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册 快法务:中国文学名作欣赏15 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5:11:38
 

中国文学名作欣赏十五篇

 

一、感天动地的爱情誓言

――汉乐府民歌《上邪》赏析

《上邪》是“汉铙歌十八曲”中的第十五曲。十分明显,这是一首情歌,而且是以誓言形式出现的情歌。其感情之强烈、口气之决绝、意念之坚定,都让人想见作品主人公爱情心理的律动。处在热恋中的男女,难免要海誓山盟一番,但这篇歌辞所流露出的对于对方感情的忠贞不渝,却大大不同于一般小儿女的卿卿我我扭扭泥泥,斩决、果断、刚烈、火爆,让人产生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有人认为本篇与另一篇汉乐府民歌《有所思》在内容上是连贯的。可备一说。

《有所思》篇写一个女子得知情人变心后十分气愤,决定从此断绝往来,但回忆起过去亲密的约会,又下不了决心,辗转反侧,彻夜不寐。《上邪》篇接着写这个女子经过痛苦的思考,终于打定了主意。“上邪!我欲与君相逢,长命无绝衰。”她对天发誓,我要永远与你相爱,绝不使爱情有任何衰减。下面一连排列出五件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她说:只有高山变成了平地,江水枯竭,冬天响雷,夏季下雪,天地合并,那时才敢与你断绝爱情。文中的这个有着火一样热情的女孩子,似乎是个爱情至上主义者,她的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没有任何的世俗功利色彩,她要的只是能够和自己的心上人终生厮守,其他一切不在考虑之内。中国古典文学中,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在表达爱情时虽不乏热烈、大胆的典型,但象《上邪》中的这位女子,为了爱情不惜回天转地,毕竟还是不多见的。

另外,这首诗在艺术上亦颇有可观之处。最明显的就是用多种比喻来比某个事物的一个方面,这在修辞学上称作博喻。博喻可以加强所写事物的形象性。譬如此处要说的是决心,而决心如不借助于具体事例便不易说清楚。这里罗列五种根本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就把不可动摇的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在一连五句排比中,作者或用三言,或用四言,读起来章节短促,语句跌宕,语气显得十分连贯而紧迫,使女子的感情如狂风暴雨迸发而出,极好地突出了她敢与命运抗争的坚定性格与热烈心情。

中国古典文学中,用多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渝的爱情的作品,《上邪》是最为著名的一篇。敦煌曲子词中有一首《菩萨蛮》与本篇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可以将两首作品拿来对照着读。这首词云: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二首作品对照着读,可以让你更清楚地看到,同一种题材的这种相似写法的前后传承的关系。无论从欣赏的角度看,还是从学习的角度看,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明月其姿 白雪其质

――汉乐府民歌《白头吟》赏析

晋葛洪《西京杂记》说:“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从这以后不少人便把这首诗的作者归之于卓文君,但是这个说法颇有附会之嫌。不过,作者不管是不是卓文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首诗中所反映出来的古代妇女在婚姻爱情中的地位,是非常具有普遍性的。白居易说:“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反映古代妇女这种悲剧命运的诗歌,不论在古代民歌中,还是在封建文人的创作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许多。由于妇女在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中毫无地位,以及受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束缚,她们在婚姻爱情中完全处于被支配、被主宰的境地。不唯如此,还要逆来顺受、怨而不怒。但这首诗则通过女主人公的语言、行动,让我们看到另一种古代妇女形象――纯真、强烈的感情,清醒、深邃的思想,爽朗、大胆的个性。

首句既是起兴,又是比喻。以高山白雪、云间皎月比喻诗中女子纯真的爱情和磊落的胸怀。可谓形质兼美,秀外慧中。这使得那个喜新厌旧,心有“两意”的浮薄浪子,显得更加卑污可憎。“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闻”之即“来”,女主人公那种主动果断、爱憎鲜明、泼辣倔强的性格跃然纸上。下两句,以“今日”、“明日”对举,仍然是明快斩决之语,女子的性格一以贯之。虽然是面对人生中最难解决的感情问题,却一点也不粘粘乎乎拖泥带水。既然情去恩移,那就只有各自东西。“躞蹀御沟之上,沟水东西流”中,以方位上的东西相对,比喻两人情感上的分道扬镳。

诗的第三节是一个转折,表达了女子心目中理想的爱情和婚姻的样子。那就是:“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两句是写实,以现实生活作为抒发理想的出发点。伤心啊,伤心啊!姑娘出嫁时总是那样哭哭啼啼,其实那倒是不必要的,只要嫁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白头偕老,那便是美满的姻缘。这里的“一心”,对照上文的“两意”,得到“一人心”是幸福的、幸运的,那么遇到“有两意”的男子,不用说,那才是真正的痛苦、真正的不幸,才应该悲伤哭泣!这是用自己的辛酸换来的教训,也是对他人的希望和劝戒。

《诗经》中有以钓鱼来比喻男女求偶的,如“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卫风.竹竿》)。“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即化用了这几诗。钓竿是那么柔软细长,鱼儿是那么新鲜活泼。这是想象她的丈夫和新人之间情欢意洽的情景,这种情意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呢?“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联系上两句,它的意思就是男儿本以为重,(你)何以用金钱作为钓饵,去博得新人欢爱呢?诗的结尾从正面提出问题,再用反问句顶住,可谓冷嘲热讽,鞭辟入里,意味深长。

《白头吟》一诗为我们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一促带有普遍性的罪恶!女主人公的遭遇和那些不幸的女子一样令人同情,不仅如此,她的行为,她的性格,更给人一种鄙弃邪恶、追求美好生活的启示和力量。

本诗只写了女主人公一个人的形象,没有描写那个负心男子的形象,但给读者偏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女主人公的形象是白雪、皎月,她是受害者,我们就可以想象到,对这么美好的女子居然忍心加以伤害的男子会是多么的丑恶猥琐。此种手法是高明的间接描写的手法。虽对描写对象的形象不着一字,却会让读者自己在心中有一个十分明晰的判断。

诗在内容的叙述上是时而今,时而昔;时而己,时而彼;时而现实,时而理想;这种回环交错,似乱不乱,峰断雾连,层层推进的结构方式,既真实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心烦意乱、思前想后、悲愤难平的意绪,也生动地显示出她那种周密而深邃的思想,无怪人称之为“妙口妙笔”(《古诗归》)!诗中多用比喻,而且相当灵活,有用在一节之前,有用在一节之后,与叙事抒情融成一体,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也体现了民间创作的一个显著的特色。《白头吟》以它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象,永葆其惊人的光彩!

 

三、平淡之下的沧桑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杜甫诗中最富有情韵、最有含蕴的一首诗。仅仅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文艺作品不在长短,关键在于艺术水平的高下和思想内蕴的深浅。杜甫号称诗圣,他的诗被后人尊为诗史,杜诗的整体风格沉郁顿挫,比如《春望》和《三吏》、《三别》,但是这首诗却有些特别,他的笔调是轻扬的,他的感慨却是深沉的。

李龟年是唐朝开元年间著名的音乐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时正是少年时,而整个时代正牌所谓的“开元盛世”。当时的王公贵族都比较喜欢文艺。杜甫和李龟年都是作为杰出的艺术家而受到这些王公贵族的礼遇的。

诗中的歧王指的是李范,崔九指的是殿中监崔涤。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说的是杜甫和李龟年当年在洛阳时那种诗酒风流的生活,饮酒、写诗、弹琴、听曲,无忧无虑、得意洒脱。这两句诗的写法是互文见义,就是说并不单纯地指在歧王府和崔涤宅里的诗酒生活,而是一种泛指,泛指他们在洛阳的繁华昌盛的环境里的美好日子。这两句有留恋、有回忆、有感叹,还有淡淡的向往。但是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来,他只是平平淡淡的写了两句,从表面来看,几乎不带有感情色彩。就是用白描的手法,有什么就写什么。但是这里边所包含的沧桑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诗人站在现在回首当年怎么怎么着,那时是多么年轻、多么浪漫、多么潇洒,但是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今天又不期而遇了,双方却都老了,还有没有原来的心情呢。杜甫与李龟年这次相遇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国家经过这么大的战争已经元气大伤。而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二人也都正处于落魄潦倒之时,而且杜甫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所以诗中的感情是凝重而深沉的。从中我们不难体味到诗人一生漂泊不得志的凄苦心情。

上面两句是回忆,下面两句就回到现实中来了。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心中之情以眼前之景出之,浑然无迹。晚春落花时节正是伤春之时,在这样的情境里又遇见故人,那种悲欣交集的复杂情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因为彼此都经历了那场天翻地覆的大动乱,国家的不幸,个人遭遇,身世的飘零,是两个人共同的沧桑。一个老诗人,一个老音乐家,在这个乱花缤纷的时节重逢了。风景依旧,但是人老了,世事也变了,时代也已不是过去的时代了。《世说新语》里有一句话: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意思是说,风景还是原来的风景,国家却不是原来的国家了,用这句话来形容这两位老朋友此时的心境再恰当不过。

在这里,杜甫把这么沉重的历史、这么深沉的回忆却用这么平淡的语调说出来,真是举重若轻。关键是诗人并没有在他的诗里出现什么战争啦、离乱啦、苦难啦,他只是轻轻地一声叹息,就把那么多的内容都包含进去了。更让人感叹的是,这首诗的的前两句写杜李二人在洛阳的交游,并未具体写他们究竟干了些什么,前面笔者提到的所谓“饮酒、写诗、弹琴、听曲”都是读者的想象。就是说,实际上这里用的是虚写,轻轻一点,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任意想象这两个当年正值青春年少、才华丰赡的艺术大师是怎样的俯仰笑傲、放浪形骸。其实,从整个这首诗来看,通篇都在用虚笔。第三句“正是江南好风景”也没有告诉人们是怎样的好风景。我想这可以用一句禅家的话说就是:不可说,不可说,一说便错。具体描写常常会束缚读者的头脑,中国诗又最讲究含蓄蕴籍,说得太白太实太细往往会倒了人们的胃口。这首诗的后两句收尾尤见功力,毫不拖泥带水。轻描淡写却又干净利落,可却让人感到词短情长余韵悠然,越是细品越是感到深情远致,绵绵不绝。

杜甫把一个历史大背景集中投射在两个备受流离之苦的沧桑老人身上,以小见大、寓情于景,其中有时空的流转、有今昔的对比、有世事的变迁、有人生的况味。这多么的内含集中在短短的、平平常常的四句话里,真是大手笔。诗中没有一句直白的表露,身世、时事一句不涉,但让人一看就知道写什么的,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恩格斯说过,文艺作品中的立意应该含蓄一些。但是这首诗的艺术水准都不能用含蓄二字来形容了,它几乎已经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

写人事沧桑、家国巨变的诗很多,能写到这首诗的高度的却不多见。比如,杜牧有一首诗《泊秦淮》,写得也很好,但它的缺点是还是有些直露。他还有一首诗叫《赤壁》也不错,但缺点跟上一首一样。

对于这首诗还有另一种解释,清朝学者王嗣奭这样解释这首诗的后两句,他说,落花时节正是伤春的时节,在这样的时候遇到故人,所以才成了好风景。就是说后两句是倒叙手法,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江南正是好风景呵,为什么是好风景呢?因为在这时候遇见了李龟年。这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解释。

四、悲歌可以当泣

          ――杜甫《羌村三首》赏析

羌村三首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757年,杜甫为左拾遗时,因疏救宰相房琯触怒肃宗,差点被杀掉。是年8月,肃宗命他离开凤翔,回鄜州的羌村探望家小。《羌村三首》即这次探家所作。三首诗像三个联接着的画面,描绘了作者回到家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一首,写作者“归客千里至”之后家人团聚的又悲又喜的情景。起句先点明时间:“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夕阳西下、山势峥嵘、晚霞绚烂。“日脚下平地”一句,既是写时间,也是暗喻作者经过长时间的奔走,也终于到家了。但诗人并没有直接写家人出迎或自己扣门,而是先写门前的鸟儿:“柴门鸟雀噪”,预示着“归客千里至”,笔势回还,跌宕有致。下面才写诗人与家人见面的情景:“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诗人此处写乱世家人的重逢,不写喜,不写欢快,而是用了一个“怪”字,一个“惊”字,极写兵荒马乱之中人命如草,能够生还,已是望外之事。这是老杜特有的笔法。下面两句就交待了为什么家人会有这种“怪”和“惊”的表现了:“乱世遭飘荡,生还偶然遂”。“偶然”二字含有极丰富的内容和无限的感叹。此中既有身陷叛军营中之后的死里逃生的侥幸,又有对于官场风波险恶的的切身之痛。第一首最后四句将此种情感一直延续到结尾。连邻居们都因之与作者一起感叹歔欷。收尾两句:“夜深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写一家子在夜深人静之时,聚首对坐,竟然象在梦中一样。既有喜悦,但更多的是悲哀。此两句已成千古名句,不断被后世文人墨客称引化用。主要是这两句平淡中见绝大深情,非有大感慨者不办。

第二首,写杜甫居家的感触。虽然回家了,见到家人了,相聚总比离散好,但诗人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好起来。对于一个对人民和国家怀着深沉之爱的人来说,不能为国尽忠就是苟且人偷生。呆在家里也变得可耻了。诗的起句就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晚岁是年老的意思。因为认为是偷生,所以连天伦之乐也觉得“少”了。“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连孩子们都已经感觉到父亲的这种复杂的心情,畏亲复去,正是因为己知父亲此次归来定不会长久。下两句:“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是对去年暑天的回忆。接着:“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马上回到现实,抚今追昔,百感交集。萧萧北风一句,乃是写诗人此时悲凄愁苦的心情的。这种悲凉愁苦,既有对国事的无望,又有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末四句写秋稼己收,新酒将酿,可以此来消心中的块磊了。明写酒,实不在酒。表面上说,姑且用酒来麻醉自己一下吧,但哪里是心里话?又是曲笔。

第三首,写邻人来访。诗人虽然孤独,但并不寂寞。当此国家万方多难之时,大家同病相怜,邻人之间的走动也可看作是一种彼此的精神慰藉和鼓励。起首四句和第一首的“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写法相近,极有情调。来人都是父老,且“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手里拿着礼品,来慰问他。并“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父老们说酒不是好酒,只因为年青人都已经东征了,无人种地。写极了父老们的厚道、淳朴。其实,父老们来慰问诗人,也可以说是借此来安慰自己。此时天下烽烟正炽,百姓苦难方殷,前途未卜,谁也不知道何时是尽头,所以,父老们的慰问既是慰人,亦是慰己。诗的结尾四句:“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萧涤非先生解释这几句说:“请为父老歌,一来表示感谢,二来宽解父老。但因为是强为欢笑,所以歌也就变成了哭。”(《杜甫诗选注》)信然。尤其最后两句,让人读之泣下。杜甫是个自视甚高的人,理想远大,抱负不凡,想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现在国事艰难,自己却只能以酒浇愁,怎不令人痛苦愤懑呢。

这是一首组诗,亦为杜甫集中的名篇。作品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和乱世,却时时处处让人感到他在写战争和乱世,这就是杜甫的高明所在。杜甫通过回家所见的三个小小场景,侧面表现了乱世的艰难,语言朴实,情真意切,在杜诗中占有重要地位。

 

五、茫茫世事  款款深情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赏析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词)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悽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如今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愰忽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也是一首悼亡之作。但与前人相比,东坡这首词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的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而今想起,更觉人天永隔,备感痛楚。王弗逝世后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到压制,心境是悲愤的;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已极。适逢亡妻十年忌辰,正是触动心弦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制。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想到爱侣的死,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令人格外感动。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不到,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假设,深沉、悲痛,而又无奈,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更加深了一层。

词的下片才真正真正进入“梦境”。作者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在那里,与自己的爱侣相聚、重逢。这里作者描绘了一个朴实、感人而又美好的场景――“小轩窗,正梳妆”。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但东坡笔力的奇崛之处还在下边两句――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妙绝千古。正唯无言,方显沉痛。正唯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

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语)。东坡此词最后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

六、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赏析

 

这首词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为王姓女子而作,有人认为是为温都监女作,即这是一首爱情词;但也有人认为是作者对现实不满,抒发愤懑之情的,也就是说这是一首影射、刺时之作;还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写作者的寂寞之情的。本文认为,将此词定位为作者抒发自己对现实不满的寂寞之情是比较恰当的。

本篇是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在黄州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三年(1080)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

定惠院,一作定慧院,在今湖北省黄岗县东南。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词先写定慧院夜半时分的寂静情况。“漏”指漏壶,古时以漏水来计时的器具。“漏断”,漏壶里的水滴尽了,指夜深。“缺月”,这一意象,一是指夜色之暗,一是象征人事之不完满。“疏桐”与“缺月”对举,“疏”字亦有不完满之意。且暗淡的月色从疏枝间漏出,斑驳破碎,益增夜色之凄清。这段大意是说,在院中夜深人静,月挂疏桐之时,仿佛有个幽人独自往来,如同孤鸿之影。这个“幽人”,可能是想象的,也可能是苏轼自指。实即“夜中不能寐”“披衣起徬徨”之意。“幽人”之幽,兼有幽居、幽雅之意。“幽人”之“独往来”之情,必有不能为外人道者。

下半阕承接上文而专写孤鸿,说这个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却不肯栖息,只得归宿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以孤鸿自况,“拣尽寒枝不肯栖”句,尤见出作者不愿曲意改志,与世俗合流的峻洁姿态。清人张惠言《词选》卷一引鲖阳居士对这首词的解释,略谓:“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虽嫌拘泥,相去亦不远。

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有其独到高妙之处。黄庭坚《山谷题跋》评此词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评价可谓甚高。黄蓼园《蓼园词选》谓:“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陈廷焯《词则·.大雅集》评此词说:“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也推崇备至。至于这首词的章法也很独特,前人已有道出者。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中说:“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说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可见苏轼在词的创作上的天才纵横之气。                     

七、穿越时空的情怀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赏析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历来,文学史研究的“槛内人”和“槛外人”多将苏轼目为豪放词的代表。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将其词作笼统地称为豪放也并不符合实际。苏轼在词的写作上是个多面手,不仅在多种体式上能够出入自如,在词的风格上也几乎是“面面俱到”。既有豪放的“大江东去”,也有缠绵的“多情却被无情恼”;既有深情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有达观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既有闲散的“牛衣古柳卖黄瓜”,也有执着的“一簔烟雨任平生”。即以这篇水调歌头论,也不是一个豪放所能概括的。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时作者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从题序来看,盖为醉后抒情,怀念兄弟(子由)之作。本篇除具苏词一般共有的豪迈清雄之外,它还有其飘逸空灵以及韶秀方面的特点。是苏轼词的另一副“面孔”。

这首中秋词是写孤独的。大凡感情细腻、精神世界丰富之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在一些大作家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苏东坡就是如此。既以本词而论,表面上看是写作者思念自己兄弟的,而骨子里却是对于宇宙人生的深沉感喟。而其底色则是孤独。这孤独至少有这样几个层次,一是作者对于人世间得不到他人理解的悲叹,一是作者对于人生天地间如远行过客的无奈叹息,一是作者关于整个人群相对于茫茫宇宙的那种大孤独大寂寞的独特而敏感的感悟。全词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是思亲的愁苦,一是对现实的不满。作者以晧月起兴,营造出一种人间天上、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在看似逸兴遄飞、俯仰古今的潇洒风流之下,寄托着深深的对于人世人生的无常变迁的感慨。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合人事,表现出自然社会契合的特点。它上片借明月自喻清高,下片用圆月衬托离别。开篇“明月几时有”一问,排空直下,笔力奇崛。诸家指出此处词意和屈原的《天问》、李白的《把酒问月》的传承关系,正可说明作者“奋励有当世志”,而又不谐尘俗的抑郁心理。“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跌宕多姿。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的徘徊困惑心态。苏东坡的思想世界中,本就儒、释、道交杂兼有。其为政则儒,其处世、为人则释、道。所以,在苏轼一生中,出处进退始终是一个纠缠不清的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把中国传统的关于月的神话传说具象化。说入世不易,出世则尤难。言外之意仍是说,得在现实社会中好自为之。看似由出世转向入世,由消极转向积极;实际上是用曲笔表达了,人世只不过是走投无路之后的、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用积极写消极,自然挥洒,确是不同凡响。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一韵一意,一意一转,淋漓挥洒,无往不适。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云:“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照无眠”者,当兼月照不睡之人与月照愁人使不能入睡这两层意思。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谓月圆时,月固无恨矣,而人不圆,见圆月而有恨。又进一步说:月“长向别时圆”,似言月不解人事,而实叹人事长有恨。深情曲折,有言语所不能尽道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谓人事离合、月缺月圆本是古今常态,不必放在心上。似是自我安慰,又象劝慰别人。实质仍是无奈。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拈出“但愿”二字,只是凭空的想望,未来的聚合还在可有可无之间,前路未卜,只有明月是实实在在的。千里婵娟是实,千里共婵娟却未必可以做到。所以仍然是慰情聊胜无。这两句据南朝宋人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伟大高洁的情怀。其悲天悯人、绝俗高蹈旷古未有。从最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厚道的苏轼、博大的苏轼。

《水调歌头》中秋词,是苏词代表性篇章之一。此词一出,遂关天下人咏月之口。它匠心独运,想落天外,极富浪漫色彩。其风格既不豪放,亦不婉约,而是飘逸潇洒、清俊高迈。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八、孤标傲世的情怀

――陆游《卜算子·咏梅》赏析

这是一首写孤独、写抱负的词。

梅花雪中吐艳,孤标傲世。而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见,陆游对于梅花的品格、精神,是有着强烈的认同感的。另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看,即作者是像“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周敦颐先生那样,在以莲花自况。我们知道,陆游在宋、金斗争中,是著名的主战派,因此,受到统治集团的孤立、排挤和打击。但终陆游一生,其抗金恢复的志向不改,节操不变。

先看上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梅花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怀抱。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甚至遭人误解,此种境遇竟然落在了这样的一树梅花身上。“断桥”二字,极力营造寥落、凄凉之气氛。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二句已是情语了。

黄昏时分,暮色苍茫,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独立寒风之中,只有“独自愁”了。“独自”二字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更突出孤独寂寞之情。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更著”写出了梅花的艰难处境。从上面四句看,这梅花所受的压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无所不至。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可谓情景交融。这种情景交融是为表现两个词“寂寞”和“愁”服务的。到这时,作者还仅仅写了梅花艰难和寂寞的一面。还没有写到梅花另一面。

下片,托梅言志。着力表现梅花孤标傲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高洁的另一面。

“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是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这里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说“争春”,是将梅花拟人化了,暗喻人事。“妒”,则非草木所能有,亦为拟人手法。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

最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与热忱,一往无前,排空而来。这两句已经全然没有了上片的寂寞无主、孤独愁怨。还是以花自况,但与上片对比,挺然而出,有一种强烈的冲击力。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命运之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境遇,引起人们的同情;而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但“只的香如故”,百转千回,到死痴心不改。

末句最有力量,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老、悲戚,一古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本词上片写环境、身世,重在孤高;下片写品质、抱负,重在节操不变。既有对比,又有呼应,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几百年之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用同题写了一首《卜算子》。词曰:“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将这首词与上面陆游的词放在一起,对照着读,别有意味。

九、对爱情的绝望表白

―陆游《钗头凤》赏析

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枊。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写的是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陆游的原配夫人唐琬是陆游的表妹,乃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他们结婚以后,琴瑟谐调感情甚好。但是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这个儿媳。逼令陆游休弃唐氏。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被迫分离。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遣致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百虑翻腾,遂乘醉吟赋是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词中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作者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词的上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分离的痛苦。起首三句,“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极言唐氏之美,春色之盛。并以此追忆二人当年偕游沈园的美好情景。选取特定的场面和一两个最富代表性的情事细节,展开回忆。“红酥手”之“红”,“黄滕酒”之“黄”,色彩明丽强烈,相互映衬,极具视觉冲击力。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致,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的作用。并且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蜜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和幸福。加之“满城春色”、一街烟柳,使作者的抒情、追忆与怀恋组合成一幅绝美的图画。

“东风恶”数句急转直下,几乎让读者喘不过气来。与上三句之美妙和谐相比,其愁云惨雾般的痛苦、矛盾、愤懑、无奈,达于极点。“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丰富,乃全词之关键,是作者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东风狂吹乱扫,破坏了美好的春景。带来了词人的“一怀愁绪”,造成了恩爱夫妻的“几年离索”。这主要是一种象征性的比喻,用东风之恶象征比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由于陆母是这种恶势力的主要力量,所以作者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美满姻缘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感情上蒙受巨大的折磨,上片最后三字“错,错,错”,几近呼天抢地,历来写感情之沉痛者莫过于此。这个“错”与上面的“恶”一样,都未点明是谁之错。我们既可想像是作者悔恨自己之错,也可以认为是作者指责他人之错。其激愤之情如大河奔泻,一气贯注。但又不是一泻无余,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云云,就很有味外之味。

词的下片写现实,进一步抒写夫妻被迫离异后的深哀巨痛。  

“春如旧、人空瘦”承上片“满城春色”而来,极言春色依然,物是人非之慨。“人空瘦”,与从前的红润的,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对比。描写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容貌变化是心情的体现。“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庾信语),“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分明使她“人空瘦”了。其实这里既是写唐氏之瘦,也是写词人自己之瘦。思念是相互的,痛苦是双方的。词人为“一怀愁绪”折磨着,唐氏何尝不是?“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能不哭、能不泪流满面吗?与上面一样,此处之泪既是唐氏之泪,又是词人之泪。唐氏之泪流在面上,诗人之泪流在心里。而一个“透”字,写尽彼此伤心之甚。

词的最后几句,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遥相呼应。虽是景语,但一片萧索落寞之象,正是词人与唐氏双方此时心理的写照。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语),一笔而兼有二意,却又浑然天成,了无痕迹。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两句虽只寥寥八字,却实从千回万转中来。虽说自己情如山石,但是,这样一片赤诚的心意,又如何表达呢?明明在爱,却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却又割不断这爱缕情丝。近在咫尺,渺若山河。“莫,莫,莫!”三字,可谓惊心动魄、一字千斤。事已至此,再无挽回之可能。这深沉的绝望,这万千的感慨,这如山之痛还想它做甚?罢了,罢了!

宋人陈鹄的《耆旧续闻》和周密的《齐东野语》均谓唐琬在这次与陆游会面之后不久即郁郁而死。这首词对封建礼教吞噬人性的血泪控诉,让人读后荡气回肠,称得上是千古绝唱。

十、感慨深沉的爱情绝唱

――陆游《沈园》二首赏析

沈园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炫然。

 

陆游在文学上不以爱情诗词见长,而多的是金戈铁马,恢复中原的豪迈之作。但他为数不多的爱情诗词却大多是上乘之作。比如他的《钗头凤》,比如他的《沈园》二首。《沈园》二首应该和《钗头凤》对读,这样才能更好的体会陆游的情感世界。陆游是一个顶天立地、豪气干云的大丈夫,一生以恢复中原为自己的理想和事业。但他的个人家庭生活却充满了悲欢离合,特别是与结发妻子唐琬的爱情悲剧,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个人不幸。绍兴25年春,陆游与唐琬夫妇“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园”。陆游赋《钗头凤》一词题壁间,唐氏见后亦奉和一首。据宋人陈鹄的《耆旧续闻》和周密的《齐东野语》记载,唐琬在这次与陆游会面之后不久即郁郁而死。自唐琬死后的五十余年间,陆游写了许多首悼亡诗,《沈园》即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两首。

《沈园》之一回忆沈园相逢之事,充满悲伤之情。“城上斜阳画角哀”,残阳如血,画角哀鸣,渲染出一种悲凉氛围,作为全诗的基调。而惨淡之斜阳,亦给沈园抹上一层悲凉的感情色彩。“画角”是一种涂有彩色的军乐器,发声凄厉哀怨。然而,此处之“哀”实际更是诗人悲哀心情之外化,表面写景,实为写情。次句即引出处于悲哀氛围中的“沈园”。诗人于光宗绍熙三年(1192)六十八岁时所写的《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序》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按:实为三十八年)尝题小词壁间,偶复一到,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而诗人创作本诗时已是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春天,时间又过七年,时移世易,人物浪淘,诗人睹物伤怀,感慨万千。沈园面目全非,景物不复可认。佳人已逝,池台非旧。诗人对沈园具有特殊的感情,这是他与唐氏离异后唯一相见之处,也是永诀之所。而今故地重游,其心情之寥落悲慨可以想见。

下两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虽是物己换、人已杳,但还是有迹可寻。看到桥下的流水一如往昔,便感到似见故人。“翩若惊鸿”比喻当年唐琬风姿之美。只是此景引起的回忆,恰恰触动了诗人心中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分。睹此物,忆斯人。斯人虽美,却已随风而逝,能不让人痛彻心肺?虽然已过了四十余春秋,而诗人念兹在兹,“一怀愁绪”,绵绵不绝。最为可悲的是,一切已无可挽回,那照影惊鸿已一去不复返了。此地唯余风烛残年的诗人形影相吊。

《沈园》之二写诗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梦断香消四十年”,感叹唐氏溘然长逝已四十年了。陆游于八十四岁临终那一年所作悼念唐氏的《春游》亦云:“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陆游在禹迹寺遇到唐琬是在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其后不久,唐琬即郁郁而死。此诗上距那次会见已经四十四年,这里“四十年”乃取其成数而言。次句“沈园柳老不吹绵”,表面写沈园当下之景:沈园的柳树已经老得不再有柳絮了。实际是借以自喻。诗人此时已经七十五岁,年逾古稀,正如园中柳树,老态龙钟。下句“此身行作稽山土”,亦是写诗人之老。是对“柳老”内涵的进一步说明。但尾句“犹吊遗踪一泫然”,是一个转折,人虽然老了,但对于唐氏的爱情却依然坚贞不渝。尤其“泫然”二字,饱含多少复杂的感情、深沉的怀恋!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树(柳)犹如此,人何以堪。”诗人具大情怀,有大爱心。李商隐有诗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陆游此情足以感动天地,传之永久。

这二首诗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却又朴素自然,当行本色。其笔姿转折回旋,一唱三叹,则诗人肠九回而寸断的凄恻之情,让人宛然如见。

十一、报国有心 请缨无路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赏析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贡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台,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一生都是一个战士。但南宋朝廷的投降政策却使他投闲置散,不得一遂报国之愿。这首《水龙吟》是辛词中的名篇,作于乾道四年到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

明珠投暗,怀才不遇是人生中最大的痛苦之一,更何况,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具有绝大天才和具有巨大爱国热忱的辛弃疾身上呢。辛弃疾南归前,驰骋抗金沙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何等的英雄。而南归后,被南宋小朝廷中的投降派排挤打击,又何等的愤懑和无奈。这首词,就是此种无奈心境的寄托与抒发。

上片大段写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尽头。气象阔大,笔力遒劲。“千里清秋”点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天高气爽,正合极目远眺,大江东去,流向天边。而那些仿佛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旋形的发髻的青山,一层层、一叠叠,引起词人的家国之愁和身世之恨。因之,绵绵青山亦会“献愁供恨”。愁恨为何?下面“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破空而来,虽没有正面交代,但我们从中已经体会到了,此即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意。这里的“断鸿”(失群的孤雁)和“游子”,都是作者自况,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南宋为自己的故国,满怀报国恢复的热情。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特别是“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之情。“吴钩”,本是杀敌利器,如今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栏干拍遍”,道出作者胸中抑郁苦闷之气,唯借拍打栏干发泄之,耐人寻味。更为可悲可叹的是,此种“登临意”竟“无人会”。举世皆醉我独醒,不仅苦闷,而且孤独。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现在又是深秋了,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却不能象张翰那样飘然归去。自己的家乡还在金人手里,想回也回去不了!下面三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郞才气”,也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后来许汜把这件事告诉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楼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郞,指刘备,这里指有远大志向的人。这几句是对南宋朝廷那些贪图禄位、求田问舍的庸碌之辈的讽刺。“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句沉痛之极。流年,即年华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是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意即自己正当年青有为之时,却空有安邦定国之计,经天纬地之才,无处施展。时光流转,年华浪掷,北伐无期,中原难复,怎不让人痛心疾首。这三句,是全词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点。词最后三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写作者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亦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倩,请。“红巾翠袖”,古代女子的装束打扮束,这里指歌女。

总之,这首词,境界阔大,气魄雄浑,寄意遥远,感慨深沉。通过所见所闻所感,层层展开主题。结构曲折而严谨。而且典故使用贴切精妙,天然浑成。不愧为传世之作。

十二、清醒者的呐喊

――龚自珍《咏史》赏析

龚自珍(1792-1841)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时代。而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也已经像一条古老的破船,千疮百孔。旧时代虽然行将就木,却一时死而不僵。当时社会上乌烟瘴气,一片死气沉沉。龚自珍《己亥杂诗》第一百二十五首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其中的“万马齐喑”的景象,就是当时社会的形象写照。这首《咏史》则是另一把投向黑暗现实的匕首。

此诗是作者于1825年,即道光五年冬季客居昆山时所作。虽名咏史,实是讽时。首联:“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沽名钓誉、互相标榜的风头人物。他们大多为依附权贵门下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这些人没有见识,没有理想、更没有操守,既彼此勾结,又互相排斥,终日以争名逐利为业,即诗中所说的“恩怨”。金粉,古时妇女化妆用的铅粉,这里指繁华绮丽的生活。东南十五州,泛指江南富庶之地。这两句用“金粉”来衬托那些所谓名流们的庸俗生活。而“金粉”又是这些人追逐的对象。

颔联:“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这两句是写那些同大官僚、大盐商关系亲近的狎客,把持了全部盐政;摇着团扇的才人,占据着朝廷高位。牢盆,煮盐的工具,这里指把持盐政。狎客,封建帝王或大官僚特别亲近的幸臣或门客。全算是全局的意思。团扇才人,指不学无术而行为卑污的贵族子弟。这一联紧承上联,还是说的“金粉东南十五州”里的事情。一方面是特别善于钻营、唯利是图,在政治上毫无操守的狎客们在呼风唤雨;另一方面,纨裤子弟尽管流连声色、生活腐化、万事不做,却可以高踞政权的上层。这样的社会、这样的时代多么令人绝望和窒息呀。

颈联:“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这两句是说,读书人都远远地避开,不敢说话,因为害怕文字狱;即便有人著书,也不过是为了糊口。此二句充分体现了作者敢于揭露、批判现实的勇气和魄力。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的文字狱清朝是最为酷烈的。尤其康、雍、乾三朝更是发展到极端。知识分子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杀掉的不知凡几。这使整个社会都生活在极为恐怖的气氛中,特别是知识分子,更不敢稍有挣扎。许多人只好扎进故纸堆中寻求安慰。不敢面对现实,更无法面对现实。在这样铁屋一样的黑暗中,龚自珍敢于发出这样的呐喊,其勇气确实非同小可。联系上面两联,就是说,清朝的社会之所以死气沉沉、毫无生气,除了那些无聊、无耻、无所作为的名流、狎客、团扇才人们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字狱。龚自珍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他的勇气,还表现了他的锐利、独到的眼光。他是一个清醒者。一个“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式的清醒者。

再看尾联:“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这两句是说,如今在那些东南名流中,再也找不到有骨气的人了。这是对当时那些奴颜婢膝、醉心功名利禄,而向清朝统治者卖身投靠的士大夫的讽刺。这里用了一个典故。田横是楚汉相争时齐国的贵族,曾经占据齐国旧地,自立为齐王。刘邦消灭项羽之后,田横带领五百多人逃入海岛。后来田横因不肯归顺刘邦而自杀,其手下五百多人也全部自杀而死。事见《史记·田儋列传》。作者引用这个典故意在讽刺那些名流人物,只知奔走权贵,毫无廉耻。列侯,汉制,群臣异姓中有功而封侯的,称为列侯。

龚自珍是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主张经世致用、改革内政。他在这首诗中揭露当时的政治黑暗,痛斥东南地区一批庸俗鄙劣、祸国殃民的所谓名流人物,其忧国忧民的情怀,百年之下,如获见之。在艺术上,这首诗虽然是议论时政之作,但并不以议论为主,也不作具体、详细的刻画描绘,只是概括地指出现实中的黑暗现象。抒发情感,表明态度。观点鲜明,语言淳厚有味,避免了一般议论的枯燥和单调。用典亦贴切自然。最后一问矫健有力,劲透纸背。总之,这首诗是龚自珍的代表作品,诚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十三、荒诞人生的写照

――钱钟书《围城》赏析

钱钟书一生以学术名世,其《管锥编》、《谈艺录》等著作享誉学林。然其文学创作亦有不凡业绩。特别是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围城》,更为他在广大读者群中赢得了绝大声名。《围城》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是知识分子,而钱钟书所用笔调则是幽默夹杂着讽刺,甚至可以说讽刺多于幽默。因此,我们不妨将《围城》看成是新的一部《儒林外史》。钱氏对于那个特定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但《围城》的价值还不止此。它除了反映时代外,还描写了人性的阴暗与软弱,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人生深处亘古以来的荒诞感的把握与理解,远远高出某些故作深沉又自以为是的平庸作家。

所以,《围城》有一明一暗两大主题。明的主题是暴露批判了一些旧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劣根性。这个主题贯穿全篇。暗的主题是揭示了人生中普遍存在于情爱(不是爱情)、婚姻、家庭里的一种莫明其妙的荒诞性、虚无感,以及普通人在这种荒诞与虚无的控制下的无可奈何的尴尬处境。这一主题却只有在读完了全书之后,细细品味才会体会得到。

《围城》将旧知识分子身上的劣根性概括成两种。一种是保守因循虚荣矫情不切实际和懦弱;一种是小农意识小市民习气小资产阶级情调。后一种又具体表现为虚伪自私唯利是图目光短浅庸俗与无聊。前者以方鸿渐、赵辛楣为代表。后者以苏文纨、李梅亭、高松年、孙柔嘉为代表。作者的态度是一同情一批判。

以方鸿渐为例。他留洋归来,而学业无成。沾染在他身上的是那种“中西合璧”的时髦而肤浅的坏习气。他的刻意的小心翼翼的卖弄,他的若有情若无情地引逗苏文纨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的在孙柔嘉面前的束手无策乖乖就擒,无不显示了这一点。但他接受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又使他的精神世界中掺进了些许中国本土知识分子的清高正直的成份,赫然别于李梅亭、陆子潇之流。也因之,使他在当时千疮百孔山河破碎的中国社会里举步维艰处处碰壁;使他试图玩弄苏文纨而终被苏文纨所玩弄;也使他竟然被一个小小的俗气十足的孙柔嘉搞得焦头烂额晕头转向狼狈不堪。再说赵辛楣。他在这一群里还算比较好的。忠厚仗义不计前嫌。但他寡断、软弱、守旧,没有男子汉气概,不敢爱不敢恨。他的思想中同样有些不中不洋半中半洋真假参半的消化不良病。他和方鸿渐在个人生活上的不幸该是异曲同工的罢。可以说,方、赵二人是旧中国缺乏远大理想,又清高自负,平庸、平凡、善良、软弱的知识分子的典型。

《围城》无情地鞭挞了隐藏在民族心理深层的那种麻木短见近于可耻的实用主义劣根性。在兵火中奔赴内地的一行人中,没有一个想到国家会怎么样,民族的命运会如何!他们最关心的只是明天的工作薪水职称地位,眼前的天气住宿伙食旅费。他们惶惶如丧家之犬,看重的不过是自己的一介蚁命。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李梅亭那只一半是书一半是药的大箱子,沉甸甸的,仿佛从书里扛到了书外,让人恶心生厌。国家风雨飘摇,他们居然还有心思为一己的蝇头小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讨论第二个主题,不妨先谈一下“围城”的象征意义。我想,“围城”并没有具体所指,它不是指婚姻,也不是指家庭。它实际上代表了尘世中人、事、物等等的一个过程或轮回。代表了文明社会中人们心路历程的一种循环。进围城也好,出围城也罢,围城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它的存在对于我们是暗示也是诱惑。像悬在驴子眼前的萝卜,暗示我们那可以吃,又诱惑我们去吃,我们就在这暗示与诱惑之中一步步前进。而萝卜与驴嘴之间的距离,也即人与围城之间的那段我们仿佛走过的距离,(实际上永远走不过)才“施舍般地”体现了人生追求的正值。走出围城可以看成负值也可以看成更高意义上的正值。人一生走过的路,做过的事,都不过是进城出城的重复,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荒诞的怪圈。像吴刚斫木,像滚石上山的西西弗。从这种意义上看,方鸿渐陷入的是一个怪圈,赵辛楣陷入的也是一个怪圈,而苏文纨孙柔嘉等陷入的则是另一种形式的怪圈。其实这种怪圈正是人生中随处可见的那种酸甜苦辣,令人啼笑皆非的“轻悲剧”。不是古希腊式的,是美国黑色幽默式的。要摆脱这种处境,只有牺牲人格价值,而牺牲人格价值却意味着堕落。

这也许是《围城》最让人深思的地方。《围城》我们还要读下去! 

十四、绝望而美丽的爱情之花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赏析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经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扼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呵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席慕蓉,蒙古族女诗人。出身高贵,祖上为蒙古族王族。她十三岁开始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席慕蓉进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1981年,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出版,一纸风行,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引起文坛震动,造成“席慕蓉旋风”。后席慕蓉作品传入大陆,亦大受欢迎,席慕蓉旋风迅速席卷大江南北。这样的艺术和生活经历使席慕蓉的诗有一种别样的美感。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空灵奇幻,让人回味无穷。这首《一棵开花的树》就有这样的特点。

诗第一句:“如何让你遇见我”,这是朴素热切的心愿,直率而深挚,毫不顾忌旁人的眼光。第二句“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道出了千百年来恋人之间的一种孩子般的透明而执着的心态:“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因着这种心态,诗人为此求佛已“五百年”,这是一种可爱的“蓄谋已久”,让“局外人”会心而笑;让“局中人”痴迷而骄傲。

为此,佛把诗人变成了一棵树,一棵开满了花的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这里与其说是佛把诗人变成了树,不如说是诗人自己心甘情愿变成一棵树。这样做只有一个原因――能够“长在你必经的路旁”。这是一种怎样的痴心痴情呢!

但是诗人的盼望终于落空了,不知是“你”出于无心还是出于有意,“无视地走过,”将一颗切盼的心揉碎了,开满了花的树也随之凋零了。这里写了一种错过的爱情、擦肩而过的爱情,也是绝望的爱情。所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也。

花儿落了还有再开的时候,心破碎了却无法弥补。

诗人借开花的树喻美丽年华,喻情窦初开、情真意切的美妙时光,将主人公那种持久、骚动、激昂、瞻望的情绪意念表现得含蓄而又热烈。并把这种时时处处都在涌动着的情感与冰冷的无视相对应,更加重了失落的铭心刻骨。不成功的爱情是最痛苦的爱情,一厢情愿的爱情是最让人绝望的爱情。

热情遭遇淡漠,等待终于错过,这种种对立的形态冲击着读者的心灵,也更映衬了出抒情主人公那种追求无着的落寞与凄凉。“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不也正是诗人于茫茫大千世界中寻觅了许久而终于绝望的呻吟么?

这首诗成功地突出了抒情主人公与开花的树、物与我的关系,凝聚成传情达意的意象群落,以及将感受视听化的艺术效果,读之不由人不叹息。尤其是,一棵树,“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极具画面感,极具视觉冲击力,几乎开在读者心里,让人过目难忘。全诗体现的总体风格是宁静、执着。在看似平淡的语气下,是波澜起伏的心的大海。这心海的波澜将一直为着爱而潮起潮落――尽管这爱也许是绝望的。     

十五、生命的感悟

――席慕蓉《青春之一》赏析

青春之一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起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这首诗是席慕蓉作品中的名篇。曾经被灌制成录音磁带广为流传。文学作品中咏青春的篇什不胜枚举,其中的名篇也成千累万,但是席慕蓉的这首诗还是以其独有的魅力让人一见难忘。

所谓青春易逝,节序如流,人的一生中,真正属于青春的那一段时光确实是十分短暂的。当我们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岁月早已从你的身边悄悄滑过了。所以,现实生活中,的的确确如本诗所感叹的:“青春”实在“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当我们不知不觉走过,当我们在生命的某一个点上回首往事,当你重新翻阅青春岁月的如歌年华,当你白发偷偷爬上额头,当你终于意识到你已不再拥有那份美好、那份活力,当你不得不承认那本该重写的历史在现在已形成无法更改的结局。我想,我们对于青春的认识才真正变得深刻,对于青春流逝的慨叹也才真正变得深沉。

坦白地讲,这首诗所取的视角可以说是不很新鲜了,主旨也不新,不外辛稼轩“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之意。但是诗人将青春比喻成“书”,实在是匠心独运。在类似题材的创作中,此种比喻尚属少见。只此一项便已先声夺人,让人眼前一亮。全篇紧紧围绕着这个比喻展开,紧凑,含蓄,自然。书给人的印象是亲切、朴素、雅气。诗人将书赋予了“匆匆走过的青春”这一诗意化的题旨,便使书这一具体事物罩上了一层淡淡的哀伤、淡淡的烦忧的色彩,意味独特而隽永。另外,那掠过的云影、那极浅极淡的微笑,那日落后的群岚。极写青春之匆促、模糊、似有似无,这种对于青春的沧海桑田式的体悟,让人顿生“事如春梦了无痕”之叹。而那被命运的车轮辗得枯黄的拙劣的一页,更让人感到青春的匆促,生命的无奈。诗中主人公的含泪追忆,惆怅、迷离,但给予人心灵的则是一种慰藉、欣悦。“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时光不能回头,青春不会重来,写好的“书”不可更改,尽管它很仓促,尽管它太仓促。

中国历史上多有感叹青春易逝、须当好好珍惜的作品。比较有名的如汉代的《长歌行》(青青园中葵),唐代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等等。但那些作品几乎都是前定地将青春描绘成多么多么美好,而人一旦失去又多么多么哀伤、凄婉。而席慕蓉这首诗中却没有对青春进行过多美好的赞颂,只用命运将美好变为枯黄、拙劣的侧笔,通过阅读、破解来说明青春的仓促、人生的仓促,应及时把握,切莫等“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时,悲哀来到面前,一切已经悔之晚矣。语气冷静,不动声色,似乎没有过多地渲染失去青春的哀伤、凄婉,但正因其冷静和不动声色,反倒更让读者生出一种地老天荒似的对于青春和人生的悲悯。

诗人对于青春逝去的感叹,就象在你背后轻轻推了一下,深沉而不可抗拒。                      

 

十六,追寻古典的精灵

――余光中《寻李白》赏析

寻李白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 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马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地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作谪仙 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 边太太都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 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 乱发当风

――而今 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 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 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铛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 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知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 你说过 皆非他乡

失踪 是天才惟一的下场

身后事 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 杜二也告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 五友 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 无路可入

仍炉火 未纯青 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 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笑 向西哭

长安都早已陷落

这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 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中国诗人历来有写咏史诗的传统,面对或历史上的名人或江山形胜而发思古幽情似乎是中国诗人的一个偏好。因此,在中国古代,有名的诗人几乎没有没写过咏史诗的,也留下了大量佳句名篇。这一传统在现代诗中并没有断绝,不仅没有断绝,而且在一些优秀的诗人笔下得到了发扬光大。其中,余光中无疑是一个合格的代表。

他的这首《寻李白》就应该属于咏史诗的范畴。余光中将有关李白的历史记载和野史传说,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化成自己的诗句,诗中有述有论有抒情有感慨,四者结合得浑然无迹。但这首诗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余光中是以李白的诗歌风格在写李白,如果我们忽略诗歌语言上的古今差异,仅就其内在神韵看,这简直就是李太白作品的白话版。

余光中写李白的诗一共有三首,除了这首《寻李白》,他还有《戏李白》、《念李白》。题材虽一,但特色各异,从中可见余光中对李白其人其诗的仰慕。而余本人的作品亦因此而大有李太白之风。本诗以李白失踪开篇,以李白乘风归去终,因此,寻李白便成为全诗的主调。在淋漓尽致的倾诉中,让读者充分领略了作为诗人的李白的不凡的风度、独特的气质、飘逸的胸怀、洒落的心神,让人千载之下,如获见之。他白的狂放、李白的豪情、李白的抱负、李白的奇异、李白的痛饮、李白的失意、李白的永恒的价值,都在这短短几十行诗中表现了出来。余光中的奇思妙想还表现在,他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写,一方面是诗人李白的世界,一方面是千年之后余光中心中的世界,二者圆融幻化,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任想像自由驰骋,任意挥洒,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一种多层次的美。避免了平面化、简单化的弊病。

余光中的作品中也有幽美缠绵的爱情诗,也有低迴婉转的爱国诗章,但纵观他的诗歌创作,还是以豪放取胜,这首《寻李白》可为代表。开篇如天外飞仙,突兀而至,神奇而美妙。接着,以一种让人透不过气来的语言密度,顺流而下,又曲折往复,构成诗的主体,结尾则飘然远引,余音绕梁,让人一唱三叹。特别是中间部分,既自由抒展,又回旋跌宕,其艺术表现手法已达炉火纯青之境。

余光中是一们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都很强的诗人,他的咏史诗大多在省察传统,但这种省察是带着深厚的现代意识的,这使他的诗,咏史而不泥史,怀古而不复古,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的结合。他曾在《莲的联想·后记》中说:“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当作解读《寻李白》的一把钥匙。

十七,一个时代的回音

――北岛《回答》赏析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我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本诗写于1976年,是对“四人帮”和十年浩劫的反省和控诉,诗的反省是带着批判性的,不是单纯的、一味的声讨,而是强烈的深刻的反思。从而使这首诗大大异于同类题材的作品而让一个时代都处于深沉的回忆中。它的力量就在于此。

单纯的控诉往往流于肤浅的自伤,和疯狂的仇恨,这样的控诉是不能起到警醒历史的作用的,而一个民族的灾难需要的是理性的、深入的、更加宽广的深层次的省思,没有这样的省思,这个民族就不会吸取教训,就不会在灾难之后真正的奋起,真正地走向美好的未来。这首诗之所以到现在为止仍然不过时,就在于它的强大的反思力量。心中有愧的人,在过去年月里犯过这样那样错误的人,曾经盲目狂热的人,受过欺骗的人,受过苦难的人,徘徊挣扎过的人,都能在这首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些影子加在一起,重叠在一起,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多灾多难的缩影。我们曾经走过那么多的弯路,我们曾经经历过那么的磨难,我们曾经那么地轻信幼稚,在看过这首诗之后,会有一种浴火重生的感叹。

这首诗的成功首先是思想的成功,但承载这种思想的是高超的诗歌艺术。北岛用他强健的笔触付与了作品强大的艺术张力。它将抽象的伦理观念与平易的意象相结合,产生了一种超现实的思想力量。不仅如此,其强烈的悲剧感,更是让人透不过气来。冷峻的反讽、浓郁的悲愤、炽热的感情,如火山喷发一般使人惊心动魄。

诗中许多意象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如“镀金的天空”、“冰川季”、“冰凌”、“黑海”、“好望角”等等,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性。特别是“死海里千帆相竞”,就是对文革十年群魔乱舞、人妖颠倒、是非不分、白色恐怖、正义不彰的高度概括。诗中最撼人心魄的是诗人对黑暗势力的连珠炮般的轰击,那么激烈而坚定,那一连串“不相信”所代表的正是善良与正义的呼声,也代表了人民的不可欺、历史的大浪淘沙。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将强烈的感情和控诉进行了高度的升华,从而使诗具有了哲理的意蕴,历史的深度。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对于人民的坚定信心。其浪漫主义情怀和象征主义意象高度融合,严肃、冷峻、庄重、热烈,既有曲折的情思,又有深刻的反思,既有深沉的回顾,又有热烈的希望。

当然,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不是完美无缺,它也有一些小小的不尽人意之处,比如,诗的头两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铺天盖地,从天而降,语携风雷,势不可当。但从第三句开始,语气再也无法达到前两句的力度和气势。从第三句一直到诗最后一句,仿佛都是为了论证前两句而存在的。整首诗好象就是为了提出“卑鄙——高尚”这个警句而写的。这使得这首诗显得有点“头重脚轻”。不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确实振聋发聩,是开启一个时代的名句,也必将流传千古。它的意义已经不限于诗歌,它对中国社会的深层剖析远远大于它对于中国诗坛的贡献。也许所有的艺术都是缺憾的艺术,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的微瑕并不影响它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它的不朽是可以预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