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野马和科迈罗:三十年家庭教育的心得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0:51:47
我们先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我们母子是来自广州市一个很普通的家庭,我叫赵良玉,今年六十三岁,已经退休多年。在退休前曾在广州市做过广东食品报副主编、中国食品报记者和广东省社会福利集团公司公共关系部经理等职务。我只有一个孩子,就是儿子锺茂森。他今年三十四岁,是一九九五年广州中山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到美国留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在一九九九年获得美国的金融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德州大学和美国堪萨斯州州立大学任教。

我们接受了净空老法师的建议,在美国九一一事件以后由美国迁居到澳洲工作,儿子就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任教。由于他在教学方面获得优秀的评价,和他的论文多次获得国际方面的金融论文奖,所以在学校里成为全校最年轻的教授。昆士兰大学的商学院是澳洲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同时茂森也是广州中山大学的客座教授,在去年他被聘任为澳洲净宗学院副院长。茂森除了在大学的教学工作之外,业余时间就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的经典,并且还跟随净空老法师参加国际方面的活动,参加世界的和平、教育和宗教团体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担任老法师的英文翻译,所以每天的生活是非常紧凑而且充沛,所以至今他还是一个单身汉。

回忆我们母子走过三十年的路程,可以说是母亲爱儿子,儿子爱母亲,是爱的体会,是爱的感受,是爱的沟通,是爱的奉献!今天我们就把这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仅仅是一得之见,希望能为朋友们提供一点参考,也希望朋友们指正。我准备从七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下,第一个方面是家庭教育的老师,母亲的第一责任,第二是家庭教育的起点—胎教,第三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孝为德之本,第四是家庭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第五是家庭教育为龙头,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圣哲教育的兼收并蓄,第六是家庭教育的升华,促进孩子为和谐世界立德、立功、立言,第七个方面,家庭教育的原理,教子三十年的感悟。下面就第一个问题向大家汇报,家庭教育的老师,母亲的第一责任。

在茂森二十六岁的时候,那是八年前,他博士毕业,在博士毕业的前夕,他在美国给我写了一封非常热情的来信,他在信中说,「亲爱的妈妈:我欣喜的向您报告,我的论文即将完成,我在今年八月份便能圆满博士毕业。非常感激您四年来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使我在学业道路上一帆风顺。我如今即将戴上博士帽,第一个感念的就是您,我伟大的母亲!我诚挚邀请您来我们学校美国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商学院参加我的博士毕业典礼。我将陪您参观美丽的校园,我将穿上博士礼服与您摄影留念,我将介绍您认识每一位优秀的教授和同学,另外我将陪您游览美国主要风景区。您的旅途费用将由我全部负担,随信附上经济担保与银行证明,供签证使用。我相信您的赴美旅途一定充满欢乐。儿茂森敬草。一九九九年三月三十一号」。接到儿子这样的来信我非常高兴。从小学到博士毕业,茂森整整读了二十年书,我陪着儿子走过二十年的学习生涯,现在看到他马上就要出来,可以为社会工作,所以心情是非常高兴。这种高兴怎么来形容?就好像一个园丁他种了满院子的花草,而这些花现在都开始盛开,当时我的心情就是这样,像园丁看到自己种满的鲜花已经盛开了。

锺博士:感谢母亲对我二十多年的培养,回忆我在二十岁生日的时候,母亲曾给我一个语重心长的贺卡,她是这样写到,「你在母爱的阳光下已长成二十岁的青年,一年三百六十天,那是七千二百个日日夜夜!无论我是在忙碌中还是在痛苦中,无论我是穷困还是富足,你都是在温饱和安乐中成长。从广州第一幼儿园到中山大学,我用心血浇灌你这棵小树,因为我是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各个阶段,为你策划安排,用智慧之水浇灌你这棵小树,因为我是你的第一任老师。与你促膝谈心,共同探讨人生宇宙的哲理,用温暖的友情滋润你这棵小树,因为我是你的朋友。茂森儿,珍惜青春的年华,常问问自己,二十岁,我是大学生,三十岁,我是什么?四十岁,我将站在社会的哪个阶层?」各位朋友,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字眼那就是「母亲」,最动人的呼喊就是「妈妈」,这是意味深长的字眼,这是平凡而伟大的称呼,它充满了温暖与慈爱,它显示了神圣的责任与教化。母亲您对我的教育是与我的生命同步,妈妈,您是我的亦母、亦师、亦友!

赵老师:大家说说一个农民的喜悦是什么?是面对丰硕的秋收。那么一个母亲的喜悦是什么?是看到儿子成才。为家庭培养一个好孩子,为社会培养一个人才,这是我们每一个做母亲的心愿,是我们每一个母亲的责任,是我们的立志。当我们决心要培养一个好孩子的时候才可以要孩子。我是二十八岁的时候才生这个儿子,当时我觉得我自己应该要孩子,但是我一定要培养他,所以这时候我才开始育儿。我从自己的生活中体验到母亲的第一责任是教子。我自己也有社会工作,而且一直工作到退休,但是这个工作在我的心目中是排第二,第一是教子,而做父亲的应该把社会的工作排在第一位,这样男女之间就各有重点,男的主外,女的侧重在内,这样就是家庭的和谐,也是儿女的幸福。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太太不用到社会上工作,那当然是条件更好,可以在家里专心的相夫教子。但是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大多数的男女,夫妻还要到社会上一起来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做母亲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儿女。

有些年轻的母亲觉得教育儿女是一件比较辛苦和累的工作。那我们要问,如果你的儿子不能成才,成为社会的败类,你是不是就更苦,更累了?如果母亲不把儿女教好,那仅仅是你一家的事吗?那是对社会的损害。在今年四月份曾经有一起非常惊动世界的枪杀案,这个事情是发生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一个韩国的学生他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恋爱不如意,就任性枪杀了三十二名的老师和同学。这个孩子做出这样令人不能理解的事情,是因为他长期以来缺乏家庭教育,长期以来养成了一种孤僻、冷漠和仇恨的性格。他的父母就感到非常对不起美国人民,所以他的父母曾几次自杀,后来自杀未遂,被送到医院去。如果家庭把儿女教育好,是不是仅是你一家的事情?那是对社会的贡献。我们中国的孔子的母亲和孟子的母亲,孔母和孟母能教育出孔孟这样优秀的圣贤的人物,这不仅对当时有益于社会,而且使我们子孙万代都受益无穷。
孩子是和母亲接触最多的,从胎儿一直到出生,到婴儿,到少年和青年时代,以至走向社会以后,母亲的影响都非常大。我们在看了许多关于教育的论著以后,才发现民国年间的高僧印光大师,他对家庭和母教的论述是非常精辟的。在这里我愿意与大家分享十条他的语录。印光大师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开示有以下几条,「第一、世少善人,由于家庭无善教。而家庭之善教,母教最要。以人之幼时,日在母侧,其熏陶性情者,母边最多。二、欲家国崛兴,非贤母则无有资助矣。世无良母,不但国无良民,家无良子。第三、须知为天地培植一守法良民,即属莫大功德」。我们这里可以看到印光大师给我们父母提出一个最低的标准,就是如果你能为社会培养一个好孩子,培养一个守法的公民,就是最大的功德。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也不要有很大的忧虑和担心,你只要为国家培养一个守法公民,你就是有功德的。

「第四、世无圣贤之士,由世少圣贤之母所致也。第五、治国平天下,自齐家始。所以治国平天下的权力,妇女操一大半。第六、国无贤人,其根本皆由家庭无善教所致。而家庭之教,母之责任更重,是以印光大师屡言教子为治平之本」。这里印光大师提的很好,他说如果国家没有人才,那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就是在于母亲的身上,所以这是世界和谐的根本。「第七条、人果能善教儿女,自可家道兴隆,天下太平矣。第八、家庭有善教,则所生儿女皆贤善。家有贤子,则国有贤才。穷则自淑,化及乡邑。达则兼善,普益斯民。如是之益,出于家教。家教之中,母教最要」。我们这里稍做一下解释,家庭如果有良好的教育你的儿女就优秀,儿女优秀我们的国家就有人才。有良好的教育,「穷则自淑」,就是虽然他没有遇到机缘发达,但是他自己做得很好,可以影响周围的人和影响周围乡里。「达则兼善,普益斯民」,如果他遇到机缘,可以为天下人办事,给天下人带来影响,那他的获益就更大了。这样的利益原来是来自家庭教育,是来自家庭教育中的母教。

印光大师开示的第九条,「无贤母,又何由而得贤子女哉。此种极平常之道理,人人皆能为之,所痛惜者,绝少提倡之人」。这里就是告诉我们,家庭教育这么重要,母亲的教育这么重要,可是一向以来都被忽略,没有人提及。所以印光大师在这里再三的呼吁。「第十、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印光大师是民国年间赫赫有名的大法师,是祖师级的人物,他对家庭教育的论述很多。印光大师是通儒、通佛的,我们这里仅仅引用十段话供大家参考。所以可以看出,古人说「至要莫若教子」,就是至关重要莫若教育儿女,因为教育好儿女事关你的家庭,事关国家,事关天下的和谐。有没有人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榜样?在历史上有三位非常杰出的母亲,她们是教子的典范,她们的努力使国家太平,社会和谐,这三位优秀的母亲就是太姜、太任和太姒,是周朝的三位母亲。由于她们教子有方,所以使周朝能够保持八百年的太平。「太太」一词就是从这里而来,所以太太这个词是非常尊敬的称呼。

我们看一看这个表,这里列出了这三位优秀的母亲,她们生的儿子,无论是做了君王还是没有做君王的,都同样的优秀。我们看周朝太王的妻子太姜,她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是泰伯,次子是仲雍,三子是王季。王季的妻子太任,生了儿子周文王,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圣贤君王。周文王的妻子是太姒,她生的儿子是周武王和周公。太姜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他们理解父亲的心愿,因为父亲想把王位给第三个儿子王季,所以这两位哥哥他们就礼让,最后成就自己的三弟王季坐了王位,王季后来又把王位传给了周文王。所以当时孔子赞叹泰伯的品德,说他的品德达到了顶点。为什么说达到顶点?因为他孝悌做得非常圆满。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他们成就了父亲的心愿,所以把孝做圆满了,他们成就自己的弟弟王季坐了王位,所以他们的悌也做得圆满,所以孔子赞叹他们说这是孝悌的典范,是道德的顶点。

下面我们看太任生的儿子周文王和太姒生的长子周武王和次子周公,这三位文王、武王和周公都是孔子非常赞叹和推崇的圣贤人物。由于这三位母亲的教导,所以周朝有八百多年太平和谐的社会。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母亲手中是操纵着天下太平、社会和谐的大权。所有做母亲的,妳是给社会输送人才,还是给社会输送垃圾?所以我们要非常的慎重,非常的郑重。我是很希望自己能为社会培养一位出色的教授,我觉得教书是一件很高尚的工作。所以在茂森他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就对他说,你要好好努力学习,将来当一名教授,我要做教授的母亲,你要满我的心愿。儿子也很听话,他努力学习,完成了博士学位,在大学里教书。本来他可以到金融界,因为他是学习金融的,他可以到金融界也可以到企业界去工作,也许那样待遇会更高一些。可是他还是重视母亲的意见,选择了在大学里教书,而且很快的使我当上了教授的母亲。当时他在美国大学和澳洲大学任教的时候,都受到学校里的好评,学校里对这个中国青年都一致的评论是非常的优秀。这是他和一些美国和澳洲教授们的一些照片。茂森在美国教书的时候,他是以杰出的专家和学者的身分获得美国政府的绿卡,后来我们移居到澳大利亚,校方也非常重视,他以一个月的时间把我们母子的澳洲绿卡,就是澳洲的永久居留办好,所以我们是拿到这种签证以后才开始动身到澳洲去的。

茂森在去年给我的生日贺卡中他这样总结的说,「在过去的三十三个年头里,您用爱心之土培育,用智慧之水浇灌,使我从一个小树种,逐渐发芽、茁壮、长大,回首走过来的路,您可以欣慰的说,我的辛苦得到了安慰,我为社会培养了一名博士,我当上了教授的母亲」。可是随着我们母子精神层次的提高,我对教授的含义又有了更深更广的理解。我不仅希望儿子成为一名出色的金融教授,而且我还希望儿子成为一名具有中华传统优秀品德「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的教授,成为一名君子教授,成为一名圣贤教授。我深信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做母亲的不仅立志要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具有专业技术本领的人才,而且要为人类培养圣贤的种子,应该帮助孩子成圣成贤,走上圣贤之道。

我们看今天的世界,需要千千万万个孟母,我们要学习做孟母,来肩负起教育儿女的责任,肩负起母亲的第一责任教子。上面我们就母亲的责任方面向大家汇报,下面我们谈谈第二个问题,家庭教育的起点—胎教。教育要从源头说起,教育真正的源头是胎教,而茂森的教育是得力于胎教,这要感谢我的母亲对我的言传身教。茂森是生于一九七三年,那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严峻时期,那时候很多文化的书籍都被当作四旧清扫了,所以我们基本上都看不到,而胎教这个词,我真正是从我母亲那里第一次听到的。母亲告诉我说,培养孩子一定要从胎教做起,好像培养一棵树,要从树苗育起一样。所以她告诉我,人在天地之间你要受自然界的影响,比如一年有二十四个气节,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有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八大节令。在这种节令的前一天,季节是非常剧烈的交替变化,在这样的时候是不适宜同房做胎。另外像雷电暴雨的日子,也不适宜做胎,为什么?因为做胎不稳定,而且生出的孩子会脾气很暴躁。母亲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传统经验告诉我这些事,应该如何做胎,应该如何注重胎教。

母亲还告诉我,在怀孕的期间,眼睛要看美好的东西,耳朵要听庄严的声音,口不说轻浮的话,行动要稳重,就是古人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听」。而且在生产的时候妇女要忍住痛苦,不要大声叫喊,为什么?因为妳叫喊,第一损伤中气,损伤体力,消耗能量,第二妳会使婴儿带来恐惧,所以生产的时候要忍耐把这个孩子生出来。母亲对我这些亲切的教导我不仅是记住,而且还做到。所以在整个怀孕期间我们夫妻是分开来住的,当时我是住在母亲家里,生活很清净,夫妻之间是互相关心,但是因为分开住,也没有这些卿卿我我的缠绵话语。当时我白天还要工作,晚上回到家里来,我没有看任何这些报纸杂志,也没有听广播,在当时还没有电视出现,我每天接触到最多的人就是我的母亲,感受母亲的气质最多。我的母亲是一位儒家思想教育出来的妇女,她在生活中完全做到了温良恭俭让,至今为止还是我心目中最佳的贤妻良母形象。这有她的照片。母亲是每天早晨五点钟就起床来操持家务,她耐心的做一天三餐,性格非常柔和,而且作风很稳重,待人很宽厚。我的父亲是位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在大学里教书,性格比较淡泊,不攀缘权贵,勤勤恳恳的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曾经发给他教育的荣誉证书。我的母亲对父亲是非常的尊敬,在他们六十年的夫妻生活中,我常常看到母亲很恭敬的给父亲端茶,倒洗脚水,我父亲喜欢吃什么东西,我母亲就给他做什么东西。我的母亲也很喜欢阅读历史和文学的作品,特别是喜欢孩子们给她写的信、给她的贺卡和各种诗词。母亲一直是我父亲的贤内助,我的父母是白头偕老的一个很好的典范。

在我的童年时代,父亲从小就教我《古文观止》,给我讲很多历史的故事。他给我讲的历史故事大概有五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关于孝悌方面的故事,比如像缇萦救父、木兰代父从军、孔融四岁能让梨这些孝悌的故事;也给我讲很多关于教育的故事,像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还给我讲了很多关于艰苦奋斗和刻苦读书的故事,比如像范仲淹划粥苦读、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另外还给我讲一些关于智能做事、精忠报国的故事,比如像蔺相如完璧归赵,那是很有智慧的完成君王的使命;还有诸葛亮鞠躬尽瘁这些故事;另外就是讲一些文学家的故事,像李白斗酒诗百篇,苏东坡赤壁怀古等等。当时这些历史优秀人物的形象,深深的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典范的印象,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没有书读了,但是这些优秀的形象,一直是我精神上的支柱,后来我也把这些故事和这些精神都传给了我的儿子。

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人,在父母的教育下,也都成为在不同岗位为祖国贡献的人才,比如有两位成为主任医生,有一位成为高级工程师,还有一个是成为记者和主编,这要感谢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茂森的童年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所以外公外婆以及舅父和他的姨妈对茂森的影响都很大。当时回忆起来,在我怀孕期间,胎教的时候,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营养,当时历史时期,我们国内生活比较清贫,一切都是凭票限量供应。我记得当时布票、油票、糖票,还有牛奶、猪肉票,都是限量供应。现在我们好像都不能理解当时的处境。我记得当时的布票每个人只有七尺,七尺的概念是二米三,就是一个人一年只够做一件衣服。即使有钱你也不能再去买更多的,一切要凭限量来供应。

在茂森的整个胎教期间,由于我母亲的言传身教,也由于这些清净寡欲的生活,所以想起来还是非常感谢当时的国情,给茂森奠定了一个良好的胎教,使茂森在出国留学以后,还能保持一种简朴清净的生活,没有学坏。而且在国外也远离一切娱乐的场所,特别是我要求他在整个读书期间,不谈恋爱、不结婚,他完全做到了。并且在留学期间,他能把他自己的奖学金节省下来寄给我们,供养父母,这一些我觉得完全得力于清净的胎教。文化大革命过后,中国的这些传统书籍多起来了,我后来才看到我们古代圣贤的君王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她是怎么样?她是「有胎教,致使文王有圣德」。太任在怀孕期间,「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原来我母亲当年教我的正是这样的胎教,也正是这种传统的胎教。

我有一位朋友朱老师,他告诉我一个讯息,他说他的弟媳妇在怀孕期间,每天晚上吃完晚饭以后什么也不做,因为大家都照顾她,她就看电视,听时代歌曲,而这些电视和时代歌曲都是一些你情我爱的表演,后来她生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长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居然主动写条子给男同学说「我爱你」。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她的母亲非常气愤,而且也非常惊讶,她说我从来没有这样教孩子。后来朱老师就对她说,妳要检讨一下妳的胎教,妳在怀孕期间,妳的孩子在肚子里都已经学会了这一套。所以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我也听到很多朋友告诉我说,她们在怀孕的期间能够学习儒家的《弟子规》,学习道家的《太上感应篇》,学习佛教里面的《十善业道经》。所以孩子出生以后,在整个婴儿时候非常容易护理,长大以后在童年的时候也非常容易教育,很文明也很善良,这是胎教对这个孩子发生的影响,所以胎教是非常重要的。做母亲的想要培养人才,就要从胎教开始做起。其实我们民族的命运是掌握在千千万万个母亲的手中,我们民族的希望是寄托在千千万万个孩子的身上,所以我们母亲的责任是非常重大。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对胎教我们要非常的慎重。以上是我们做胎教方面的一些汇报,下面我们跟大家汇报第三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孝为德之本。

我曾经读过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的事迹,杨振宁先生他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天才在中学时代就表现出来,可是他的父亲并没有在这方面来发展他。杨先生他的父亲也是一个教书人,他发现儿子的特长以后,他就在家里面请了一位国学老师教儿子读孔孟的书籍。在杨振宁初中的时候他父亲为他请了一位很有名的家庭教师教儿子学习《孟子》。《孟子》是四书里的内容之一,杨振宁能够背诵《孟子》,而且听老师讲解《孟子》,来体悟《孟子》,所以杨振宁先生说他一生的成就得力于《孟子》给他的启发。茂森在青少年时代的家庭教育,我们是得力于中华文化儒释道三家经典中关于孝道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儒家的《孝经》,佛家的《父母恩重难报经》和道教的《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吕祖劝孝文》。茂森在五岁的时候我在家中的门板上第一次用粉笔教他读唐诗「游子吟」。「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短短的小诗,是茂森第一次的家庭文化课。这首小诗它写出了母爱在生活中的微细处,也写出了儿女对母亲的这种感恩之情。当时我教茂森学这首诗的时候,他还是个很顽皮的孩子,是个顽童,而且很调皮,他这首小诗足足学了一个月才会背诵,而且很不容易从广州话改说普通话,费了很大的劲儿,但我还是很有耐心的教他。经过初期的困难,克服困难之后,慢慢我们学习的速度就加快了。后来我们母子一起学习关于儒释道三家孝的经典,有时我讲给孩子听,有时孩子读诵给我听,我们母子都学习得很快乐。

对于《孝经》上所说的,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些教导茂森记得很牢固。在一九八四年的春天,那时候茂森才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他在我们家族传统的春节聚会上,当时春节时期,我们各个兄弟姐妹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到父母那里去拜年,给父母磕头,然后献上礼物和红包,并且让孩子们都表演节目,献词献诗,当时小茂森他的发言题目就是: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孝经》里有这样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敬父母,一方面是物质上的孝亲,要让他们丰衣足食,按时给他们一些零用钱,经常给他们买一些可口的食品。尤其当父母患病时,子女应尽力照顾好老人,也为自己的子女树立好榜样,更为重要的就是精神上的孝敬,我们要关心老人,要尊敬他们,有事同他们商量,尊重他们的意见,使他们精神上感到愉快。」这是十一岁的茂森在我们家庭聚会上的发言。我们家庭保留很多这些家庭文化的数据,有一大箱子,为了这次给大家汇报,我们把这些都整理了。

事隔十年,在一九九四年,茂森二十一岁的时候,他正在中山大学读本科,在那一年我生日的时候我收到有生以来第一个特大的贺卡,这个贺卡有多大?像一个画报的封面那么大,上面写着「献给我最亲爱的妈妈,小牛茂森,一九九四年一月二日」,因为茂森属牛的,所以他说小牛。我同时也接到三千元人民币红包,这是茂森用他勤工俭学的收入来孝敬我的。这个贺卡的贺词很长,我节录一些与大家分享。「亲爱的妈妈,在我眼里,您是母亲,也是菩萨!您对我无私无求的布施,给予我衣物、财帛、吃穿用具,使我的血肉之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您教我风度礼仪,人情练达,办事思惟,人生规划,您领我走入佛法的殿堂,教我认识三世因果的道理,体悟宇宙人生的真谛。您赐给我智慧和力量,使我拥有应付命运风浪的勇气和能力,以至远渡重洋,求学深造。啊!亲爱的妈妈,您是位育我、教我的母亲,您是位度我、觉我的菩萨,您的恩赐不仅使我一生受福,还使我百生千生受福。这样似海的恩情,千生难以图报!您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我发愿为您做护法人,我要在世间取得大成就,以此来供养我敬爱的菩萨妈妈!」

茂森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为美国一家著名的公司在广州的宝洁公司(P&G公司)打工,当时是做自行车广告队,茂森当时率领一支中山大学自行车广告队,为这个公司在广州市挨家挨户派送洗发护发的试用包,所以才能在我生日的时候给我献上礼物。另外当时在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如果直接毕业以后到美国留学,而不能马上在国内工作的话,要向大学缴一万元的教育培养费。茂森为了给我们家庭减轻一些负担,他自己就利用打工赚的一万元缴给学校来交付国家的培养费,然后就顺利的出国留学。

我们谈到孝,刚刚讲到儒家经典里的孝养父母,《孝经》里所谈到的,让父母生活、供养都快乐。那什么是孝?孝的定义该怎么下?「善事父母曰孝」,如果通俗的说,孝是子女对父母长辈伦理道德行为的一个统称。《孝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在开宗明义第一章孔子就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里孔子向我们揭示了孝是道德的根本,而且是一切教育的源头。《孝经》并不很长,全文只有一千七百九十九个字,它在儒家最根本的十三部经典当中是最为显赫的。我们说的儒家十三经具体是指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在这十三经当中,历代的帝王可以说批注最多的就是《孝经》,比如说有魏文帝、晋文帝、梁武帝、梁简文帝、唐玄宗,乃至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他们都为《孝经》做过批注。在汉朝《孝经》被订为全天下百姓必定读诵的一部经典。

我们会问,为什么历代的这些皇帝对《孝经》这么重视?因为这些皇帝他们都很有智慧,知道提倡孝道能够使民心纯厚,能够帮助社会安定和谐,所以以孝来治理天下才能够达到天下的长治久安。《孝经》里所回答的就是如何以孝治天下,《孝经》上面讲的是「孝为德之本」。《论语》上也讲,「孝悌是仁之本」,我们也知道儒家是以仁为核心,孝又是仁的根本。《孝经》讲的什么内容?它其实概括了人一生的行为,它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里讲的是一个人的身体、四肢,乃至我们的皮肤、头发,都是受之于父母,所以不能够让它毁伤,这是讲要自爱、自重。所以自爱和自重就是孝的开始,然后把孝心扩展到社会,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忠于职守,效忠国家,服务人民,使天下的父母都能够得益,这是孝提升了。最后还要努力去修身行道,去实现圣贤的主张,乃至最后建功立业,为千秋万世立德、立功、立言,这样才能达到终极的孝道。《孝经》上讲的孝的层次它是不断提升,可以说分为小孝、大孝还有至孝。小孝就是孝养自己的父母,大孝就是把孝心扩展到孝顺天下的父母,如果能够成就圣贤之道,能够普利天下的众生,这就是至孝。

孝是本源于亲子之爱,所以《孝经》上说,「父子之道,天性也」。茂森在十七岁的时候,那时候还在中学读书,在他父亲过生日的时候他填写了一首词来向父亲献寿,这首词的名字是「念奴娇.子承父志」。茂森的父亲是广州市人,而且在北方工作过,也参过军,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这首词。

锺博士:这是我写给父亲生日贺卡上的一首词,父亲大人,今天是您生日的喜庆日子,儿感念您养育的恩情,特填词一首,并用以自勉,发奋立志,以报答您似海的恩情之一粟。「念奴娇.子承父志。辗转北南,冒风雨,为国重任勇担。半生辛苦,鬓已苍,熬尽人世艰难。少小凄凉,年长从战,踏遍沪粤甘。保家建国,安图名利饱暖?曾忆窗前月下,谆谆育爱子,哪计冬伏?逝者飞逝,转瞬间,健儿已代小犊。子承父志,岂惧寒窗苦,愿仿鸿鹄。恩深难报,惟献鲜英一束。儿茂森敬上。一九九0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孝,我们讲孝应该在人生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这在道教一些著名的经典都有提到,其中《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里有这样的话,「今日是元旦,为人间第一日,吾当说人间第一事。何谓第一事?孝者百行之原,精而极之,可以参赞化育,故谓之第一事」,所以孝是我们人间第一件事。这里我们稍微解释一下「参赞化育」,其它的我们容易理解。孝是所有百行之原,就是所有一切百善之先,是所有爱心的原点,精而极之,就是如果把它做到了,把这个孝做到极致,做到精诚,就可以帮助天地来化育万物。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位最杰出的孝子,就是舜王,舜把孝做到了极致。据二十四孝故事记载,舜真诚的孝心感动了他的后母不再迫害他,而且感动了大象为他耕田,感动了小鸟为他播种,感动了当时的帝王尧王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公主嫁给他,而且感动了尧王最后把自己的王位都让给了舜。舜把孝做到极处,这些故事我们就不详细讲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最后舜因为孝而达到有幸福的人生、有幸福的家庭,而且赢得百姓的敬爱,这一切是起源于孝。

孝德是我们第一重要的事情,在生活中如何落实?茂森在美国留学期间,他以优秀的成绩获得美国大学的奖学金,他每月按时给父母寄三百美元,他节省这个奖学金给我们寄钱,其中给我寄二百美元,给他的父亲寄一百美元。因为他父亲早年与我分手,另外成立家庭,那时候我们都没有学习佛教。孩子很刻苦,把钱寄给我们,那他自己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来看一看他在一九九六年一月七日给我的来信。

锺博士:我在信中这样写到,「冬天的路易斯安那州挺冷,我们这儿晚上一般都在零度以下。有一天早上起床,竟发现天上飘落许多雪花。目前是最冷的时候,我可以挺过来,便可省些钱,无需买棉被了。尽管冷,我仍然保持每周一、两次的冷水浴。我目前的学习、生活都较单调,每日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菜饭,走同样的路,读同样的书,我尽量让自己在单调中求单调,使躁动的心熄灭。我每日早晚警示自己,安住单调的生活,直至获得博士为止。因为我深深懂得,我来美国不是享受的,而是在欠着父母的恩德,花着父母的血汗钱,若不努力读书,天理难容。所以我突然很喜欢寒冷的冬夜,因为在冬夜里我才能体会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才能享受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清净。这个星期五晚上下了一场冻雨,格外的冷,然而我的进取心却比任何时候都强了,我要以优秀的成绩供养父母。妈妈,请您放心,您的儿子向您保证,向您发誓,我一定会孝顺您,把孝顺放在第一位,把事业放在第二位!」

赵老师:在这封信里,茂森说把孝顺放在第一位,我们也可以理解的是把道德放在第一位,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刚才我们提到的《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所说的孝为人间第一事。

锺博士:在当年,当母亲收到我这封来信的时候,她是这样给我回信的,「寒冷能使人如此理智和坚强,感谢路易斯安那州的冬天,感谢清苦无欲的生活,它使人恢复性德之光。中国六祖惠能大师说,人的本性、佛性里什么都有,具有智慧、福德等,只是人们长久以来迷失,被贪瞋痴的尘土封盖了,使其不能显露。用什么方法才能开启人性的宝藏?用孝,这是第一把钥匙。孝养父母,扩而大之,孝养一切众生。茂森,你先做一个榜样给青年们看看。」

赵老师:后来我到美国参加儿子的博士毕业典礼的时候,从同学们的口中我才知道,茂森当时在生活上是处处节约,主动停止了冬天的暖气供应,坚持素食,所以才能从他的奖学金中省下钱来寄给父母。

锺博士:记得当时为了省钱,在冬天的时候都不舍得去买棉被,盖的是从中国带过去的一张毛毯。冬天实在冷的时候,就把所有的衣服都盖上,甚至把书本都压在身上来保暖。我觉得年轻人身上少一分饱暖和安乐,心里会多一分报恩和进取。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确实如此。

赵老师:每当茂森生日的时候,他总要在给我磕头之后读一遍《父母恩重难报经》,每当读到下面这些句子,他总是含着眼泪。「父母恩重难报经。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阿娘怀子,十月之中,起坐不安,如擎重担,饮食不下,如长病人。月满生时,受诸痛苦,须臾产出,恐已无常,如杀猪羊,血流遍地,受如是苦,生得儿身。咽苦吐甘,抱持养育,洗濯不净,不惮劬劳,忍寒忍热,不辞辛苦,干处儿卧,湿处母眠。三年之中,饮母白血,婴孩童子,乃至成年,教导礼义,婚嫁营谋,备求资业,如斯养育,愿早成人。父母恩德,无量无边,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遭饥馑劫,为于爹娘,尽其己身,脔割碎坏,犹如微尘,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打骨出髓,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欲得报恩,为于父母书写此经,为于父母读诵此经,为于父母忏悔罪愆,为于父母供养三宝,为于父母受持斋戒,为于父母布施修福。」这里讲的书写此经和读诵此经指的就是广泛的宣讲孝道,因为古人印刷术不发达,所以要流通经典必定要靠书写。古人没有办法做光盘流通,所以要弘扬孝道只能是读诵孝的经典,我们现在大力的宣讲孝道这就是报恩。不仅是要宣讲孝道,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做到,要以身作则,做出孝亲尊师的好榜样,能够立身修道,这样大孝才能真正的报答父母的深恩。

孝是人之根,比如树要有根才能长出枝叶和花果。我们刚刚上面一起都学习过这些孝的经典,儒家把孝看做第一善,「百善孝为先」;佛家把孝看为第一福。在《观经》里面提到要修三福里面第一福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后面还有第二福、第三福,第一福第一句话就提到孝养父母,所以佛家把孝视为第一福,而道家则视之为第一事,我们刚刚学到的《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里说的「孝是人间第一事」。我们看到第一善、第一福、第一事,所以孝是非常重要,是我们的根基。行孝要靠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经典的教化力量,父母以身作则也是最权威的教化,这是无声的命令,能令孩子不令而从。

锺博士:我们经常组织一些年轻人的孝道方面的座谈会,记得在座谈会上常常就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到现在为止,您还记得你做过哪些事情让自己的父母最开心?我们年轻人,当我们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我们有没有想到自己的父母?我记得我的姥姥,就是我母亲的母亲,曾经对我说:「你妈妈当她拿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就拿出这些钱给家里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买了礼物。」这件事情让姥姥非常高兴,一直到好多年以后,姥姥提起这件事都很开心。还有令我外公外婆开心的是我母亲对她的哥哥姐姐们,我母亲在家里排最小,但是她很关心自己的哥哥姐姐。不单只关心哥哥姐姐,而且连他们的孩子都关心,比如说很多生活上的事情,帮助哥哥姐姐解决工作的问题,帮助小孩入学的问题,找房子的问题等等,这也是一种孝道,《弟子规》上讲,「兄弟睦,孝在中」,所以令外公外婆都非常开心。

我姥姥曾经跟我讲过令她老人家最欢喜的一件事情,可以说是最让她安慰的一件事情,是在文化大革命那个严峻的历史时期当中,我的母亲始终和我的姥姥在一起没有离开。因为当时我的外公是在大学里教书,文革当中家庭出身受到了影响,所以工资被冻结,被赶到粤北(广东北部)山区去劳动,接受审查。当时我姥姥年纪也很大,母亲就陪着她,安慰她,而且代她老人家去到粤北山区去看望外公,因为当时我的舅父姨妈都在外地工作,没有办法照顾。我母亲每次去都提着大包小包的衣物、食品去看望自己的父亲,不仅如此,而且积极的为外公落实政策,一直坚持不懈,到北京教育部去为我外公平反,后来终于得到了解决。在那一段政治压力很大、很困难的历史时期,我的母亲始终和姥姥相依为命,所以我姥姥提起那段时期,都跟我讲,说你妈妈是跟我共过患难的。所以《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中说,「事富贵之父母易,事贫贱之父母难;事康健之父母易,事衰老之父母难;事具庆之父母易,事寡独之父母难」。父母如果条件很好,很健康,衣食丰足,孝顺他们还比较容易;在困难的时候,在父母衰老疾病的时候,甚至寡独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纯孝的心,这就非常难能可贵。

记得在我外公去世以后,我姥姥在寡居的日子里,母亲就常常陪伴着老人,不仅在生活上、经济上照顾她,而且介绍佛法给姥姥,最后一直帮她送终。当时八十岁的老人家,因为学习了佛法,心里有一种信仰,所以精神、面貌就特别安详,特别安乐。母亲亲自陪着老人家学习,讲解生命的痛苦与解脱的方法,向她介绍生命的最后归趣,那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姥姥当时完全接受了这些美善的劝导,在姥姥八十岁最后的日子里,母亲一直守护在旁,在她临终的时候给予她临终的关怀和安慰,开导她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姥姥就是怀着这种很安和的心态,带着最美的笑容离开了人间。事后母亲也遵照姥姥的遗嘱,按照佛教的仪式处理好她身后的事情,并且在七七四十九天以内做很多的善事,功德回向给姥姥的在天之灵。我母亲为了纪念姥姥,特别编写了一本书《如何念佛为老人送终》这本书。后来从这些认识和不认识的居士们那里知道,这本书被一版、二版、三版,多次的翻印流通。

我的母亲是一位非常会欣赏和赞叹老人的人,记得在我们家庭的这些聚会当中,有一次,那是一九七九年,我姥姥当年是六十九岁生日,在生日的聚会上,我母亲写了一首长诗赞美自己的母亲。「献给亲爱的妈妈,祝贺六十九岁生日。哪一朵葵花不向着太阳?哪一个孩子不热爱自己的娘?亲爱的妈妈,一个幸福的家庭,您是舵手,有了您,爸爸才有成就;有了您,哥哥、姐姐才能上大学;有了您,我的户口才能从农村转回城。您是我们幸福的源泉!您是我们成功的后盾!您是大北路之家的砥柱栋梁!亲爱的妈妈,您的性格就是永远给予,不求报酬。您的爱像大海那么深广,而我们回敬的却是一滴水啊!您给予我们生命、学识和财富,您给予我们温暖、快乐和幸福。我们说上帝,就是指您,亲爱的妈妈!我们说您,就是指降福于我们的上帝!小女良玉敬呈。一九七九年正月」。当我们欣赏自己的父母和赞叹自己父母的时候,孩子实际在旁边就已经学到了。《吕祖劝孝文》里曾经说,「世之人,善莫大于孝,不善莫大于不孝。我能孝,自无逆子;子能孝,自无逆孙」。所以自己做到孝顺,儿女就自然孝顺。

在一九九二年母亲节的时候,我收到了儿子给我的赞美诗,那时候茂森是十九岁,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这首诗。「亲爱的妈妈:母亲节快乐!您和爸爸的爱,长出了我的胚胎。一团模糊不清的心肉,损耗了您的生命精华、窈窕青春。才有了嘴巴、耳朵、眼睛,创造了未来的大脑和胸怀,您以痛苦的受难和乳血,使我从无到有,庄严存在!您教我牙牙学语,您教我认识世界,走第一步路,念第一个字,读第一首诗。您凭着伟大的母爱与超人的远见,在我很小时就开始了对我的教育。您把我送到幼儿园全托,以锻炼我独立生活的能力。您在家里的门板上教会了我唐诗、宋词、ABCD,您手把手教我写毛笔字,您是我人生启蒙的第一个教师!您循序渐进,诲人不倦,把一个淘气顽童教养大。您孜孜不倦,辅导我升中考试,使我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广州市一流中学华师附中。您犹如一位向导,带着我走上了光明之路。我上了大学之后,您对我又提出更高要求。您为我规划一生的道路,给我讲如何处理人际和社会关系,提高我的综合素质。您为我做留学的准备,您用心良苦,望子成龙。从衣食住行,到书本用具,处处都有您慷慨的给予。您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给予儿子很多很多,这全是基于您无私圣洁的爱!如今孩儿的翅膀逐渐硬朗,羽毛逐渐丰满,然而饮水思源,我一切的一切,哪一点没有您的关心、爱护、劳动、智慧、教育和启迪?您是母亲中的典范,是我心目中永恒不灭的星斗!在母亲节之际,我要深情的说一声『谢谢您,亲爱的妈妈!』儿茂森叩呈,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号母亲节」。

孝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之根,也是家庭教育之根本。你们看这个孝字,它是一个智能的符号,我们的祖先创造文字是非常有智能而且寓意深刻,孝字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是老一代和子一代的和谐一体构成了孝,老一代上面还有老一代,子一代下面还有子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样悠悠长远,绵绵无尽,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就是我们传统的教育。一个孩子如果心中装着父母,装着祖先,装着孝,装着爱,装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学习哪有不努力的?成绩哪有上不去的?茂森当时大学毕业的时候做了两手的准备,一方面报考本校中山大学的研究生,另外一方面报考美国几家大学的研究生。当时在一九九五年报考中山大学世界经济金融专业的报考生一共有一百八十名,考试的结果,茂森的成绩是名列榜首,总成绩第一名,还有两个单科的成绩也是第一名,而且同时以优秀的托福成绩和GMAT的成绩考上了美国的几间大学,最后选取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理工大学商学院,当时这所商学院因为能提供茂森的奖学金。所以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儿女能够成才,一定就要给孩子这种扎根的教育,这个根扎得愈深愈好。我们要牢记至圣先师孔子在《孝经》上所教导的,「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是我们教育的基础,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以上我们谈的是家庭教育基础方面的一些汇报,下面我们来做第四个方面的汇报,就是家庭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谈到孩子的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个家长都非常关心的事情。茂森在一九九五年到美国留学以后,他在十月七日给我来了一封信,我摘录一段,我们看看这个素质教育。这封信中的这一段是这样写到,「来到美国之后,才深刻体会到我过去在中国锻炼的素质是多么有用,因此我真感谢妈妈对我的培养。我在国内一切的锻炼,包括学习、写作、谈吐、讲演、交际、佛法、英文、做饭、做家务、购物、理财、交友、规划安排前途、课外向李教授学习,同时承受多种事务等等,这一切都是多么的有价值。」什么是素质?这个方面可能有很多的答案,我自己本人认为,谈到一个人的素质,它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文化教养、身心状态、生活经验和办事能力的综合质量。我们走在广州的大马路上会看到一个醒目的标题,这里提出一个中国公民的素质,上面写到「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共建和谐小区」,一个中国公民的素质应该是这样提出。那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培养良好的素质?我们不用到国外去找文献,中国家教的集大成《弟子规》中,就列出了七个方面的素质教育,这七个方面的素质教育就是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弟子规》所提出的这七种素质教育是来自儒家的经典《论语.学而篇》,原文是这样说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对我们子孙所提出的素质教育。

下面我就谈一谈这七种素质教育在茂森身上是如何体现的,是如何来实践的。茂森在一九九六年当时在美国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他在五月三日给我来了一封信,「亲爱的妈妈:本周来一连收到您的两封信,给我在美国的第一个生日带来了温馨的关怀和智慧的开示,非常感谢!您的两封信充满了智慧与哲理。比如,第一、到那里要学会赞叹主人的优点。对!我应该在学期结束时写一封感谢信给我的导师,感谢他对我九个多月来的严格要求,我从他那里学到很多经济研究的知识方法,赞叹他在经济学领域的成就和严谨的治学之风。二、耐烦做生活的事。是,我见导师阿里教授是一名知名的经济学者,可是日常工作也同别的教授一样,看书、写作、备课、教书,没有别的,唯长期耐烦做事而已,我也要学习耐烦做事。期末考试又到了,我还要耐烦应考。五月到八月暑假打工,有什么工作就做什么,老老实实耐烦去做。三、用什么方法开启人性宝藏?用孝。孝养父母,扩而大之孝养一切众生。妈妈,您说得太对了,我要把这个愿望落实,我就听您的,用我这一生写出一个光辉的『孝』字!」

茂森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他每周给我打一次电话,每两个礼拜给我写一封信,所以信在家里积了很多,另外每月给我寄二百美元,每年回中国探亲一次。有的同学跟他开玩笑说,你每次打那么多的长途电话,而且还要每年都回中国探亲,你的花费不少!因为当时中国留学生,特别是大陆去的,基本上一年两年内都不可能回国探亲,他说如果你的钱不这么花的话,你早可以买一部车了。可是茂森他不这样想,他在美国留学的期间,宁愿整个四年留学生活都是骑一部自行车,但是他没有减少和我们的联系,所以他始终和我们保持心连心。我觉得人的感情,对父母的孝心是不能用金钱的砝码来衡量的。古人说的好,「黄金有价,情无价」。

锺博士:当母亲知道了同学们跟我讲的俏皮话,说你这么多花费都可以买车了,而我没有去做,在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五号,母亲给我写了一封来信,是这样说到,「保持和老家的联系这个做法是心存孝道,养母亲之心。古代的祭祀非常的隆重,孔子的学生说,应该废掉这些祭品,因为这花钱太多。孔子回答说,你爱惜的是钱财,我更爱惜这种礼仪。礼仪延续下来,能使民心纯厚。茂森儿,你的做法有古人的风范,我很开心。」但是我自己也很惭愧,我常常检点自己、反思自己,做了很多令自己母亲不满意不够尊重的行为。我记得第一次从美国回广州探亲的时候,当时就买了很多礼品,准备回来送给父母和亲友,但是头发留得长长的,心里就在那里盘算,在美国剪一次头发要十二美金,回到广州最多也是十块人民币。我是学金融专业的,对这些帐就算得很清楚,于是就打好了算盘,把头发留得长长的,回广州再来剪。于是一路上带着很多行李,从我的学校到达拉斯转机,从达拉斯到洛杉机,从洛杉机到香港,从香港再坐直通车回广州,一路上风尘仆仆,等回到家门口已经是满脸的灰尘,头发又长长的,就像个叫化子。母亲在屋里面听到我的叫门声,就赶紧出来开门。这一开门,我见到母亲就深深一鞠躬,然后抬头一看,看到母亲从头到脚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自己觉得是又高兴但是又惭愧,高兴的是好久没有见到母亲,一年都没见了,回来母子团聚很令人高兴,但是很惭愧的是,很久没见母亲,也没给母亲见一个好形象。母亲把我请进家里之后,已经给我沏好茶,坐下之后母亲就对我说:「我知道你今天回来,我昨天特别去做了头发。」我一听心里非常难过,很无地自容。所以母亲爱孩子的心,让孩子见到一个好的形象,而自己却是打的帐目的算盘,把钱看得比对母亲的尊重更重要,所以自己是非常难过、惭愧,这哪里算是孝?我们现在看看很多年轻人,他如果是要见异性朋友的时候,他可以打扮得很漂亮,但是他如果去见父母的时候有没有这个心?孔子说得好,「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如果我们连父母都不爱、都不敬,而去爱敬别人,这种是违背天性、违背道德、违背礼仪的。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发誓,以后回去见父母,一定要拿出个好形象。

赵老师:茂森在美国留学期间,曾经八次组织中国的学生来开座谈会一起学习孝道,思念中国。每次开这种座谈会的时候,他总是积极的为这个会议提供茶水和食品,让大家相聚得很开心。茂森把自己在家里学习的关于儒释道三家孝道方面的经典与同学们一起来分享。这些中国的留学生都很感奋,读了这些经典以后都泪流满面,而且都发愿要好好学习,来报答中国的亲人。他们都立志要学习孔子的教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且这些同学们会议之后都纷纷打电话给中国的亲人们,向久疏问候的父母们致意。

茂森在美国留学期间到美国北方明尼苏达州的一家旅游城打工,当时有九个中国同学一起打工生活,租了一间房子,这个房子没有任何家具,大家都睡在地板上。他们在一个大型的游乐场里面工作,茂森的工作每天要干十个小时,在游乐场里为游客们生产一种食品,叫棉花糖。棉花糖是美国小朋友很喜欢吃的一种零食,可是制作棉花糖是在一个密闭而且透明的工作间里面,机器的声音很大,而且不停的旋转,只有到厕所去的时候才可以休息一会儿,每天要站立十个多小时,每小时的工资收入是六点三五美元。茂森在这里工作了将近三个月,扣除房租之外,净收入是三千美元,当时立即给我寄来了一千美元。这是我这一生第一次收到的第一笔最大的外汇,我是很高兴,孩时时想到母亲。

猜你喜欢

  • 孩子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 中西方家庭教育不同模式之根本
  • 近四成家庭存父母陪读现象 曝应试教育集体焦虑
  • 从大拇指与巴掌谈中国的家庭教育
  • 教育心得
  • 六个让家庭融洽的亲子教育方法
  •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
  • 家长莫让家庭教育成为小学生的“内伤”
  • 回复
  • 收藏
随时随地上化龙巷—化龙巷手机客户端:Android版下载  Iphone版下载 (免费)引用 举报 回复 楼主 lxd6553980

微博0条 | 粉丝7人

关注TA发私信

七品知县

  • UID331540
  • 精华 0
  • 发帖1095
  • 恋人 未婚
  • 金币1543 枚
  • 威望1720 点
  • 注册时间2008-12-13
发表于 2011-03-09 14:30 回复主题 | 返回版面列表

昨天我们向大家汇报到第四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家庭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我们讲到素质教育在茂森身上是如何体现和落实的,这种素质教育就是我们至圣先师孔子讲的《弟子规》。昨天谈到茂森在留学美国期间,在暑假里到美国的北部明尼苏达州一个旅游城里面打工,他在一个大的游乐园里卖棉花糖。当时他是在一个封闭的透明的罩子里面工作,机器在不停的运转,生产美国小朋友喜欢吃的棉花糖。他们每天工作是十个小时,住在租的房子里,九个同学住在一起,睡在地上,因为没有家具。他打工三个月,净收入有三千美元,给我寄来了一千美元,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的一笔最大的外汇。
他在一九九六年七月一日给我一封信,这封信使我很感动,我现在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亲爱的妈妈:您好!刚刚收到您六月二十三日寄出的信,非常高兴。适逢今天打工休息日,便可在住处附近的亭子里给您回信,屋里没有桌椅,不得不出来写。这是我们公寓旁边的一个小公园,全部是郁郁葱葱的绿树花草,并有许多杂色的鸟和草丛中窜出来的野兔,十分幽静。在这样鸟语花香而又气候宜人的环境中,给远方的母亲写信,有一种说不出的温馨愉悦的感觉。对儿子而言,再没有比和母亲交流心得更愉快的了。这一个多月的打工生活,第一个感受是福报来的不容易!我们打工是上下班打卡计时的,每个钟点都非常的精确,那是每小时收入六点三五美金。第二个感受是时间就是金钱,每个小时已经是明码实价了,所以每个人都希望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之内,多一点的时间花在能挣钱的工作上,而不肯为集体宿舍贡献一些劳务。结果是我去义务为大伙洗炉子、洗厕所,去买吸尘器吸地毯等等。」接到儿子的这封信我非常欢喜,因为孩子在艰苦的劳动之后,还能以感恩的心给母亲写信,而且经过十个小时的劳动之后,还能为集体的事情做一点工作,所以我感到很欣慰。孟子说「尧舜之道,在孝悌而已」,而孝悌之道是在生活点点滴滴中落实的。所以《弟子规》它不是光用来读诵的,而是我们生活的真实的实践。不仅在顺利的环境中要做到《弟子规》,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要做到《弟子规》。
茂森的姥姥是在一九九四年去世的,当时在守孝的期间我们母子就开始吃素,等到纪念这个老人四十九天之后,我们也就一直坚持素食,那个时候茂森是二十一岁,他今年三十四岁,已经坚持了十三年。《弟子规》中说「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我们有这方面的体会,我们母子吃素以来身体都很好,素食有很多好处,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益。对人的心理有益的,就是我们吃了素食以后,心地会比以前更和善,更有慈悲的感情,它对我们生理的影响是什么?就是吃素食以后,我们觉得排毒方面会比较好,而且素食跟我们身体一起代谢起来,我们会觉得头脑比较清醒,我们看到很多吃肉食的人,他是比较容易昏沉的。它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对我们都有好处,所以我们母子就一直坚持吃素。
茂森他在美国留学期间写信给我说,「我每天坚持吃素,每个月的吃用的费用是八十美元,营养丰富,精力充沛」。他每天都吃什么东西?每天吃米饭,吃西红柿、红萝卜和卷心菜,卷心菜就是广东人所说的野菜,圆圆的,野菜,吃这些东西,还有些水果。吃这些东西脸都吃得红红的,回来大家都说你在美国吃些什么东西?他说我每天几乎都是吃这个,几乎都没有什么改变。后来我们看到医生写的这些健身的书才知道,这个野菜对肠胃非常好,就是卷心菜,圆圆的,对肠胃非常好,红萝卜号称小人参,所以对身体非常好,西红柿它有美容的作用,而且西红柿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所以原来他选的这几样经常吃的东西对身体确实很好。茂森在给我的信中他还写到,说「穿衣不讲究,心不花俏;饮食不讲究,心不贪恋」。《弟子规》说「对饮食,勿拣择;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所以在美国留学期间也是在实践《弟子规》。另外在美国留学的生活是比较单调的,每天茂森他的生活基本的动作是三角形运动,从宿舍到教室,从教室到图书馆,每天就是这三角形的活动。所以《弟子规》上所说的「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在这种清净的生活当中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我们现在总结起来,他在美国留学期间在生活中可以做到「七不」,哪七不?就是不看电视电影、不逛商场、不谈恋爱、不留长头发、不穿奇装异服、不乱花钱、不乱交朋友,做到这七不。其实做了这七不以后,当然有些人头发长或穿衣服这个应该是没有限制的,只不过茂森能够自己这样不留长头发、不穿奇装异服,身心就保持不会那么躁动。所以他这个七不,我们给他总结,都觉得你这七不坚持得很好,以后也应该这样坚持。所以在《弟子规》所说的「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能坚持七不的话,这方面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在美国留学的期间,他能够坚持保持清净的生活,而专心的学习,这是《弟子规》所说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非常珍惜留学的生活。所以在他一九九七年硕士毕业的时候,他的全部成绩都是优秀,全部成绩是A,所以他荣获了学校特别的奖金五百美元。他把这个特别的奖金马上给我寄来了二百美元,让我分享他快乐的成果。
安住在这种清净和专心的学习生活,茂森他也提前博士毕业了,他以四年的时间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学业。在一九九九年他写信告诉我说他已经顺利完成全部的学业,而且一次通过了金融博士资格的考试。在美国金融博士的资格考试,是从早到晚历时八个小时左右,中间只有吃一个面包。这种考试是对人头脑、身体素质、你的学识和你的修养的一个全面考核。许多人因为身体坚持不了这么长的时间,也有的人他因为学习准备不够,有的人他的素质不够,因为他比较慌恐,所以都不能一次通过这种博士资格的考试。茂森他比较幸运,他一次就通过了。可是我们知道,幸运是来自平时的努力和积累。
锺博士:「我好比是一棵小树,我的背后有一个园丁,这个园丁就是我的伟大的母亲。无论母亲是在我的身边还是不在身边,母亲的关怀时时都伴随着我。」母亲在给我的一个生日贺卡中,她是这样写到的,「茂森儿,我的祝福将伴随你走遍天涯海角,我的心愿将附丽于你清净光明的一生。」在我博士毕业的前一年,当时我二十五岁,我接到母亲给我一个非常特殊的生日贺卡,在这个贺卡里面有我从小到大四分之一个世纪的照片,母亲的祝福也极富有禅味。我现在想把这个贺卡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大家从照片上面可以看到,最上面的是我母亲的相片,下来是十月怀胎,再下面是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我念中山大学,然后到美国去读硕士、博士的这些照片。我妈妈的生日贺词是这样写到,「茂森儿:祝贺你二十五岁生日,回头看看自己的脚印,你反省了什么?你又领悟了什么?寄语茂森儿,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完成人格,成就佛道,慈心精进,住真实慧,在生活中解脱,在社会中奉献。」下面右下角的照片是母亲跟我在长城的留影,这也象征着我们共同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的攀登。
赵老师:《弟子规》在素质的教育中有句话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茂森当时在美国留学的期间,曾两次义务的去献血。当时美国的医院是很希望能够得到这些健康青年的鲜血,因为抢救病人会用到。当时茂森就很欢喜的应征献血,以此与美国人民结缘了,让美国人的血管里也流着我们中国青年的鲜血。当时的茂森还是一个穷书生,但是中国的青年是有热血和有爱心的,所以我们觉得中国人不穷。当茂森打电话告诉我说他献血的事情,我很嘉许孩子的这种奉献精神,只要孩子愿意为大众服务,我做母亲的一定全力支持。我们做母亲的要呵护孩子的一切善念,要随喜赞叹孩子的一切善行。这样做是不是吃亏?这样做不是吃亏。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从自己的角度来说,你为大众奉献,你的精神道德会升华,你的心量会开阔起来,这种的收益是没法用数字,也没法用物质来衡量的,这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说的。如果从他人的角度来说,你的奉献会使别人可以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所以说你为大众奉献,就是自利利他,所以我们做母亲的要呵护孩子为大众奉献的精神。
茂森在美国读博士研究生的时候,他发现学校金融系里面没有设立研究生从事学术活动的经费。比如说这些研究生要跟随导师到外面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所有的费用,包括交通、旅差费、住宿费和会务的费,都要由学生自己来负担,老师是由学校负担,学生要自己来负担。当时茂森就写了一个报告,要求学校在这个方面立项,就是要给研究生的学术活动要拨给一定的基金。他自己也向学校表示说,我参加工作以后我愿意每年为这个项目捐款,并且希望学校能早日立项。茂森博士毕业以后,他很顺利的到了美国的德州大学工作,当第一次领工资的时候,他立即汇款给母校。《弟子规》说「凡出言,信为先」。当他的母校商学院金融系的系主任安德森教授接到这一千美元的时候,他对我们中国学生的这分爱心非常的赞叹,对茂森这种履行诺言的精神他都竖起了大拇指。这件事情就促进了学校对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基金立项,后来毕业的这些研究生就可以享受到这种待遇,但是茂森当时他没有享受到,都是自己出经费的,以后的学生们都享受到这种待遇。而且连续五年,茂森每年都为学校这个基金会寄一千美元,这种是对学生、对研究工作的一个支持。这种由己推人的这分爱心,实际上还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教的,因为孔老夫子教仁。这个「仁」字大家来看看,这个仁字是含有两个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关心自己就关心别人。在《论语》中有记载说,孔子的学生樊迟向老师孔子提问,他说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所以仁就是爱人,就是《弟子规》所说的「凡是人,皆须爱」。这是《弟子规》培养我们的一个基本的素质。
下来我们看一看《弟子规》说的「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就是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老师,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是非常注意茂森的这些老师,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他的老师,从班主任到级组长的老师,一直到各科的老师,一直到校长,实际上他在每一间学校里的所有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到校长,我都非常熟悉。我在这些老师当中,每次开家长会从来没有缺席,我很愿意和这些老师交谈。我在交谈中可以听取老师对茂森的优点和缺点的评价,另外我也会发现老师的气质,这个老师的素质,这个老师对学生的责任心,还有这个老师他各方面待人接物的态度。我发现好的老师,我一定以后会带孩子登门去拜访这位老师,我愿意孩子能够经常感受这些优秀老师,感受他们的这些良好的东西。
当时茂森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读国际金融专业的时候,他们的院长叫王屏山先生,他是一位教育家,我时常会带孩子到他家里面去做客。这个王院长一谈起教育那是滔滔不绝,他没有疲厌,对老师怎么样的要求,对学生怎么期望,还有自己的教学计划等等,我们都垂耳恭听,因为我很喜欢和老师做这种坦诚的交谈。而茂森那时候还比较年轻,也比较小,他只在旁边听,但是他可以感受到这些教育家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这对年轻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熏陶。
除了在学校里我们去亲近这些有道德、有学问的老师之外,在校外我也注意帮助孩子寻找这些优秀的老师。我记得我有一次参加一个报告会,这个报告会邀请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位社会方面学的教授做报告,他是讲英文,担任翻译的是广州外语学院的一位陈老师。当时我坐在下面听,我发现这位陈老师的英语翻译真是非常好,他翻译的准确、快速,而且非常文雅。我心里就想,如果我的儿子能得到这样老师的指导,一定英语学习会很好。所以当这个报告会完了以后,我就走到这位陈老师的面前,赞叹他的出色的英语翻译,然后我就很勇敢的向他表达了我一个母亲的希望,我很希望这位陈老师能指导一下我的孩子。我邀请他到我家里做客,我说如果你星期天能到我家里来的话,不仅我的儿子,还有我所有亲友们的孩子,都愿意听听你讲怎么样学好英语。也许我的勇敢使他觉得很感动,所以他答应了我的请求。这位陈老师的素质也很不凡,就是他很有爱心,而且也很有愿意指导别人的这种热情。到了星期天我们果然把他请到了,虽然我和这位陈老师是很冒昧,也是第一次见面我提出要求,没想到能得以实现。我亲友们的孩子们也都来了,在我们家里等于形成了一个学习座谈会,陈老师就给大家谈怎么学习英语。在以后,我的孩子和其它亲友们的孩子遇到英语学习的问题也常会去请教他。后来我听说这位陈老师已经做到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副校长。所以这些都是优秀的老师,我们无论是在校外还是校内,发现这些老师,能给自己孩子请来指导,对孩子的学习提高都很有帮助。
寻找这些优秀的老师,接近善知识,除了在校内校外,我的眼光也移向了社会和宗教。在一九九0年我父亲去世以后,为了能够缓解我母亲的悲哀,所以我就陪着老母到广州的光孝寺去散散心。这是我一生第一次走进寺院,我第一次正式走进寺院就是广州光孝寺,而第一个遇到正式的出家人就是这个寺院的方丈本焕老和尚。我后来才知道,本焕老和尚了不起,他是全国著名的高僧,他今年已经一百零一岁,还健在。本焕老和尚他非常安和的气质,使我和母亲这种悲伤的心都缓和了很多。正巧他们开饭,十一点钟开饭,又留我和母亲吃了一顿素食。我们觉得寺院很好,素食也很开胃,以后我就带茂森到寺院里见这个老和尚,我让在读大学的,他刚上大学,在读大学的孩子跟老和尚交谈,看看一个清心寡欲而又德高望重的出家人他是怎么样生活的。茂森那时候也很喜欢提很多问题向本焕老和尚请教,而且还在寺院里可以吃素食。后来不久我在光孝寺里就遇到了净空老法师,我看到一位光彩照人的出家法师的形象,心里非常敬佩,就马上打电话叫茂森从中山大学赶过来,说这里来了一位法师,你赶快来见一见。我们当时都拜见了净空老法师,但是当时的人很多,可能法师也没注意到我们,在这匆匆见面之后,也不能够多谈。老法师在光孝寺逗留的时间也很短,这样就算我们见了一面。
但是以后幸运的是什么?茂森出国留学以后,他所在的美国这所大学离净空老法师的达拉斯净宗学院非常近,于是孩子在他放假的日子和休息的日子就可以到道场里去走动。我告诉孩子,你要常到佛门里走动,学习什么?学习清净、自律。所以茂森就利用自己的假期就到达拉斯净宗学会做义工,在那里帮助洗厕所,帮助倒垃圾,而且参加护生放生的活动,吃素食,特别是恭听净空老法师讲经说法。后来我们慢慢的才知道佛经里的学问可大了,宇宙是怎么样形成的,人的一生为什么有的幸福、有的悲惨,为什么有的人富贵、有的人穷困,这些等等问题,居然在佛经里都有答案。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佛经原来里面含有智慧,而佛教是一种教育。
佛教是在公元六十七年,从印度正式传入中国的,当时正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他原来是印度的一位王子,有一次他出城门,到四个城门就看见了生老病死的四种现象,因此就有感悟,知道生老病死苦是人人都没有办法避免的。所以他最后决定出家修道,就离开了自己的眷属,出家苦修,最后证道,我们说他成佛了。所谓成佛就是把烦恼都断尽了,彻悟心源,让自己本心当中的圆满的大智慧全部显发出来。所以他的教育,就是佛教,他是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以后教化众生的教育。佛教到底教我们什么?佛所教的是让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我们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佛教它是一种觉悟的教育,觉悟什么?内觉我们自己本身,外觉宇宙环境。只有真正觉悟了,才能够支配我们的人生和宇宙,我们说这是得大自在,获得大的解脱了,如果不觉悟,就会被人生、宇宙所支配所束缚,就不能够得到自在,因此人人都应该来接受佛陀的教育。
佛教的教育纲领是什么?这个教育纲领可以说是含在「释迦牟尼」这个佛的名号当中,释迦是含有仁爱和慈悲的意思,这是讲佛给众生以安乐,能够拔除众生的痛苦,牟尼是含有寂默清净的意思,佛在因地上修行,他回光返照,把自己的烦恼全部断除干净,让自己自性当中的智慧圆满的显发出来。所以佛教是仁爱、慈悲、智慧的教育,它是圣哲的教育。如果说我们来给佛教下一个定义,古大德用这么一句话,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个定义的头两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说我们一切的恶事,包括这些违法乱纪的,这些损人利己的事情,都不要干,我们所做的要利国利民,要利益一切众生。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两条,我们的社会就和谐,我们的世界就和谐,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幸福美满的人生。「自净其意」,这是说我们自己要清净身口意三业。要知道一切法是心想生,我们希望世界能够和谐,社会能够安定,从哪里做起?去年中国召开的世界首届佛教论坛,主题就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所谓「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所以自净其意是和谐的根本。
佛法里面修行的方法很多,都可以帮助我们自净其意,譬如说参禅打坐,或者是读经,或者是念佛,这些都是帮助净化我们的内心。佛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恢复本有的圆满的大智慧,因为有了大智慧,智慧圆满,我们人生宇宙的一切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就能够得大自在。所以新中国第一任的佛教学会会长圆瑛法师曾经讲过一句话,说「欲无烦恼,须学佛,只有因缘,莫羡人」。就是我们希望没有烦恼,能够自在,必须要来学佛,学佛就是学智慧,真正了解因缘果报,就不会羡慕人家,更不会去嫉妒别人,自己真正懂得「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所以,这是学佛的好处。佛教的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它的至善圆满是体现在三世的教化。你看孔子他的教育是一生的教育,而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是过去、现在、未来,讲的是三世的教育,所以更圆满,讲的是立体的人生。
茂森接近净空老法师,接受佛陀的教育,我做妈妈的发现,这孩子的胸襟开阔起来了,心地也愈加善良,而且智慧也愈加增长。佛教的内容非常多,我在后面还会介绍它对我们家里所发生的影响。但是它的根本,佛教根本的基础是十善业道,这十善业道实质是给我们十种美德。这十种美德是什么?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这十种美德,茂森也是在逐渐的培养和学习。在留学期间,茂森很希望把自己在美国在老法师座下听到的这些好的东西都能带回给大陆的亲人,当时达拉斯净宗学会他们的设备更新,用了新的设备,以后就剩下一些设备就不用了,其中有一部机器,就是录音带的复制机,那还比较古老,那个时候是录音带,一拖三的。当时茂森在暑假探亲回来的时候,就把这部机器背回到广州。当时他背回广州的时候,因为很重,所以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拿,连自己的衣服都没有带一件,就背这部机器。而且到了香港还配了电压的转换器,然后把这部机就送给广州市佛教协会,当时广州市佛教协会的会长云峰法师正式接洽了这件事情。这是孩子学佛以后,自己得利益,也希望大家都得利益,所以把这部机器都背回来了,希望能复制更多讲经说法的带子。所以《弟子规》的素质教育中提到,「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这是真实的感受。
《弟子规》能帮助我们完善自我,亲近佛教这些善知识,又能帮助我们不仅完善自我,而且还能够追求无我。完善自我是我们要成佛必须要这样做的。追求无我,我这次回到广州以后,到汕头参观了汕头大学,他们的口号有提出来,就是要建立自我和追求无我,这是李嘉诚提出来的。李嘉诚对汕头大学的捐助功劳很大,他给学生提出什么?就是建立自我和追求无我,无我就是把自己放下。所以茂森他背了一部机器回来,自己什么东西也不能带,这也是一种小小的试尝。所以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以做这种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一种试尝,这时候你就感到这个无我方面就开始迈进了一步。
《弟子规》在素质教育中最后提到「有余力,则学文」。茂森在读中学的时候,初三毕业这个暑假时间比较长而且比较轻松。他放暑假的时候,我就指着家里的书柜对他说,你把这些书全部都整理一下,你挑出几本书好好的在暑假里看一看。后来他把书整理了以后,挑出了一本什么书?我都感到很惊讶,他挑出一本《中国哲学史数据选记》。这是一套书,这本书对儒家的四书五经和老子的《道德经》,道教方面的书籍都有详细的介绍。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优秀的文化,在这里我们请茂森把当时自己学到的一些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儒道两家的思想。
儒家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没有儒家思想就没有中国文化。儒家思想能不能够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可以用《汉书》里这么一句话来把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汉书》上说,「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简简单单的这一句话,就把儒家的内容概括出来。这里讲了有四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六经」,第二是「仁义」,第三是「尧舜文武」,第四是「仲尼」,可以说是儒家的四个基本要素。所谓六经就是儒家的《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和《乐经》,其中《乐经》已经失传,只剩下五经。到了宋朝的时候,朱熹从儒家的这些著作里面又选出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编成一部《四书集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书五经。在中国,儒家思想被帝王做为正统的一个文化思想,一直从汉朝延续到清朝的末期。
第二个要素是「仁义」,仁义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两个中心、核心。《孟子》这篇文章讲了,「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这是教导人心要存仁厚、存仁慈,做起事来要按照道理,按照方法循义。「尧舜文武」,这是第三个要素,这是讲的古代的四位皇帝,他们都是圣王,可以说历代帝王所遵从的典范。尧和舜他们是上古时代的两位天子。尧舜之道是什么?孝悌而已,孟子说的。所以真正能把孝悌的心从自己的一家扩展到天下,以孝治天下,这就能够做到世界和谐。所以儒家所推崇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都是要从我们自己来做起。自己修身从哪里做起?从行孝做起。文武是指周文王和周武王,这两位圣王他们制定了完善的典章制度和礼乐的教化,可以说这是社会制度的典范。孔子非常推崇文武,文王、武王、周公。
下来介绍的是「仲尼」,仲尼就是我们熟知的孔子,他姓孔名丘,是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出生,卒于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是鲁国人。当时是春秋时代,鲁国就是我们现在的山东境内。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据说儒家的六经,就是刚才我们介绍的六经,都是孔子亲手删定的。在孔子之前,这几千年的文化,因为有了孔子,就得以流传,在孔子之后,几千年的文化,因为有了孔子,得以开启。所以人们赞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又说「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说孔子的道德跟天地能够相齐,他的教化贯穿着古今,他亲手删定和整理了六经,把教化垂训于万世。所以历史学家司马迁是这样赞叹孔子,说「可谓至圣矣」,所以我们说的至圣先师就是司马迁的话。孔子的言行都记录在《论语》这部书里,《论语》也被誉为是华夏的圣经。这以上就是《汉书》里对儒家的基本内容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六经、仁义、尧舜文武和仲尼,这四个要素好比是儒家这棵大树的四个树干,根在哪里?儒家的根就在《弟子规》,因为《弟子规》讲的就是做人的根本德行。如果说儒家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那道家的思想可以说是渗透在中华文化之中的潜意识。儒家入世的精神很强,道家出世的特点很浓。道家思想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尤其是以老子的《道德经》举世闻名。
今年四月我还应邀参加了中国在西安举办的首届国际道德经论坛。《道德经》的精神,或者说道家的精神,如果是一言以蔽之,是什么?那就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这个自然不是我们普通所说的自然界,或者是自然科学那个自然,这里说的自然是一种本然的状态,它没有办法用语言和思惟可以达得到,要不可思、不可议,这样子才能够证入这种本然的状态。所以道家提出「无为而治」,对国家要无为而治。无为也不是说什么都不做,一天到晚无所事事,不是,这个无为而治就是教人要顺应自然而为。如果说《道德经》我们抽取这两句话来简单的讲出它是在讲什么内容,可以用《道德经》的上篇「道篇」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及下篇「德篇」最后一句,「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咱们来体会一下《道德经》的内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讲宇宙的本体,这本体没有办法说得出来,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鼻子闻不到,身体触摸不到,语言没有办法表达,连思惟都没有办法能够接触到,所以叫「道可道,非常道」,你能说出来的,已经不是真实,这跟佛家所讲的自性、法性是一个东西。
既然说「道可道,非常道」,我们没有办法去思惟想象这个道,是不是没有办法见道?如果说要见道,我们要从德那里见。看圣人他们的作为,就是把这个道应用到他的日常生活当中,比如说下篇讲的德,德篇里面:「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最后一句,这是讲,你看圣人如何把这个道体现出来?那就是为而不争。为就是非常努力、非常认真,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为众生服务,但是他不争,不争什么?不争功、不争名、不争利,就是刚才我妈妈讲的,到了追求到无我的状态。要做到为而不争一般人非常难做到,我们从哪里入手?要从《太上感应篇》来入手,道家的根在《太上感应篇》,刚刚讲儒家的根在《弟子规》。《太上感应篇》是讲因果报应,讲自然感应之理。所以真正能够深信因果,真正能够明了自然感应的道理,那你就不争了,你就真正了解「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就能够渐渐接触,入了为而不争、道法自然的这种状态,这才有可能进入。
《弟子规》说「有余力,则学文」,就是现在大家的学习都活跃起来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说「以书养德,开卷有益」。我们注意到最近汕头市宣传部带头举办了「家庭读书会论坛」,很新颖,我们以前也很少听到。他标出来的题目是「书香伴我行」,家庭读书论坛,提出什么口号?「以书为友,以知识为友,打造书香家庭」。就是你家里要提倡学习,而且学习什么东西?这个论坛会上都指导要学习那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方面的讨论。这些环境给我们造成一个「有余力,则学文」的很好的气氛。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以上向大家汇报的,家庭对一个孩子的种种的素质培训,包括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个方面。《弟子规》是对一个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素质培训的一个最好的、最优秀的一个教材,这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遗产,所以大家要特别重视。
我们第四个方面的问题就汇报到这里,下面向大家汇报第五个内容,就是家庭教育为龙头,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圣哲教育的兼收并蓄。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接受这四种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圣哲的教育。在茂森身上是怎么体现这四种教育?现在向大家汇报一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而且是永久的课堂,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也是孩子永久的老师。我们可以想到,即使父母不在了,孩子看到父母的照片,也还会想起父母的教导,所以他是永远的老师。新中国解放以后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叫老舍先生,他是我国很有名的现代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作品可能很多朋友们都看过,《骆驼祥子》、《茶馆》这些都是享有盛名的,而且都拍成电影。老舍先生他的青年时代是很苦的,他一岁半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带着五个孩子,生活很艰难。他母亲是靠给人家洗衣服和缝补衣服来挣钱维持家里的生活。所以老舍他从小就能发奋图强,他后来当上了大学教授,后来也成为著名的文学家。老舍先生他在回忆自己所受的教育中,有一段非常语重心长的话,我把它读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老舍先生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几百位的老师,其中有的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老舍先生的母亲是一位非常勤劳简朴、很诚恳的善良的中国妇女,而且是一位很坚强的母亲,她把这些优良的质量传给了老舍先生,所以使老舍事业上获得了成功,他成为人民文学家。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家庭教育是根本、是龙头,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而圣哲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提升。
茂森在高中毕业那一年,是一九九一年,他高中毕业,他给我的生日贺卡中这样写到:「亲爱的妈妈,祝您生日快乐!当我穿着妈妈给我的潇洒的衣裤时,当我戴上妈妈送给我的手表时,当我接受妈妈给予我的一切一切时,我感受到母爱的抚慰,母爱的润泽。当母亲几年前就为我酝酿高考时,当母亲给我定下全班夺魁而今实现时,当母亲一次次对我讲授做人的道理时,当母亲教我去恶扬善、决策人生时,我感受到母爱深层的涵义,母爱的升华!在我眼中,母亲不仅是儿子的保护神,还是儿子的向导,如果说儿子是大风大浪的人生海洋中一只小船,那么母亲便是这船上的舵手。」在座的母亲们听一听,我们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我们是孩子的向导和舵手。孔子三岁失去了父亲,如果没有贤良的孔母,哪里有至圣先师孔夫子?孟子是四岁丧父,如果没有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哪有亚圣孟夫子?
所以我们想一想,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作风是带出来的,好成绩是帮出来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母亲的责任非常重大。所以古德说「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在家庭的教育方面,除了我们在前面提到一些基础的教育和素质的教育之外,在生活的细节和关键处,我们做母亲的都要把握好。什么叫做把握关键处?就是让孩子知道应该怎么样做人,应该具有哪些的品德,做人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古八德就是我们做人的原则,这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请茂森给大家讲讲你学习八德的情况。
锺博士:下面跟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八德,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第一个德是孝,是德之本也,这是道德的根本。在五伦关系当中,父子有亲是它的根源。父母跟儿女那种亲情的关系这是天性,所以儿女孝顺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真正能够善待父母这是孝心,把这种孝心扩展到社会就能够真正去爱人,去服务人民。第二个德是悌,古人讲的「德之序也」,这是讲顺序,长幼有序。就是在家里面对待兄长、对待长辈,我们要恭敬、要礼让,对待比自己小的要友爱,这是悌。把悌的精神扩大,就能够真正尊重师长,尊重自己工作上的领导,能够团结同事。第三德是忠,忠诚,这个忠,古人讲是「德之正也」。要正,谁去正?自己要正,因为自己正了才能够教化别人,所谓「惟正己可以化人」。我们说对国家、对人民尽忠,就是尽心尽力的去做,尽己就叫忠。忠跟孝它是一体的,真正有孝心的人他才能忠于国家和人民,所以忠心是来源于孝心。第四德是信,古人讲是「德之固也,诚也」,这是让道德能够得到巩固,能够以真诚去待人,这就是讲信用,「民无信则不立」,所以信用、信誉,尤其在现在社会非常重要。
第五是礼,礼是「德之范也」,这是一种轨范,一种要遵守的这些规矩、这些礼节,包括我们的法律、我们的制度,这统统都需要遵守。第六是义,义是「德之宜也」,宜就是应该做的。应该做的我们去做,不应该做的就不做,这就叫义。五伦关系中讲到「君臣有义」,这是在社会里,上级领导和下级的部属之间要懂得互相的尊敬,互相的爱护,下级忠于长上,长上对下级仁爱,这都是属于义。扩大于社会生活要懂得见利思义,见到有利的东西,有利益了,要知道这个利益应不应该获取,如果不应该获取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够去贪图。第七是廉,廉是「德之节也」,这个节是指气节,气节要清高,品行要廉洁,这是廉,在工作上,这是说要廉洁奉公,要守法。第八个德是指耻,耻是「德之基也」,这个基就有地基的意思,这是讲羞耻心,就是自己做了错事惭愧、羞耻,这是道德的基础。就是上面所讲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这七个方面,假如做得不好,这是引以为耻。在社会上不违法、不乱纪,诸恶莫作,这些都属于耻的范畴。
现在中国的领导人胡锦涛主席提出「八荣八耻」,这八荣八耻实际上这种荣辱观也是古八德的一个现代化,我们简单的来做一个对照。这个八荣八耻,你看第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指八德里的忠;第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这是讲孝,把孝心扩展到人民;第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这是指信;第四「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讲耻;第五「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这是讲悌;第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是讲信和义;第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是指廉和耻;第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指廉和耻。
赵老师:茂森在去年他在全国各地、也在世界各地来讲「明道德,知荣辱」这个报告,去年在北京演讲的时候,在各个大学,北京大学、财经大学、科技大学等大学都非常受欢迎。当时北京中央党校也很感兴趣,因为胡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他以从孝道做基础来开解讲解八荣八耻,所以北京中央党校特别监制录像,然后在全国各地的党校做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的资料。另外是以做人的道德为内容的他演讲的《幸福成功的根基》的这个报告,在去年南京演讲的时候,由中国妇联儿童德育中心录制,做为全国一千个德育课室的学习教材。我们刚才说,家庭教育,做母亲的要把握这个关键处,就是要教孩子怎么做人,做人就是要教孩子要学习古八德,学习现在胡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怎么样把握生活的细节?实际上教育无小事,我们要特别提醒年轻的母亲,让孩子要学会做家务,和自己料理生活的事情,不要给孩子安排太多的关于技艺、才艺方面的学习,譬如像书法、绘画、钢琴、武术、舞蹈等这些。有的小朋友他被父母安排一个礼拜有几种这种学习的才艺班,变得小朋友都比大人还忙,而且小朋友都比总经理还忙。所以说我们要注意,要呵护孩子他在成长过程中,不要把孩子变成一个学习的机器,让孩子有时间来参与日常的生活,来参与劳动。
茂森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下班回来,开门的时候,小茂森向我鞠了一个躬,然后伸出一只手说:「妈妈,请。」我一看桌子上摆好了饭菜,上面有炒蛋、炒青菜,饭也煮得很好。这是茂森在他小学四年级第一次主动做好了饭菜来孝敬父母,所以我非常欢喜,而且印象也很深。平时我们经常让茂森参加家庭的劳动,比如扫地、倒垃圾,到附近的杂货店里买酱油、醋,另外就是洗菜、摘菜,这些工作都让孩子学习。实际上一个孩子他学会做家务他的头脑会变得聪明。放寒暑假的时候我们会带孩子到他乡下的爷爷奶奶那里去参加农活,参加农业劳动,起码让孩子看一看稻子是怎么长出来的,蔬菜是怎么长出来的,和农村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一玩。现在你问小朋友们说米是怎么来的?他说超市。所以难怪古人要感叹「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现在小朋友都不知道盘中飧是从哪里来的。所以童年的茂森,我们经常会带他到农村去,他喜欢光着脚,两只脚踏在泥土上。现在医生说脚要接触泥土才能排出身上的正电,所以劳动是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另外茂森也会爬树,他很会爬树,还在小河里游泳,让孩子在自然界里玩耍。我从来没给孩子买过任何玩具,茂森从小到大我没有给他买过玩具,我觉得广阔的天地就是他玩耍的地方。
茂森的自立精神比较强,因为他从三岁起到六岁,我都把他送到一个幼儿园里全托,这是广州市第一幼儿园,是一间非常优秀的幼儿园。这个幼儿园里的设备也比较好,有游泳池、有园林,而且每一个班都配有一个老师和一个阿姨。当时他在这个幼儿园里,我送去的第一周,他三岁,回来后我发现,孩子过集体的生活进步大。回来以后,睡觉前把自己的衣服全部都迭好,鞋也摆得非常整齐,我看到非常高兴,然后他自己就安静的上床睡觉。他在这个幼儿园里被训练过三年,到六岁出来才读小学。每到周末我要接孩子去,我们母子是步行回家,当时我们回家要穿过广州市的一座公园,叫做越秀公园。从这个公园的南门走到北门要经过一个山,越秀公园是广州市唯一的有山的公园。走过这个山的路程大概要四十到四十五分钟左右,当时他是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我让他自己背着书包,书包里有很多东西,衣服、毛巾什么的,鼓鼓的,他自己背着走。公园里有一个老太太,她看到我们这样走,就对我说,她说:「妳怎么让小孩子背书包,妳大人要帮他拿着。」我只好微笑把书包接过来,等这个老太太走远了,我又把书包交给孩子背。孩子从小要锻炼。
他跟我步行,跟我游泳,跟我早起晨运,所以身体很健康。在中学时代和大学时代他都是学校篮球队的运动员、跳高运动员,而且是游泳运动员。他的游泳,蛙泳、仰泳、自由泳,还有蝶泳,都非常出色。在中山大学读书的时候他是学校的游泳代表队,曾经为学校在广州市大学生比赛中几次获奖,因此学校(中山大学)发给他一千五百人民币的体育奖金。当时他在读大学的时候,一千五百块钱人民币是一笔钱,当时人的工资都在几百块钱以内,所以奖给他体育奖金一千五百元已经是让大家很羡慕的。茂森跟着我做这种生活的安排、劳动、锻炼,所以他养成了晨运的习惯,就是现在也是,每天早晨能坚持早上运动。所以我们做母亲的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你一生的资本。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也从来不问孩子喜欢吃什么东西,我做什么饭菜孩子就吃什么。所以在整个读书期间,我们也没有给孩子买什么名牌的衣服,也没有买什么名牌的运动鞋,这个都没有,我给他什么衣服,他就穿什么衣服,给他吃什么东西,他就吃什么东西。现在我们看到有些家庭,把独生儿女养成了一个小皇帝和小公主,全家都围着这个孩子,孩子的享受已经超过了父母,超过了老人,而且全家都以孩子的爱好取舍来决定,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中国人的童年是惜福,珍惜,惜福,青年、中年是修福,到老年才享福。所以我们不能给孩子太多的这种生活的待遇,孩子在生活上能刻苦,他在学习上就能刻苦,他在事业上就有毅力能取得成就。
我也从不用物质刺激的方法来鼓励孩子拿高分数,但是我有一个方法来鞭策他进步,我很注意他班里面哪些同学最优秀,这些优秀的同学我问他是哪一位,他告诉我以后,我就把他请到家里面来。请他到家里来什么?请他到家里来吃饭,而且把我亲友们的孩子也都召集来,开一个学习座谈会,让这位优秀的同学介绍一下他是怎么样学习的,有的来介绍怎么样学习英语,有的来介绍学习数学,有的介绍怎么学习语文。这些优秀者被请到家里来是备受恭敬,我是亲自准备食品、茶水、午饭来招待他,而且还有一个氛围,还有很多朋友、青年都围着他。他介绍了以后,茂森没过多久就超过了这个同学。以后茂森比同年班的都已经超越了,一个个的超越了,然后到比他高年级的优秀同学我也让他请到家里来,我们家长和这些朋友们一起跟他谈天,然后学习人家的长处。因为这个优秀者被请到家里来以后,茂森也就重视了,他看到人家优秀是受到尊敬的,所以他自己也就自立自强。《弟子规》说「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所以不需要用物质刺激,也不需要用重赏,「重赏之下有勇夫」,不适合家庭里面。你要鼓励孩子上进,只有让他看到优秀者,他就会超越。我觉得有些家长他许诺给孩子说,你好好学习,你这次拿了一百分,我就给你一个多大的红包,我就给你买什么名牌的东西,我觉得这样做千万不可以,因为这样做你是用物质的刺激来污染孩子的心灵。学习好是应该的,学生的本分就是学习。所以《弟子规》说「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所以我们不可以用物质这些名利来诱惑青年,诱惑自己的孩子,他以后只知道为这个而学习,所以我们应该让他懂得怎么样自立、怎么样自强,怎么学习人家优秀的东西,所以做母亲要善于引导孩子自立自强。
另外家庭教育还要培养孩子外出独立办事的能力。茂森在高三毕业之后,在等待高考发榜,在这段时间他没有事情干,我正好在这个时候收到一份会议通知,这个通知会议是到杭州去参加一个全国高级公共关系和管理艺术的研讨会。当时我工作忙,不能去,而我们单位也抽不出别人去,我就想这个会议通知不能浪费,我就把它交给了茂森,我说你自费去参加开会,你不是平常说:「妈妈,要给我锻炼的机会吗?」这个机会现在来了,就派你出差到杭州开会。当时茂森听到这个都愣住了,以后他也就马上就明白了,投入准备行李,自己到火车站买票。我对他说,我说这次会议是全国专家、教授、学者都来参加这个大会的,这个会是非常有规格的,你去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做好笔记,向这些专家、教授们学习,你回来之后要向我们传达会议的精神,我到时候会把全部的亲友们都请来听你的汇报。
当时茂森接受了这个工作以后,他也很振作,因为他要出差。高中毕业以来,他从来没有自己独立出过远门,这次一个人要出远门了。我嘱咐他,叮咛他说,你到杭州的时候,这个火车到杭州的时间是夜里,你要及时下车,如果你睡过了站那就麻烦了,你要和列车员联系。我该交代的都交代了,然后我对他说你就去锻炼,回来向我们汇报。过了七、八天以后,茂森就平安的回来了,他很欢喜的向我们讲述他到了杭州和上海的这些活动的内容,以及和这些专家、教授、学者们的交流,他说大会上他是最年轻的一个代表。当时我就礼拜天把所有的亲友们都召集到我家里来,然后请茂森做会议传达。当时他的笔记做得很认真,而且传达的也非常好,这些亲友们,就是包括和他同龄的这些孩子们,以及孩子们的家长,都听得很欢喜。我在一边观察,我觉得我这个儿子将来可以做教授,我发现他的气质可以到高等院校去教书,所以当下我就立了一个心愿,我要把这个孩子培养成教授,我要做教授的母亲。我觉得这是我更重要的事业,母亲培养孩子是更重要的事业。
高考发榜了,茂森他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自己的第一志愿,就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金融贸易专业。当时国际金融贸易专业是高考分数段最高的一个专业,那时候他十八岁,考上大学了,他给我写了一个感恩卡,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亲爱的妈妈,回首往事,您多年的培养,才使我能在这岭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读书,使我在中大最好的专业深造。在感恩之际,我想用一句话表达我感恩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个感恩卡的后面附了一首诗,这首诗是我们中国现代诗人的一个作品,这首诗写得很短,但是非常有味道,它的题目是:母亲的爱。「母亲的爱: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的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做为家庭教育的文化生活,我们有时会召集亲友们的孩子一起开座谈会,请来优秀的同学和老师为大家做介绍,另外我们还有很多旅游活动,此外就是孝亲悦亲的活动。登名山大川,以饱览祖国壮丽的山河,开拓眼界和胸怀,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操,这是我们每一个孩子,也是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向往的。有时我会带着茂森一起去旅游,有时我工作忙,就把孩子托给亲友的家里,让茂森和亲友的孩子们一块儿去旅游。有一次茂森跟他的舅父一家去旅游,那个时候他才十三岁。我觉得让孩子离开一下父母,孩子会变得更懂事。十三岁的茂森跟他舅父一家去旅游,他离开家以后,在旅途上给我们主动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在我们的家庭的文化箱中一直保留着。现在把这封短信读一读,让我们看一看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他离家以后是怎么样感受生活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已经五天没有见到你们了,你们身体好吗?现在我们一行已安全到达眉山了,请你们不用挂念!我们乘广州快车到西安,参观了一些名胜古迹,如钟楼、大雁塔等等,使我们仰观宇宙之大。我们在西安的旅社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便乘上由西安到成都的直达快车,在火车上熬了一夜。到达成都后,我们吃了成都有名的张鸭子、赖汤圆等小吃,使我们俯察品类之盛。下午八点多到达眉山了,想起来,我们从广州到眉山,在火车上的情况是愈来愈艰苦。从广州到西安是卧铺,从西安到成都是座铺,从成都到眉山是站着的。我们来到眉山,准备到三苏公园、乐山大佛、峨嵋山等旅游胜地游览。总而言之,我们的旅游生活一定会过得非常愉快的!祝你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你们的儿子茂森。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五号」。
我们从这封信里可以看出,第一孩子离家以后是很怀念父母的,对父母的眷恋之情跃然纸上,因为他是在旅途中主动给我们写信的。第二我们可以看见孩子在遇到艰苦环境的时候他没有抱怨,因为他的旅途是愈来愈艰苦,开始是火车的卧铺,后来是座铺,最后是站着,然后才到达旅游的终点,孩子他没有叫苦,而是高高兴兴的面对生活,我们培养孩子就是要有这种素质。第三我们看到孩子他随顺别人的家庭,随顺这些表兄弟姐妹一块儿去旅游,他能够和人家和睦的相处。据他舅父反映说,茂森跟他们一路上旅游都表现得很好,他自律性很强,而且很会照顾好自己,并且我的哥哥(就是他的舅父)说,他总是欢欢喜喜的。所以我们培养孩子,无论是你在父母身边,还是离开父母,遇到无论是艰苦的,还是顺利的环境,都要欢欢喜喜。所以对孩子我有个体会,有时让他离开父母,放手让他锻炼一下,他成熟得会更快,而且他会更珍惜父母的爱。
在家里、在学校里,你让孩子读有字的书,放他出去旅游,要让他读社会的无字的书,有字、无字的这两本书,都是对孩子同样的重要。所以司马迁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们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就非常重要,但是这个家庭教育,不单是母亲对孩子和孩子对母亲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们要把眼光更多的投向老人,要进行孝亲悦亲的活动。茂森他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四位老人,老人的身上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素质,老人的一举一动,一句叮咛的话语,对孩子都是非常有益的提醒。所以我们年轻的父母要把眼光更多的看到老人的优点,要赞叹老人的优点。每次我们带孩子和老人接触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把他的注意力放在老人的优点方面,就会跟老人学习那些优秀的东西。我们做父母的千万不要说「老人已经过时了,老人已经现在都落后了」,我们不能这样讲,我们应该把老人所有的优点都学到。而且我们可以发现,如果经常接触老人的孩子,他的性格是比较好的,性格比较平和,接触老人的孩子性格是非常的开朗,而且他懂得人情世故和热爱生活,不会孤僻。
我们带孩子到乡下看他的爷爷奶奶,虽然他的爷爷奶奶没有什么文化,是农民,但是我们赞叹老人艰苦朴素的精神,赞叹老人生活的知识,跟老人学习农活,带茂森到他的外公外婆那里,赞叹老人他们的文化素质(他们是在高等院校教书),赞叹老人他们的历史知识,学习他们教育的经验。而且每次带孩子去看老人实际上都是一种生活的教育,比如说带孩子去看老人,要张罗买些礼物,而且要给孩子穿上整洁的衣服,特别是要教孩子,你见到老人以后应该怎么样说话,应该给老人献上什么样的节目,让孩子记住老人的生日,这样见到老人以后,几代同堂,起码三代在一起,就会非常的融洽。由于这些孝亲和悦亲的活动,使茂森从小就养成了尊敬老人的习惯。
在我的父亲八十大寿的时候,茂森十七岁,他写了一首「老人颂」献给我的父亲,这首颂词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老人颂!公公八十岁大寿抒怀。我们慈爱的老人已度过八十个春秋,他们走过了艰难的历程,承受过风雨的洗礼,苦难漂白了他们的头发,风霜在额头上刻下痕迹。然而,他们并没有躺在过去的成绩上,却时时为孩子们端上可口的饭菜,仍然冒着倾盆大雨,来到即将投考高中的孙儿家中,为他们进行决策和参谋。虽然老态龙钟拄着拐杖,但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他们不需要我们在身旁侍奉,反而时时催我们自新,激我们奋进。老人!您是一部珍贵的文献,生理上的衰老,有如模糊的字迹,但深刻的内涵却无法抹去。老人!您是为后生指明方向的航灯,引导我们避开礁石,勇往直前。老人!您是家庭成员的纽带,维系亲情的和谐友爱。我们要对老人尊敬和珍爱,不但是舔犊之情,而且是对老一辈一生辛苦的感念,是爱心、道义感的体现。基督教的先知摩西说过:『谁若使老人痛苦流泪,我就让大地震颤』。今天,我们应该用最好的成绩供养老人欢喜,让老人笑口常开,健康长寿!外孙,茂森敬上」。茂森确实能使老人笑口常开,虽然他的公公姥姥现在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的爷爷奶奶还健在,所以他工作以后,茂森就在广州市给他的爷爷奶奶买了一套房子,把两位老人从农村接出来颐养天年。所以这两位老人,他的爷爷和奶奶,这是他们的照片,看到茂森总是笑口盈盈,由衷的欢喜。
在我的母亲八十二岁寿辰的时候,那是一九九二年,茂森十九岁,他给我母亲的贺词这样写到,「亲爱的姥姥,生日快乐!与其把您比作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不如把您比作一棵大榕树,无私的把儿孙们荫护。且不说您含辛茹苦把儿女培育成材,如今第三代人成长过程中,哪一段没有您的言传身教?老泰山啊,您似北斗拱照,使我们和谐、团结、进步!真诚祝福您,老泰山,松鹤延年!」在家庭的这个团聚的会上,茂森他是做为外孙来献词,还有嫡孙、嫡孙女,还有许多其它的外孙,都不甘落后,所以都争相献词、献诗、献文,孩子们之间踊跃的敬老,形成我们家族一个传统的风气。在我们家族的文化箱里,这种数据非常多。回顾茂森三十四年的生活历程,庆幸的是茂森不是电视机带大的孩子,也不是保姆带大的孩子,也不是老人带大的孩子,而是母亲带大的孩子,是中国传统文化带大的孩子。
茂森的童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当时文化大革命所形成的断层还没有完全恢复。我们自己很多在文化方面许多优秀的节目、优秀的传统的东西还没有完全的出来,而当时电视机都已经普及了,当时打开电视就很多海外的这些带有色情暴力的片子走进了家庭的生活,所以打开电视会看到拳打脚踢,会看到那些谈情说爱的镜头,这些是对孩子的污染。所以当时我们就关闭了电视,大人、孩子都不看。所以我们家里在很长的一段阶段,基本是茂森在整个小学、中学时代以及大学时代,我们都没有怎么看电视。当时我心中有一种信念,以后中华民族这些优秀的人物会出现在舞台上的。果然后来我们得到了一部「孔子」电视剧,十六集的,我们母子都非常欢喜,后来连续都看了两遍。
现在在中国中央电视台,许多优秀的节目都层出不穷。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晚上黄金时间,中央一台播放了几个非常优秀的电视剧,一个是「恰同学少年」,这是介绍*****学生时代的故事,*****在学生时代是表现得非常优秀的。这部影片「恰同学少年」,回答了两个问题,我觉得一个是告诉你怎样做学生,一个是告诉你怎么样做老师。另外还有一个很好的电视剧叫「温暖」,温暖它是以广州一个律师他把肾献给他的母亲,他母亲得了尿毒症,献给他的母亲,以这个真实的事迹为背景,写出了这个剧本。整个剧本我看过了,我觉得非常精彩,它把孝子在生活中的那些感人、平凡和伟大的地方都描写出来,而且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儿女,应该怎么样处理夫妻关系,应该怎么处理兄弟姐妹的关系,应该怎么处理父子、母子的关系。所以看了「温暖」这个片子等于上了一堂伦理道德课。
另外还有一个优秀的电视剧叫「贞观长歌」,这是展现了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时代的一段故事。我们知道唐太宗是中国一位非常有名的皇帝,他是一个英明而仁义的皇帝,当时文臣武将都拥戴着他,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历史时期,叫「贞观之治」。这个影片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领导,如何接受领导,告诉我们如何是君仁臣忠,这样才能够振兴民族,才能使国家安定和人民安乐。另外还有一个电视剧叫「鉴真东渡」,这个电视剧介绍了一位我国历史上的鉴真大和尚到日本去,把文化和佛法带给了日本,同时也回答了一个问题,出家人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样以戒为师,应该怎么样学习经典、普度众生,才能赢得社会和人民的尊重。这些电视剧,无论从内容和形式都非常生动,而且演员也表现得非常生动,所以我们家长应该让孩子看这些优秀的电视剧。所以我觉得我们做母亲的应该有识别能力、有取舍能力,我们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现在孩子们受电视的污染可太严重,所以我们要介绍一批优秀的给孩子,要介绍香花给孩子,让孩子识别毒草,放弃毒草。所以母亲的爱好和母亲的素质就很重要,这会影响孩子,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我不迷恋电视,所以孩子没有看电视的习惯,这件事情是茂森在一生成长的最得力处。所以我们愿意在这里提醒年轻的母亲,你自己要有节制,要会选择给孩子安排电视节目。
今天时间已经到了,我们明天再继续为大家介绍如何接受四种教育,这四种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圣哲的教育。今天我们暂时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
随时随地上化龙巷—化龙巷手机客户端:Android版下载  Iphone版下载 (免费)引用 举报 回复 沙发 lxd6553980

微博0条 | 粉丝7人

关注TA发私信

七品知县

  • UID331540
  • 精华 0
  • 发帖1095
  • 恋人 未婚
  • 金币1543 枚
  • 威望1720 点
  • 注册时间2008-12-13
发表于 2011-03-09 14:30 回复主题 | 返回版面列表

昨天我们向大家汇报到家庭教育第五个方面的问题,就是以家庭教育为龙头,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圣哲教育四种教育的兼收并蓄。我们谈到家庭教育,教育无小事,看电视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重要,我们昨天汇报到这里。茂森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以至硕士和博士毕业,整个学习的过程,基本可以说没有看什么电视,完全是努力学习学校的课程,和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经典。我觉得母亲的爱好和素质非常重要,母亲要有判断能力和识别能力,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譬如说我自己不迷恋电视,所以孩子就没有养成迷恋电视的习惯;我有早起的习惯,我每天五点钟起床,接受了佛教以后我可以四点钟起床,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很愉快的生活规律,孩子也就从来不睡懒觉;我有晨运的习惯,早晨出去活动,那么孩子也喜欢体育活动,也养成了早起锻炼的习惯。譬如说我喜欢赞叹和供养我的父母以及老人,所以茂森就能尊敬老人和供养老人;我从来没有打麻将的嗜好,那么孩子也没有染上这方面的嗜好,而且也不会在这方面浪费时间;我喜欢买书、看书,所以孩子就能读书。
所以可以想一想我们本身,孩子就是我们的影子,所以母亲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有母亲的提高,才有孩子的提高。而且母亲提高以后,就有能力帮助孩子选择学校和接受社会教育、圣哲的教育。我为孩子在他童年的时候选择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在他三岁到六岁这个阶段,我前面曾经介绍过,他是在这个幼儿园里学习和锻炼,全托的,每周末才把他接回来。这样锻炼了三年以后,他的自立能力很强,所以对以后出国留学都打下了基础。另外在接回来以后,周末我也教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茂森在小学的时候,由于我们家住的离广州市城内比较远,所以附近没有重点的小学,但是我觉得这个没有关系,我们父母就是孩子的家庭教师。所以当时我们虽然离城里比较远,不能上重点小学,就我亲自来辅导茂森的学习。我每周有三个晚上辅导孩子学习语文、数学,每次一小时,我所选择的课本就是在新华书店买了一些课外的参考书,每次上课一小时,我只给他增加一点,有些数学的参考题配合着他学校的课本。语文我们主要选择唐诗、宋词,以及古文里面比较短的和浅的部分给他讲解,另外就讲解一些我们中国古代圣贤的故事,我们每周都坚持,没有停,小学六年我们都坚持得很好。另外在孩子四年级的时候,让他参加一个广州市教育学院主办的少年英语班,也是每个礼拜去一下,这样也增加一点。
其实我们考初中,只要我们的学习增加一点,相当于初中的水平,那我们考初中肯定会考得很好。当时我们母子都订了一个目标,小学我们没有读到重点小学,但中学我们要考上广州市第一流的中学,就是华南师范大学的附属中学。订了这个目标,孩子并不懂,一个小学生,主要是母亲要为他选择学校。我们选择了这个学校以后,经过六年坚持不断的努力,最后到了统考的阶段,就是小学升初中的统考,这个时侯我把我所有的假期都集中在统考阶段,我大概有三周的休息,我在家里就把茂森的小学课本认真的学习。其实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可以做孩子的家庭老师,不必另外去聘请,因为小学的课本,以中专的文化水平,是都可以能够把它掌握得很好的。我建议茂森,他的数学成绩比较好,语文成绩比较差,在小学阶段,我就给他根据小学的课本拟了十三条作文题目,然后让孩子做。茂森做了以后,我就给他改,改了以后再重抄,这样来打基础。
当时考试的时候,因为我在家里,保证三餐供应,所以孩子心里很定。因为家中有妈妈,所以孩子的心里是很踏实,而且精神状态很好。当时参加全广州市的小学升初中的统考,当他考试回来以后,很高兴的对我说,他说:妈妈,今天的语文作文题目就在我们的十三条作文题目内容相似,我写得很顺利。这次统考的结果,茂森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广州市一流中学华师附中,他当时是我们广州市黄埔区第一名。他争取了这个第一名,连学校的校长,我们当时所在的学校是一个工厂的小学,连工厂小学的校长和老师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学校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状元学生,给学校都争光了。孩子就进入了广州市一流的中学。
我为什么为孩子选择这个中学?因为这个中学从来是广州市高考率最高的一个中学。但并不是完全因为这一点我选择这个中学的,这个中学也是我过去读的中学,因为这所中学有它几个优越的条件,也是我们母亲为孩子选择中学必须考虑的,第一个就是老师和校长素质非常好,这是我比较熟悉的,他们很爱学生,这种责任心、这种爱心是非常难得的,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这个学校的设备比较完善,它有很好的图书馆,学校有运动场所,四百米的跑道、篮球场、足球场,而且还有游泳池,这是第二个,我们觉得学校设备能给孩子们提供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三个,这个学校的生活制度非常好,它完全是住校生活,住校以后,早上六点钟全部起床到操场去锻炼,晚上十点前全部熄灯,就是在高考,考大学前那个阶段,也是这样的作息制度,就是铁的作息制度,没有改变的。所以每一个华师附中的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说我要熬夜,我要突击来完成功课的,没有,都是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一切的复习、一切的作业,然后十点前就熄灯睡觉,这样孩子在这个健康的作息制度里面,身体很好。另外一个,茂森在这个学校里养成一种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并且养成了一种高效率的学习精神,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甚至在大考、统考之前,都是要以平常的心去完成这些事情,这个高效率的工作和平常的心,也是在这个中学栽培出来的。
茂森在华师附中度过了初中和高中六年的中学生活,他每周六才回家,高高兴兴的和我们讲一周在学校的生活。我总是非常有兴趣的、非常认真的听取孩子这一周来在学校的生活,这一点也是我们家长要注意的,当孩子向你讲述事情的时候,你一定要非常耐烦,而且要非常感兴趣的听,你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就建立起来了。我记得有一次他礼拜六回来,我们一边吃晚饭他一边就说起,这个礼拜在学校他受到批评。怎么批评?说体育老师当众狠狠的训斥了他。我说什么原因?因为茂森他很喜欢体育锻炼,所以和体育老师就很亲近,亲近起来有时候就乐而忘形,所以他一路走就搂住老师的脖子,很亲密的,就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且当众训斥了他。茂森心里很不服,说他这件事情是和老师亲密,怎么老师这么样骂他,这么讲。我当时在旁边就说,我说这件事情也不小,为什么?因为老师是做什么的?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古文《师说》里韩愈说的),老师既然是传道给你,传知识给你,你就要尊敬,你去搂着老师的脖子走,就是行为不恭敬也不庄严,行为不恭敬不庄严,也反映自己的心里没有敬意,对老师没有尊敬的感情,那这件事情也不小!我是站在老师一边,所以茂森就没有说话。后来我就说,也没关系,你下次见到这个老师给他道个歉,保证以后我不再犯。这件事情就过去了。以后我就注意到,茂森对老师的尊敬是全方位的提高了,不仅在外在的礼貌,而且内在的这种恭敬心也都生起来了。
所以我们家长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柔和的提示,要给他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太极拳说二两拨千斤,这个我们教育孩子用得上。所以对孩子的缺点不一定要破口大骂,也不需要动肝火。另外一个,我们也不能够庇护孩子,来否定老师的批评,这是最要不得的。《弟子规》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它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你听到过失你应该高兴,孩子不高兴,母亲应该高兴。所以我们听到批评,一定不能计较批评的态度和批评的形式。老师批评态度是比较严厉,批评形式,当众就呵斥他,这个形式也比较严峻,但是这个都不能计较,我们一定要只取批评内在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孩子进步。
茂森在初三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老师作文题要求记生活中的一个人物。当时茂森是写了一篇文章,叫「我的母亲」,这篇文章获得老师的称赞。下面我们请他读一下,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锺博士:这篇小短文是我在初三,十五岁的时候写的一个考试题目,题目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位四十左右年纪,总是穿戴得体、文质彬彬的新闻工作者。每次家长会,同学们都夸赞我的母亲很有风度,我引以为豪。而且使我更自豪的是,我的母亲比其它同学的母亲更会教育孩子。我是独生子,可是母亲却从不娇惯我。母亲每天五点前起床,煮好早餐,六点叫我一起出去锻炼。寒假里,当我想多睡一会时,母亲就把我拉起来跑步。窗外还黑,一阵刺骨的北风,使我打个寒颤,啊,好冷!可是当母亲顽强跑步的身影掠过我的眼前时,我就咬紧牙加快了速度。母亲一有闲暇就教我一些古文、诗词,以及古今中外名人的言行修养等等,使我懂得不少道理。如*****、李大钊等革命领袖,他们「破坏习惯我,实现理想我,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的志向和爱国热情。使我从小便树立起远大的抱负。母亲还是个工作认真负责的人。一个星期天,我见母亲从早到晚都在埋头写作,于是问母亲,为什么不看一会电视?母亲笑着说:我把别人喝茶的时间都用上还不够!由于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平时也不贪恋电视,认真学习。母亲经常克制自己,不断塑造新我,并且常常教给我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是我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爱迪生说过:「爱孩子,母鸡都会,重要的是教育他们!」而我的母亲正是会教育孩子的伟大母亲。华师附中初三五班。锺茂森。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这是十五岁的少年所引用的爱迪生的话,「爱孩子,母鸡都会,重要的是教育他们」。帮助孩子选择了中学,还要关照孩子选择大学。以茂森在广州一流中学的成绩是完全可以考上全国最著名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但是我权衡了一下各方面的情况,我们没有做这样的选择。为什么?当时我看到,就是那时他考大学的时候是一九九一年,当时中国正是文化大革命以后改革开放开始,因此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的技术、生产线,促进了生产发展,这是很好的。可是我也看到许多青年在改革开放以后,他不辨糟粕,学习人家西方在恋爱问题和同居方面的开放,所以他不辨糟粕,就使自己的生活质量都堕落了。有些青年过分的享受生活,追逐歌星,跳舞、打牌等等。有些学生在中学时代他还是个很本分的孩子,可是到了大学以后,因为远离家门,父母看不到他,所以他自己就很放任,甚至堕落,然后还写信跟家里要钱。家里也不知道他的情况,不断的给他寄钱,最后都发生严重的问题,然后学校通知家里,家里才知道,甚至都已经到不堪收拾的地步,这种情况就给我很大的提醒。所以我觉得孩子成长中品德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最关心的是孩子品德的巩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当然很好,可是广州的中山大学是我们岭南的第一学府,也很好,特别是它在我的视野能关照到的范围内,我可以监护孩子在大学时代能够在健康的生活轨道上稳步扎实的前进把学业完成,所以我们最后选择了报考广州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学,它的校园也非常大、非常美丽,特别是校园里有孙中山先生庄严的铜像,并且孙中山先生还亲笔题字了这个大学的校训,这个校训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个校训是体现了儒家的教育精神。茂森,你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学习这个校训的。
锺博士:好!中山先生亲书的校训,原来是出自于《四书》里的中庸篇,这是在五个方面讲如何做道德学问,第一是博学,博学就是广泛的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学习的内容应该包括五个方面,有伦理、有道德、有因果、有哲学、有科学。这五个方面都能够融会贯通的学习,这才能够称为一个有学问的人。第二个是审问,《弟子规》上讲,「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就是我们在治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问题,应该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去请教。第三个是慎思,慎思就是谨慎的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如果光学习,而不吸收、不去思考,这样学的话就没有办法消化吸收,不能够变成自己的学问,只能够充其量叫记问之学。第四个是明辨,明辨就是分清辨别是非、善恶、好丑,能够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明辨的标准在哪里?明辨的标准一定是要用古圣先贤所提出的伦理、道德、因果以及科学的真理做为明辨的标准。第五个方面是笃行,就是认真踏实的去实行、去落实。《弟子规》上讲「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果是光学了这些圣贤学问、知识,而没有去应用,不能够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不能够按照圣贤学问去做人,这样子的话就反而增长浮华,人就不能够踏实。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五个方面,如果用孔子的一句话来概括,可以用孔子所提倡的三达德。三达德是所谓「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前面四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这是指好学,真能够这样学习就是好学,好学就近乎智慧,后面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是指笃行,真正能够按照所学的去落实,这样子的力行就跟仁道相近了。在修学过程中,如果是犯了过失,要知耻改过,这么样子就近乎是勇敢,这就是所谓的儒家三达德。
赵老师:茂森在中山大学度过了四年的学习生活,他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在给我的生日贺卡中他这样写到:「我时常想,我幸亏有个好妈妈。我的一切成绩,都贯穿着妈妈慈爱的帮助。我的一切目标,都包含着妈妈谆谆的启迪。在您的爱和智慧中生活,我成长得多么幸福、多么充实!」茂森中山大学毕业以后我觉得他比较成熟了,翅膀也长硬了,可以自己飞翔了。所以虽然他在中山大学本校考研究生当中他虽然获得了第一名,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应该到美国留学,所以我们选择了到美国留学。我赞成孩子在道德和学问有了比较稳定的基础以后,可以走向世界,看看广阔的世界。当时我们选择的大学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理工大学的商学院,这所大学在美国的三千所大学里是排名第一百名,也是个挺不错的学校,主要是它为我们提供了奖学金。
我们以上的汇报都是讲到母亲要帮孩子选择学校,包括幼儿园、包括小学、包括中学、包括大学,大学毕业以后就送他出国留学。下面我就谈一谈怎么样引导孩子接受社会教育。社会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呈现我们面前就是一个非常纷纭的、多彩的一个世界,甚至看电影、看电视剧这些都是接受社会教育,如果我们母亲、做家长的不帮助孩子做一些选择的话,孩子就会陷入其中,心志分散,最后一无所成。在茂森读中山大学的时候,假期里我让他去学习社会,到当时著名的广东的一家企业,就是广东健力宝集团公司公关部去义务劳动,去见习一下一个大型的企业是怎么运作的。当时这个企业非常有名的,而且它的总经理都被我们中国的领导接见,它也对国家捐款和贡献很多。茂森到这个大型的新的企业里就用心学习,这是在寒暑假期间。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创造中国饮料名牌-健力宝十年小记」,这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一九九四年八月二十四日。《人民日报》是我们中国的第一报纸,如果你写的文章能在这样的报纸上发表,这是一个非常稀有的机会,很多记者本身写稿都上不了这个报。所以这个报纸出来以后,当时健力宝公司的总经理以及公关部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全企业的职工都很振奋,受到很大的鼓励。这段实践对当年二十一岁的茂森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社会锻炼。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为孩子提供社会教育的机会,因为当时我是做记者的,就跟这个企业有联系,所以让孩子到这个企业去学习。我们每个家长都可以有这个机会,从自己的工作里面给孩子提供学习社会。
在学校里从事哪些社会活动?茂森在读中山大学的时候,他征得我的同意,担任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经济学社的社长。这是个学生的团体,但这个团体它的阵容很大,拥有七百名的社员,茂森就是这七百人的头头,他做这种锻炼学习。在担任社长的期间,茂森很卖力气,这是课余时间的一种学习,他在校园里成功的举办了首届仿真期货交易所,和第四届的模拟股市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当时鉴于中国的经济市场开始繁荣起来,而且股票开始上市,所以这样应运而生,大学生也愿意学习这些金融的知识,所以搞了两个很出色的活动。当时中国南方的大报《南方日报》,在一九九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对这个活动进行了报导。广东电台新闻台在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八日的黄金时间早上七点钟的新闻节目中,而且现场直播记者采访社长锺茂森的录音。此外其它有些,譬如《科技报》、《信息报》都有做报导和称赞这个活动。茂森由于出色的组织这些活动,获得学校的表扬和奖励。另外他在学校里还主办了一个经济的刊物,叫做《经济纵横》,这份杂志在校内外都受到学生、读者的好评。这些是一些社会工作和社会学习的锻炼,它训练了茂森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和热爱集体的精神,也锻炼了组织能力、工作能力,和全局的观念。所以为什么让孩子要学习社会?因为他能够把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心量都能够得到拓展和锻炼,而且也培养了与同学们合作的这种能力,也实践了经济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都是孩子在学生时代的一种社会学习的选项。我们为什么要提出以家庭为龙头,来选择学校、来选择社会教育?因为孩子还没有成熟。另外我们当今的社会是非常复杂的,诱惑是非常多的,如果你做父母的不帮助孩子把关,孩子在参加这些社会活动当中就会滑坡,就会受到诱惑,就会放逸和堕落,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呵护孩子健康的成长。
茂森在大学里很活跃,当然就引起了许多女同学的注意,做母亲的这个时候要特别的体察细微。我曾经两三次接到中山大学一个女同学来电话,来找茂森,后来我在一次和学生一起活动当中也看到了这个女同学。她长得很漂亮,个子很高,也很苗条,据说是南方地区某一个大报主编的女儿,而且她的学习成绩也很好,看来这个女孩子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优越。她对茂森很热情,茂森对她也很有好感,在这个时候,我做为母亲的如果表示欢喜,如果表示支持,那么这就成其好事了,是不是?但是我觉得人应该立志高远,现在还是学生,我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提醒一下茂森,所以我就找他做了两次很诚恳的谈话,我们母子之间。我跟他谈了三点意见,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只能大概的说一下。
我跟儿子做了两次谈话,我谈了三个方面的意见,第一个,我提出读书期间就是读书,不谈恋爱,这是学生的宗旨。我说家里供你上大学是让你读书的。他没上大学之前我已经叮咛在前,所以我们母子当时的意见是一致的,上大学,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要专心学习,不谈恋爱。不谈恋爱当然包括出现的这位女同学条件很好,那肯定不谈恋爱是包括条件很好也不谈恋爱,所以这个宗旨是绝不动摇的。而且一个男孩子应该是先立业后成家,包括先立业后谈恋爱,完成道德、完成学业,这是学生的大道理,是硬道理,其它的都要放在脚下。这是第一个我跟他谈的意见。第二个,我说如果现在谈恋爱你一定会分心,而且会影响学业、影响功课。谈恋爱是一件很大的消耗战,消耗什么?消耗时间、消耗精力、消耗金钱。我看那些同学谈恋爱,写情书都写到半夜,所以很可怕,我们这个消耗消耗不起。我说如果你把这些时间、精力和金钱全部用到学习上,你的学习一定是最好的。这是第二条意见。第三条意见,我说你读圣贤书要学以致用,《四书.大学》里有一句话说「格物致知」,格物是什么意思?格物是格除欲望,致知是达到智慧,追求智慧、追求真理。这个格物致知,它不是你来读的,圣人的经典不是来读诵就可以了,它不是纸上谈兵,是要在考验当头的时候你得稳得住神。如果说你学习了《大学》的格物致知,也念了好多好多遍,可是遇到一个女同学就动摇了,那你那些经典不是白读了吗?所以要把理智放在感情之上,格除欲望,不为男女之情所动,专心致志的完成学业。我把这三个意见跟我儿子都诚恳的谈出来,孩子同意了母亲的意见,他把这个女同学的照片给她退回去,从此就专心的学习。
在此同时我也找那个女同学谈话,我也跟她开诚布公的说了几个意见,第一个,我给这个女同学说,我说妳的父母送妳上大学是让妳读书?她说是。是非常希望妳好好的用功,完成学业,而且妳的父母供妳读书,挣钱是不容易的?她说是的。我说如果妳不专心读书,是不是对不起父母?她说是的。那么妳谈恋爱就是不专心读书,就是对不起父母。这是我跟她谈的第一条,我说第一个,我们把妳上大学,父母送妳来读书的这个前提明确了。第二个我跟她说,我说男孩子的话妳不要轻信,一个大学生他并没有成熟,没有经历生活的人根本就不懂爱情。妳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优越,(这个女孩子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优越),我说妳可以找一个比茂森年纪大,在道德、学问和各方面更成熟的男子,我说茂森现在一无所有,他不会使妳幸福,我跟她说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跟她说,我说妳有时间何必去听一个男同学的废话?真正爱妳的是妳的父母,妳有时间就多和父母在一起,陪妳父母散散步、谈谈心,有时间给父母做点事情,妳在家里扫扫地,给父母洗洗衣服,那都是天伦之乐,因为真正爱妳的是父母。哪一个人真正爱妳?你拿什么证据说明你真正爱这个人?可是你父母为你的付出,说明是对你最爱的。所以我说,妳跟父母在一起,妳能从妳父母那里学到永远学不完的东西,这比和一个男孩子浪费时间有意义的多。我最后对这个女孩子说,我说妳能明白我今天跟妳谈话的意思吗?我希望妳们终止超过一般同学的来往,而恢复正常的同学关系,今后彼此都是一心一意的读书。如果妳觉得能接受我的意见,那咱们这件事情就算办完了,如果妳说妳不能接受我的意见,妳也坦率的告诉我,这也没关系,那我一定要邀请妳的父母、邀请双方的青年一起,咱们来讨论,把这个问题辩论清楚,让大家彼此真的心悦诚服,我说妳看怎么样好?这个女孩也很有教养,她停了一下,回答我说她能接受我的意见,这样茂森就摆脱这个缠缚。所以努力学习,大学毕业的时候,能在中山大学研究生一百八十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一,而且他还没有去读书,他对老师们说我还是到国外留学。他同时也以优秀的托福成绩和GMAT成绩考上了美国几间大学,最后选择一个奖学金最多的就去读了。这样两个孩子也都走出了误区。
我记得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中国的大学里是明文的规定不能谈恋爱的,本科学生不能谈恋爱,如果你谈恋爱被学校发现,勒令你退学。所以学生们读书的时候都非常的专心,不敢谈恋爱,因为一进校就跟你说明这个学校的纪律。所以那时候我觉得大学生都非常朴素,现在我听说有些女同学为了打扮、为了化妆花很多时间,为了什么?中国话说「女为悦己者容」,妳为这些男同学打扮。过去因为不谈恋爱,没有这些东西。现在我听说大学里,中学、甚至小学,都频频的出现早恋的现象,这已经成为学校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这次回忆起来,茂森当时他们能够很快的摆脱这种男女之间这种感情的缠缚,是因为,第一,他平素有接受圣贤的教育,所以在道德和立志方面有一些基础,所以一经点醒之后能够立刻回头。第二,这个问题发现的及时。所以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解决,使这两个青年没有来得及感情更深一步,更深化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终止,这样就比较容易解决。第三个就是说,我们对两个青年要晓以大义,要把这个道理讲清楚。把什么道理?把要孝敬父母和完成学业、完成道德,而要奔向你自己的理想和前途,我们以这样的大道理来启发两个青年,所以使这两个青年都能够走出感情的误区。
锺博士:所以当我现在回想起来,真的非常感谢母亲的帮助,我觉得母亲不仅是家庭教育的主角,而且掌管着孩子成长各个阶段的各个进程。在幼年时代,母亲是孩子的救星和保护神,在青年时代,母亲是总参谋、总监理,在成熟时代,母亲是朋友、是尊长。母亲永远是孩子的老师!
赵老师:古德对我们说,要作之君、要作之亲、要作之师,我们母亲就要扮演这三种角色。作之君,要做孩子的领导,君王,做孩子的领导;作之亲,我们是孩子的至亲;作之师,我们是孩子的老师。如果我们做母亲的没有成为孩子的老师,而仅仅是孩子的保姆,我们就要把自己的角色一定要调整过来。下面我们就谈一谈怎么样引导孩子接受圣哲的教育。在今年四月和去年的四月,中国都召开了两个不寻常的国际会议,对促进世界的和谐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去年四月召开的是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会,在杭州举行的,今年四月在西安召开的是国际《道德经》论坛会,大会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以道相通」。茂森因为一向喜欢宣传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他被邀请参加了这两次大会,而且在会议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他在首届佛教论坛会上的论文是「推动因果教育,构建和谐世界」,在《道德经》论坛会上他的论文是「和谐之道,以孝贯通—《道德经》对现在社会的意义」。这两篇文章都受到好评,而且收集在大会的论文集上。当时大会的地点是在西安举行的,西安是道教的发源地。《西安晚报》在二00七年四月二十四日特别报导了茂森在国际道德论坛会上对和谐世界的三点建议,而且大会的总结发言人也特别强调了他的这三点建议,我们现在与大家分享。
锺博士:我在这个论文当中所提出的对和谐世界三点建议,提供给大家参考。第一是提倡由中央到地方政府,每年进行孝子评选活动,由媒体广泛宣传,以实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这都是《孝经》里的,以孝治天下。第二点建议是提倡各家庭、各民族共同纪念先祖活动,《孝经》上说「春秋祭祀,以时思之」,以实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像我们现在的清明节、冬至节,都是传统的祭祀祖先的节日,应该把它们做为法定的假日,提倡祭祖。第三,提倡伦理道德的教学与建立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大力的弘扬以孝为中心的五伦十义,以落实古训,「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这里我也以师父上人在庐江所建立的庐江文化教育中心为例子来加以阐述。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五伦十义,五伦就是五种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是五种人伦关系,是与生俱来就有的,而且一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这五种关系。在这五种关系里面,我们就要履行我们自己的本分,我们的责任,这就是十义。这十义包括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是人应尽的十种义务。五伦十义就是做人应该具有的这种规范。
赵老师:茂森他小的时候是在家里学习儒释道三家关于孝方面的经典,现在长大了,而且走向国际讲坛,能够宣扬孝道,所以我做母亲的是非常高兴,而且听到他在会上宣读论文,报纸方面都做了报导,我都感动的流下了眼泪。接受圣哲的教育能使我们进步,也能使我们生活很快乐。我是由于父亲去世以后才开始接触到佛教。我们所接触的佛教是一种教育,它不是一种迷信,也不是一种学术研究。我很欣赏清朝雍正皇帝他的一个见解,雍正皇帝,我们知道他是一位励精图治非常精明的皇帝,他主张用佛教、道教、和儒教来教化人民。所以他写了一篇公告,叫《雍正皇帝上谕》,他说「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雍正皇帝是把儒释道三教看做是对百姓的教育,他没有把它看作迷信,他看作一种教育。我们接受佛教,听到净空老法师讲他最著名的演讲「认识佛教」,我们真正的理解到,佛教真的是一种至善圆满的教育,是一种慈悲智慧的教育。所以我带领孩子接受了这种教育,我们参加了一九九二年粤北丹霞山别传寺举办的夏令营活动。当时我们母子第一次走进寺院里,住在寺院里,过了一周很清净的这种禅的生活。在这种夏令营活动,我们是每天能够参禅打坐,而且听佛学讲座,后来又朝各种佛教名胜的地方,像五台山、普陀山。我觉得孩子学习了佛教以后,他的意念就比较集中,所以学习的成绩提高得很快,是事半而功倍,就是你用很少的时间,能够把学习搞得很好,因为注意力集中了,另外道德质量也提升了。后来茂森到美国去以后,因为他大学离净空老法师这个道场很近,所以就完全接受净空老法师的教导。
锺博士:我们的老师净空老法师是澳洲净宗学院的院长,是澳洲名校昆士兰大学的荣誉教授,和格里菲斯大学的荣誉教授,也是此地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的董事主席,他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客座教授。在今年的三月份,净空老教授应邀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的世界汉学二00七年大会,做了主题演讲,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复兴」,受到了大会热烈的欢迎。这个大会的规格很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做了总结发言,许委员长在发言当中特别赞叹了净空老教授的演讲。
赵老师:茂森在美国留学期间经常接近净空老法师,去他的道场听经闻法。我发现孩子接受了佛教以后,他有四个方面很显著的进步,(这个照片是我们母子和老法师在一起合影)。这四方面显著的进步,一个就是表现在他实践孝道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提高了,另外一个,他仁爱之心显发了,能助人为乐,第三个就是他的禅定力和忍耐力提高了,第四个方面,他的灵性提高了,智慧增长了。下面我就具体给大家汇报一下,第一个我觉得茂森接受了佛教以后,他对孝的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都开拓起来了。他在一九九七年,那时正在美国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他学习了佛经以后,就发出了孝养母亲的九条孝愿,并且在净空老法师面前汇报,希望老法师来指导奉行。今天也向在座的各位朋友汇报一下九条孝愿。
锺博士:这九条孝愿是末学在十年前在美国留学当中听老法师讲经有感悟而发起的。不仅是孝养自己的父母,更要孝养天下父母、虚空法界一切的父母。正好整整十年,也在落实、在实践这个孝愿,今天再次拿出来向师父上人和各位大德来汇报,请师父上人和各位来监督。
九条孝愿:一九九七年四月四日晨,我恭听净公恩师讲解《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深自悔责往昔恶业,发起九条孝养父母之愿,于阿弥陀佛像前高声跪诵,启请诸佛加持奉行。
一、我从今日至未来际,对于父母,倾尽所有,乃至身命,以至诚心,礼事供养,昼夜六时,心不间断。若对父母,或因悭吝不舍,或贪利养名闻,不勤奉事,我则名为欺诳如来。
二、我从今日至未来际,对于父母种种善愿,尽舍身命,悉皆实现。若生退怯,不愿成就,我则名为欺诳如来。
三、我从今日至未来际,对于父母,以种种美好柔软言辞,令其欢喜,勤事不懈。若对父母以一粗言,令其不悦,我则名为欺诳如来。
四、我从今日至未来际,日夜常思父母恩德善行,常生信敬,起教师想,于他人前,赞叹父母之德。若于父母,伺求其过,生一念轻慢之心,我则名为欺诳如来。
五、我从今日至未来际,以种种方便安慰父母,令其不生忧恼恐惧,于一切境缘皆得解脱。若吝惜身命财物,生一念逃避之心,我则名为欺诳如来。
六、我从今日至未来际,常以种种大乘佛法开解父母,令其欢喜,生起正念,明了宇宙人生真相。若于父母法供养时,遇有障碍,便生退屈,我则名为欺诳如来。
七、我从今日至未来际,护持父母修学佛道,护持父母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相炙,万刃相加,我护持之愿无有动摇。若不尔者,我则名为欺诳如来。
八、我从今日至未来际,广为他人演说孝道,以身作则,劝令一切众生孝养父母,受持此愿,无有疲厌。若不尔者,我则名为欺诳如来。
九、我从今日至未来际,为于父母,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求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速成无上正等正觉,圆满孝道。再以神通道力,分身无量世界,于往昔世中所有一切父母,以方便智供养教化,开示正道,摄其往生极乐世界。若不尔者,我则名为欺诳如来。
启请诸佛菩萨、净公恩师加持奉行,圆满孝愿。南无阿弥陀佛!锺茂森顶礼。一九九七年四月四日。
赵老师:茂森接受佛教以后,他第二方面显著的进步就是仁爱之心显发出来了,就是乐善好施,捐印善书,支持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能够捐款救济地震、海啸灾区等等,能够崇尚道德,远离唯利是图和自私自利,譬如捐印净宗学院所参印的因果教育系列的善书,另外就是捐助中国湖北山区少数民族的中小学的学生读书,另外救济印度尼西亚海啸灾区,和在中山大学(他自己的母校)设立了孝悌奖学金帮助贫困的学生等等,他尽自己的工资做布施供养大众,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是学习了佛教,接受了佛的教育以后,他的禅定和忍耐能力提高了。在美国留学的期间,茂森虽然领取奖学金,但是按规定他必须要为他自己的导师教授每周工作二十小时,就是为导师搜集数据,整理这些文章、检测、计算等等。茂森的金融经济导师在美国一个很有名气的经济学家,所以他十分的严厉。他交代的工作绝对要求按时完成,他说二十个小时要完成的工作交给茂森,其实茂森要做四十个小时才能做完。可是茂森一点也没有怨言,他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后来他三十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后来二十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再后来十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净空老法师讲《金刚经》,其中有一盒带子叫做「布施忍辱」,这盒带,还是卡带,他反复听了八十次,就这一盒带听了八十次。而且还把这盒带由普通话译成了广州话,他还交给他的爷爷奶奶来听。所以年轻人就是忍耐才能成功。后来这个导师在茂森毕业的时候,他给茂森的评语非常好,他就说到,你是我二十五年来所遇到最优秀的学生。
另外第四个方面,就是茂森接受了佛教以后,他的灵性提高了,智能增长了。能够在美国留学期间,在这个五颜六色的世界当中,能够把握自己不学坏、不堕落,而且还要提前完成学业,所以他以四年的时间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全部课程。所以在他毕业的时候,他的导师给他写了一封工作推荐函,就说你是我教学生涯中最优秀的学生。而且就在那一年,刚好碰到美国一份杂志在评选全美优秀大学生,茂森就当选了全美最优秀的大学生。所以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这是茂森亲近净空老法师以后,我做为母亲的真实的感到他有这四方面的进步。
茂森在那一年给我的贺卡中他这样写到,「亲爱的妈妈,新年好!每当岁月的年轮增加一圈,您对我的恩德又累高一层,而我对您的报恩之心也加深一层。您像每一位母亲一样,对我抚育关怀,您又比其它母亲更注重对儿的栽培教化。养育我身,觉悟我心,树立我志。母亲的深恩,确如佛经所说无量无边。报效母恩,莫过养母之志,奋发图强,正为宽母之怀。儿一生将谨记母亲的教诲;不离世法证佛法,不离佛法行世法,立出世志,做世间觉悟之人!」所以我在一九九九年到美国参加茂森博士毕业典礼的时候,专门到净空老法师在达拉斯的净宗学会去那里参拜,而且我呈上了一封我的感谢信,和我自己工作积累的一千美元,供养道场。现在与大家分享我的这封感谢信:「达拉斯净宗学会全体法师及居士大德,在我儿子锺茂森博士毕业之际,请让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敬意和谢忱!你们的住持和道场的存在,好比沙漠中的绿洲,使我儿子在美国四年的留学生涯中,常常能在这里得到精神的营养,认识真理,健康的成长和完成学业。最令我感激的是,锺茂森在这里聆听了净空法师的亲切教导,在完成美国高等专业教育的同时,接受了慈悲智慧的教育—佛陀的教育,并立志完成人格,成就佛道。感谢你们全体,你们是茂森真正的老师。敬礼。南无阿弥陀佛」。是我一九九九年八月九日去呈的感谢信。
锺博士:我博士毕业以后就到香港拜见师父上人,这是跟师父上人照的照片,戴着博士帽。在我博士毕业前夕,母亲寄给我一个生日贺卡,十分的不同寻常。这是她亲手制作的一个富有人生哲理的大型贺卡,这里面有我和母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照片,还有我跟老师的照片,以及在我少年时代对我影响很深的外祖父外祖母的照片。母亲给我写了一个生日贺词,「在你二十六岁生日之际和博士毕业前夕,思念一下家乡的老人、父母和师长,看看我们母子二十六年来的合影,从你的童年、小学、中学、大学,到留美攻读硕士、博士。这些时光像梦一样地过去了。是欢喜、是感叹还是成熟和觉醒?又看看你外祖父的青年时代和他去世前的照片,再看看你外祖母的青年时代和她去世前的照片,你知道这就是人生吗?你悟出了什么?吾儿博士毕业即将走上美国大学讲坛教书,让母亲为你衷心祝福,愿吾儿立出世志,做世间觉悟之人。愿你拥有一个智慧的人生,愿你心无罣碍的走向世界!觉悟、奉献、求生净土!」这是母亲一九九九年五月写的贺卡。另外母亲在给我的信中还这样鼓励我,「永远生活在感恩的境界里,永远拥有丰富的内在生活。信仰、教育,终身不离。」
赵老师:我们上面向大家汇报了母亲要带领孩子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圣哲教育,并把这四种教育融合,兼收并蓄,孩子在道德和学问方面就有了基础,就可以很好的为大众服务。下面我们进入第六个方面的汇报,就是家庭教育的升华,促进孩子为和谐世界立德、立功、立言。谈到立德、立功、立言,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人物都在这方面做过贡献,譬如孔子来说,在立德方面,孔子的道德风范是堪为万世师表。他的学生赞叹孔子的品德是「温良恭俭让」,心存仁义,外事礼仪规范,是这方面的表率。在立功方面,孔子的教育成绩是非常伟大的,他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位的学生特别优秀,这些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或者做官吏,或者讲学授课。讲到孔子在立言方面,孔子本身整理了古代的文献,六经都是经过他删定和整理的,而且我们中华文化的精华《论语》,《论语》就是孔子言行的汇编,《论语》被世界称为华夏的圣经。哪一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为和谐世界立德、立功、立言?
锺博士:在十五年前,我才十九岁,就收到了母亲的一份生日贺卡,母亲在这个贺卡中为我做出了一生的规划,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茂森儿,祝贺你十九岁青春的年华,这是你迈进大学的第一个生日。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只有失去时才知道它的价值,这就是青春和健康。希望你做一个智者,身置庐山之中,而知庐山之美。你已经成年,今天和你谈谈我对你人生的总体策划。假如环境没有意外,你的道路是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争取到当今世界发达的国家学习和工作。成家要晚,立业在先,遵循古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养的方面,克服浮躁,一心不乱,增加自控能力,宁静致远,行中庸之道。三十岁前,学习、积累、打基础,三十岁至五十五岁,成家立业,干一番事业,五十五岁后收心、摄心,总结人生,修持往生之道。这样当你回顾往事的时候可以自慰的说,我活着的时候很充实,离去的时候很恬静。永远爱你的母亲,一九九二年五月」。这十五年来,回顾往事,也一直在母亲的人生规划当中去走这个人生道路,愈走愈觉得踏实,愈走愈觉得欢喜。
赵老师:茂森自一九九九年博士毕业以后在大学里教书,业余时间一直跟随着净空老法师学习,并且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的经典,而且跟随净空老法师多次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以及世界各地关于和平、教育、宗教团结的会议,在这些活动中担任净空老法师的英文翻译。这是一些参加世界各地活动的照片。另外茂森也常常应邀参加世界各地的金融学术会议,并且在世界各地大学讲学,而且在这种出访活动中常常带我一块儿去。所以说我跟着他到过世界各地旅游,到过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有一位香港海关的工作人员他看到我的护照上印满了各国入境的印章,他开玩笑的说:「妳老人家很有福气,世界发达的国家妳都去过了。」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就学问,我们母子在世界各地的旅游参访中看到,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是提高了,可是精神的世界却在滑坡,而且道德水平却在下降。另外我们的世界失去了和谐,宗教、国家之间的冲突很频繁,而且世界各地的灾难,像洪水、地震、海啸,都连续不断的发生,大自然也变化无常。表现在人民的生活当中,家庭的纠纷和离婚率都在增长,青少年的犯罪率也在增长。在这种道德和礼义都被忽略,而物欲横流的这种情况,都引起了我们母子的思考。
在二00五年四月,我们国家胡锦涛主席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共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在同年的九月,联合国六十周年首脑会议上,他又进一步阐述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温家宝总理在二00三年十二月曾经访问美国哈佛大学,做过一篇激励人心的演讲,演讲的题目是「把目光投向中国」。他在演讲中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温总理指出,「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时代,要回溯源头,传承命脉」。两位国家领导人的演讲确实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如何来构建和谐世界?我们看老祖宗两千多年前的古训,所谓《礼记.学记》中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必须要用传统的伦理道德、圣贤教育来转变我们自己的观念,转变我们的行为,这样子社会才能和谐,世界才能和谐。如何回溯源头,传承命脉?这要从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传统经验里去吸取智慧,而且把这些精华用于当下。要把儒释道三家传统圣哲的教诲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行为,这样才能做到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谐,社会和睦,世界和谐。
我们确实感到社会需要一批有志气的青年,需要一批精英,他们来学习圣贤之教,来弘扬圣贤之教。他们本身首先做好修身立德的榜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然后将圣贤的教育发扬光大,弘扬四海。可是谁愿意做出这样积极的人生选择?我记得前不久我在澳洲净宗学院,在早上的时候我跟随净空老法师散步,当时是我们绕着他高地的房子边走边谈,我当时老是想着自己儿子的工作前途,我就问老法师说:「师父上人,您看茂森在澳洲工作好还是在中国工作好?」可是老法师回答我说:「要做圣贤!」我当时听了一愣,这是什么回答?这似乎是答非所问,这是充满禅机,打断人的思惟和妄想,来震开你心中的疑团,这是一种令人茅塞顿开的回答。我们学习圣教,赞叹和仰慕孔子,仰慕释迦牟尼佛,难道我们永远停留在仰慕和赞叹吗?难道我们自己就不想我们自己能成为孔子和释迦牟尼佛这样圣贤的人物吗?难道我仅仅满足于当一个金融教授的母亲吗?一经净空老法师的点拨,我觉得古人说的好,「读书志在圣贤」,应该让儿子做圣贤,我要学习做孟母,即使我不能全部的学到,也要部分的学到,也要相似的学到。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是在《论语》上说的,孔子说,仁离我们远吗?只要我们发心做到仁,仁就能做到(仁义的仁)。于是我给儿子的生日贺卡中我这样写到:「茂森儿,做母亲的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希望儿子做君子、做圣贤、做佛,你能满我的愿吗?」茂森在二00五年一月给我的新年贺卡中回答了我的问题,这张贺卡是我最喜欢的贺卡,全文如下,与大家分享。「亲爱的妈妈,韶光飞逝,妈妈已到了耳顺之年了。而您教养儿子已三十多个寒暑。我在这三十多个寒暑中,愈来愈体会到,世上最伟大的是母爱。母爱能在寒冬中为儿女带来温暖,在酷暑中带来清凉。您对我三十多年的养育中,含辛茹苦,毫无保留,不求回报。所以古德教导我们孝养父母说,天地是孝德结成,日月是孝光发亮。父母恩德无边,而孝亲乃天地第一德。我立定志向,尽形寿落实孝道,时时以九条孝愿来鞭策自己,保证您晚年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安乐,并护持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因此大孝者应以德济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目前世界圣教衰危,天灾人祸频繁。我们庆幸得蒙净公恩师教诲,得遇正法,获益无穷。我愿继承恩师之志,为挽救世运人心,为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努力修学。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开始,尽形寿为人演说圣贤之道,弘法利生,以报父母、恩师、天地、祖先、古圣先贤之德,并以此功德回向母亲临命终时自在往生极乐世界!儿茂森顶礼」。
我接到这份新年贺卡,心中是说不出的高兴。我们母子连心,有共同的语言,有共同的觉悟,有共同的理想。能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孝敬天下的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大孝;能成为圣贤,普利众生,使千秋万代的人获益无穷,是至孝。我支持儿子走上大孝,奔向至孝。我支持儿子,在和谐世界和恢复圣贤教育的前提下,做出最积极的人生选择。具体来说,我赞成孩子把他原来的副业调成正业,把金融教学改为从事圣贤教学。在七十年代英国有位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教授,他说过一句名言,他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于是我就写了一封信给净空老法师,并带着儿子前往香港去拜师,下面就是我送子拜师文,愿与大家分享。
尊敬的师父上人,我最近到长春百国兴隆寺念佛十周,其中特别是参加了止语、持午精进佛七六周。静修之后,豁然开朗,回忆恭听师父上人讲经说法十年,今日方有心得。思惟师父上人的一生,学习圣教,学儒、学佛五十五年,讲经教学四十八年。面对时代的缺陷,您提倡佛教是至善圆满的社会教育,而破除对佛教的一切迷信;您对佛教内净土经典精辟而详尽的讲演,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相,为一切有情众生指出生命解脱的最终归趣;您推广儒家教育,倡导恢复中华传统道德,强调从落实弟子规做起;您众善奉行,赈灾济贫,捐助办学,设立教育奖学金,帮助老人和孤儿等等,您把仁爱的种子撒遍世界各地;您环球奔走,从事于促进宗教团结、宗教教育的世界和平活动。您智慧的指出,和谐社会、化解冲突的根本,是先化解自己心中本性觉悟与习性迷惑的矛盾冲突。并深刻的指出,其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靠教育,用圣贤的教育使人觉悟。觉悟后才会断恶修善,破迷开悟,才有幸福的人生、和谐的社会。您的这些理念和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以及世界各国关于宗教、和平、教育的工作会议上,都得到热烈的反响和赞同。我们由衷的赞叹,您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和法师,您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您是智能仁爱与和平的使者!
思惟师父上人的行持,从二十六岁开始学习圣教,三十三岁出家,至今八十岁高龄,仍每天坚持讲《华严经》,正是「度诸有情,演说正法」、「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您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您善满天下、爱遍法界的心行,受到各国人民的尊敬。您为我们树立了温良恭俭让的榜样,您展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明德、亲民、至善的风范,您示现了「菩提高广,忍辱如地」、「住真实慧」,能仁寂默的风度,您表现了「庄严清净平等觉」的风采。您启发我们认识如何从一个平凡的人走上觉悟之路,而实践圣贤之道。师父上人,这条路您走成功了,我看明白了。我很乐意让我的儿子,也是我唯一的孩子—锺茂森,走您走过的路,全身心投入学习圣教、弘扬圣教的工作。
茂森一九七三年出生于中国广州,于一九九五年中山大学毕业后即赴美国留学。一九九九年获得金融博士学位,毕业后即在美国德州大学和肯萨斯州立大学教书,后听从您的建议而迁至澳洲昆士兰大学任教。因学术论文连年获奖及教学工作获得优秀的评价而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前不久,厦门大学以八十万的年薪(这是目前中国学术界最高的工资)聘请茂森为该校财经研究所的主席教授,最近澳洲名城黄金海岸的邦德大学两次礼请茂森到该校担任教授工作,等等。但茂森已立志走师父上人的路,所以毅然舍弃,并且最近已正式向昆士兰大学提交了辞职书。商学院院长布莱斯福教授十分惋惜的说:如果您在工作上没有这些成绩,您要走那条路,我觉得还容易理解。可是现在您的情况这么好,您还是坚持要走,我只能说很敬佩。
常听师父上人讲经,常忆释迦牟尼佛舍弃王位去追求真理,求道证道,而后觉悟众生,让天下生灵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岂不感动!我支持茂森「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做一个像佛陀那样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教授!我退休前,在广州市曾做过中国食品报记者、广东食品报副主编,以及广东省社会福利集团公司公共关系部经理等职,接触的人可谓广而多矣,但是在众多的人当中,有君子之风、有圣贤之德的人却是凤毛麟角。环视神州大地,放眼全球,我多么希望中华传统道德遍地开花!我觉得目前世界上不是缺乏经济金融人才,而是急缺伦理道德的教育和师资,所以我赞成茂森重新选择人生的道路。
师父上人年轻的时候曾受教于三位老师,方东美教授教您哲学,启发您学习人生最高的哲学—佛学,章嘉大师为您指点人生的道路,李炳南先生教您学儒、学佛的课程。现在我觉得您本身兼具这三位大德的特点,遇到您,我们很幸运!我儿子拜您为师,必能得兼收并蓄之美,恳请师父上人加以指导。平素我们母子相依为命,今儿子立志做圣贤,我虽无孟母之德,却愿效法六祖惠能大师之母,送子出家!
师父上人,您曾说过一句名言,「圣贤是教出来的」,好得很!我今天就把儿子送给您调教,希望茂森在您的指导下,专心修身弘道,并效仿您当年「不管人、不管事、不管财」,专一潜心治学,自度度他。我希望茂森将来能传承您的法脉,发扬光大!临终往生极乐世界上品莲生。至于采取什么形式,或如师父上人行作沙门,或如李炳南先生示在家相,完全听从您的指导安排。
今天我很高兴到大善知识这里送子拜师,略备束修之礼,还请笑纳。今后茂森跟您学习,「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做母亲的我当至心念佛,「常勤精进,生安乐国」。衷心感谢您的教诲,我们母子都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仰慕孔子、佛陀,从今而后,我们要过觉者的生活!至诚感恩师父上人,您的教诲我们现在更加懂得宝贵和珍惜。愿您长住弘法利生,觉者会源源不断!祝您健康长寿!平安吉祥!赵良玉携子锺茂森顶礼敬呈。二00六年九月二十七日于香港。我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理想的老师。茂森在今年师父上人八十一寿辰的时候他写诗赞叹自己的老师,诗的题目是「净公上人颂」。
锺博士:这首诗虽不成韵律,但是确实末学诚意而发,请诸位大德指正。「净公上人颂。五旬说法大师行,佛陀教育正其名;广弘三教演华严,导归净土倡大经。卫星网络是道场,经碟善书遍十方;落实和平联宗教,推行德育报家乡。证示和谐唯心现,修身为本教学先;仰之弥高不可极,始信如来应世间。」这首诗简单的把我们师父上人这一生所做的伟大功绩做一个介绍。这个「五旬说法」,就是五十年来讲经说法,释迦牟尼佛当年也是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所以他是大师,佛是大师。他讲经说法最重要的是把佛陀教育正名,证明不是宗教,而是启发人觉悟、圆满智慧的教育。「广弘三教」,就是指儒释道三家广泛的弘扬,特别在晚年演讲《华严》,这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种因缘。我们都知道师父上人一生专弘净土,所以从《华严》十大愿王导归净土,特别提倡《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部大经,这是净土第一经。师父上人道场在哪里?在卫星和网络。人家供养他的这些钱,全部用于经书、光盘的流通,所以是「经碟善书遍十方」。
师父除了弘法利生以外,做了另外两件很重要的事情,第一件就是和谐宗教,在新加坡三年半的时间,把九大宗教团结成一家人,所以这是落实和平,用宗教和谐的方法。另外一件事情是在他的家乡安徽省庐江县建立了文化教育中心,把汤池镇这个小镇的四万八千居民用传统文化来进行教育,用弟子规来落实德行教育,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师父上人的理念就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所以他为我们开示,而且为我们身体力行的证明,如果把内心的矛盾、对立、冲突统统化解了,内心和谐了,这世界就和谐,所以「证实和谐为心现」。这也是《华严经》所讲的,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深奥的道理。用什么方法?古训所说的,「以修身为本,以教学为先」,这要通过教育来落实世界和谐。做为弟子,我想用颜回称赞老师孔子的一句话,就是「仰之弥高不可极」,没有办法看到老师那种崇高的道德、崇高的智慧。最后一句,我们相信老师,「始信如来」,在世间应化的,起码我自己是相信老师就是如来示现。谢谢大家。
赵老师:由赞叹父母而到赞叹师长,由孝敬父母而到奉事师长,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在我们拜师之后,在去年我的生日,茂森在给我的生日贺卡中为我写了一首祝寿诗。「育苗辛苦半生忙,树高方可与人凉。不愿儿为名利汉,便如孟母史留香。」茂森已经取得了当时全澳洲排名第一的昆士兰商学院的永久性的教职,现在都毅然舍弃。校方是殷勤的挽留他,最后说我们给你保留一年的职务,我们等你回来。由于茂森在论文方面和教学方面的成绩为澳洲的各大学所称道,就在今年五月份的上旬,在澳洲的八大名校之一—阿德雷得大学,还正式对他发出了一个聘书,就是请他到阿德雷得大学任教授工作。但是人已经立志了,立志走上圣贤之路是义无反顾的。所以我们告别了美丽的昆士兰大学校园,也告别了优越的教授生活,也告别了在澳洲新买的花园住宅,茂森又开始了求学的生涯,现在当一名学子。
从今年开始,茂森到澳洲净宗学院和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在净空老法师的身边学习,并且习讲儒释道三家的经典。老法师对茂森的习讲冠以一个总的标题是「纯净纯善和谐世界系列讲座」。从今年开始到今天为止,茂森已经用国语和粤语讲了儒释道三家的一些基础的课程,包括什么?一是纯净纯善的根本—孝道,第二个论题是改善命运,心想事成,《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的学习心得,第三个是修德立业的根基—《弟子规》的学习心得,第四个是「吉凶祸福的原理—《太上感应篇》的学习心得」,第五个是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的学习心得,第六个是重建美满人生—《了凡四训》学习心得。这些讲演的录像都已经上网,是澳洲净宗学院的网站,感兴趣可以从计算机上来观看。
做为母亲,我非常高兴看到孩子可以说在真理的大海中起步扬帆了,肩负起新的使命。在前不久我的生日,茂森又给我写了一首诗,叫做「感恩慈母颂」。「感恩慈母颂。春秋六秩转瞬间,育儿辛苦三十年。昔有孟母勤策励,而今家慈不让贤。不恋高薪教授衔,唯希独子德比天。从来豪圣本无种,但以诚明度世间」。这里稍做一下解释,「春秋六秩转瞬间,育儿辛苦三十年」,六秩就是六十年的意思。「不恋高薪教授衔,唯希独子德比天」,就是我们并不迷恋教授的名誉,而是希望孩子的道德能比天高。「从来豪圣本无种,但以诚明度世间」,诚明这两个字是来自《中庸》里面的,它原文是「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印光大师说「圣贤之道,唯诚与明」。我们只能讲到这里,因为诚和明解释非常深也非常多。茂森贺卡里还写到,「母亲寿辰之日,便是我思恩念孝的日子。我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凝聚着母亲睿智的指导和安排,母亲的恩德何以为报?养母之身!养母之心!养母之志!」做为母亲,我很欣慰儿子走上了学习圣贤的道路,立志为和谐世界立德、立功、立言,现在已经起步了。下面第七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下家庭教育的原理——教子三十年的感悟。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家庭教育心得报告的最后一个内容,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真切的心得,就是孩子是可以教好的,优秀是教出来的。你们看看我的儿子茂森,看看他这些从小到大的照片,他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孩子。小的时候是又土气又淘气,他被锁在家里的时候,居然可以通过铁门的缝和外面的孩子打扑克,而且踢球打破人家的窗户,还要赔偿人家的玻璃,就是这样一个顽童。和亲友的孩子比较,他也并不聪明。下面我们还要具体汇报三十年的感悟,也是我最重要的一部分心得。
锺博士:大家看到我从小到大的照片,我在一次给母亲的生日贺卡中写下这几句话:「目睹我从小以来的照片难以置信,昔日一个淘气的野顽童,竟成为今朝的博士。这其中充满了母亲多少呕心沥血的操劳,多少无微不至的关怀,多少循循善诱的教导!我原本是一块粗劣的碑石,您正是一位智慧的雕塑家。」赵老师:茂森在博士毕业那年,他给我的新年贺卡中说了一段话:「我并不是天性聪敏,而是得力于您二十多年不倦的引导教育,使我今天成为一名美国博士,登上大学的讲坛。的确是您的教育造就了我!」是的,教育是可以造就一个人。为什么说孩子是可以教好的?我们打开中国传统的教育课本《三字经》,开头就有一段话,《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就是教育的原理。人之本性都是至善的,但是后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就发生了差别,如果不及早的接受良好的教育,你纯净的本善就慢慢的染污了。虽然你的本性本善并没有动摇,也没有失去,但是它蒙上了灰尘,蒙上了习气,就好像太阳被乌云遮盖,太阳有没有?太阳有,但是你看不见,因为乌云挡着它,这个乌云就是我们的习气,就是我们所蒙受的一种污染。
教育的原理是什么?教育的原理就是去掉这染污的习气,来恢复至善的本性。中国最优秀的母亲孟母,所以在《三字经》上这么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她怎么样?孟子有这么好的根基,他还受到环境的染污改变,所以孟母才要三次搬家,最后搬到一个学堂旁边,孩子才开始学习读书人、学习文化。所以说我们每一个孩子都会受环境的污染,因此教育就非常重要。教育能改变一个人,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好比是一个未开采的金矿,那么用什么去开采?用教育。我们可以比喻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面尘封的镜子,用什么去擦洗?用教育。有的人会问,为什么有的孩子很聪明,有的孩子很愚蠢?那就是因为镜子上蒙的灰尘有厚有薄、有多有少,蒙的灰尘厚的多的,你就说这个孩子愚痴,如果说蒙的少的,这孩子就聪明。但是如果把灰尘拿掉,大家都一样平等,都一样的平等拥有「人之初,性本善」,都一样平等的拥有真善美慧。所以我们教育根本就是要拿掉灰尘,要去掉习气。在《弟子规》中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个驯是什么意思?驯就是教育,用教育改造人就是驯。所以孟子才会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为什么都可以为尧舜?你把灰尘去掉了,你就是圣贤。
儒家对教育这方面的原理揭示的非常好,佛家也阐述的非常深刻。释迦牟尼佛当年出家修道证道以后,他证道悟道以后第一句话他说的是什么?他就说:「奇哉!奇哉!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意思是说:奇妙!一切众生都原本有佛一样的智慧和福德,都拥有真善美慧,因为妄想执着而不能显发,这个妄想执着是高度的概括,就是我们蒙受的污染,就是我们的习气。所以一个人如果他经过长期的教育和熏习,他就可以把这些外在的灰尘去掉,就可以变得优秀,这就是我们体悟的教育的原理。
教育的宗旨是什么?教育的宗旨是长善救失。这句话是来自于儒家的《礼记.学记》篇,原话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就是长养人的善心、善行、善言,纠正人错误的言行和观念,帮助人恢复本有的真善美慧。我们刚才讲,儒家有这方面的论述,佛家有这方面的论述,道家也是这样说。道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永远善于拯救人,而不遗弃人,永远善于拯救物,而不会遗弃物,拯救物我们可以说是物尽其用。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教育它不是淘汰人,也不是遗弃人,而是帮助人和转化人。怎么转?教育能使人转恶为善,能转愚为智,能转凡为圣,教育的根本宗旨就在于转化工作。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不就使人转恶为善了吗?如果我们能用伦理道德和科学知识来充实自己,我们就可以转愚为智;我们在顺境环境中和逆境环境中不断的自我改造,不断的自我完善,而日益与圣贤达到一致,我们就达到了转凡为圣,而教育就圆满了。所以教育者要诲人不倦,而学习的人、受教育的人要学而不厌。有了对教育的原理和宗旨这样的认可,这样的认识,才会有信心的说孩子是可以教好的,优秀是教出来的。
一个孩子他经过教育,他就会做出让父母、让老师、让社会、让大众满意和开心的事情。我在这里想请问一下在座的朋友们,你们一生到现在为止,我们先说从家庭开始,你有没有做过哪几件事令你的母亲非常满意和开心的?大家可以反思一下。你令你父母,首先令你父母满意,你慢慢就会使老师满意,再扩大,使社会和大众都满意。我想对茂森三十年所受的教育做一个回顾和小结。茂森迄今为止,做过十件事,使我非常满意和开心的,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小学四年级时能主动独立做好一桌饭菜,让父母下班后享用。第二、能以健康的身体,品学兼优的成绩完成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全部学业,在二十六岁时让母亲成为博士妈妈。三、在整个读书过程,特别是赴美留学期间,能遵照母亲的要求,不谈恋爱,不结婚,专心致志求学。四、以刻苦的求学精神和简朴的留学生活,用四年时间完成硕士、博士全部课程,而赢得美国著名教授的称赞:「二十五年教学生涯中最优秀的学生」,为中国人争光。在留学期间,能以勤工俭学的收入,以节省使用奖学金的钱,每月孝敬父母。工作以后,以工资每月供养父母及乡下的爷爷奶奶。第六、儿不嫌母丑,善于赞叹和感恩母亲,写下许许多多的信件、贺卡、诗词,让母亲开心,让亲友们感动。第七、以优秀的教学成绩和多次获奖的论文,而成为年轻的教授,儿子实现了我要当教授母亲的愿望。八、为姥姥送终守夜,通宵诵经念佛,为锺氏家族修祖坟,为爷爷奶奶在广州市内买房子,使二老颐养天年,敬老悦老,令母亲开心。九、在大学任教的业余时间,注意修养品德,弘扬圣贤教育,在世界各地演讲,「明道德,知荣辱」、「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幸福成功的根基」、「青年人应有的美德」等等专题报告,把孝心爱心奉献给社会。十、立志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为和谐世界做更积极的贡献,而辞职拜师于净空教授,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弘扬圣贤教育的工作。
今天非常感谢大家给我们母子提供一个这样好的机会,一个总结和提高的机会,一个向大家请教和学习的机会。回忆我们母子三十多年的生活路程,是彼此受教育的路程,是教学相长的路程,是共同觉悟和共同提高的路程。下面是我们母子三十年来的这些生活历程的照片。以上种种的回忆,种种的言行,还有那些历历在目的照片,还有那些我们母子之间温馨的故事,是我们爱的感受!爱的沟通!爱的奉献!我们母子将继续努力学习,把这种爱升华和扩展,扩展到社会,扩展到大众,扩展到永远。
锺博士:感恩母亲,感恩所有的亲人,感恩从幼儿园到大学到博士的所有的老师,感恩从事于慈悲智慧教育的所有法师,感恩祖国的培养,感恩人民的栽培,使我今天能在学习圣贤的道路上前进。我一定修身、敬业,以真实的学问道德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和谐世界做贡献。
赵老师:最后请允许我把教子三十年的体会浓缩成三句话,献给大家。第一句,我们坚信优秀是教出来的,而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教师。第二句,我们牢记要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吸取精华,要从弟子规做起。第三句,我们期盼天下的父母都能为和谐世界培养更多的大孝至孝的儿女。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