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游乐园团购网:过 年 [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5:24:14

过 年 [原创]



蓬蒿人2011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5-1.html 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腾讯微博


过    年



  腊月的风,越过千山万水,从北方吹来,它挟着雪,带着霾,将严寒在江南铺开。哦,已经是二九天,又快要过年了。说到过年,我的心不禁有几分悲凉,感到索然无味。在城里,大家蜗居在钢筋水泥砌成的森林里。门,深深地锁闭着,人们鸡犬之声不闻,老死不相往来。人情淡漠,毫无温情可言,哪有过年的味道?过年,自然还是乡下好。记得曾在乡下过年,那欢欢的景,浓浓的情,喧闹的气氛,老祖宗传下来的土家人的风俗习惯,真是一道风景线,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乡下除夕的早晨,人们起得很早。性急的人就贴上了春联,讲究喜庆的人家,还挂上了红灯笼。春联一贴,就有了辞旧迎新的气氛了。女人们在准备过年的菜肴,忙碌中透着喜庆。眼前晃动着女人们在冷水中洗涤鱼肉蔬菜冻得红红的双手和在烧着旺火的灶台前映红双颊的脸庞。婆媳、母女们在讨论今年的年饭与往年有哪些种类的不同,有些什么新样的菜肴。男人们在准备除夕夜的木柴,或除尘、或洗刷桌椅板凳;更有具土家遗风的彪悍汉子,邀上三五人到山里“赶仗”,企图打个麂猪獾兔什么的,其实,一般收效甚微,只不过图个打猎的快乐,感受其气氛罢了。最惬意的当属山村的孩童们,过年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当然不错,更令孩童们兴奋的是放鞭炮、堆雪人、打雪仗之类。还有几个小顽童在林中放笼捕鸟,有时还真能关住几只画眉、麻雀,于是欢呼雀跃,如获至宝。

  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是过年最重要的活动,时间一般在下午(听说近几年争先恐后地提前了)。八仙桌上摆下近二十碗丰盛菜肴,人们仿佛把全年最好吃的东西在此时都汇聚在一起了。一家之主宣布团年饭开始,有人拿着一长串鞭炮或“三眼铳”到庭院中放开了,家中年长者斟酒酌茶,祭天地、祖先、新老亡者,嘴中念着千百年来已重复过无数次的祭辞。礼毕,全家人方可入座(乡下人称“升座”),于是端杯举箸,觥筹交错。这顿饭可能是一年中时间最长的,有闹酒者,猜拳挥掌,吆五喝六,要盘桓一两个时辰。最后杯盘狼藉,尽兴而散。

  饭毕,也就在黄昏暮色中了。一家人拎着香烛纸钱等祭祀物品,顺小径鱼贯而行,来到山中自家坟茔地里祭奠亡故的亲人,山民们称“上亮”。只见香烟缭绕,鞭炮齐鸣,人们在烛光中跪地三叩首。一眼望去,山上山下,星星点点,烛光在告诉人们:这些坟茔是有后人的,生者没有忘记死者,死者的后人们在一代一代繁衍香火,生生不息。此时,天上的灵魂们似乎在很满足地蹒跚,享用人间的敬奉。

  人们从坟茔归来,已在夜色中。这时,火坑已经烧起来了。人称“三十的火,十五的灯”,除夕夜的火烧得旺,代表新的一年里家业财运兴旺,所以,除夕夜的柴火是断断吝啬不得的。人们围坐在火坑旁,火光映着一张张脸庞,通红通红的,若是酒喝得多了些,则红得发紫。人们兴奋之情,此时达到高潮,高谈阔论,笑声不绝于耳。午夜,山乡到处响起鞭炮声,此起彼伏,过年的味儿愈来愈浓了。除夕时兴守夜,看“春晚”、打牌、“讲经”、吃“宵夜”,直至熬到黎明,寓意辞旧迎新,这大约是“除夕”的本意罢。千百年来,土家山民的除夕夜就是这样度过的,体现了独特的土家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吧。

  除夕夜过,就是大年初一。早上,长者打开大门。开门时大声唱诵:“财门大打开,金银滚进来。滚进不滚出,金银堆满屋。”年青人因为夜熬得深,起得迟了些。起床后第一件事是给长辈拜年,早期还时兴行跪拜叩头礼,现在渐渐稀疏了。饭后,夫妇们带着孩子回娘家拜年,晚辈们还须向叔、姑、舅、姨辈拜年。一时,山村的道路上走过一群群、一队队穿绿戴红的拜年队伍,摩肩擦踵,好不热闹。人们见面,不分亲疏,一句“新年好”的问候,令人感到浓浓乡情。就这样,新的一年在“新年好”的问候中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