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阴三部曲有什么功效:中国近代文学家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33:58
胡适 1891-1962年、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出身于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1910年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门徒。回国后,先后担任北大教授、校长,国民党驻美大使。在新文化运动中作为统一战线中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也曾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攻击旧文化,并一度参加过《新青年》编辑工作,在当时很有影响。但他提出的“文学革命”或“文学改良主张,”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思想日趋反动。其发表的《多研究问题少谈主义》攻击革命的宣传。鼓吹“整理国故”、“好政府主义',攻击爱国群众和青年学生,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辩护。攻击无产阶级文学,充分暴露出买办资产阶级文人的面目。抗日战争爆发后,竟奴颜献策,要日本侵略者征服中国民族的心,堕落为民族的败类。另在学术领域极力宣扬“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鼓吹实用主义哲学,产生有害影响。主要著述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国语文学史》等。

    刘半农 1891——1934年、名复,江苏江阴人,现代文学家语言学家。北大教授,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猛烈攻击封建势力和愚昧事物。取材现实人生,表达同情劳动人民的民主主义倾向。后思想趋向保守,去法国留学,专攻语言学。著有《扬鞭集》等。

    郭沫若 1892——1978年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古文学学家。出身于地主家庭。幼年饱读《诗经》《唐诗三百首》《千家诗》、《诗品》等。深受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迪和影响。《女神》诗作充满着狂飙突进、雄伟壮丽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突出表现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是我国新诗史上的奠基作。并积极倡导革命文学,北伐战争开始,随即投入了战争洪流,先后担任北伐革命军政治部秘书长、政治部主任。1927年3月写有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其反革命阴谋。同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再度去日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致力于中国古代和古文学、古社会研究。著作丰富主要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卜辞研究》《西周金文辞图录考释》。抗日战争中,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并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担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主编《救亡日报》,团结全国进步文化人士,开展抗日文化宣传工作。期间,创作了《棠梨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等历史话剧,以古喻今,深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投降政策。还写有诗集<战声》,历史论著《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抗战胜利后,勇敢地站在反内战、争取民主的运动的前列,继续领导进步文化界同蒋介石反动派作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其间写有《蔡文姬》《武则天》《新华颂》诗集、学术论著《李白与杜甫》。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1978年6月12日因病去世,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现有《郭沫若文集》。

    许还山 1893-1941年、名赞堃、生于台湾、原籍福建龙溪。甲午战争后全家搬回大陆,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在北京燕京大学学习、任教,并从事文学创作。后又留学美国,研究宗教史,后转赴伦敦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及民俗学。先后在燕京、北大、清华、香港等大学任教。出任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新文学学会理事。文学修养深厚,梵文造诣高,对宗教哲学颇有研究,故作品既有爱国主义又有富于玄想成分,带有宗教的虔诚和宿命论思想,别具风格。主要作品有《缀网劳蛛.》《空山灵雨》《危巢坠简》《太阳底下降》《印度文学》《中国道教史》,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有《许还山选集》。
刘大白 1880——1932年、原姓金、浙江绍兴人,现代诗人、文学家,早年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诗倡导者之一。长期在上海各大学任教,晚年任国民政府官员。主要作品有《旧梦》《邮吻》,主题思想是关于人生之梦的思索、议论。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刘大白诗选》。

    鲁迅 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文学的奠基人。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受进化论思想影响,以为文学可以改变落后民族的国民精神。曾加入革命团体光复会,站在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一边,与康有为等改良派展开大论战,发表了《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极富战斗精神的论文。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部员。同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兼教。一直站在反帝反封建新文化的最前列。1918年5月发表我国现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间还陆续发表了多篇小说、杂感、散文、散文诗。编辑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等专辑。1981年为其整理出版了《鲁迅全集》。

     章士钊 1881——1973年、字行严、湖南长沙人,现代作家、学者。1911年曾任辛亥革命总统府常年顾问、参议院议员。主编《独立周报》,提倡尊孔读经反对新文化运动,受到鲁迅为首的新文化阵营的反击。解放前夕,曾为国共和谈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全国政协、全国人大、中央文史馆等任职。著有言情小说《双平记》,学术著作《逻辑指要.》《柳文指要》。

    许寿裳 1883——1948年、字季佛、浙江绍兴人,现代传记作家、教授。与鲁迅是挚友,主编《浙江潮.>。曾先后任浙江师范学堂教务长、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参事、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学校教授,江西教育厅长、北京女师大校长。1946年赴台湾任编译馆长,台湾大学国文系主任,由于不满国民党反动统治,积极宣传鲁迅,1948年2月18日,在台湾被特务杀害于寓所。主要作品有《我所认识的鲁迅》《章炳麟传.》、《传记研究》《俞樾传》。

    周作人 1885——1968年、原名周遐寿、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五四运动时任北大教授,从事新文学写作。虽参加新青年研究会,但对文学抱聊以消遣的想法。鼓吹“现实幽默”小品,主张“中庸”和“费厄泼赖”。抗日战争中出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督办,堕落为民族都罪人。著有《自己的园地》《瓜豆集》《中国新文学的潮流》《日本狂言流》《知堂随感录》。

   欧阳予倩  1889——1962年、名立袁、南杰、湖南浏阳人,现代剧作家、演员这个话剧创始人和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因参加《黑奴吁天禄》的演出而获得很大成功,并创作了大量剧本。早期参加左翼剧联,抗日战争中积极参加救亡运动,此外还创作了大量历史剧如;《桃花扇》,《中王李秀成》。新中国成立后,主持专业戏剧学院工作,并担任这个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协会副主席,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作品有《欧阳予倩剧作选》《话剧、新秧歌剧与中国戏剧传统》。

矛盾  1896——1981年、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文学家、无产阶级文化战士。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主要精力从事革命活动。1926年底去武汉担任《民国时报》主笔,进行革命宣传工作。大革命失败后,转入地下,开始创作生涯,写有处女作《触》三部曲,小说《幻灭》《动摇》《追求》,以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活动为题材,描写他们在革命过程中向往光明以及彷徨、矛盾的心理,流露出悲观失望情绪。1928年7月东渡日本。在此期间,内心充满着深刻的矛盾,渴望投入新的战斗。1930年4月回到上海,,不久加入左联,与鲁迅等左翼文艺家一起英勇反击国民党的文化围剿。1932年完成长篇小说《子夜》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以反映社会生活广阔而复杂的历史画幅。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参加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被选为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0年5月到达延安,后又奔波于抗战的大后方的西南、西北和香港之间,颠沛流离,生活十分艰苦,陆续写有长篇小说《腐蚀》,《第一阶段的故事》《霜叶红玉二月花》小说《委屈》散文集《炮火的洗礼》《见闻杂记》《时间的记录》和剧本《清明前后》。作品具有鲜明的革命立场和强烈的现实主义。其中以揭露国民党特务机构残害人民的罪行为主题的《腐蚀》,面对当时高压的政治气氛提出愤怒的控诉和挑战。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文化部部长、全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主编《人民文学》,<夜读偶记》《关于历史和历史剧》等。1981年3月去世。中共中央根据他生前的表现和多次请求,决定恢复其党籍。现有《矛盾文集》。

    朱自清 1898——1948年字佩玄、原名朱子华、号求实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任清华大学中文教授转向散文写作,并开始研究这个古典文学。其诗分别收入诗集《踪迹》与《雪潮》长诗《毁灭》最有影响,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和光明的向往和追求。散文成就尤高、写景抒情委婉细致、意境清新幽雅、语言质朴而又风采。《背影》《荷塘月色》《灯里浆声的秦淮河》等,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充满了反帝反封建的激情。抗日战争,在西南联大任教,面对空前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思想逐渐克服小资产阶级温情主义和自由主义,积极支持进步的学生运动。抗战后,反对国民党勾结美帝发动反人民的内战,特别是在李公朴、闻一多惨遭敌人暗杀后,不畏白色恐怖,毅然参加闻一多追悼会,并主持闻一多遗嘱的整理出版工作,后回到北京清华大学继续任教。多次参加反美反蒋斗争。1948年10月,在重病弥留之际,郑重嘱咐家人,说他已签名拒绝美元,不要去买政府配售的美国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解放后出版了《朱自清文集》。《朱自清诗文集》.
田汉1891——1968年、字寿昌、笔名陈俞、湖南长沙人,现代剧作家、戏剧活动家。出身贫苦家庭。早年在长沙读书即喜爱民间戏曲,曾写过,《汉阳泪》《新桃花扇》,后留学日本与郭沫若结为好友。回国后在上海大学任教。与郭沫若组织“创造社',又创办“南国剧社”、“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电影剧社”等戏剧团体。主编《南国周刊》,《南国月刊》、创作了《咖啡店之一夜》等独幕话剧。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此间写有《江村小景》《苏州夜话》《月光曲》《扬子江风暴》《回春之曲》等大量取材现实生活、反映民族矛盾的剧作。抗日战争时,投入抗战运动。1938年到武汉,在周恩来领导下,领导和组织了十几个抗敌宣传队。抗战胜利后,又在国统区积极投身反美反蒋的爱国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戏剧改进局、戏剧局、艺术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在繁忙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仍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戏剧创作,亲自整理、改编和创作了不少优秀戏剧,如,<关汉卿.《文成公主.>、新编历史京剧《谢瑶环》,剧作以传奇性的结尾、诗情画意般的语言和强烈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称著。此外,还写有数百篇散文、诗歌、评论、回忆录、学术论文等。其中经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作中国国歌。他是中国戏剧革命的先驱、奠基人、卓越的组织者。

   老舍  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出身于贫苦市民家庭。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先后在北京、天津中小学任教。192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此间,曽写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显示了作家讽刺、幽默的创作风格和才能。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授,并创作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1937年发表了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抗战期间,曾主持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积极从事抗战文学运动,写有《四世同堂》剧作。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到中国,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文联主席等职。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一些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强烈生活气息,形成一种通俗而又诙谐幽默独特风格的戏剧。

    赵树理 1906年——1970年、山西沁水人、现代小说家、中国共产党员。从小喜爱民间艺术,受“五四”新文艺影响,写过一些新诗。1937年参加革命,先后担任过区长、,《黄河日报》副主编等。在此期间,先后创作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优秀小说。解放后,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曲艺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品还有《登记》《三里湾》《套不住的手》《锻炼锻炼》。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我国农村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时期的斗争现实,艺术上独树一帜、结构谨严,故事性强,语言朴实而幽默,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成功塑造了许多农民典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有《赵树理短篇小说选集》。

   周立波 1908——1979年、原名周绍仪、周凤祥,湖南益阳人,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社会科学院经济系。1934年在上海参加左联,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每周文学》任编辑,翻译了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普希金的《多布罗夫斯基》。抗战时期,作为八路军战地记者写有《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等报告文学。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校任教,主编《解放日报》副刊。1946——1948年参加东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创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解放后,任全国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1954年创作了反应工业建设的长篇小说《铁水奔流》。1957、58年完成了《山乡巨变》长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激流中的农村生活和农民思想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他那平易而隽永、凝炼而自然、细腻而明快的独特艺术风格。

   王统照 1898——1957年、字剑山、山东诸城人,现代小说家、诗人。中国北京大学毕业,主持编辑过,《晨报.,》著有长篇小说《一叶.》《黄昏.》《山雨》,以浑厚的风格,表现农民遭受残酷剥削,在摸索与挣扎中寻找出路,展示农村中风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1933年因《山雨》遭国民党反动派政府查禁,被迫离开上海,自费到欧洲考察古代文化和社会状况。1935年回国在上海大学教书。主编《文学.》月刊。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山东文联主席、文教厅副厅长、文化局长。人民出版社出版《王统照短篇小说选》、《王统照诗选》。

   闻一多 1899-1946年、本名家化、一多,湖北溪水人,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2年赴美国留学,专习美术、文学。回国后,先后在北京艺术学校、南京国立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任教。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学识精深、治学严谨、敢于创新、著述丰富。抗战前后一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4年加入民主同盟,兼任《民主周刊》社长。此间,民族危难、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蒋介石政府的腐败而血腥统治,使他惊醒,拍案而起,毅然走出书斋,积极投身于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参加追悼李公朴大会后的回家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强烈表达了他对帝国主义的憎恨,对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的热爱与眷恋,对黑暗现实悲惨景象的忧虑与失望。其诗句锤字练、刻画精工、形式工整韵调铿锵。对新诗形式与格律的探索,做出了有益的贡献。闻一多精神永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