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盛唐文化:这就是爱——“情人节”细数30年中国婚恋观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4:34:52
这就是爱——“情人节”细数30年中国婚恋观变迁
2011年02月14日 07:12:0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情人节”将至,“创意”与“爱意”兼具的情人节商品和活动纷纷亮相,为商家赢得商机的同时,也为情侣们营造甜蜜温暖的节日气氛。图为上海一家花店推出的情人节花朵盆栽。新华社记者 刘 颖摄

2月13日,以“前世回眸,缘定今生”为主题的“情人节寻找有缘人万人相亲会”在沈阳一商场举行。众多单身男女及家长前来寻觅姻缘,游戏、表演等活泼的活动方式拉近了征婚者之间的距离。张文魁摄(新华社发)
“2·14”情人节又到,在鲜花、巧克力价格再度上涨的甜蜜氛围中,爱情喧嚣过市。爱是什么?不同受访者向记者讲述的自己恋爱经历,呈现了一部3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年轻人婚恋观的变迁史。
80年代:
从“介绍对象”开始的自由恋爱
“在我们那个年代,爱情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53岁的长沙市民王光仁告诉记者。冲破10年禁锢的改革开放之初,爱情对当时的年轻人来说既向往又害怕。在当时,“介绍对象”是爱情萌芽的最普遍方式。
“到了适婚年龄,不少单位里的热心人就会撮合般配的年轻男女。”王光仁说,“选择对象不会过多考虑经济条件,而主要是看出身、阶级成分,对地主、富农、工商业出身的年轻人还是有一点偏见,军人、司机是当时非常好的择偶对象。”
也有在生活中暗生情愫的,比如在当时“爱好文学”就是很值得男女青年为之动心的素质之一。私下递上一封浓情蜜意热情盎然的情书、互诉衷肠的书信交流,就是最“罗曼蒂克”的事情。
20世纪80年代的情侣们也不敢公然成双成对出现。“在街上或者公园约会,因为怕熟人看见,总是一前一后地走。”王光仁说。
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当时结婚最普遍的“三大件”。
搜索更多情人节 感情 的新闻
情人节:带着爸妈一起过(图)
网友预估情人节开销增4成 纷纷支招不让"节"成"劫"
情人节:沈阳“爱情银行”储蓄甜蜜
情人节向明星学送礼 不一定贵但一定有创意
情人节电影唤起中国“80后”青春记忆
这就是爱——“情人节”细数30年中国婚恋观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