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旭日塑胶怎么样:袁腾飞的“两宋风云”抄袭自虚构小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23:55:26

袁腾飞的“两宋风云”抄袭自虚构小说

作者:石剑峰 顾村言 
来源:东方早报 转自:http://www.jfqu.net/?action-viewnews-itemid-5243

《两宋风云》不少片段抄袭小说《柔福帝姬》

  袁腾飞接受早报采访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史上最牛历史教师”袁腾飞无疑是目前“百家讲坛”最火的主讲人,其主讲的《两宋风云》创下的高收视率一度“挽救”了人气渐落的百家讲坛,不过其在讲史中添油加醋、任意发挥的风格也引来各方争议。日前,部分读者向早报反映,袁腾飞主讲并创作的《两宋风云》中不少片段有抄袭小说《柔福帝姬》的嫌疑。小说《柔福帝姬》作者在比对了读者指出的相似段落后昨天表示,这些段落确实有模仿和抄袭她小说的嫌疑,“关键是这些段落都是我虚构的,他在书里引用的对话、细节也是我编造的。讲历史用纯粹虚构的小说材料,这总归是不对的。”不过,袁腾飞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否认了参考过小说《柔福帝姬》,并称“只要虚构符合历史真实就可以。”

疑点一:故事情节抄袭?

  袁腾飞在《两宋风云》里,到底有哪些段落疑似抄袭和模仿早在2003年即在连载的小说《柔福帝姬》?其作者米兰Lady向早报记者举了小说第一章为例:

  在《柔福帝姬》第一章《康王赵构·华阳花影》中,作家针对赵构与母亲的关系写到: 她(赵构的母亲)常常在黄昏之后立于所居庭院之中赏园圃内的春兰秋菊,目光却不时有意无意地飘出影壁朱门……往往如此一站便是许久,直到月上柳梢,目中的希望渐渐燃尽。长大之后,赵构开始明白了母亲赏花的含义,也看懂了她并不受父皇宠爱的事实。

  在《两宋风云·康王赵构(1)》这一章中,袁腾飞谈到了赵构与母亲韦贤妃的关系,其中一段是:在赵构很小时,有一幅画面便定格在了他的脑海当中:每到夕阳西下掌灯时分,母亲总是站在宫殿的庭院里赏花,目光看似盯着花,实际上是在望着宫墙的那一边,面容忧伤,神色忧郁,直到红颜老去,愁眉也未曾舒展过。长大之后赵构逐渐明白了,母亲一年一年地等着父皇,可是始终也没有等来。

  同样在《康王赵构(1)》中,袁腾飞继续写到赵构6岁时母亲韦氏过生日,宋徽宗赵佶不期而至:赵构6岁那年,韦贤妃过生日,因为不受宠,所以包括韦贤妃自己在内,没人想到要庆贺一下,也就没做什么准备,宫里像往常一样冷冷清清的。没想到那天徽宗皇帝突然驾临,这使宫里上上下下乱作一团,大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当皇帝走进来的时候,韦贤妃不是去接驾,而是怔在当场,目瞪口呆。还是皇上开了句玩笑,说:“韦娘子,你不认得朕了吗?”韦贤妃这才如梦初醒,赶紧命令宫人接驾备宴。……酒席宴摆上之后,宋徽宗说:“要不是乔娘子提醒,我都忘了今天是你的生日了”……吃到一半的时候,宫人来报,说王贵妃临产。徽宗一听,站起来就要走。赵构上前抓住父皇的龙袍,说:“今天是母亲的生日,难道父皇不能多陪母亲一会儿吗?”这时徽宗一只脚已跨出门槛了……说:“我去去就来,你们娘俩儿等着我。”

  在《柔福帝姬》第一章中则是这样的:当他父皇赵佶黄昏之后果真走入母亲韦婉容的庭院时,她竟全然没反应过来,一时忘了请安,只愣愣地望着她的皇帝夫君,木然呆立,不发一言。直到赵佶笑着对她说:“韦娘子可是不认识朕了么?”……她的笑容在赵佶不经意地说起一个事实时忽然有凝结之感。他说:“朕记性真是不好,若非乔贵妃提醒,险些就忘了今日是韦娘子生辰。”……有王贵妃的宫女跑来禀告王贵妃即将早产的消息。……赵佶闻声大急,立即起身向外走去,连向韦氏道别都没想到。……倒是赵构追着出去拉住了父皇的衣服,对他道:“今天是妈妈的生辰,爹爹必须走么?还会回来么?”赵佶低头和言道:“爹爹现在必须去看看。一会儿会回来看你和你妈妈的。”

  米兰Lady对早报记者表示,“韦氏赏花、韦氏生日赵佶去看韦氏母子这两段,包括对话都是我杜撰的,不可能在任何史料中找到。”

  而在小说第四章第7节“惊梦”和第十四章第3节“伤春”中,作者写到赵构出逃半道折回取夫人邢氏耳环的故事,这一故事也出现在《书生抗金(8)》中。“邢氏送赵构耳环是真事,但赵构从扬州出逃还折回去取这耳环就是我杜撰的。”米兰Lady对早报记者说。

  疑点二:细节对白抄袭?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小说第一章第4节“出使”中,作者虚构了韦氏跪地恳求赵佶收回成命,“不让赵构出使金营也是我虚构的情节。所有细节及对白都出自我的构思。”米兰Lady说。但这些情节同样出现在《康王赵构(2)》中,内容相似度极高。比如在小说里,作者设计了宋徽宗向赵构母亲韦氏的对白:“进封你为龙德宫贤妃,居于朕寝殿之侧。”在袁腾飞那里就变成了:“我现在就晋封你为贤妃,你的寝宫可以安在孤家的寝宫边上。”

  也是在《柔福帝姬》小说第一章第4节“出使”中,作者虚构了出使金国的赵构在金帐中看《孙子兵法》,拉弓,三箭呈品字排列等细节,这些细节同样也出现在《康王赵构(3)》中。而在记述这段“出使”史料如《靖康传信录》、《南渡录》、《中兴小纪》等中均没有这些细节记述。米兰Lady特别提到这两段中的对白,《柔福帝姬》中是:某日宗望再度来到赵构帐中,见他又在看书,便问:“你看的是什么书?”赵构答:“《孙子兵法》。”宗望冷笑道:“你们宋人就会纸上谈兵,实际却总是手无缚鸡之力……”

  赵构闻言抬头看他,见他身后背有一张漆黑铁弓,便微微一笑,道:“元帅可否借我此弓一观?”宗望哈哈大笑,道:“你想拉开这张弓?……”一面说着一面把弓解下来,并取了一支箭,一并握着递给赵构,又说:“给你见识见识,不过要小心,别折了手。”

  袁腾飞在《两宋风云》中则如是描述:看到赵构整天优哉游哉地念书,斡离不装作很随意地踱进帐中,斜着眼看赵构,问他看的是什么书,赵构说看的是《孙子兵法》,斡离不一听仰天大笑,说你们宋朝人学什么兵法都没有用,就你们那样的兵将,看什么也不过是我们的刀下之鬼。赵构反问说,是吗?然后手指斡离不身后的一张宝弓说,这张弓是你的吗?斡离不说,是我的,这是张铁胎宝弓,在大金国内除了我没人能把它拉开。赵构说要试一下,斡离不随手把弓递给赵构,说你当心,别把手指头割下来了。

  回应

  袁腾飞:并未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柔福帝姬》2003年开始在网上连载,2006年1月由新世界(600628,股吧)出版社出第一版,2008年4月出第二版。米兰Lady向早报记者表示,她在写这些段落时也没有参考其他的文本或者史料,纯粹是虚构。如果袁腾飞在写《两宋风云》时,抄袭或者模仿小说《柔福帝姬》中虚构段落属实,那也不排除他以同样方式抄袭或者模仿其他小说虚构内容的可能性。

  昨天,早报记者就《两宋风云》的一些疑点询问袁腾飞本人时,他矢口否认抄袭,并向早报记者表示,他参考过一些历史著作,但没有参考过任何小说。“如果有雷同,纯属巧合。”但谈到书中出现的多处虚构,袁腾飞认为:“历史的事实肯定是真实,但人物之间的对话完全可以虚构,比如《史记》中的对话,司马迁可能在场吗?他不可能在场。只要虚构符合历史真实就可以。比如赵构母亲不得宠,在那里眺望,那完全可以虚构。”

      评论:

      袁腾飞讲的历史是什么玩意儿?

      顾村言

      袁腾飞对于《柔福帝姬》小说作者有理有据的抄袭质疑的回应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可惜的是,这几个字并非万能的“遮羞布”。

  很想请教袁腾飞先生的是,无论是“韦氏赏花、韦氏生日赵佶去看韦氏母子”等故事情节,还是“赵构在金帐中看《孙子兵法》、拉弓”等完全由小说作者杜撰、从未见于史料的情节、对白等何以如此精致巧合地出现在讲史中呢?如果说这不是“抄袭”,这到底是什么?天下果真有如此巧合的事么?

  再想请问袁腾飞先生的是,您讲的到底是历史,还是虚构?

  当然,袁腾飞对于“历史真实与虚构”是有其解释的:“历史的事实肯定是真实,但人物之间的对话完全可以虚构,比如《史记》中的对话,司马迁可能在场吗?他不可能在场。只要虚构符合历史真实就可以。”袁腾飞为了解释其讲史虚构的合理性,不惜“抹黑”中国最伟大的一代史家司马迁,司马迁记事严谨,在其《报任安书》中说得很清楚“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然而袁腾飞言下之意是,因为在《史记》中所记人物对话时,司马迁不可能在场,所以《史记》对话也一定是虚构?其论点可谓虚妄浮泛之极。

  借用袁腾飞对历史态度的一句话“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袁腾飞们的讲史“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其实不妨叫作“戏说”罢了,娱乐有之,趣味有之,但充其量只是一家之言。可惜的是,袁腾飞们偏偏要口口声声说“历史的事实肯定是真实”,袁腾飞们借以获得大名的《百家讲坛》的“庸俗”化并非始于今日,从学术超男超女、再到大赞清代“文字狱”并遭遇掌掴的阎崇年,部分讲坛主讲人甚至丧失了起码的学术真诚与底线,为了取悦观众而将民间传说、野史等与历史混为一谈,信口雌黄,而袁腾飞的讲史与虚构小说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显然是《百家讲坛》这一流毒的又一“恶之花”。

  而若抄袭属实,袁之浮躁、浅薄与虚伪于之可见一斑。

  与被一些网友称为“满遗”的阎崇年相类似的是,在讲史中,袁腾飞提及汉人推翻蒙古政权而建立的明朝,必切齿恨之,提及朱元璋,则一口一个“贼王八”,甚至惟“出身论”,将朱元璋与希特勒相提并论,胡说什么“朱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这种王八蛋一当政,必然是采用暴政。你看那个世界历史上,什么希特勒、墨索里尼不全是贼王八出身嘛。”而提及大兴“文字狱”、篡改汉文化的满清君主则一口一个“爷”,差不多要拜伏于地——作为一个历史教师,不知他是真的不知道满清修明史时大肆簒改明史之事?还是别有用心?

  因为这些年的迎合、庸俗与浅薄,CCTV的“讲史”差不多已成了一个误人子弟的秀场,而“袁腾飞们的讲史”所讲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其实是不难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