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船板厂家:[第56期·广州旧闻篇] 见证生活化的黄埔军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13:46
2006-08-16 10:02: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坐落在长洲岛上的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输送了大批军事人才。



  1926年

  历史精神

  历史是用来实现自我的

  历史是用来给人实现自我的,这是我杜撰出来的历史观。当我从这些旧闻中读到,那个在黄埔军校做工的女杂工,抹地板抹到蒋介石身边时,蒋介石会自动起身,把椅子搬开,待抹完地板后,又搬回原处,继续看书报文件。我也有这个好习惯,平易近人,没有架子,而且动作和蒋介石一样优雅,这时我觉得我可以做个大人物,历史是我的影子。毛主席去安源,身后浓云密布,于是我也向往在风起云涌的傍晚,形势严峻地走在崎岖的小路上,责任重大,理想崇高。历史让人鼓舞之处,不是交给逻辑和规律,而是交给本能和想象,历史本来就有很多可能。

  历史不能消灭自我存在,历史不应该像河流,把人撇在岸边,历史应该像针线,给人量体裁衣。历史本来就是针线,细细密密地缝合着时代,你要进入时代,必须先触摸那些线脚。比如上世纪20年代,北伐的力量驻扎在长洲岛,这是一支钢铁之师,他们的铁靴将碾过反动的军阀割据实现中国的统一,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我们依然岿然不动,隔岸观火。当军校起床的号角响起,附近的农民下地做工,蒋校长穿着长衫从府邸出来,或者那个常来拉猪食的人又给后勤部长送来了小礼,这时,我们进入了历史,逡巡在阡陌窄巷,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放逐到那个充满着军人气概和小民气息的年代。

  我喜欢我生活的这个时代,当我说到时代时,不是指时间,而是空间,是路边的铁砂炒板栗,是电影院的海报和预告片,是超市琳琅满目的物品,或者是地铁站里擦身而过的刚打完网球返家的一对男女。我不知道后人如何书写这个时代,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还是红旗下的蛋,逻辑和概念会屏蔽细节的生动性,很多鲜活的个体和更多繁茂的智慧会成为大历史的冤客。对我来说,历史就是常识和体验,是跨越了时间的一个个空间的对接和认同,历史是为个体的感觉和经验服务的。

  长洲岛上的那些农民、商贩,他们在战争的氛围里,却有着独特的安详和平静,他们做自己的事情,似乎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历史会在哪里拐个弯。他们劈柴、担水、贩米、种田、嫁娶,正是这份战乱里的圣洁,把战争的创伤抚慰,表现得深情而现实。他们是战争的起始和目的,战争酝酿在这些平静和细致里,也结束在这些平静和细致里,当战争的硝烟远去,最感动、最有力量的,还是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看似遗忘的劳作,仿佛古典主义蕴藏含蓄、哀而不伤的审美。

  蒋介石如果没有和几名小孩的路遇,历史也就痛失了很多感性,多了叱咤风云的铁笔勾勒,少了日常的韵味和浪漫。胡适当年曾鼓励贫民贵胄都写自传,目的是要保存社会各阶层的资料,大人物争先恐后,但辞多矫情,语多禁忌。小人物羞羞涩涩,但写出来的东西自然真实,可感可知。这种趣味上的亲洽,情感上的共鸣,使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真切面容。

  时间和空间构成了历史,但历史只有以细节、动作、感情这种空间形态为叙述主体,才能在历史性并置和位移中重构人类对时空的体认和感悟。当历史真正引进注视、观察、倾听、体验的时候,我们得以在历史中关照现实,得以在现实中发展历史。

  □ 伍雪松

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编辑题记

  从战争的角度来说,上世纪20年代,长洲就是个生产战争资源的小岛,这里快速地批量地生产着战争需要的军人,由于教学理念先进,学生训练严酷、作战勇敢,长期以来,“铁军”、“英雄”、“先锋”等无数的荣光赋予了他们。

  然而,在长洲,生活着另外一群人,对于这些学生,他们没有这些激越人心的赞誉。他们眼里的军校,是他们家旁的大闹钟,早上学校一吹号,他们就上工;他们眼里的学生,“常偷偷从窗口递钱出来,让我帮他们买汽水喝”,他们眼里的军官,“每到节日我们会送些猪肉给他们”,因为“把猪卖给军校,比卖给别人的价格都高”。

  或许,只有褪去了头顶上层层荣光,我们才能真切地发现人性本身的动人细节。

  口述历史

  女杂工眼中的校长和政治部主任

  口述人:谢玉兰,长洲平岗墟人,黄埔军校女杂工

  我是1905年出生,小时住在黄埔长洲平岗墟,父母靠摆渡为生。我18岁嫁到长洲上庄。20岁那年,长洲开办军校,需招收本地32名女杂工,我报了名,被雇用了。

  军校工钱不错,我们杂工,每天四角钱,每月12元。当时1角2分一斤米,2角多一斤猪肉。在军校食堂搭伙,一天1角2分钱。

  到军校做工的多是十九、二十岁出头的姑娘,由一个三四十岁的男工带领,为军校种花锄草,清洁卫生,修理房子,煮饭挑水。当时,管理部安排我每周一至两次为蒋介石家挑水、干杂活。
  
  蒋介石虽是校长,但没什么了不起

  当时蒋介石不住军校,而是住在波斯楼对过山坳边的一间二层高的房子。蒋介石喜欢穿长衫,有两个警卫随行。他有个老婆,很少出门,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蒋经国,一个叫蒋纬国,还有一个家庭教师,是个外省姑娘,约20岁左右,讲北方话,我听不懂。

  当时军校提倡平等。蒋介石虽是校长,我们认为也没什么了不起,加上当时他又未发迹,所以,并不趾高气扬。我到他家做活,常见他躺在帆布椅上看书报文件,我抹地板,抹到他身边时,他会自动起身,把椅子搬开,待我抹完后,又搬回原处,继续看书报文件。他对我们下人很少理睬,从未和我说过一句话。
  
  蒋纬国很调皮 常把家庭老师气哭

  蒋经国稍懂事,蒋纬国当时十二三岁,非常调皮,常把家庭老师气得哭红眼。有时我在他家挑水上楼,蒋纬国趁我不注意,把手伸进桶里或拉着后面的水桶,不让我上楼,气得我常顺手掴他一巴掌,他就吃吃地笑着走开。
  
  周恩来很和蔼,常跟我们打招呼

  周恩来在军校当政治部主任,我们都叫他周主任。周主任对人和蔼,常和我们打招呼。第二学期开办时,我还跟他到长沙出过差,为他保管文件做杂务,大约去了一个星期。
  
  学生自习时我帮他们买汽水喝

  当时,黄埔军校的师生生活,紧张艰苦,他们上午训练三个钟,下午三个钟。日头猛也好,大雨淋也好,照样训练。军校的纪律也很严格,学生不准抽烟,自习时也不能饮汽水。大热天时,有的受不了,就从窗口递钱出来,要我们帮买烟抽,买汽水饮。一般从农村来的女仔,怕事,不敢同他们买,而我不同,我来自平岗墟,见识多,胆子也大,常帮他们的忙。

  (摘自《广州文史资料》 黄应丰整理请口述人或其亲属及整理者与本报联系)

  旧闻回眸

  长洲人的生活现状

  综合1926年2月广州民国日报报纸文章 革命军根据地——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所在之长洲岛,位于黄埔港中,在新洲同黄埔村的对面。全岛面积很大,有平岗墟、洪福市、长洲上庄、长洲下庄等地。长洲要塞司令部与鱼雷局,设在军校左面,军校的医院和卫生材料厂,设在平岗墟。
  
  长洲人好吃不好穿

  长洲岛中的人民,不好穿,只好吃。衣服尽管破旧,每餐吃饭,定有鱼肉等荤菜两三盘,其他菜蔬还在外。每天除吃饭外,男子也如广州市一样,到茶室饮茶。下庄有茶室二处,平岗和洪福市,那就更多了。
  
  壮男省港打工 妇女留家中

  长洲岛居民所住的屋子,多是污秽不堪,既狭小,又黑暗,光线空气,极不充足。因为男女老幼,白天都在外做工,只有晚上回家睡觉,居留时间甚少。居住简陋,他们也不觉得很苦。最奇的一件事就是,每家的壮年男子,都上省港各地做工去了,家里全是40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
  
  百余妇女在军校做工

  岛中居民,都是有职业的。所有的职业,不外农、工、商,而这里的农民则兼营工业的多,因为稻子已经收割,可以有闲暇时间做工,尤其是妇人和少女,多在学校里做工,约有百多人,每日做挑水、打扫、裁缝、洗衣等事,月薪十二元。饭在家里吃,这是固定的。

  另外,还有五六十人做临时工,每天工资四毛半,有的女孩子在家做散工,绣花,并代人缝衣衫,可谓机动。其他驾艇和各项工作的也有,通常是女多男少。至于营商的,都在平岗墟和洪福市两处,所卖的都是日用必需之物,如柴米、油、盐、菜等,如要买布,除有肩负的行商者,非到新洲不可。

  历史地理

  □ 长洲岛

  易守难攻的长洲岛

  据1926年2月广州民国日报报纸文章 长洲岛交通不便,离市区又远,且偏僻,为什么军校会选中这个地方呢?第一,各路军阀独霸一方,滇桂军阀盘踞在广州市。当年孙中山选取在远离市区的孤岛办军校,就是要避开军阀的控制和干扰;第二,这个岛环境幽静,四面环水,筑有炮台多处,与隔江相对的鱼珠炮台、侧面沙路炮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把守控制江面,易守难攻,便于学习与练武;第三,孙中山很熟悉长洲岛,他曾多次来岛视察,知道岛上清陆军小学堂的校舍仍在,略加修葺,即可使用,还可节省许多人力和资金,为此,孙中山最终决定把军校设在长洲岛上。
  
  蒋介石与长洲“特别行政区”

  1924年10月,蒋介石兼任长洲要塞司令。他写了两份报告,一呈大元帅府,一送广东省长公署,要求开辟黄埔特别行政区域。蒋介石的报告有以下几点:

  一、长洲既为要塞区域,附近各处防务,应由我部管辖。应把长洲划为黄埔特别行政区。

  二、长洲北面沿江一带原有道路平坦宽阔,通行无碍。但有英国人于船坞平岗之间,金鸡饮水山下建造了一栋洋楼,道路尽被占去,只能在英人的洋楼后面行走,路狭窄不堪,往来不便,拟请提出交涉,将原有公路让还,以利交通。

  三、长洲本是一个弹丸小岛,治理本来很容易。现有税关、海防司令部各机关同住在一起,既不相联属又各自为政,且极容易为歹人潜足,应请饬令迁让,使到长洲一隅,完全在我部管辖范围。

  蒋介石这几条计划,得到孙中山和广东省长的批准。1925年3月在长洲要塞司令部门口,挂了“黄埔特别行政区域行政长官公署”的牌子。

  民间记忆
  
  我妈听军中号角上工

  被访者:黄埔军校旧址旁一曾姓老人

  记者在黄埔军校旧址附近寻访时遇到一位曾姓老人。提及二十年代的黄埔军校,老人说,当时他只有10来岁,家住军校旁,几乎每天天不亮就能听见军校起床的号角,母亲有时也去军校做杂活,就把这号角当成闹钟,每到军号响起,母亲就起床上工。

  老人说,有时常跑到军校去偷看学员训练,大热天,有的学员都中暑了,依然出操。大雨天,也一样,村民在家里仍能听到军校操场上嘹亮的口号。

  “他们的确很辛苦,但很少有人喊累。”这位曾姓老人觉得,黄埔军校的精神对他影响非常大,一些细节至今记忆犹新。
  
  父辈从军校运回剩菜喂猪

  被访者:黄埔军校旧址旁一凌姓老者

  据一位50多岁的凌姓当地人告诉记者,他们父辈一代,上世纪20年代与军校的后勤部门关系特别好,经常从军校运来剩饭剩菜,用以喂猪,但量并不大,因为学校很节俭,粮食紧缺,基本上学员很少有吃不完的饭食,一般都是那些烧糊了的饭焦及残菜,但就是这些,也是非常难得,因为这是当时喂猪的最好材料。

  等到猪养大后,又卖给学校,而且价格都还比外面的高。但是,却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检查,学校并不是那么随意就接受你的东西。

  有时,为了“讨好”学校一些部门,他的父辈一般会在节日,给相关人员送去一点猪肉,表示感谢。

  史海留踪
  
  蒋介石在长洲办小学

  1936年,蒋介石在广州长洲住了一段时间。一个傍晚,他散步于长洲下庄普育小学,当时该校四名学生在玩耍,见蒋介石路过,知他是军校校长,便向他敬礼问好。蒋介石被孩子们的举动所感动,忙询问小孩在何校念书。后来,蒋介石到普育小视察,向全体师生和乡绅讲话及合影留念,并决定拨款给普育小学办学。不久,在平岗入口处创办了一所学校,命名为“黄埔中正学校”,招收上庄、平岗及其他地方学生。
  
  受人青睐的“黄埔蛋”

  在广东名菜中,有一道广州风味的菜叫“黄埔炒蛋”(简称黄埔蛋),以嫩、滑、甘、香而脍炙人口。在长洲,以黄埔艇上的黄埔蛋最为出名。

  据说,“黄埔蛋”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黄埔鱼珠的一个艇家。一天,艇上来了客人,主人本想用鲜鱼招待客人,刚巧鱼吃完了,又没其他菜,于是只好炒了几个鸡蛋做菜,不想客人吃后赞不绝口,离开后,逢人便说黄埔炒蛋嫩滑可口。

  又一传说,“黄埔蛋”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广州四牌楼(今解放路与中山路交界处)的一间夫妻店。一日,有位顾客要吃“炒滑蛋”,按常规应用韭黄炒,刚巧韭黄用完了,店主只得净用鸡蛋下锅,不料顾客吃到黄净的炒蛋后,连声赞叹,此后,该店门庭若市。“黄埔蛋”传开了。

  有记载说蒋介石、何应钦,对黄埔炒蛋情有独钟,据说,1949年9月底蒋回长洲,入住“中正楼”,时值蒋要撤离大陆,但他每天依然指定要品尝平岗墟“冠华”酒楼所炒的正宗“黄埔蛋”。

  旧时世相
  
  革命军人的来信

  据1926年10月8日广州民国日报 文/树德 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同学谢君,因打土匪伤了脚,在一间医院留医,已半个月了。昨日接他一封信,写道:

  我受伤后2日入院,当时该院没有一个医生,将我放在地上,等了一个钟久,担架兵问号房,医生为何不来。号房答饮茶去了。约莫再等一个钟久,一个医生回来,我请他快些医治,他不问病,开口一句就问我有没有钱。我将师部的信给他看,他皱一皱眉,叫一个穿白围裙的工人,替我敷药,他就上楼走了。我无法,由他做,但手术太重,我真要痛得死去。后来做完了,抬我上病房。

  第二天早上,一位有洋气的医生来,说要一百元手术费,我说我是一个下级部员,无许多入息,他说无钱是你的事,就出病房去了。后来师长来院,得师长允许,医生叫抬我上去,麻醉了我,及到醒来,一位看护姑娘,用一张纸托一些同木屑样的东西给我看,说是骨头。但我看不像骨,倒像肉,到现在二十几天,创口比之前倒大了二寸多,一天到晚流脓。我想医院是有慈善性质,为何开口说钱,反敲我们的竹杠,我们不是私伤,是爱国伤,本来不算什么,但为他医坏了,不能上火线,又花了空钱,真不值得。昨晚史秉权和万用林来,说我的骨价很高,一个人至多有百几十块骨,若切碎来照那位医生的价钱,真比吴佩孚的头还贵得多呢。我笑了,想把此事打个报告,你以为如何。万君说你的伤好了,能走路了,恭喜你呵。你住的医院,有空房没有,请你告诉我。

  我接信之后,就和广大医院一位张医生说,因为张医生是我的同乡,他说那受伤的军人,碰着落伍的医生,那位替令友取骨的,原来是广大医院落伍出来的。你要替朋友保全一双脚,因为那位医生,是善于断四肢的。同胞呵,留心一点呵,或者是帝国主义指使狗来咬我们革命军人的腿也不一定。我们的同胞,在那医院尚有十余人,有证据在,不是我胡说。

  旧时风俗
  
  长洲人的结婚宴会

  据1926年2月22日、23日广州民国日报 长洲岛中人民结婚,女家或同居本岛,或在他埠,都是用鼓乐和红轿子接来,与广州市无大差异,唯奏乐的人总是四个,都穿大红袍子,外加大锣大钹,煞是有趣。

  至于宴会,那就更特别了。因为岛中人民的房屋狭小,不便周旋宾客,故此临期都是大开其祠堂门,陈设桌椅数十副,以排宴席。头一两天主婚的人,写几张红帖贴在大路上,一张是定于某日结婚的请客帖,一张是收到礼物的谢帖,一张是乏介恕催的帖,再一张是鸣锣入席的帖。时候到了,亲友纷纷送礼,送礼以后,一家男女老幼,齐到祠堂里大吃大喝。

  热闹一两天,到结婚的第二天,女主婚的带同新娘、近身婆、奏乐的、打锣打钹的,纷纷到各祠堂去祭礼,旁边有人看的时候,近身婆教新娘打拱不停,更为好笑。

  因为岛中人民,家族主义最深,祠堂设得最好,比如下庄地方姓曾的最多,曾公祠就有五六处,堂皇扩大,比居宅远过数倍,可见他们敬奉祖宗,达于极点了。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 陆勇平 实习生 潘惠婷

  本专题由本报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合作编写。

  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提供馆藏报纸。

  
    
责任编辑:杨拂玄 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