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内饰翻新多少钱:高华 百科名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3:38:09

1.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

编辑本义项

高华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高华(1954.05-2011.12)

高华(1954.05~2011.12.26),江苏南京人,历史学家,中国当代著名的中共党史、毛泽东研究专家,其代表作《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被赞“震撼无以言说”。2011年12月26日,高华教授在南京病逝,享年57岁。

中文名:高华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地:南京出生日期:1954年5月逝世日期:2011年12月26日职业:教师毕业院校:南京大学代表作品:《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

目录

人物简介
个人履历
研究方向
讲授课程
个人作品
社会评价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高华(1954.05~2011.12.26), 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南京大学历史系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华

[1]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原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兼职教授。   2011年12日26日22时15分,高华同志在南京病逝,年仅57岁。   为永久纪念著名历史学家高华, 特为高华建立网上纪念馆[2]供大家追思悼念!

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文革”期间,曾做过8年工人。   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大学工作。   1995—1996年,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做访问学者。   2004年2-7月,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担任客座教授。   2006年1-6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任客座教授。

编辑本段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民国史、中国左翼文化史、以及当代中国史的研究。

编辑本段讲授课程

  本科:20世纪中国政治与左翼文化运动 、马列史学名著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硕士:中国现代史研究。   博士:当代中国史专题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当代中国史史料评介。[3]

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专著

  1.《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2000年2月,香港中文大学出

高华著《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

版社。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一书高华花了20年心血研究、写出的几十万字的学术著作,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2000 年3 月出版后,广受读者欢迎,曾得到包括杨振宁、王元化、陈方正、吴敬琏等在内的一大批学者的充分肯定。但在北京大学等许多高校图书馆都未收藏此书,南京大学在港台资料阅览室有这本书,但不得外借。因此,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6月重印了此书。   2.《革命年代》,2010年1月,广东人民出版社。

论文

  《孙科与国民政府的对苏外交(1932-1945)》、《论孙科革新国民党的努力及其失败》、《关于国民政府“南京十年”的若干问题》、《身份和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在历史的“风陵渡”口》等。

编辑本段社会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追悼高华先生:“高华是我见过的最认真,最严

高华教授

[4]谨,见识非凡的史学家,是我的良师益友。英年早逝,痛哉惜哉!高华走了,一个有良知的中国学者,一个自甘贫贱的坚持学术操守的学者离开了我们。高华的成就,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但他的为人,更令人钦敬。有的人著作等身,却不及他一本《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跟他交往,感觉他有一肚子的东西要写,一肚子的东西可写。他是一个难得的好老师,在重病期间,在病床上,还在修改学生的论文,每个听过他课的人,都会终身难忘。高华很穷,其实富有天下”。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这是岁末听到的最悲哀消息。高华兄是对中共政治有最深邃洞察的当代学者,每一次听他谈中共历史,都是知性上的享受。他得病之后的坚强、乐观,让所有的人都深受感染。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思考和勉力写作,没有什么人比他更对得起历史学家和思想者的荣誉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杨天石:“记得他当时文章写得洋洋洒洒,很有气派,发言也显得‘高谈阔论’,让我印象深刻。”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高华老师是中共党史以及苏联党史的‘活字典’,他的去世太可惜了。”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杨奎松:高华“是毛泽东研究的排头兵”。“高华先生肯定是近代史学界研究党史的佼佼者。在近现代史研究领域,还有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两方面,高华都领风气之先。高华的研究有很强的个性,也有很强烈的现实关怀。高华的研究表现了一个学者的诚实、正直和独立思考”[5]。   香港卫视执行台长杨锦麟:“我与高华有数面之缘,我曾经专程到南京他家中采访过高华,很有自己坚持的一位学者,为做学问折损了自己的生命。高华不齿与谄媚逢迎者为伍的风骨令人尊敬”。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奇生:“2003年在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我们相处了大约一个月。高华先生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学者,高华在生活中是一个谦谦君子,不像他在学术著作和文章中那样锋芒毕露。那次见面之后,我们一直有电话和邮件往来。高华突然去世,我一时难以接受。按照茅海建的说法,搞历史研究,四十岁才起步,五六十岁是黄金时期,七八十岁还能继续做,因为历史学和计算机不一样,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年纪越大,对历史的感悟越透彻,越深沉。如果高华先生活到八九十岁,成就真的是不可限量”。“高华的著作,已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了经典。每一年都会有各种好书的评选,有些年度好书,可能是和当年的一些历史事件和现实关怀有关。但是,能够沉淀下来的不是很多,高华先生的著作,就经受住了考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真的是令人十分难过!仅57岁,比我还年轻啊。我与高华先生仅一面之缘,高华来我校,我们一起吃过一次饭。高华已患病,话不多,但还是很有精神,对今后的研究抱有信心。我对高华的现代史研究、党史研究是很佩服的。如天假以年,哪怕只给他十年时间,又该有多少精辟的论著问世”。   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惊悉高华教授去世,十分悲痛!前段时间,我和公明兄还在为高教授的医疗费用募捐,希望能获得更好治疗,可惜还是英年早逝!高华教授是位值得所有人尊敬和铭记的优秀史学家,高华非常热心地担任信孚教育集团客座教授,为信孚师生上课。言犹在耳历历在目。斯人顿逝,痛心不已”。[6]
参考资料
  • 1

    高华在石家庄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http://www.shafei.cn/center/news/200811_sjz/estl_shorthand_GH.htm

  • 2

    著名历史学家高华纪念馆  

    http://jd.jidianol.com/44160875/index.aspx

  • 3

    参考资料来源: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网  

    http://history.nju.edu.cn/sz.php?id=1149#grjj

  • 4

    图片来源:民国春秋网  

    http://img.mg1912.com/upload/2011/09/01/5d670bb931142109013222c3735605a3.html

  • 5

    参考资料来源:2011年12月28日《阳光报》文章《中共党史 “活字典 ”高华病逝》  

    http://www.yangguangbao.com/Thread.Asp?AutoID=152383

  • 6

    参考资料来源:南京大学新闻网  

    http://news.nju.edu.cn/show.php?id=2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