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野马2.3t重度改装:人类思维类型论 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8:00:07

第一章  先天素质与后天知识和教育

人类的婴儿在出生时实际上是还没成熟,大脑在出生后还将生长和分工:

“人类的婴儿在出生时是胚胎,这一胚胎生活了九个月左右。假如妇女在婴儿‘应该’出生时再生产,孕期在达一年半。”(见斯蒂芬·杰·古尔德著《自达尔文以来》海南出版社200845页)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人类的大脑的问题:

“在多数哺乳动物中,脑的成长完全是胚胎现象。但是由于脑绝不会长得很大,出生是便不会有问题。在脑大的猴子中,生长是延缓的,以利出生后脑的增大,但相应的孕期并不改变。然而,人类的脑太大了,若要成功出生的话必须有另外的策略——相对于整个发育,孕期缩短,当脑只占胎儿体积1/4时,就要分娩。

我们的脑大概已经达到了增长的极限。我们进化的最优越特性的进一步发展终于受到了限制。除非女性盆腔在构造和功能上有根本的改变,否则我们要出生的话就不得不保持这样的脑。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利用我们的巨大的潜力,愉快地学习如何去做事。”(《自达尔文以来》48页)

人出生时大脑还将同环境所给的刺激和本身的分工一起展开。

“正如在狼孩身上看到的,如果大脑的某些细胞在这一关键阶段未被激活,它们以后也就不会正常运转。如果一个孩子生下来眼球晶体不透明,却没有立即做手术,么即使他以后再接受白内障手术,也永远看不到了。这是因为眼球与视觉神经的连接没有被及时激活。有些天生的盲人,由于进行手术的时间太晚,最终在绝望中自杀。他们能看到,却无法辨认理解所看到的事物。”(见《超级人脑——从异赋到天才》罗贝尔·克拉克著,李强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8页)

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后由于失去了幼年的学习阶段,智力体现极其低下:

“在所有关于野兽哺育孩子的资料中,在算英国教堂的印籍牧师辛格博士所发现的狼孩最著名,他的记载也最详细。

那还是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部的一座米德纳坡尔小城,人们经常见到一种‘神秘的怪物’出没于附近的森林。往往一到晚上,就有两个‘仿佛具有人形,用四肢走路’的怪物和两只小狼,尾随在三只大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母狠,赶跑了两只公狼,在狼穴的深处发现了两只幼狼和两个裸体的小女孩。这两个小女孩,大的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随后,她们被送到米德纳坡尔孤儿院去抚养,被取名为卡玛那和阿玛那,年小的阿玛那一年后死去了,而卡玛那一直活到了1929年。

起初,女孩用四肢爬行,慢走时用手掌、膝盖着地;如果快走时,便半屈着腿,用手掌和脚掌着地;奔跑时,也采取这种姿势。她害怕强烈的光亮,在黑暗中却很自在,也会辨别方向。她的视力适应于夜间生活,只在晚间出来走动,白昼就蜷缩在屋角睏觉,要不就脸朝着墙蹲着。她寻觅食物时,凭嗅迹追踪。

她常常撕破衣服,摆脱毛毯,扔开被子,既使天气寒冷她也不怕。但是,她怕水火。给她洗澡时,便竭力挣逃。她用舌头舔饮生水和流汁;只吃放在地板上的生肉,从来不吃任何人手里的东西;她啃骨头也能不用手来帮忙。

卡玛那对阿玛那怀着深厚的感情。她俩象小狗一样,互相偎倚着睡在一块。阿玛那死时,卡玛那流了眼泪,而且两天两夜不吃不喝。十天过后,她还经常嗅阿玛那生前常到的那些地方。可是对于其他的人却怀着敌意,要是有人在她吃食时靠近她,就咆哮起来,显出凶狠的样子。其他孩子也引不起她的兴趣,虽然在开头几周,一个只会爬行的婴儿曾使她发生兴趣;但后来,她又抓又咬这个婴孩,弄得这个孩子再也不敢和她接近了。她对小狗很感兴趣,同它们一块戏耍,同在一个缽子里吃东西。

刚入孤儿院时,每天晚上她象狼一样嚎叫许多次,并竭尽全力找寻出路,以便逃回丛林。

虽然辛格博士花了很大的功夫,可是使卡玛那‘恢复人性’的工作仍然拖得很久。不过,总还是有了一点成绩。两年以后(1922年)她才会直立,还得有人抚着。到1926年她已经能够单独地直立行走了,但是还不会跑,当她想走得快些的时候,仍象从前一样,四肢并用。到于在学习语言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成效可言。

四年以后,卡玛那只能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仅仅学会了6个词;7年之后,也只学会45个词,并勉强学了几句话。

在她生命的最后三年中,卡玛那喜欢并开始适应人类社会了。人类文化的习惯取代了以前野兽生活习惯。她已经习惯于晚上睡觉并开始害怕黑暗了;她吃东西用手拿着,喝水也使用杯子;时钟报时也理解成作息的信号了;她心里想的工作、游戏和休息也大致和同伴小朋友一致了。每天早晨4—5时,同大家一起穿衣洗澡;早6时,同大家散步并用二三个字断断续续的讲话;早7——8时,做礼拜并用颤抖的声音唱赞美歌;早8时到正午,给人家干杂活,照料小孩,缠在辛格夫人身边形影不离;有时能独自一人在室内游玩,荡秋千,还能从晾好的衣服中拣出自己的去熨平------。但是,在智力发展的水平上,她根本不能与同年龄的正常孩子相比。卡玛那的智力在刚被发现(八岁)的时候,只相当于六个月的婴儿;快到十五岁时,相当于两岁婴儿;她在十七岁那年死去了,当时才相当于四岁小孩的水平。”(见胡德辉等编著《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81-83页)

从这个狼孩的例子我们能看出婴幼儿大脑的发育同后天他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婴幼儿大脑的正常发育需要社会的参与,智力的发展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有决定性的关系。婴幼儿的大脑发育时期也是大脑分工的时期,一旦这个时期没有得到引导与训练,这个幼儿将永远不会有正常的智力。

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能看出幼年教育的重要性:

二岁以下的小孩,如果因特殊的原因大脑被切除了一部分或者甚至是半个大脑,也能正常成长,其智力与行为与一般人不会有明显的差别。但如果是成年后大脑受到损伤,会因损伤的部位而引起相应的行为能力丧失,难以恢复,年龄越大情况越严重。

     脑伤与脑的可塑性

对脑的伤害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孕期母体内的有害物质,在围产期当生产过程无法顺利进行,婴儿期及后来所遭遇的事故,疾病或伤害都可以导致脑损伤。对这样一个重要器官的损伤必须非常重视;但由于脑细胞无法再生,唯一的希望就是一部分细胞可以担当受损部分的功能。但这样的可塑性究竟有多大程度上是可能的?

脑的各个部分是否有各自专门的心理功能,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受到争议的问题,而且至今没有定论。毫无疑问,某种定位的确存在;例如,语言主要依靠左脑皮层,而空间能力依靠右脑皮层。那么,如果这些作为基础的皮层受到损害,这些功能会怎样呢?可能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但不完全——取决于儿童的年龄,因为幼儿童的脑损伤往往会比年长儿童恢复得好。它还取决于脑损伤是双侧还是单侧,以及受到影响的具体心理功能本身。

脑发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Goodman,1991)。  

1.产前和婴儿早期。在评委会时期即使是双侧损伤也可以得到相当好的恢复——至少就具体功能而言。未受损伤的部分会担当它们通常不会负责的功能。可塑性在这一时期最强,神经元的重大重新组合仍有可能。

2.儿童期到青春期。单侧损伤的恢复仍很有希望,但双侧的损伤则不然。功能从一个半球到另一半球的转移尚有可能。例如当左脑受损,右脑可以“重修”语言功能。

3.成人期。由于神经元的组合不再像以往那样富有弹性,此时单侧和双侧损伤都可能产生永久性缺损。例如,在左脑受损后,多数成人都无法完全恢复语言功能。可以料想,这是因为右脑已经太专门化而不能担负本职以外的功能。但某种程度的恢复仍然是可能的;即使是少年期以后,脑也并未被完全定型,并可进行一定程度的重组(C.Nelson和Bloom,1997)。  

一般来说,年龄仍是最重要的治疗依据。但是,很大程度上治疗还取决于受到影响的究竟是具体的能力(如语言或视觉——空间能力)还是一般智力。尽管早期脑损伤比晚期脑损伤较少导致具体的功能缺损,它们对一般智力的影响恰好相反:早期脑损伤更容易导致总体智力水平下降。其原因可能是神经元重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或无用连接(Rutter和Rutter,1993)。(见《儿童心理学》鲁道夫·谢弗电子工业版2010版69页)

但也不是什么都是后天来决定的,黑猩猩的幼崽出生后就在人的照顾下成长,同人生活在一起,无论长到多大也掌握不了人的语言,听不懂复杂的话。有人甚至把黑猩猩的幼崽同人的小孩放在一起生长,六个月前,看上去黑猩猩的幼崽还要聪明和动作学习更快一些,但再下来便看得出本质的不一样,人的小孩八个月就能基本听懂大人的较为复杂的语言,会与大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对大人提出自己的要求;而黑猩猩的幼崽终其一生也达不到这个程度,两者的聪明程度明显的看得出人是人,猩猩还是猩猩。

总起来说,人类知识和思维能力是从两方面来完成的:一是社会环境给与的,二是从0——8岁我们大脑生理上的分工成长发育完成的,就是说人类的智力有社会的一半,也有生理的一半功劳,狼孩由于在大脑进行基本的后天建造时未能在人类社会中,因而他们在回到人类社会后其智力永远不能与正常在社会中生活的人比,他们能学到的词汇永远都只能停留在猩猩的水平上,因些可以得出结论说:个人智力源于社会给与和大脑生理发育的配合。

人的大脑的发育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如英国的德斯蒙德·莫利斯所说:“婴儿出生时的脑容量只及成人的23%。出生后的6年间,儿童的大脑继续迅速发育,但是人脑的整个发育期大约要到23岁才能完成。”(见《裸猿》德斯蒙德·莫利斯著,何道宽译复旦大学201032页)

三岁以前小孩的关键是基本掌握语言。只要能掌握语言从智力上来说他以后发展的基础已经奠定。

小孩到了三岁以后,也就是到了进幼儿园的时候,一般性的学习已经成为可能。如果在这之前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也没有在相对文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中成长,只要能基本掌握语言、掌握相对环境而言需要的行为规律和适应性,以可能性而言,那这个小孩以后的能够取得的成就不会比条件优越的小孩差,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从社会整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单从个人而言未必是决定性的,一个人如果要想在十多岁二十岁开始读书进小学,那他这一辈子能有多高文化很难说,从概率上来讲大多不会有很高文化。不过有些人就是在四、五十岁开始学一门学问也一样学得很有成就。这就要看个人先天的天资了。凡高25岁以前根本就没有画过画,后来也没有受过所谓的“科班教育”,基本上是自觉成才的;高更二十九岁才开始绘画;萧伯纳四十岁才写出第一个戏剧;柴科夫斯基也是二十九岁才创作出第一部作品;弗洛伊德四十岁才开始研究心理学;中国科学家童第周家境贫困十七岁才开始入学识字;数学大师华罗庚终身所得的最高文凭是初中。几十年来中国不断有人说华罗庚的成功在于他非凡的努力和过人的毅力,真的吗?如果一个人仅是“非凡的努力和过人的毅力”就能写出《数论导引》、《堆垒素数论》等被称为“华氏定律”的论文来,那要成为数学家也太容易了,无论你是什么天才,不努力肯定做不出什么成就来,但如果你没那一点天才,再努力也没用。万千世界永远存在大量的“非凡的努力和过人的毅力”的人,但能不能有所成就要看三个方面:一是是不是有天才,二是天才是不是用对了地方,三是机缘机遇是否被你碰上了。“天道酬勤”用在一般情况下是对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不一定对。

人类思维类型的形成究竟是先天还是出生后的数年形成的,这也是一个应该探讨的问题。因为小孩出生时大脑还在发育,那么在幼儿时就有意训练他的思维方式会不会取得成果?教育是不是能改变个人的思维类型?

大量的事实证明,个人的思维类型先天就既定了的。同一家庭成长的兄弟姐妹,很难看到有同一思维类型的倾向。就是同卵双胞胎据现在的研究其气质和性格的相似性虽然大大高于一般人但也只在百分之五十以下。天才的兄弟姐妹很少有天才的。

而婴幼儿时期如果刻意训练和教育是不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者增进某类思维方式现在还不得而知,估计意义不是很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小提琴家恩尼奇·苏祖基曾经试验培养儿童的音乐才能。在儿童出生的头一年让他们听音乐,两岁时将他们组成一个小组,在他们耳边演奏;而且要求孩子的母亲也要学习一种乐器来支持他们。随后,儿童又每天接受繁重的音乐训练。这样的培养造就了许多优秀的乐器演奏者。他们中百分之五的人愿意以此为职业。可是,其中并没有出现一个音乐天才。前苏联在十年里组织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结果也一样,竞赛将各个国家的数学特长生聚集在一起进行比赛,但是他样中间并没有产生一个天才的数学家。”(见《超级人脑——从异赋到天才》27页)

但是针对不同思维类型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和培养,意义就非常重大,这将是未来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此!

现在最狂妄的教育家也不会狂妄到有把握在数百名他的学生中培养出一个天才或者是杰出人才来,但如果能为概念综合类思维类型的大学生设计出一套合适的教材,也许在百名这种学生中培养出一二名杰出人才来的可能会成为现实。 

以现在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来看,过分的对小孩进行教育意义不大,特别是学龄前的所谓神童教育,绝大多数神童到十几岁后与一般人没什么区别,大多都只能达到中等水平,更大的可能是这种过分教育一方面是对小孩的折磨,另一方面造成一生的心灵和智力上的伤害。人的大脑是有区域分工的,这种分工在学龄前还没有完善,过分地强行学习某些知识对大脑一定会有永远不能逆转的损害。特别是那种强行进行记忆训练,极其无知的所谓教育,如背圆周率,五岁前认识3000字等(现在中国还有这种协会和大量的类似组织专门教小孩背圆周率、背汉字、背英语单词等,真正的是谋财害智)我们知道,一个人体现智力能力的是分析理解能力,概念综合能力而不是记忆,就是记忆也是概念化记忆,直接的信号记忆如这种背圆周率、背单词的记忆只能损害智力,不会有任何好处。是把正常人训练成“雨人”的做法。

  第二章  经验人生

动物神经系统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本能阶段,比如昆虫,我们就能看到奇妙的本能行为,典型的是胡蜂,完全靠本能就能生活得很好。第二阶段是记忆阶段,如猫、狗、鸡等都是有记忆,并且是以记忆为主要智力结构的动物,由于有记忆,所以它们能进行学习。第三阶段便是思维阶段,这是灵长类的一些动物才发展出来的,人是完全的思维动物,猴、猩猩等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人的记忆从本质上来说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主要是进行概念化记忆,而动物包括动物中智力最高的黑猩猩也主要是进行直观式记忆。从巴甫洛夫的研究我们就能看出动物的记忆是很简单和单一层次的。而人的记忆不同,人可以记住意义复杂的符号,并且会不断的层层加强和增加意义,就是说人的记忆能够在基本概论化的基础上再不断的概论化最后从树木概念到了森林。说小孩的头脑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的概念层次还不够多。这是人类大脑的特有功能,也是人类之所以有语言的先天基础。

经验是经过判断的经历。我们的所有能称得上经验的东西都是参有是非判断的,而这个判断又将是新的经历的判断,这样就会形成一个人的判断体系,指导一个人的行为。相同经历的人对相同经历的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其原因就在于各人的判断体系不一样。判断体系的形成当然是以个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基础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很大部分来自后天的学习,但先天各人的差异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这种因素在思维的高峰就将是决定性的了。牛顿之前几百年,人们都知道阳光在三棱镜后会有七种彩光出现,水泡上也会出现彩色,牛顿的时代三棱镜是大家都熟知的东西,而牛顿的伟大在于他将三棱镜后的红色光再一次用三棱镜穿过,结果发现后面还是红光,从而得出太阳光是七色光组成的结论。由此可见牛顿的判断体系与常人不一样,不完全是经验性的。

以记忆为基础的人,以积累经验为人生过程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经验人生的人。这种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以感受来认识的,因而我们称这种人为经验性思维类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积累主要靠生活行为,他们头脑里的所有概念都有现实的基础。他们的思维系统不会经常性的用概念去制造概念。因此这类人永远也不会成为哲学家。更成不了作家,对复杂和高深问题没有多大兴趣,甚至不以为然。

应该说占人类总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多数人都是经验人生。特别是女性的比率可能还要大一点,他们没有专研性的爱好,不会长时期研究什么东西,怎样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是他们一生的过程,如打麻将,玩电子游戏等,一般性的玩乐是这部分人一生的内容。从心理学和思维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不会经常性地用概念去制造概念的人。

人同人不一样,那怕是父子也有很大的差别,汉武大帝就认为自己那个对治理国家根本就没什么兴趣但又做了太子的儿子刘据“不类已”。这个不类已是经过努力教育后才会得出的结论,是无可奈何的表示,看来二千多年前的汉武大帝就已经明白各人天生就不一样,就有不同的思维类型,但现在我们很多人却不明白。很多人对自己的子女都有很大的期望,但到最后总是“恨铁不成钢”。别听那些对心理学根本就无所知的所谓教育家的话,以他们的看法,无论什么人,甚至是弱智,都能被他们教育成天才。当被他们教育的人什么才也没有成的时候,他们就把责任推到别人“不努力”上去。

大多数人你要他成作家,成科学家,你其实根本就是在折磨他。就是看科普书,看小说也没有多少人有兴趣,这是他们的先天就决定了的。是他们大脑的结构决定了的,后天不可能改变。

在几乎所有学科中,非常优秀的教授很多都是这种经验类思维类型的人,他们博学、有丰富的知识,天量的资料存储于大脑中,引经据典、正叙旁证非别的思维类型的人所能相比的。特别是对于古籍,古文字的研究。别的思维类型的人根本不能胜任。

知人善任是做老板或者领导的关键事情,对于一个经验性思维类型的人来说,让他去当侦察员可能不是好事,但当一个管段警察那一定是出色的好,他能够同段内的几千户人家混熟,掌握段内上万人的资料,这是当侦察员的那种人所不能胜任的。

人类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比如语言的发展就很缓慢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经验人生的这一类人,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那些能以概念制造概念的天才,尽管要在各种条件都支持着他,符合他的天才发展,他才能在一时一事上创造出超出凡人的伟绩来,但能做出的伟绩也只能以大众创造的现实为基础,没有能超出历史条件的天才。从这个角度来看牛顿所说的“巨人”应该是指民众才对。军事天才的仗打得再好也不是他自己打的,还得士兵去打。

在大众群体中真正比较纯粹的经验性思维类型的人,如果能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很容易出优秀的人才,从博学的教授到技术精湛的技术工人都是这种人,这些人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处处都受到尊重的人。这样的工人是老板渴求,并被老板视为事业根本和所在的人才;如果是教授,那一定是学生和校方喜爱的人。这类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人谦和。不一定会飞黄腾达,但开开心心过一辈子不会有问题。

问题出在另一方面:人聪明是很好的,但小聪明却不一定好,如果是经验性思维类型的人,却又有那么一点分析不透的分析能力,那就有可能会出问题。

诈骗类的刑事犯罪人员往往是这种人居多,用并不高明的伎俩去骗取财物结果往往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很多这种犯罪行为事后来看,成功的可能并不大,就是成功了也逃不掉公安机关的侦破,根本就是自己要往监狱里钻,但作案者自己并不这样看,他要不说是他的运气不好,或者就认为自己是在细节上没注意到。出狱后还继续干,直到再次进监狱。社会学家往往把这种人的行为解释成道德层面的问题,其实这里也有心理层面的问题。

我们经常能见到很多人自以为能成天才,甚至认为自己就是天才了,特别是在知识分子里这种人很多。这从大量论文造假就能看出来,一个真有一点天才的人,根本用不着去造假吧。几乎是在任何地方你都能见到从骨子里看不起别人,自以为自己很不得了但又没有过人之处的人,这应该是经验类思维类型的人中有一点概念综合能力的人的特征。 

一个人在有成就后无论他怎样狂妄,都是有道理的,这体现的是个人的素质而已,但什么成就也没有,凡人一个却狂妄至极,谁也看不上。这就不一定是素质问题而是头脑问题了。经验人生当然也包括经验自己,这类人掌握了一些知识或者有了一定的能力后,将自己陷入了自己的井底,孤芳自赏,还让人不能明白。有些人发表了一二首诗,就以世界最伟大的诗人自居;写了一篇什么价值也没有的小说就大宴宾客,甚至要冲击诺贝尔文学奖;每场选美比赛,你都能见到很多相貌平平的姑娘非常坚定地认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美女;很多女性看了《红楼梦》后认为自己就是林黛玉;有些人住进了医院也不听医生的,甚至旁边人听起来他比医生还懂,进了大学不听老师的,认为有很多老师还不如他;这也许就是这类人的一个特点。自信只能是行为的动力,比如某人要想写一篇论文,他应该有能写好的信心,这种信心是他写论文的动力,但把信心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只能说明这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判断体系都只是经验性的,而且是自我经验,这类人的问题出在思维能力上多了一点概念不了的概念综合能力。这类人在人生的旅途上很可能成为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一辈子什么事也做不了的人。心理学书籍中常说有些人终生的人格不成熟,可能就指的这种人。对于这类人来说个人素质修养非常关键。人有时候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却很难,但战胜不了自己就什么事也做不了。

但在这种人中,有一些人却相反,也就是那种稳健而早熟的人。这是天生的管理人才。这种人为人低调,行事深思熟虑,稳健老成,富有远见。当然阴谋性的刑事犯罪的主角也往往是这种人居多。这种人现实生活中不多,但也时常能见。

经验性思维方式实际是我们的主要思维方式,就是天才也只是在他天才占据的那个领域他才是天才,在别的领域他也仍然是经验性的平凡人生。

 

第四章 洞穿壁垒透彻迷雾——概念综合人生  

两个硕士生:甲能够在半年内对本学科的把握度达到百分之八十,而乙在半年内只能把握百分之六十,要一年才能掌握本学科的百分之八十。在一年后甲就开始写出了很有价值的论文来,对于前人研究中的一些错误和不足提出了正确的指正。但终其一生甲只能把握本学科百分之九十,永远谈不上对本学科的发展。而乙却能在五年后掌握本学科的百分之百,并胸怀全局,指点江山,开始写出有创意的论文来,如果未来的各种条件都有利,乙大有可能对本学科作出发展性的贡献。

这是分析理解能力和概念综合能力各不同的两人,现实中甲是一生都一定很风光的人,小学中学大学都受到老师的喜爱,只是在研究生阶段,如果是遇见了一个合格的导师,才会重视乙那样可遇不可求的人,不会重视甲这样的人。但合格的导师显然不多因此甲一定会很受导师的喜爱。陈景润是一个乙这样的人,他运气好遇见了华罗庚。但他的一生并不风光,就是出了名也不被他周围的人喜欢。看上去人们都会认为一个人长期研究一类问题总会出成果,其实这种素质来自于先天。首先是他对这类看上去是他独有兴趣的问题有相当的综合性理解,自信能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难题,其次是这种人本能地就喜欢研究深奥的问题,这是先天综合能力较强的表现。陈景潤就是典型的例子。要那种才思敏捷、兴趣广泛的人去几年甚至几十年研究一个问题,无疑是埋没这种人天才的最好办法。这种人在研究深奥的问题上永远不会超出前人,但也许是一个能做出杰出贡献的教授;一个能对社会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官员;一个难得的管理人才。这就像推土机与钻井机一样,钻井机永远向往着深深的地下,而推土机看着的却是从近到远的地面。硬要将两者的工作对象互换,那就将两者都毁了。这两种人一种的代表人是达尔文,一种的代表人是写出《昆虫的故事》的法布尔。

能够用概念制造概念,这是综合思维能力强的人的先天素质。喜欢幻想是这种人经常性的一个特征,这样的人现实中常被人嘲笑,但深入一点想:一个人从小就充满幻想,经常性的用他所掌握的信息制造新的东西,几十年后他的思维能力、判断体系、知识结构会复杂到什么程度,这对于一个受到较高级教育的人来说,自然会有很大的野心。一个有野心的人不一定成得了什么大事,但一个没有野心的人永远也成不了需要艰苦努力才能得到成就。换一个角度想,每次幻想都可以看作是一次过程较长的推理,都是一次创造,黑格尔说:“推理是概念和判断的统一性。”(见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薛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00页)这说明幻想也是一种必要的自我训练。康德也说:“构成天才的心意能力,就是想象力和悟性。”(见《判断力批判》商务版上册163页)

深邃的洞察力往往是天才的专利,甚至会早于别的人几十年揭示出本质性的东西。

如果说脑筋能转弯的是分析人的形象比喻,那么能看穿一层甚至数层迷雾的就是概念综合类人的比喻,透过现象看本质说起来容易,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到,因为这根本就不是“看”得见的,而是一种顿悟,一种综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已经看穿了一层;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如果也是看穿了一层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话就不是一层了:“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983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巴巴拉·麦克林托克(B.McClintock以下内容参见《科学蒙难集》)这是个性格沉静,喜欢独自一人做事的女性。30岁那年,即1932年,麦克林托克在某些玉米粒中发现玉米色素显现着稀奇古怪的模式。遗传很不稳定,有时还出现一些斑点。对于缺乏洞察力的人来说,这些颜色的变化不过就会被看成是随机发生的自然变异。但是麦克林托克却从这种并不起眼的杂乱无章的小斑点上认定这是色素基因在某一特定代上“接上”或“拉断”。经过几年的思考麦克林托居然画出了某些结构基因的调节控制系统,并在1951年,在冷泉生物学专题讨论会上递交了自己的学术论文,向科学界提出遗传基因可以转移,能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这被她称为“转座因子”。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体现了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水平,是人类对生物奥秘取得的一个伟大的认识,解决了单细胞如何发育成机体的问题,解决了如何产生所有新品种的问题,甚至解决了癌细胞疯长的原理问题。

但是没有人相信她说的这一切,在她来看这一切都是很明了,很清楚摆在面前的事,别人不这样看,仅凭玉米的那几个斑点就说明了这些问题,不说一般人不会信就是科学家们也没有一个相信,甚至说她是“百分之百的疯子”。十年后人们在细菌的研究中发现基因的转化现象,麦克林托克向科学家们疾呼自己的理论,但还是没有人信。20年后越来越多的研究明显地证实了麦克林托克说法,自然也有很多人应用了她的理论。

“道是无情却有情。麦克林托克30年代初做出的发现、40年代提出的理论,到60年代末终于被重新提起,80年代初为科学界普遍接受。她走在时代前面四十年,同时也为此冷落奋斗了四十年。”(见《科学蒙难集》264页)30多岁时提出的理论,因这理论得到诺贝尔奖时已经83岁了。

问题在于常人中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特别是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群体中的这种人,他们在自己的生产生活中使用着他们的天才,这就是那些发明家们,那些新工具新方式的发明者。搞过民间文学采风的人都知道,民间的语言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就是文化不是很发达的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也非常的丰富多彩。他们的文艺、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都有其独到之处。这一定是这部分人的杰作。“三人行,必有我师。”看来二千多年前的孔子也认识到了他人的天才并不少见,他的这个“师”未必是指文化上的师,而是多方面的智者行为或思想。博学者未必是聪明人,没文化的人里面聪明人并不少。中国上朔三千年历史,如果要举十个最能打仗的将军,那么汉朝的卫青一定评得上一个,而他在领兵打仗的前几年还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家奴。就是这个家奴,打垮了秦始皇要修万里长城来抵挡的匈奴。尽管战功显赫,官至封候,其姐是皇后,但他一生无论做人还是做官都很低调,以至于他姐的皇后被废以后他在朝中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影响。可见其人智力超人。

汉高祖刘邦也知道他人不可小视,他最得意之处、对自己能力的最大的体现也就是“安得猛士兮宁四方”这些猛士的力量在他看来与四海一样。

一个概念综合型的人在二十多岁时自己应该知道自己是这种人,来至本书的建议是:一,你应该拥有相当的文化(不一定是文凭)二,对于自己喜欢的书籍应毫不犹豫地买下,并且认真看完,钱对于这类人来说最好的用途就是买书。三,长时间的研究你感兴趣的某门学问或者科目。就是年龄已较大以前没有机会受到大学教育的人,也可考虑去研究一下古玩、历史等。这不是说要你在这方面做出成绩或者是在这些行业发财,而是这些东西才对你的胃口,你的人生才会有趣,生活才充实。钻井机要向着深深的地下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很难说是先天还是后天环境的影响,概念综合类思维类型的个人的天才指向也各有不同,各人的天才也只是在特定的领域在会显露出来。

常见人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对,这话一点也不错,但要看发的什么光了,爱因斯坦如果没有进大学,学物理,那他发的光永远不会是相对论的光;如果他父母没有钱供他上中学,那他大有可能也就在如何找饭吃的问题上发一点光了,我们不可能知道他是谁。因为他显然不是数学、音乐、文学艺术等类的天才。

数学、音乐、文学艺术等类的天才似乎不是大学能培养出来的。特别是数学家,他们的数学才能很像是业余爱好一样

“说起来似乎很奇怪,并非所有伟大的数学家都是学院或大学的数学教授。相当一部分数学家是职业军人,其他人是从神学、法律和医学进入数学界的。最伟大的的数学家之一甚至像不正派的外交官那样,为了他的本国利益而撒谎,有一些根本没有职业。更为奇怪的是,并非所有的数学教授都是数学家。但只要想想拿着丰厚的薪金的一般诗学教授与在阁楼里冻馁濒死的诗人之间的鸿沟,我们就不会对此感到惊讶了。”(见E T·贝尔著徐源译上海科技教育版《数学大师》7页)

很多数学家往往是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了他们的天才。

很有名的数学天才布莱兹·帕斯卡十二岁时就开始重新证明欧几里得的几何命题,十五岁时就发表了他的帕斯卡定理。卡尔·弗里德里克·高斯,据说三岁时就能指出他父亲的计算错误。等等。这些天才也往往不需要多好的教育,自己就能成才。

音乐天才也同数学天才一样很多天才都是很小的时候就表露出来了。

莫扎特五岁就能创作曲子,海顿六岁,门德尔松、肖邦九岁;贝多芬十岁也都能作曲。李斯特九岁登台表演就使听众大为惊喜;波科菲夫从九岁到十四岁写下了四部歌剧。他们也基本上自学成才并且超越前人,甚至登峰造极。

数学和音乐天才更像天生的,似乎与我们所说的思维类型关系不大,但从他们的创造物来看,无论是数学还是音乐都是一种大概念的表达,音乐包含丰富的情感和美妙的艺术性,数学更是体现了人脑深邃的思维能力。这不是概念综合能力又是什么?

 第五章  文艺的创造者和欣赏者——情感人

1、思维的内在环境——虚拟自我  

虚拟自我最典型的表现是我们的“心”的感觉,以至于有“心理学”这门学科。其实这个“心”是我们的大脑虚拟出来的,与我们的心脏不是一回事。这个“心”是我们身体的中心点,而我们的心脏几乎都不在这个点上,一般人的心脏都在胸腔的左侧,离这个中心点约五到十厘米左右。我们大脑虚拟的这个中心点的最原始的作用是平衡我们的身体,这是我们行动的所必须的,如果没有这个虚拟的中心点我们甚至不可能在沙发上坐稳。所有的动物都有本能的平衡系统。但除了黑猩猩等少数灵长类神经系统已出现两个系统分离的动物可能会有这种“心”的感觉外,别的动物由于没有独立的思维系统,不能反观自己的内部,因而不会有一颗具体的“心”的感觉。黑猩猩有这种感觉,我们知道黑猩猩在情绪激动时有拍打自己胸口的习惯,这种在动物界几乎是绝无仅有的行为,说明黑猩猩不仅有“心”的感觉而且这颗“心”还充满了情感。

我们人类的这种虚拟自我完全可以认为是我们思维系统用来控制我们行为、情感甚至部分思维的一个内在工具。同时它也是我们感觉到的我们的“自我”的表现形式。就是说虚拟自我仅是我们整体“自我”的一部份,比如人们所谓的意志就不是虚拟自我本身,但要通过虚拟自我来实现。意志力在某些时候实质上就是我们控制虚拟自我的力量:如一个人遭到严刑拷打要他讲出其同伴的名单时,他如果有足够的意志力来将他的心态稳定在一个较为平常的状态下,那么对他的任何折磨都将无济于事。肉体在遭受打击时我们会感到剧烈的疼痛,面对疼痛我们本能的要去躲避或设法解除这种疼痛,而如果只能忍受的话,那就要靠我们的虚拟自我去抵抗来自感觉系统的这种疼痛的冲击;这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力,意志力这时就体现于稳定我们的心态的力量,是将我们的心态稳定在受到疼痛冲击而不向我们躲避疼痛的本能屈服的状态上。如一个内心充满仇恨和愤怒的人,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往往能坦然待之,这是因为他的仇恨的情感占据了他的虚拟自我并且稳定了他的虚拟自我系统,使他能够承受巨大的痛苦。由此可见我们这颗虚拟的“心”本身只是一个形式,它的内容还要来自思维系统和储存记忆系统。

但虚拟自我对我们的身体本身却是控制性的。很多人从十多岁开始背部就有一点弯,谁都知道这样的形体是不太美观的,但要改变这种习惯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按以往的看法,这是我们在青少年时由于不正确的姿态导致骨骼长成型而形成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人的骨骼长得最多的年龄段是有十二至二十岁之间,这种习惯的形成应是在这个年龄段,或者说在这个年龄段是纠正这种体形的最佳时期,但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到十二岁来纠正这种形体已经太晚了,要纠正我们骨骼和肌肉的形态是容易的,但要改变我们对“心”的感觉却很难,就是这个“心”的虚拟自我决定了我们怎样安排我们的骨骼和肌肉,就是说决定我们的形体。因此要有良好的体态必须从幼年开始培养,“心”直身体方能直。由此可见电影《出水芙蓉》的台词“自信才能体形好”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知道幼儿学走路看来是很难的,但却有内在的必然性,先天弱智和痴呆的幼儿也能学会走路,这一定是我们这个虚拟自我起的作用,它先天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直立,否则我们就会感到难受和不自然。

虚拟自我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们的幻觉了。有些精神病人会出现幻听,并按幻听去行动,这是神经系统出现了病变导致的,也是人们理解的。但人们自己造成的幻觉却很少被理解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如我国古已有的“气功”就是如此:一个人如果将注意力长时间多次集中于身体的某一点,并且想着这里会有一股气会走到身体的另一个地方去,那么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感到真有这么一股气在那个地方流动,就这是我们的虚拟自我给我们开的一个大玩笑。而这个玩笑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一旦这种虚拟自我形成,要想消除它就很不容易。这是形成唐吉诃德式的,某些人在旁人看来什么都正常,就是一说到某个问题时就不正常了的现象的根本原因。

我们前面说过动物绝大多数没有“心”的感觉,也就是说动物没有人类的这种虚拟自我,但是动物有相似的系统,这个系统应称为“虚拟感觉”,人类的虚拟自我就是从这个虚拟感觉发展而来。动物的这种虚拟感觉是更接近直觉,更接近本能的感觉,并且是动作行为的动力来源,是控制系统。比如刚从蛋里孵化出来的小鸡,它见到的第一个活动的物体将是它成长阶段跟随的目标,它的大脑里是不是建立了一个虚拟印象,或者说建立了对这个印象的依赖性情感?很多动物的母爱比人类的母爱有过之无不及,我们知道这种情感与体内的一种分泌物有关,但这种分泌物的作用是使主体有一种感受;如果没有一个虚拟的感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个能进行自我体验的内部机制,动物的这种某种分泌物转化的母爱何以体现?很多动物会因为自己的小宝贝身上的气味有变化而无情地将其弃之不管;这种现象正说明了母爱的消失实质上就是虚拟自我受到了破坏,使主体失去了相对于客体而言的内在体验。

人是理性动物,能够控制自己的虚拟自我,比如能够轻而易举地对内心十分反感的人做出笑脸。黑猩猩肯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隐藏自己的感情,因它们是能再思的动物,这从它们也能欺骗同伴的行为上可以看出来。除此以外的所有动物都将跟着它们的“虚拟感觉”走,虚拟感觉是它们行为的绝对的控制系统。一只带着小鸡的母鸡会毫不犹豫的同老鹰打架,这是因为它的虚拟感觉里充满是母爱,而对于未处于这种状态的母鸡来说看见老鹰它感到的是恐惧,因而它将发出特有的叫声和采取躲避的行动。就是对于人类来说虚拟自我也是第一控制系统,思维系统也只能说是第二控制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思维系统甚至是在为虚拟自我服务,如单相思就往往能使人魂不守舍,成天想着的就是怎么样去接近或亲近那个人。

        2、没有虚拟自我就没有文学艺术

           几千年来人们对艺术的起源总是不断地进行探索,客观上的探索应该说是很有成效的,但谁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主观上的问题;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人们的研究收获甚微,谁也没有说清人类为什么会有音乐,会有舞蹈,甚至几个月大的婴儿,也会啊、啊地唱自己的歌。听见节奏明快的音乐,不足周岁的幼儿就会高兴地随着节奏抖动自己的身体。动物界我们至今没有见到有关报到,估计也许黑猩猩等少数灵长类动物会有一点这种节奏感。现在根据我们的理论已完全可以认定:这些都是我们的虚拟自我的杰作,是内在感受的外现,是人类特有的。黑猩猩可能会有节奏感,但由于其思维系统的单向性特征,它们即使有一点节奏感也不会外露,就是说黑猩猩不会有意识的做出有节奏的动作。而我们人类一岁以上的小孩,随时都会自发地出现节奏性动作。

人类这种先天的节奏感又是由什么机理构成的呢?人们也许一开始会想到我们的心跳,但稍有点音乐知识的人都知道,音乐的节拍与我们的心跳基本上没有关系,这与我们感觉到的“心”和我们的心脏完全不是一回事一样。当我们听着慢三步的舞曲跳舞时,我们会感到我们的“心”也在以嘭-----喳---喳---的节拍速度跳动,但其实我们的心脏仍以每分钟约六十次的匀速跳动着,可见不是一回事。

问题还是要回到两个系统的原理上来:我们前面分析过,思维的第一阶段是应对,是思维系统根据外来信息对储存记忆系统已有信息进行应对,否则我们就不能进行认识。而对于需要进行体验的信息如音乐等,这种应对就会被放在虚拟自我中来进行应对。如节奏感:当我们听见一首熟悉的乐曲及它所带有的节奏时,我们会用我们以前听过的这首乐曲的节奏去应对它,如果这个应对合拍的话,我们会感到舒畅和兴奋,但如果不合拍的话就会使我们心烦意乱。笔者就曾在一家营业性的大型舞厅中见到过一次有趣的事:乐队奏的是一首大家熟悉的中四步舞曲,开始时一切正常,大家高兴地跳着舞,但几分钟后不知怎么搞的节拍的重拍落到了第三拍上,这对于未必精通音乐的大众来说,不一定是个很明显的错误,但仅持续了十余秒钟,舞池中的几百人便全部停止了跳舞,人们都将迷惑的目光投向了乐队。事后笔者曾问过几位这其中的人,他们均表示:节拍有点不对头,至于为什么不对头,几乎都不知道。由此可见,我们听到的节拍一旦与我们的记忆中的节拍不合的话,也就是说我们的应对一旦不能成立的话,我们的虚拟自我就要受到破坏,我们的节奏感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有力地证实了我们的节奏感是产生于虚拟自我中的两个系统的对应;是这种对应在虚拟自我中的共鸣和体现。在我们唱歌时是思维记忆同储存记忆之间的对应。这与听别人唱歌有本质的不一样,如一个人如果在开始接触音乐时,比如学某种乐器时如果该乐器的音不准,那就有可能将导致这人一辈子发不准音,原因就在于储存记忆系统记下了错误的音调,我们发音时就用了这个错误的音调。历来人们都感到奇怪,大多数人能听准别人的发音,却听不准自己的发音,甚至一些歌唱家也会在个别音上自以为发音最准时唱走了音。其实,听别人唱歌是思维系统主持下的储存记忆系统与外来信息的应对,这之中有一个自动校对的过程;自己唱歌是储存记忆系统与虚拟自我系统的馈对,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思维系统参与的程度较浅,因而出错的可能性很大。  

3、情绪——虚拟自我的环境

换在客体的角度看,虚拟自我就是思维系统与储存记忆系统在神经系统虚拟的这个以情绪为基础的空间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态。如果这个环境出现缺省其表现形式也许就是我们知道的自闭症。因这种缺省将导致其情绪是原始性的反应性自发自感受,与人交流的基础已经不存在;另一方面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将出现问题;以及两个系统的交流倾向原始性的向内性,结果是“我”这个虚拟自我将淡化或者不复存在。自闭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理解代词“我”,可见自闭症的虚拟自我系统有问题。

虚拟自我是心态,是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刺激的体验,是内在的心理环境,艺术和文学的产生就是虚拟自我中情感体验的外现体现。无论是进行艺术和文学的创作还是对艺术和文学的欣赏,都离不开情感体验,都要以情感体验为基础。一部精彩的小说必须是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无论这种情感是悲的还是喜的。反过来讲,没有强烈的情感体验也就不可能写出精彩的小说,动人的诗歌来。这是人类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由此来看,说艺术产生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的说法是片面的。应该说,艺术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它的形式、它所包含的情感却产生于我们那颗虚拟的“心”。反过来看,我们这颗虚拟的心,也会歪曲我们的生活,“人都不会满足于现实”可能就是源于此。说文学艺术产生于我们的“形象思维”也是没有根据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形象思维”。文学艺术中的形象只是我们虚拟自我中情感体验的具体体现而已,如果说文学艺术是我们的“体验思维”可能还差不多。

虚拟自我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情感。前面我们说过,在较低级的动物那里就有了饱含情感的虚拟感觉。体现在我们人类的思维上,表现出来的就是态度和动力,也是自身的感受。我们的一言一行实际上都带有感情色彩,对事对物都有相应的态度。情感的强弱决定着行动的动力的力度。情感的产生是一种生理现象,我们并不认为我们的记忆系统会记下情感本身,但我们认为我们在某种心境下记下的概念,当它再次被忆起时,它将同时刺激产生情感的生理系统,重现当初的心情。反过来讲,当某种心境控制着我们时,我们也会到储存记忆中去寻找相应的记忆:如在心情忧郁时往往会脱口哼出忧郁的歌,高兴时唱出明快的曲调。这样也许我们就能解释我们的一些特殊的心理现象:有时我们会突然记起一件使我们深感不快的事来,但如这时受到别的信息的干扰,这件事立即便被遗忘了,但它刺激起来的不愉快心情却不会立即消失,这时我们便会觉得我们莫名其妙地在生气。这便是人们时常不知为什么会突然感到烦躁,害怕等心理的原因;也可从这里看得出思维与情感的关系,以及虚拟自我作为心态来看它是以情绪为环境和基础的。  

4 情感是文艺创作的心理环境和行为动力 

有一部分人的思维系统是能够以概念去制造概念的。如果这样一个人正好又是情感比较强烈的人,那他很可能就能创造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来。从这个角度来看文艺天才并不是谁都能当的,先天的能力仍然是最主要的,无论这先天的能力占的是百分之一还是千分之一,但没有这“之一”可能什么也做不成。这先天的能力分为两部分,一是强烈而丰富的情感,二是概念综合能力。在对文学和艺术天才的研究上,从古到今西方都有一种说法,说天才与疯子往往联系很密切。大量的事实表明,作家艺术家中相当高的比例的人有一种被称为“躁狂抑郁症”现象,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Kay  Redfied  Jamison)在其所著《疯狂天才》有实际的统计资料:

“很明显,作家患有情感性疾病的几率相当高。至少80%的研究对象符合重度心境障碍的正式诊断标准。相比之下,只有30%的对照组研究对象(职业在艺术范围之外,但年龄、教育程度和性别相当的人)符合同样的诊断标准。这两个比例之间的统计差别非常明显,p﹤.001;亦即这一差别仅靠偶然出现的几率还不到1‰。尽管对照组心境障碍一生的发病率比作家群低许多,但仍然比普通人群的发病率(5%—8%)高很多,至于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些研究对象中情感性疾病的发病人数所占比例过多(比如这有可能反映出一个倾向,即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和处于社会较高阶层者,躁狂抑郁症的发病比例偏高),或者是因为对于创造性群体和对照组采用的诊断标准的涵盖面过广,对此我们不得而知,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约一半作家符合典型的躁狂抑郁症、双极Ⅰ型或者其轻度变症——双极Ⅱ型(有轻症躁狂史的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超过三分之一的作家至少经历过一次重度抑郁症的发作,三分之二有此病症的作家接受过精神治疗。作家的自杀率也远远高于普通人群的自杀率。”(见《疯狂天才》三联2007年版71页)

并不是所有的躁狂抑郁症的人都有艺术才能,也不是所有作家艺术家都有躁狂抑郁症,这历来都是人们研究的问题。

躁狂抑郁症是不是一种病很难说,这是先天遗传来的,作家、艺术家里这种人很常见,世界一流作家艺术家也可以列出很长的名单来,大家所熟知的如:拜伦、雪莱、托尔斯泰、凡高、海明威、高尔基等等。

躁狂抑郁症的症状是很明显的:

“躁狂抑郁症又称又极症,包括一系列性情和情绪障碍。这些病症随着严重程度的变化而变化,轻者表现为循环性情感精神病,其症状是情绪、行为、思维、睡眼以及精力程度上有明显变化,但不会出现彻底的衰弱;重者表现为极其严重、危及生命的精神病形式。躁狂抑郁症与重度抑郁症(或称抑郁非躁狂单极病症)密切相关;实际上,用于诊断重度抑郁症的标准同样也被用于诊断躁狂抑郁症的抑郁阶段。这些抑郁的症状包括情感冷漠、无精打采、绝望无助、睡眠障碍(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生理反应迟缓、思维迟钝、记忆力和专注力减退以及对通常有趣的活动失去兴致。其他诊断标准还包括自杀、自责行为、不合时宜的负罪感、重复出现的死亡想法,抑郁症状至少持续2至4周,以及正常生活功能的严重失调。与单极抑郁症患者不同的是,躁狂抑郁症患者同时也会有躁狂和轻症躁狂的发作。这些发作的症状在很多方面与那些抑郁症患者的表现完全相反。因此在轻症躁狂和躁狂期间,患者通常情绪振奋高涨(偏执和暴躁的情况也不少见),活力和精力增强,睡眠减少,言谈快速、激动且具有攻击性,思维敏捷,话题转换迅速。轻症躁狂和躁狂患者通常会自尊心膨胀,同时对他们想法的正确性重要性有着确定无疑的自信。这种狂妄自大会导致判断力低下,而这又会反过来引发个人及专业关系模式的紊乱。轻症躁狂和躁狂的其他特征还包括大肆挥霍钱财,冲动地参与有问题的活动,驾车莽撞,极度焦躁,浪漫关系或性冲动强烈,以及反覆无常。躁狂的极端状态表现为剧烈的焦虑不安,行为怪异,妄想和视听幻觉。在躁狂的轻度阶段,与轻症躁狂有关的充沛精力、自我膨胀、冒险精神和流畅思维会使患者出现极富创作力的阶时段。症状严重程度的变化范围在当前的精神病诊断系统中有所反映。双极Ⅰ型就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典型的”躁狂抑郁症,它指的是情感性疾病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双极Ⅰ型患者必须完全符合躁狂和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而双极Ⅱ型,从另一方面来说,则被界定为过去或现在至少出现过一次重度抑郁症的发作,同时包括不太严重的躁狂发作(即轻症躁狂不会使个人及专业活动受到明显的损害,本质上不属于精神病,并且不需要住院治疗)。(见《疯狂天才》13页)

这种与生俱来的,有着强烈的情感的心境对于个人来说很多情况下是一种折磨,有些人受不了这种折磨而自杀了,但另一方面这种心境也正是进行文艺的欣赏和创作的心理条件。这种心境的人,经验性思维类型的人是文艺的最热心的欣赏者,而概念综合类思维类型的人就有可能成为创作者。分析类思维类型的人当然也就是文艺评论者了。  

能创作出伟大作品的作家艺术家不一定都是躁狂抑郁症患者,但一定是情感丰富、强烈的人。

就是典型的适于创作的轻型的躁狂抑郁症的人绝大多数也成不了作家、艺术家,还必须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思维类型一定得是概念综合类型的。没有超人的情感感受和超人的思维水平就不会有超人的作品。

一个人要写出几篇小说,几首诗不是难事,但要写出有价值的,能够让人激动的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是一个感情丰富,概念综合思维类型的人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而成为名符其实的作家、艺术家的可能也不大,这一方面是个人的社会经历,另一方面是个人的文化素质。也还有社会性的机遇。

换一个角度来看,作家、艺术家也不是谁都可以当的,首先要有这种先天的虚拟自我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思维类型是概念综合类型的。很多家长都希望能培养出一个作家或者一个画家的子女来,这实际上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5 情感有其特殊的认知作用和作品组织作用

那么为什么作家、艺术家的心境一定得有丰富的感情呢?

很久以来都有人提出情感有认知作用,这看来也是有道理的,这里我们还是介绍《疯狂天才》的说法:

“近期研究表明,轻微抑郁状态下做出的观察和形成的观点实际上比正常情绪状态下的更接近‘现实’;这一研究强调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否定,也赞同T·S·艾略特‘人类无法承受很多现实’的观点。悲痛和抑郁常常或好或坏地让人看清生活的真谛:地狱,‘就像柏拉图的山洞,是所有人得以认识自身的地方’麦尔维尔写道:‘在悲伤的奇异之火闪烁的神启中,我们看清了一切事物;尽管当闪电消逝,影子再次落下时,不真实的轮廓再度出现,但它已不像先前那样能欺骗我们了。’抑郁迫使人们形成一种对现实的看法,既不是努力寻来的也不是欣然接受的,它人让看清生命转瞬即逝的本质、其腐败的核心、死亡的决定性以及人类在宇宙历史上所起的有限作用。”(见《疯狂天才》111页)

任何事物或社会现象都有其多面性,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同样,不同的心情心境去看待同一样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会有较深刻的认识。

另一方面情绪是促进创作的动力的同时也还有在创作中进行构思和组织的作用:

“忧郁能够与艺术灵感和创作量相联系,这似乎是反直觉的;乍一想来,轻微躁狂状态及其火一般精力似乎与之有更明显的联系。然而深度忧郁时极端的痛苦和轻微忧郁时较缓和、较深沉也较孤独的痛苦可能对创造过程极为重要。轻症躁狂及躁狂经常会引发想法与联想,推动与生活及他人的联系,激起疯狂的精力与热情,并给生活投上一层令人心旷神怡、相当绝妙的色彩。而另一方面,忧郁倾向于迫使节奏放慢,平息狂热,并且仔细洞察热情之时的思想、观察和感受。轻微抑郁能够扮演稳定力量的角色,也可以起到对高度兴奋状态下创作的作品进行批评、编辑的作用。抑郁修整并塑造思想,也对思想反复思考、衡量,且最终使思想顺从、集中。抑郁对轻症躁狂时所纺织的大范围的图案进行精细的结构调整。”(见《疯狂天才》110页)

长久以来都有人说文艺创作是学不来的,作家从来不会从学校学出来,鲁迅就是这种观点,认为:血管流的是血,水管里流的是水。这很有道理,曹雪芹的时代到哪里去学创作?但以现在的研究来看《红楼梦》,无论是创作构思还是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写作技巧都非常精妙,曹雪芹凭什么写出了《红楼梦》?看来主要还是心灵境界和内心的情感氛围。以曹雪芹的话来说,之所以能写出《红楼梦》无非是“一把辛酸泪”才写出了《红楼梦》这个伟大的“满纸荒唐言”。

现实中常能见到自信能将任何人培养成作家或者艺术家的人和机构,这些人要不是骗子就是就是自欺欺人,总之是对文学创作和心理学基本上不了解的人。

情感人生的群体,是占人类数量半数以上的庞大群体,这类人的先天素质决定了他们对文艺天生的爱好,他们中一部分是文艺的制造者,绝大部分也就是经验型思维类型的人是文艺的欣尝者。写一首流行歌曲是不是真会流行,就要看是不是合这类人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