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车展11月车展:浙江教研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4:06:32
以学评教 构筑高效课堂
作者: 郑小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12-31 10:17:51 点击率:43
温州市绣山小学   郑小琴
[摘要] “以学评教” 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教”是为“学”服务,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中,探索出一套“以学评教”操作策略:立足课堂,开展微格评价;关注学生,追寻多维评价;引领教师,构筑高效课堂。
[关键词]     以学评教       教学评价     高效课堂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应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学”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师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所起的作用。但目前课堂教学评价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课堂教学评价中只重结果,而忽略教师施教过程和学生学习的过程。再如课堂评价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操作规定,随意性大,缺乏客观性、科学性和相对的准确性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了“以学评教”实践研究,即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为宗旨,以课堂教学评价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一、立足课堂,开展微格评价
“以学评教” 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课堂上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我们借助“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开展微格评价,构建高效课堂。
(一)制定课堂评价量表
我们制定了“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达成状态”分三大板块,每一个板块下再细化为“参与广度、思维深度、情感态度”等12项具体的评价要素为参照,采用等级量化评价办法,运用于对日常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注重从整体上评价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达成状态,注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注重评价的导向、反思、调节等主要功能。
“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总表
姓名
学科
授课班级
课题
时间
评价指标
评  价  要  素
权重(分值)

0.9-1

0.7-0.69

06-0.69

0.1-0.59




(40)
形式
多样
教师善于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形式多样,师生谈话、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等讲求实效。(10)
全员
投入
教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10)
不断
深入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思维、质疑、探究、发表意解。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师生、生生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开合作讨论,信息交流充分。(10)
拓展
延伸
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经验,联系学生生活,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学生不仅参与学,还参与教,不仅课内,而且延伸到课外。(10)




(40)
气氛
活跃
教师教学作风民主,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课堂气氛活跃,展现出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愉悦感。(10)
思维
积极
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大多数学生能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10)
反馈
及时
教师善于调控课堂秩序,发挥教育机智;学生善于调节自己的学习状态,及时进行有效地学习、反馈。(10)
深层
发展
教师上课提问少而精,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学生的问题与见解具有挑战性或独创性,能引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能把探究发现的结论作为新的思维素材,去努力探索新的发现,课堂具有生成性。(10)




(20)
基础
知识
教师教学知识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难易适度;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获得的知识扎实。(7)
方法
能力
教师寓教于学;学生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能力和方法。(7)
情意
目标
教师注重人文教育;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相应的发展。(6)
备 注
各学科课总分90分以上为优,
89—80为良,79—60为中,
60分以下为差。
合计
评价人
等级
评价建议
由于各学科的性质特点不同,在符合总方案的基本思想、框架和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与调整,派生出语文、数学和综合学科的评价指标。(见附件1)同时,根据学生在各个指标中反映出来的学习状态,细化了单项指标观察检核内容(见附件2)。
(二)开展课堂微格教研
在“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引下,老师们把观课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把重心从关注教学活动转移到关注学习状态,从关注教育过程转移到关注课堂情境。为此,在平常的听课评课活动中,我们就可以用研究的视角去梳理课堂,有目的、有侧重地参照评价量表进行微格评价,具体操作分三步走:
1.课前——梳理观察目标
听课前,教研组长带领组员召开一次课前会,借助“以学评教”的评价量表,确定每位听课者的重点观察视角。带着观测目标,老师们开始搜集理论资料进行学习,设置观察表,选择观察的方法,为观课评课做好准备。这种行为跟进的教研策略——有目的地观察课堂,虽然没有像以前那样面面俱到,但非常实在地把听课者推到了校本教研的最前沿。
2. 课中——梳理教学细节
听课者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认真作相关问题课堂观察记录,思考课堂里每一种教学行为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思考分析授课者的“教”对“学”所起的作用,以及其背后有什么意义?
3.课后——梳理教学思想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研模式有一个特点,就是只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研讨,评课也只局限于对教学行为的评价上,虽能解决教学中一些零碎的问题,但没能追溯到内隐的教学理念。而下一次教研活动可能又是另外一堂课了,本次评课中提出的“问题”就束之高阁,起不到课堂教学评价应该达到的“诊断”、“分析病理”、“开出处方”的作用。为了对问题有一个系统的研究,我们要求听课教师在每堂课后至少追问一个教学细节并分析其教学思想,进行理论提升。
课例1:一位老师教《窗前的气球》这一课,请学生在黑板上写“书角”这个词时,学生卡壳了。下面的同学纷纷把手举起来,要求上来帮他写。这时,老师说:“同学们暂时不要慌,现在我们请他去看一看教室展示牌,相信他就会写出来的。”于是,学生看了好一会儿后十分认真地写上了“角”字,高高兴兴地下去。接着老师对大家说:“你们看,这个同学在中队角前看一看就把这个字写出来了,所以呀,生活处处都有汉字,我们可要多观察哟!” 评课时,观课教师对这一细节追问了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不直接请其他学生帮忙?教师采用了延时评价有什么意义?如果节外生枝导致拖堂怎么办?类似这出乎预设的情况该如何把握?通过这样有意的细节追问和分析讨论,将外显的教学行为追溯到内隐的教学思想,真真切切地关注了师生的发展。
二、关注学生,追寻多维评价
评价一节课的优劣,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那就是教师的评价语言是否立体多维,是否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面、评价标准多维、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标准。
1. 评价主体多元,使课堂充满和谐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只存在单一的评价主体——教师相比,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多元性。强调多方参与和互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课例2:一节美术课上,老师就很好地开展了学生互评和生生互评:在欣赏老师的范作时,让学生评评老师做的怎样?最喜欢哪一个,说说为什么?对学生的惊叹,老师也毫不吝啬表示感谢:谢谢你们对我的夸奖!当学生完成作品后开展自评和互评:说说自己哪里做的特别好的,令自己特别自豪;谁来当评委,你准备把哪个皇冠奖给谁,说说为什么?(老师事先就说明本节课要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等奖项)
不难看出,评价主体多元的意义,就在于促使学生在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中,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发展交往合作的学习能力,开展主动、有效的互动学习,相互取长补短。这一策略实施的宗旨是在评价过程中能让学生评价的,尽量不由教师包办代替,尽可能让学生进行个人或相互间的检查、分析,并做出评价。
2.内容多面,让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强调:“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涵盖的不仅限于知识与能力,即认知领域目标的评价,还要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目标的评价。老师们不仅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价,还对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如朗读指导评价有效性语就可以
课例3:一位老师在朗读指导时,适时地评价:“你声音响亮又有气势,真是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王!”;“你抓住‘必须’这个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霸道的猫头鹰大王。”;“加上动作能让你的朗读更生动了!”等等,从朗读状态、朗读方法、朗读质量、朗读内容等维度敞开评价引导,引导孩子读出味,读出情,在平等和谐的课堂对话中实践着“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3.评价形式多样,让学生倍感新鲜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要经常更换、层出不穷,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价,这样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造成学生失望倦怠情绪的产生。常用的评价方式有激励性评价、启发性评价、物化评价、肢体评价等。不管哪种评价方式,都要求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亮点,抓住发言中的精彩或学习行为中的细节进行即时应对、总结、升华,从而在点评中找到教学的新生长点。让学生的认识和思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
4.评价标准多维,让学生体验成功
我们知道,不同学生对于同一类型的评价语言有着不同的满意程度,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评价对象的不同需求,一般来说:对于班上大多数的中等生,教师的评价是应当给予最大限度的表扬,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让孩子充满信心,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愿望;对于尖子生,他们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进步,所以,教师的评价标准也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一般水平上,在肯定的同时应激发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而对于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的评价更不可敷衍了事,而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赞扬鼓励为主,打消他们的自卑心理,让其重拾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三、引领教师,开展立体多维的教学评价构筑高效课堂
在“以学评教”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将教研和科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炼出以“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三大环节构成校本教研新模式。具体操作模式如下:
专题讨论
提出问题
建立课题
教学设计
完善设计
教学实践
反思改进
教学评价
实效提升
专业引领
议 课
观  课
评 课

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倡导立体多维的评价方法:
1、综合比较法——完善教学设计
在评课的过程中,观课者将几堂教学内容相同的课进行比较,综合地运用不同的方式,将多个不同的方面汇总在一起,进行客观评价。这就需要观课者在教学现场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值得关注的问题,选择“比较”的内容和角度。或者是把某一教学过程或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与他人进行比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而清晰地比较教学设计上的个人风格、特色和不足之处。
2、行为跟进法——改进教学行为
教师上完一节课后,评课者与授课者共同讨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后,在修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实践、评价和修改。如此反复几次,使教师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这一评课方法的优势是,无论是评课者还是授课者,都更加关注教学行为的跟进,更加关注通过评课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它促进了同事之间的互相学习、共同探讨的良好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已成为广为推广的校本教研的重要方式。
3、专题研讨法——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涉及的范围很广,一般的评课活动,很难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评课,凸现重点,凸显特色。专题研讨法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一是根据教学观念确定专题。把着眼点放在分析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兴趣、知识掌握、技能形成等的影响程度。着重指出教师的哪些教学行为体现了新理念,是如何体现的,哪些是值得发展和推广;二是根据教材内容来确定专题。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的不同价值取向和育人功能开展像“有效选择教学内容”专题评课。三是根据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来确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和地位的转换、学生的自主学习等等热门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在评课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热点问题来确定评课专题。
总之,以学评教,是一种具有先进理念的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观。它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改变了教学的关注点,促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识水平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形成了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的意识。从而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使课堂真正成为激发情感的课堂、鼓励创新的课堂、开放多变的课堂、生动活泼的课堂、轻松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  陈玉琨。赵永年。教育文集 教育评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  卢梭。爱弥尔——论教育 [M] 李平沤,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