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户多久融资融券:“三桶油”海外亏损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24:45

  中石化和中石油、中海油等央企,是中国在海外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和进口的绝对主力,中石油2011年岁末以上缴70%项目利润的代价首次获得阿富汗境内石油开采合同,被认为是中国确保能源安全和扩大区域影响力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三大石油央企以保障石油安全之名“走出去”,风光背后的尴尬是,多数项目亏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开采油气也极少运回资源紧缺的国内市场。

1央企海外找油主体

  拥有最多海外油气资源--中石油

  中石油1993年开始参与海外油气资源的开发,2009年海外原油作业量为6962万吨,在29个国家拥有81个油气项目。未来计划投入600亿美元进行海外收购,以达到海外原油两亿吨的年产量的目标。

  “买油”绝对主力--中石化

  2009年中国七成的进口石油都由中石化买进。同时中石化也是中石油的最大客户,占中石油销售额10%。中石化直接参与的海外油气开采项目并不多,2009年的海外权益产量为1279万吨。

  中国最大海上原油作业商--中海油

  中海油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商之一,同时,中海油还在尼日利亚、澳大利亚等国拥有上游资产。现在,海外产量占中海油总产量的12%。

2央企海外找油之路

  1993年开始投资海外油田,但油田资质不佳

  中国从1993年开始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同年,中石油中标秘鲁塔拉拉的六、七区块项目,标志着中国企业直接参与海外油气开发的开始。不过,这两个区块都是有着上百年开采历史的老井了,产量濒临枯竭,经过一番努力年产量也不过上千桶而已。因为绝大部分资质优良的油田,都早已“名花有主”,被BP等国际石油寡头所把持,中国央企们能够寻觅到的海外油气资源往往是一些次优资源甚至小油田。

  近5年并购10个国际公司,以获取优质资源

  通过并购、或者收购国际石油公司或者其在某个油田的权益从而获得石油资源,占了中国海外石油开采项目的半壁江山。有媒体做过统计,从2005年至今,中国石油央企已经并购了10个国际石油公司。

  2005年,中石油以4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随后建成的中哈石油管道,也是中国第一条海外输油管道。2009年度,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原有作业量为1857万吨,排在中石油海外油气生产基地的第二位。

  2009年,中石化以72.4亿美元收购瑞士油企Addax,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公司进行海外资产收购最大的一笔成功交易。Addax石油公司,在西非和中东都拥有油气资产,拥有25个勘探开发区块,截至2008年底,该公司石油探明储量为5.36亿桶,平均日产原油14万桶,约合700万吨/年。类似的收购项目还有俄罗斯OAO Udmurtneft,新加坡石油公司、英国Emrald Energy公司等等。

  与海外石油公司合资,合作开发

  通过和国外其它公司一起合资来进行油田开发是央企在海外谋求油田资源的又一方式,其中典型代表是苏丹大尼罗河石油作业公司。这是一个由4家公司组成的从事苏丹石油上游作业的集团企业,中石油拥有40%权益,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拥有30%权益,印度国有的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持有25%权益,其余权益为苏丹国家石油公司所有。2009年,中石油在大尼罗河公司的原油作业量达到了2600万吨以上,是中石油在海外增产最具潜力的一个项目。

  送出“大礼包”,获得政府招标

  2006年5月,中石油获得了尼日利亚四个勘探区域的开发权,而中石油也是唯一的竞标商。这是因为当时尼日利亚正处在动荡之中,严重的部落冲突让美孚等巨头都纷纷撤出。这四个区块有两个位于动荡之地,另两个则开采风险较高。中尼签定能源合作协议时,中国承诺,参与扩建尼日利亚卡杜纳炼油厂,帮助修建一条铁路、多座发电厂,援助派驻医疗队。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仅扩建卡杜纳炼油厂,中国将支付达40亿美元的费用。而在安哥拉,中国也在帮助建设一座大型的炼油厂。中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刘海方博士就透露过,中国每在非洲签订一份石油合同的同时,都会签下全方位的基础设施投资、医疗服务等大单。

  大部分开发的潜在风险: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西方石油巨头们在转让资源时,一般都会在内部优先选择,2003年的时候,中石油、中石化联手竞购哈萨克斯坦里海的一块油田,就是被“优先原则”给排挤掉的。而且随着油价的走高,许多产油国都把油气资源收归国有。所以中国的石油巨头们往往只能到开发成本较高,动乱风险较大的地区进行开采,但是这也意味着它们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例如2007年的时候委内瑞拉突然给中国税务总局发函通知所得税法进行部分调整,这意味着中石油在委内瑞拉一年要多交高达千万美元的税款。而2006年厄瓜多尔的新总统上台之后,也宣布大幅调高石油特别收益金,搞得众多石油公司措手不及。

3央企海外找油成果

  不补给国内市场

  虽然“三桶油”的海外并购行为总是被上升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上,但实际上,“三桶油”花费巨大代价换来的连年上涨的海外原油权益产量中,真正输往中国的份额却很少。

  “石油公司在海外业务中的盈利项目就不多,海外开采的油气资源如果大量销往国内,国内炼油业务不景气,将会给公司带来更多损失,所以大部分都是以现货价销往国际市场。”某石油公司中层说。

  实际上,“三桶油”目前正因为炼油亏损的问题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1年10月28日,中石油、中石化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两大油企净利润达到1600亿,相当于日赚6亿。但中石油与中石化财报中显示的炼油亏损数据却相当严重:前三季度炼油业务亏损分别达到了415亿元和230.9亿元,总计645亿元。

  令人玩味的是,近日国家发改委披露的炼油行业数据却显示,前9个月整个炼油行业累计亏损11.7亿元,其中7月份单月亏损48亿元,8月份单月的亏损额42.4亿元。

  相互打架的数据令业界质疑,前9个月两大石油公司炼油巨亏645亿元,而全行业仅亏了11.7亿元,照此计算,其他夹缝中生存的小型炼油企业前9个月盈利应该达到633.3亿元。

  抛开炼油亏损悬疑不说,“三桶油”在政府“走出去”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在海外连续攻城略地,项目亏损和国有资产流失尚且不谈,却也未能将相应的海外油气产量最大可能地带给资源紧缺的国内市场,而为了利润最大化将其直接按照现货价销往国际市场。

  海外项目大量亏损

  当一央企石油公司员工陈先生(化名)从之前的国内业务部门被调到海外公司,呆在这个因“走出去”政策而显得很风光的子公司却让他很失落。

  “海外公司很难做出来实质的业绩,因为石油公司很多海外项目都是亏损的。”陈先生坦白说。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三大石油公司投资海外的油田及工程项目总计144个,投资金额累计高达近7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80亿元。而根据国资委的最新统计,2011年1-11月,央企海外原油权益产量6604.3万吨,天然气权益产量176.3亿立方米,海外工程新签合同额279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19.8%和9.7%。

  尽管“三桶油”海外项目和海外油气产量增幅都很快,但盈利率却并不高。除了一位石油公司中层和国资委内部人士均称油企海外项目损失不小外,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受管理制度及国际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的亏损项目更是达到2/3。

  除了海外项目的亏损外,中国石油公司在海外并购中也一直困难重重。

  2011年10月,中海油在海湾地区总额160亿美元的天然气田开发协议被伊朗帕尔斯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叫停。此前的2006年9月,双方签署了总额150亿美元的合同,开发北帕尔斯气田,但中海油迟迟未开始运作,而此协议被叫停则是为了推动中海油履行其开发义务。

  被叫停的远不止中海油一家,因为资金以及开采利润等问题,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项目目前已多次遭所在国警告、叫停。

  2011年8月,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宣称,如果中石油对南帕尔斯气田第11期项目的开发继续拖延,将肯定对其发出最后通牒,有可能会把整个项目转让给实力雄厚的国内承包商。据了解,该项目目前开采进度只完成了10%,而非计划的17%。此前中石油称,由于面临“资金问题”,无法为南帕尔斯气田项目投资提供所需资金。

4石油央企海外项目失策案例

  2011年12月12日,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对外表示,商务部正在着手制订政策,“创新对外投资的路径,我们将加强战略规划引导,明确企业走出去重点方向、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而就在当天,某石油央企3年前的一次失败的收购事件却在一次“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论坛”被披露。

  “这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收购,近期我们已经证实,收购到的海外油田只能产出高硫油,油品不好,炼化成本要大幅上升。”3年前参与该收购事件的人士透露,“这种油也不可能被运回国内作为石油储备。”

  因为缺少海外收购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央企在海外类似的收购事件还在屡屡上演。

  石油央企“上当”

  2008年末,该石油央企迫不及待地对外界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其已赢得对总部设在加拿大卡尔加里的Tanganyika Oil公司的收购战。在这桩交易中,Tanganyika的身价达19亿加元(合18亿美元)。

  Tanganyika对外公布的资料显示,其在叙利亚和埃及拥有石油勘探和开采资产,主要上市地为多伦多,在斯德哥尔摩有存托凭证(DR)。当时该石油央企同意支付每股31.50加元的价格,购得Tanganyika的100%股权。这起收购案令Tanganyika的股东们十分满意。因为不久之前Tanganyika的股价还只有9加元。

  该央企十几亿美金买来的并不是“甜油”。现在,“已经证实,Tanganyika在叙利亚的主要油田出产的是‘苦油’。”参与该收购案的人士近期向记者透露。“炼化成本非常高。”

  石油界将原油划分为甜油和苦油,甜油的硫含量比较低,适合炼化,而“苦油”的含硫量高,将对炼化和使用的设备进行腐蚀。据业内人士介绍,其炼化成本“相差一倍”。

  据了解,目前中国缺少炼化高硫原油的设备,此外,在国际期货交易市场,高硫原油也被认为是不符合原油期货交易标准的原油。“目前,还没有来自叙利亚的原油用于国家储备。”该石油央企石油储备相关人士说。

  而在叙利亚当地进行炼化的可能性非常小。据了解,目前叙利亚也非常急缺炼油设备,叙利亚国内的炼油厂均建于30年前,在政局发生变化之前,叙利亚一直寻求中国帮助,建设炼油厂。

  没有办法炼化,也不能运回国内,同时油品还不符合国际的交易标准,Tanganyika的苦油让该央企吃尽了“苦头”。

  中国需求“炒”出高价

  仅仅一个油品问题,并不是该央企“痛苦”的唯一根源。其“冤大头”还表现在收购价格上。

  收购资料显示,当时有几家国际公司同时竞价Tanganyika公司,而该石油央企出价最高,Tanganyika的董事会十分满意该央企的价格,国际投行都对这一项目表示了关注,也有知名投行认为,其出价过高。

  曾经参与此次收购的人士透露,“在整个收购过程中,都缺少策略,这个项目总收购价格是19亿加元,其中有十几亿加元是做了‘冤大头’。”

  在收购和谈判过程中,因为缺少经验,每次代表前往加拿大都被卖家所利用。上述人士透露,“每次到加拿大谈判,当地媒体都要报道,我们的使馆还会主持一个宴会,此外还要象征性地签协议。缺少经验的该石油央企,并没有适应这场国际游戏,并且表现出了志在必得的态势。

  “由于该央企很高调,所以每次去,股价都涨一回,一直涨到2008年项目签约,股票31加元,那就是说我们为此付出代价,多了十多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参与该项目竞标的国际公司相继退出。

  该央企的心理因素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决定购买Tanganyika之前,其刚刚在另外一笔收购中失利,铩羽而归。“因为没有经验,在很匆忙的情况下,就完成了购买。”

  此外,“当时的原油价格,恰好从40美元/桶涨到了140美元/桶的最高点,因此我们接受了对方的价格。”上述人士透露。

  对于油品质量这样重要而简单的失误,上述人士同样认为是“过于匆忙所致”。现在,当初的十几亿美金的油田几乎已经化为泡影。由于叙利亚政局不稳定,该央企的员工已经全部撤离叙利亚。

5以能源安全之名享受政策优惠之实

  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逐步逼近50%警戒线,能源逐步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政策层面。海外石油资源投资,相当于国家委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企业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即保障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稳定的石油供应。在“同时利用国内资源与海外资源”的方针指导下,“三桶油”在海外大举扩张,屡屡开出高达数十亿、甚至百亿美元的并购大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三大石油公司投资海外的油田及工程项目总计144个,投资金额累计达700亿美元,约合4480亿元人民币。其中仅2009年上半年,中国在油气资源领域的并购额增加到约820亿元人民币,比08年同期增加八成。

  海外找油可获得利率优惠的信贷支持

  政府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的5年内,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达到2200亿美元。这一数字接近2005年底前中国企业在150个国家所有投资总额的10倍。新增投资资金中,大部分来自以国有中资银行的优惠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发改委于2004年下发《关于对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给予能弥补国内资源相对不足的境外资源开发类项目专项贷款。2009年中石油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国开行将以优惠利率为中石油提供300亿美元的融资额度,目标即为保障海外业务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在一篇《廉价资金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报道中,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央行对本国商业银行施加了相当大的影响力,迫使它们向在全球物色收购目标以扩大中国经济版图的国有企业提供非常廉价的信贷。

  进口成品油增值税可先征后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显示的相关文件不完全统计,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成品油进出口税、印花税、消费税等都存在先征后补,或先征后全额返还的情况。财政部2008年曾确认,中石油和中石化当年第二季度部分进口成品油将享受进口增值税先征后退的政策。按照当季成品油进口量测算,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别可减少25亿和近19亿的税负。此外,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就中国在境外从事油(气)资源开采企业计征所得税时,抵免境外已纳或负担所得税额的有关问题进行补充,与2009年出台的境外企业所得税政策相比,《通知》最大的亮点在于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分国抵免或者汇总计算、综合抵免,境外股息所得抵免范围将就此扩大。

  央企境外投资不需审批

  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文,特别提出“加强引导,简化审批手续,完善信贷、外汇、税收等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勘探和开发”。正在起草的《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促进法》还大幅放宽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限制。从今年3月起,资源类境外投资重大项目需要审批的金额起点从3000万美元提升到3亿美元,央企境外投资直接适用备案制,不需要经过审批。

6“三桶油”得了好处 却没为国人谋福利

  虽然“三桶油”的海外并购行为总是被上升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上,但实际上,“三桶油”花费巨大代价换来的连年上涨的海外份额油产量中,真正输往中国却很少。所谓份额油,就是石油央企通过参股、投资、技术服务参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根据分成合同稳定获取的分成油。

  《能源》杂志的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油企6000多万吨的海外份额油中,运回国内的仅有区区500万吨,占其总量的1/12,这一数量与同年中国进口总量的2.4亿吨相比微不足道。这就意味着,石油公司“走出去”并没有为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做出多少贡献。

  国际能源署(IEA)年初的一份报告也证实了上述调查,中国的石油公司实际上享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IEA通过市场分析认为,这些公司对份额油的营销决定似乎主要是基于对市场因素的考量,其在美洲的份额油基本上都在美洲当地销售。以被称为中国最大份额油原地非洲为例,截至2003年底,中国从苏丹获得的份额油总额超过1000万吨,位居海外份额油来源第一位,约占当年石油进口总量的11%。但对于这些份额油的处理,中国公司卖给日本和韩国的石油却比运回中国多得多。

7份额油为什么回不了国?

  为什么享受各类政策支持的中国油企拿到了份额油却不运回国内充实战略储备?价格当然是首要决定因素。实际上,无论是贸易油还是份额油都是满足国内油气需求的方式而已。选择前者,油企支付的成本是国际油价;选择后者,油企支付的成本包含了获得被收购油气资产的交易成本、项目运行的生产经营成本等。一般的规律是,当更多的原油需求方选择通过资产并购获取份额油以满足自身需求时,原油贸易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价格自然会出现下滑,份额油就会随之逐步向贸易油偏转。从这个角度解释为何苏丹的份额油要在当地销售而不运回国内就很简单,卖给日本是按原油市场现货价格,而国内市场的石油价格是购销倒挂,依靠政府补贴少有获利空间。

  中国油企历年获得的海外份额油主要是通过就地销售的途径进行经营和处理,而不是把份额油直接运回国内,还因为高昂的原油运输成本使份额油运输到国内后变得很不经济。在这种情况下,石油公司往往是把份额油销售所得在变化地点的条件下重新用于购买国际市场的原油。业内人士称,中石油在南美的份额油大多在当地销售,主要是因为运输距离长,成本高,以及南美的重油不适合国内炼厂炼制。同样处于利益考虑,中石油正在一些产油国如苏丹和委内瑞拉以及非洲的其他国家建立炼油厂,炼制它们在当地生产的原油。

8恶性竞争抵不住整体亏损

  尽管媒体大肆渲染中国的“走出去”政策,将中国油企在海外攻城略地描述成为了能源安全“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但其实中国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远不如人们经常认为的那么协调,交易的出发点更可能是利润、威望和技能,而非外交政策目标。2004年6月,为获得苏丹一条输油管道的项目,中石油与中石化曾相互厮杀,竞相压低项目价格,最终结果自然是“渔翁得利”。2010年,中石化重金收购Repsol(巴西)股权时,中石油、中海油也参与了竞争。接近中石化人士曾对媒体表示,中石化曾提交给国资委一份有关海外油气并购趋势的分析报告,指出“国内三家石油公司之间存在部分恶性竞争、各自为政、相互拆台的现象。”另据媒体获悉,Repsol(巴西)交易之前,中石化曾在南美看中另一个上游项目,但在另一家国内石油公司的竞争之下并未得手。

  若讨论央企海外找油的得失,仅从收益上来看也丝毫看不出对中国石油储备体系的帮助。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受管理制度及国际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的亏损项目达到2/3。据《中国日报》早前披露,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仅初步具备约36天消费量的储备能力,远低于IEA成员国最低战略石油储备的要求(约90天石油净进口量)。

9海外收购的体制之困

  “收购失误的例子在央企海外投资过程中时有发生,不仅仅在该石油央企。”另一位石油业界知名人士向记者表示,“只是没有对外界披露。由此导致的海外资产流失,也非常严重。”

  早前中航油、中信泰富都曾爆出海外巨亏事件,中铁建也由于沙特轻轨项目实际工程量比合同工程量增加,亏损高达41.53亿元。

  汉龙集团人还曾透露,一家央企在非洲购买铁矿,曾一度广受推崇,年初投资非洲建设铁矿和铁路的时候,还曾向汉龙求助。“去了非洲考察后,我们才知道,这个项目一直没有开采,因为周边的铁路和码头不配套,根本运不出非洲。”

  国资委发布的数字显示,共有108户央企投资涉及境外单位5901户,央企境外资产超过4万亿元。业界某知名人士认为,“我们在海外的资产缺少监管和评价机制。谁来对海外收购事件负责?中石化和中石油都缺少这样的机制。”

  中国缺少海外并购的人才,不懂得收购的游戏规则,不懂得对方国家的法律和财务、税收制度是中国海外收购的通病。一业内人士表示,“有些问题真假难辨,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区别。”上述人士说,“我们在技术和先期资料都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进行投资,风险肯定很大。”而国际化的石油公司例如BP、壳牌,都有自己的研究机构,针对收购进行研究,一旦收购出现问题,则会对股票出现重大打击。

  “现在,当务之急是建立我们海外收购的评价和跟踪机制。”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博士岳来群表示。而对于海外资产流失的问题,“简单的办法就是请第三方财务机构协助处理。”岳来群表示,“还要着手培养我们自己的收购人才,尤其是有国际经验的人才。”

10国资委出手排查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说起油气领域的海外业务,国资委一中层官员做出了如此的评价,收获了一定的油气资源和经验教训,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财力,还有海外企业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市场垄断地位带来的暴利以及不断走高的油价,早使得“三桶油”成为众矢之的,而随着国资委对央企海外资产的排查,“三桶油”最津津乐道的海外业务暗存的风险也逐一暴露。

  值得庆幸的是,不管是从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央企“走出去”存在的问题都开始逐渐走向规范。

  2011年12月19日,国资委主任王勇表示,国资委将加强对央企境外投融资、产权、资金、合同、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的管理,开展境外业务与管理状况定期审计,加强境外业务法律风险防范。

  国资委自2009年开始,对央企的境外资产进行了一系列排查工作,最早一次排查涉及近6000家中央驻外企业和中央企业驻外子企业的境外国有资产。

  2011年6月27日,国资委对外公布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对央企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作出了较为完整的规定,明确了央企是其境外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中对于境外企业管理失控、越权投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存在严重缺陷、未建立境外企业国有资产和产权监管制度,并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情况,国资委将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经过几年的反复排查,目前国资委对央企海外资产的情况大致掌握,但是因为企业在海外发展多年,境外企业已经成为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渠道之一,完全规范还需要时间。”国资委某中层官员说。

  国资委还披露,2011年1到11月,央企在境外实现营业收入3.4万亿元,利润总额1280亿元,同比均增长三成左右。这也意味着央企在海外的利润增幅超过境内,海外成为央企利润增幅的新增长点。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指出,主要因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纷纷将业务重心向海外转移。

  国资委内部专家同时指出,从具体的分析看,石油行业海外业务虽然总量上升较快,但盈利情况改善并不是很大。

  不过石油企业本身在海外发展的多年中也在不断自我反省。

  中海油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油企对海外项目的评估会更加理智和严谨,也会适当淘汰不利于公司发展的海外资产。近来中海油作价2.12亿美元将其在爪哇近海的一处油气项目中的权益出售给印尼一家族企业下属公司。中海油首席执行官李凡荣认为,有关交易符合公司价值驱动的并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