外的水集。为了方便群众就医,王顺寿先送出培训了王曰仁、王振红、王希玲3名保健员,又于1969建起了卫生室。3名保健员,成了全大队人的“赤脚医生”。1973年,实行了合作医疗。社员在本大队看病、拿药不花钱。从1970年开始,由集体按生产队抽出专人,挨家挨户喷洒敌敌畏,消灭蚊蝇。还安排两人专门往死水沟、下水沟、池塘、粪坑喷洒药物。全年向各户分发数次老鼠药灭鼠。从1972年开始,将祖祖辈辈用着挑水吃的大口井,改为手压井。有效地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

五保户、困难户、贫困户、残疾人,是王顺寿最牵挂的群体。对6家五保户,集体每年每人供给400斤小麦、10斤生油,发给80元烧柴款。对7户困难户免除义务工,每年每户发200元救济款及衣被、米面等实物,对49户贫困户,采取党员包户帮扶、安排到集体工副业干活儿等方式,扶持他们脱贫。对16名残疾人,安排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免除他们的义务工。对这一弱势群体中的特殊户,王顺寿不定期地到他们家里走访察看、问寒问暖。在他的关照下,全村家家户户都逐步过上了幸福生活。王希存的妻子早年扔下一双儿女跑到东北。没等儿女成人,王希存就因病去世。王顺寿对这两个孤儿的日常生活关怀备至。还帮女孩子找到了婆家。男孩子学校毕业后,王顺寿马上把他安排到牛溪埠修配厂木工车间当工人。

演戏、看戏是上个世纪60年代后庄扶人非常喜爱的文化娱乐生活。腊月排戏,正月演戏、看戏,是那些年集中娱乐的时间。王顺寿把排戏、演戏、看戏都作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尽力满足大家的需求。他不仅鼓励爱好演戏的群众排好戏,演好戏,还挤出资金购置排戏、演戏所需的导具等物品。1963年至1965年,后庄扶人先后排演和观看了由姜希竹导演,由赵树兰、王淑芳、王顺先主演的吕剧《小姑贤 》、由王洪祥、郭淑珍、王玉民、王洪廷主演的吕剧《 夺印 》、由王洪祥、王云利、王玉民主演的歌剧《五铁耙》。1967年至1969年,先后排演和观看了由姜希竹导演,由赵身和、赵翠云、王洪廷、王玉民、王恒学主演的吕剧《智取威虎山》和由王秀香、王振丽、王洪廷、王玉民、王希花、王恒泮主演的吕剧《沙家浜》。这些戏,深受人们的喜爱,方圆数十里的许多大队都来邀请到他们那里演出。群众不仅能看上本大队自排自演的戏,还能经常看到王顺寿从其他地方请来的剧团和戏班子演的其他戏。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王顺寿先后安排建起了青年之家、妇女之家、老年之家;建起了文化俱乐部,有篮球、乒乓球、康乐球、台球、图书室等文体设施。

土地,在公仆心中是农民生存的“命根子”;在贪官眼里,是掠夺财富的“摇钱树”。在王顺寿主政期间,他象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呵护着后庄扶的每一寸土地。一分一亩他也没有卖,一分一亩他也没有丢!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30年啊,王顺寿就是怀着这样一颗赤诚的心,无私奉献,带领后庄扶人奔上了富裕之路。还是怀着这样一颗赤诚的心,鞠躬尽粹,带领后庄扶人迈进了幸福之门!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王顺寿在职期间,每次到15华里远的公社(镇)开会,都是骑自行车去,自带干粮。他出差为集体办事,吃的是馒头、面条,有时晚上睡澡溏子里的床铺。自己从来不花集体一分钱,也不要集体一点出差补贴。他就是这样在勤俭创业中以身作则。1985年,村筹建冷藏厂时,有家建筑队负责人找到王顺寿,提出要包下这块土建工程,事成后,给他一些好处费,被王顺寿当场拒绝。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王顺寿得到的年工分总额一直是其所在第三生产队年工分总额前5名社员的平均数,与其他支部委员同样标准。王顺寿为集体和群众没日没夜地操心、出力,党支部委员会不至一次提出把他的年工分总额调为与第三生产队年工分总额最高的社员一样的标准。他一再说,在劳动报酬上,过去规定的标准不能改,干部为集体和群众多操心、多出力是应该的。1983年,牛溪埠公社党委书记张广美向王顺寿通气,党委打算调他到公社工交当主任。当时,“提干”、“转非”是求之不得的事。干部群众舍不得王顺寿离开后庄扶,王顺寿也舍不得离开后庄扶的干部群众。他放弃了这一美差,依然在后庄扶继续带领干部群众致富。

王顺寿的大女儿王希叶高中毕业后,家里人让他给王希叶安排到幼儿园或小学当个民办教师,王顺寿一直没有答应。1978年,集体购置了一辆解放牌汽车。王顺寿的三儿子和其他小青年一样,都想成为这辆汽车的驾驶员。时任大队长的王云岗答应了他三儿子的要求。王顺寿得知后告诉三儿子:当书记的儿子不能与群众抢美差。儿子只好遵命。1984年,王顺寿自己盖房时,房址和群众一样排号。按号排在了村边的胡同里,不靠道、不临街。盖房期间用集体的拖拉机拉了两趟石头,当他向村里交费时,会计一再不想收他的钱,最后还是被王顺寿说服了,按标准收了20元。后庄扶的山楂、苹果很有名,王顺寿的亲戚和朋友有的有时张口向他要。他们哪知每次都是王顺寿自己掏钱照价从集体买给他们的。群众都知道,王顺寿无论帮谁办事都是请客不到,送礼不要。1970年,后街有个姓赵的社员求王顺寿帮忙联系物料盖房子。房子盖好后,老赵3次请王顺寿喝庆功酒也照样没请动。1985年,由王顺寿帮助养鸡致富的第六生产队的老孙,明知他不收礼,也只管选了10多斤大鸡蛋,怀着感激之情送给王顺寿,还是被他婉言谢绝了。

王顺寿1990年退休时给集体和群众留下了巨大的财富,而他自己留下的却是一身疾病。4间旧瓦房、当初结婚时添置的旧衣橱旧桌子、12英寸黑白电视机,是他最值钱的家当。

 

 坚持民主        凝聚人心

 

“民主出团结,团结力量大”。这是王顺寿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多年发展党内民主、发扬人民民主实效的真实写照。

在党内,王顺寿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恰当地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支部工作。在党支部领导班子中,他善当“班长”,不搞“一言堂”。决策时,先让支部委员充分发表意见,最后他再集中大家的智慧作出决断。他成立了由12名党员组成的党员议事会,组织制定了党支部议事规则。他一般每季度主持召开1次支部党员大会,让党员就党内和村内一些重大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对支部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党内民主,充分发挥了支部成员和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9名支部成员分兵把口,各负其责;全村70多名党员都紧紧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45名中青年党员大都在不同的岗位上担任不同的领导职务。村党支部于1987年至1989年连续3年被青岛市委授予“先进党支部”,1989年,被山东省委授予“先进党支部”。

王顺寿在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一直把自己当公仆,把群众当主人,善于倾听群众呼声,善于接受群众监督。凡是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和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王顺寿从不自己或让少数人说了算,真正让群众当家作主。事前,他先安排党员、村民两个议事会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再根据群众意见提出初步意见让党员大会讨论,然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1968年,各生产队、大队各副业组和大队本身都成立起民主理财小组。对会计账目定期审查,购物单据盖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印章后,方可入账。1989年,在村办公室旁建起公开栏,定期、不定期地向群众公开党务、村务。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王顺寿和支部“一班人”,不断完善民主制度,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使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1989年,后庄扶村荣获“全国村级建设先进单位”。

 

  注重教育        大计百年

 

不断的工作和生产实践使王顺寿越来越认识到: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离不开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他抓学校教育舍得投入。1966年春,在大队中部建起了两排共计15间、能容纳5个教学班的新学校。1970年,与相邻的7个大队在前庄扶联合建起联办中学,并从本大队拨出8亩旱涝保收的良田,给学校办试验田和农场。1974年,办起大队育红班,118名幼儿开始接受学前教育。1984年,将村办小学迁至村前,新建校舍48间,校园面积达6896平方米。1987年,把幼儿园搬到了新建的楼里。同年,投资33万元,为庄扶联中建起了标准教学楼。幼儿园、小学、联中都是全乡(镇)最坚固、最漂亮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王顺寿把本大队16名民办教师的年工分总额定为与支部委员相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他又把民办教师的工资总额定为与支部委员相同。为保证教学质量,他严把民办教师选任关。善于主动与公社(镇)教育部门沟通,选派素质好的公办教师到本大队(村)小学任教。教师们有什么难处,只要王顺寿知道了或找到他,他都热情帮助解决。

王顺寿担任党支部书记后,每年大年三十下午,带领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和在读学生,敲锣打鼓,给烈军属挂光荣灯;正月初一上午,主持召开烈军属和复员、退伍军人茶话会。以这种方式教育人们懂得:报效祖国,全家光荣。群众很爱听王顺寿会上讲话,开社员(村民)会,一户至少到一个人,没到开会时间人就都到齐了。王顺寿便利用社员(村民)会,讲上级指示精神、方针政策和党支部的要求。多年来,每到年终,村里就组织群众评选“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为了提高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自觉性,村里还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宣传栏、黑板报及时刊登好人好事和易风易俗新典型。从1970年开始,集体每年至少拿出2000多元购图书、订报刊,让群众学知识,学技术。利用农民夜校,按农时、行业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还培养科技带头户带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从而不断提高了农民素质。1987年,后庄扶被青岛市授予“文明村庄”。

 

 鞠躬尽瘁        红度夕阳

 

1991年春王顺寿退休后,家里人都劝他以保重身体为主,为找乐趣可干点农活儿,村里的事、村民的事就不要再管了。可王顺寿却没有这样做。

王顺寿退休时,由当时的副书记王化开接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他在新老交接的几天里,带着王化开跑遍了他熟悉的所有与后庄扶发展有关的业务部门和友好单位。

王化开上任不久,镇里部署计划生育突击活动,全村有67名育龄妇女需要做放环或结扎手术。王顺寿带头落实党员包户责任制。当天晚上就到需要做结扎手术的所包对象家里做工作,使这个育龄妇女终于答应了做结扎手术。党员们在他的带动下都抓紧工作,全村提前完成了计划生育突击活动。从那时起,王顺寿一直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帮包所联系的农户。

1994年,村办养鸡厂实行股份制时,一些村民不理解、想不通。王顺寿便逢人就做工作:企业实行股份制,是时代的要求、企业的需要,我支持!在老书记的宣传鼓动下,村办养鸡厂顺利实行了股份制改革,为企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1994年,王顺寿被莱西市聘请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他认真履行职责,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王顺寿退休后是村里出了名的种植能手。他从责任田里划出3分地,培育了4000多棵短枝型优质红富士苹果苗。当树苗出圃时,有的村民拿几棵、要几棵,他分文不收。邻村村民来购苗,他以低于市场价出售。

2003年,后庄扶村组织编纂村志,王顺寿担起了副总编兼顾问。他翻档案,查资料,走访户,编故事,写族谱,核史料,一直忙碌了近两年。

又一季秋色,又一轮夕阳。王顺寿退休后的20年,每年每日都和在职时那样忙碌、那样奔波,那样奉献,直到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步。

 

老书记就是这样写下了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没有背离小时的志向,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在一生的奋斗生涯中,他把后庄扶人从无路带上大道;从危难带上生存;从温饱带上富裕;又从富裕带上幸福。

在老书记去世第二年清明节的前一天,这个村的村民代表、九联集团中层以上干部、本村籍在外工作的领导干部、村 “两委”成员、莱西市沽河街道中层以上干部,在后庄扶村劳动人民纪念堂,为长眠在这里的老书记举行了他的塑像落成仪式。仪式上,后庄扶村新的领头人--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江,面对着老书记的塑像,代表九联集团董事会、党委和后庄扶村“两委”及全体村民庄严承诺:

“不夺儿孙饭,不卖儿孙田。今后不论谁主政本村,上任后必须按上述要求立誓。凡违此誓者先人诛之,时人讨之,后人唾之。”

“发展可慢、工资可减,公共福利投入不能减。使公共福利的阳光照耀在更多的需要救助的村民身上。”

“股份可变,领导人可换,公司总部不能迁。”

“户口可迁,居住地可变,后庄扶人的身份不改变。无论户口是否迁出,只要在村居住、工作,就享有合法的村民待遇。无论何时迁居外地,只要想落叶归根,家乡将提供一切便利并自动恢复村民身份。无论身在何方,只要有难家乡必帮。”

……请老书记放心,在您的精神感召下,一代代的后庄扶人,必定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后庄扶村将来一定会成为中国的文化名村、历史名村、经济名村和绿色名村”

在仙界的老书记啊,您听见了没有,您的后人们就是这样向您庄严承诺的;您看到了没有,您的后人们现在正是象向您承诺的那样,精诚团结,勤俭创业,务实奋进,赤心报国!

安息吧,老书记,您奋斗一生奠实村基的后庄扶,将来一定能够更加人丁兴旺,更加宜人宜居,更加文明和谐,更加繁荣强盛!

安息吧,老书记,您的光辉业绩将永远铭铸在我们心中的这座丰碑上!

丰碑是鲜红的旗帜、响亮的号角、无穷的力量。我们心中的这座丰碑,将永远指引和激励我们在新的征程上,开拓、奋进、攀登,再绘新画卷,再谱新篇章,再创新奇迹!

 

                             (2011年6月26日于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