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精神病医院:反美是伊朗人的民族性格//中国拒绝配合制裁伊朗 美国财长访华恐将施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6:05:41

    欧盟石油禁运接近一致 美国财长访华恐将施压

    “美国开始逼世界在它和伊朗之间选边站。”在俄罗斯《今日报》看来,美伊冲突4日进入这样一个新阶段。欧盟当天对伊朗石油禁运达成原则性一致,这个对伊朗经济的“割喉”之举,被《纽约时报》称为是其迄今为止最大胆的决定。 “如果西方的石油禁运合理,那么伊朗得出的结论将是以牙还牙也没什么不妥。”英国《金融时报》的这番话让人想起, 1973年阿拉伯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令油价一夜之间涨了3倍。中国外交部4日表示,反对对别国实施单边制裁,称中国与伊朗的贸易来往不应受美国制裁影响。“现今活跃在伊朗石油产业的唯一世界大国”,这是美国媒体给中国的最新定位。《外交政策》杂志认为,这种局面令美国决策者在伊朗问题上面临艰难选择,但它同时提醒,对中国不能一味攻击。美国《商业周刊》评论说,解决伊朗问题没什么轻松的办法,不坚持失败的战略也许是个好开始。

    伊朗想让中国劝美不要走极端

    “霍尔木兹海峡不仅是伊朗问题,也是中美问题。”德国外交政策协会专家约瑟夫·布兰尔的这番话,代表了国际媒体5日对伊核危机的最新判断。英国广播公司说,在德黑兰对华盛顿发出威胁之际,中国再次反对美国带头制裁伊朗。

    中国外交部的表态迅速引起外媒广泛关注。 “美国之音”评论说,奥巴马刚刚签署的对伊制裁法案令北京担忧,中国是伊朗最大的石油买家,而伊朗是继沙特和安哥拉之后,向中国出售原油的第三大国家。

    “现今活跃在伊朗石油产业的唯一世界大国”,美国《外交政策》杂志5日这样称谓中国。文章称,这种局面让美国政策制定者面临艰难选择。如果北京拒绝停止投资伊朗以及对其出口汽油,奥巴马政府就必须在制裁还是收买中国企业之间抉择。而如果中国企业在伊朗越采越获益,那些因制裁撤出伊朗市场的别国企业会极为懊悔,他们不但将爬回伊朗,还会说服本国政府放松制裁。

    在西方媒体上,诸如此类对中国反对制裁伊朗的抱怨一直存在。美国《纽约时报》去年2月曾抱怨 “奥巴马政府用尽公开和私下渠道施加压力,中国就是不为所动”,中国因此被称为美国遏制伊朗野心的 “顽固障碍”。文章分析说,除了在伊朗有巨额投资,中国反对实施制裁还因为中国建国后也曾遭到国际制裁,这种感同身受让中国人对制裁向来非常反感。

    不过,美国似乎并不打算放弃对中国的努力。美国财政部宣布,美国财长盖特纳将于下周访问中国和日本,议题包括美国对伊制裁。美国 “国会山”网站用“施压”一词概括盖特纳即将展开的中国之行。伊朗驻华大使馆发言人穆罕默德·阿里·兹阿伊5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赞中国倡导通过和平外交方式解决伊美间问题,是中国领导人面对国际局势充满大智慧的表现,并表示伊朗希望中方在盖特纳访华时,劝告美国采取合理和有节制的态度,不要走极端。

    德国电视2台以“中国和美国:冲突的代理者”为题报道说,美国在中东拥有强大的军事存在,中国在这里则拥有日益上升的影响力。区域危机未来将通常转化为中美之间的竞争。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5日分析中伊间的“亲密关系”说,中国需要伊朗的原油,将之视为中东制衡的重要力量,也欣赏其不卷入新疆事务的态度;伊朗不只需要中国的汽油、投资、武器等,对德黑兰而言,这种合作还能让伊朗向外界证明, “我们不需要西方”。

    但“中伊关系并未装上重装甲”,该文章建议,美国应该好好利用这种业已存在的间隙, “拉拢中国制裁伊朗”。文章称,美国政府必须得把中国放到对伊外交的舞台中央,并提醒北京,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对中国有好处,伊以开战带来的油价剧烈波动对中国也不利。美国此前用这招说动过俄罗斯,现在也得用它说动中国。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5日报道,6名美国议员致信国务卿希拉里,要求“迅速调查”中国公司华为是否向伊朗提供用来审查言论的敏感通信技术,从而违反美国2010年对伊朗的制裁法案。“这封信实际上毫无新意,我都记不清多少次看到这种指控了。”一名接近该公司的消息人士对英国路透社说。据报道.去年 12月,华为就曾声明不在伊朗开展新业务。

    “要拉拢中国,奥巴马还得在美国国内下功夫”。 《外交政策》说,2005年中海油试图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却因遭剧烈反对而搁浅,类似错误奥巴马和美国国会决不能再犯。同时,白宫必须阻止国会对中国的攻击,要让多疑的国会明白,一味攻击中国只会对中美在伊朗问题上合作带来伤害, “如果华盛顿希望应对来自德黑兰的挑战,就要真正把中国看做重要盟友,而非沉默和次要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