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精神 方舟子:《旧约概论》第三课提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22:56
《旧约概论》第三课 提纲
出埃及记
作者:摩西
日期:1420B.C.
地点:西乃山麓旷野
目的:引述以色列蒙神救赎作他国度之子民(参19:5-6)的经过及目的。
主旨:以色列从奴隶之国度进入神的国度。
历史背景:与创世记同。
大纲:
一、以色列在埃及(1-12)(为奴)
A、拯救之原因=1
B、拯救者之准备=2-4
C、拯救之过程=5-12
二、以色列出埃及(13-18)(救赎)
A、往红海=13
B、过红海=14-15
C、往西乃=16-18
三、以色列在西乃(19-40)(立约/敬拜)
A、赐给诫命=19-31
B、打碎诫命=32-33
C、重赐诫命=34-40
摘要:
出埃及记在故事上为创世记之续集,在灵意上为信徒脱离罪恶,蒙神拯救,归入神国的类型。
一、以色列在埃及(1-12章)
A、拯救之原因(1章)
B、拯救者之预备(2-4章)
C、拯救之过程(5-12章)
八次要求(五1~3;七10;七15~18;八1~4;八20~23;九1~4;九13~19;十1~6)
八次被拒(五2;七13;七22~23;八15、19;八32;九7、12;九34~35;十11、20、27)
十灾
二、以色列出埃及(13-18章)
A、往红海(13章)
B、过红海(14:1-15:21)
C、往西乃(15:22-18:27)
三、以色列在西乃(19-40章)
A、赐给诫命(19-31章)
三个月后,以色列数以万计之男女老幼来到西乃山麓。摩西代表百姓在山上与神立约,神要他们作「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子民」(19:6),百姓也乐意接受(19:8)。摩西又从神手中领受作国民之标准:诫命(Commandments)(19-20章)、典章(Judgments)(21-23章)、律例(Ordinances)(24-31章)。诫命即是神的「道德律」(道德性);典章即是神的「民律」(社会性);律例即神的「宗教律」(宗教性),这三组律便成为神的「律法」(参太5:17-18)(注14)。这是神与他们「立国的宪章」(与太5-7章的「登山宝训」遥遥相应)。神赐律法给他们的目的有四(单从出埃及记角度看):(1)指出神是圣洁的;(2)他们为圣洁之民;(3)他们要尊敬神;(4)也要彼此尊敬。
B、打碎诫命(32-33章)
C、重赐诫命(34-40章)
以后神命摩西复造法版,在上申明神的律法(34章),并命摩西建造帐幕(35-40),目的有三:(1)作他在他们中间临时居所,以外证显出与他们的同在(40:34),坚定他们的信心,免他们再陷敬拜偶像;(2)显出神与人相会交通之需要,心灵固然要紧,划一的地点也需要;(3)预表将来在基督里完全的救赎(注15)。
三章圣经重复讲道会幕的建造(26、36、40章),可见其重要。
我们要特别注意,整个出埃及的事件都有其预表的性质在内。埃及,就是这个世界的代表,特指其道德败坏那一方面。出埃及记为一本信徒生活写实的书卷,以色列从埃及为奴之地被救赎出来,好比信徒蒙主拯救脱离罪恶之捆绑;神与以色列人在西乃山立约,藉着律法、祭司、祭祀使他们晓得奉献、崇拜、服从及与神交通的功课。但以色列人蒙神拯救后,在到西乃途中稍微遭遇试炼便数度埋怨,忘记过去的恩典,忘记现今的带领,使人痛心,这正是基督徒的反照。今日许多属神的儿女,常为了自己的遭遇而向神提出控诉,一连串的控诉和埋怨,但神仍向我们施怜悯,未曾因我们的埋怨而丢弃我们,如同他没有丢弃以色列人一样,向我们施恩,牵着我们的手前行,体恤我们的软弱,这样的神,有何神像他呢(弥7:18)?愿我们这些既蒙了恩的人就不要负义,免辜负主恩。
利未记
作者:摩西。
日期:1420B.C.
地点:西乃山麓旷野。
目的:指出以色列成为神圣洁国度后所需有圣洁的事奉,藉此提醒他们所事奉的神是圣洁的。
主旨:以色列圣洁的事奉。
历史背景:与创世记同。
大纲:
一、到神面前(1-10)(信仰)
A、靠祭物=1-7 (借着祭祀体制敬拜神)
B、靠祭司=8-10 (借着祭司制度敬拜神)
二、与神同行(11-27)(生活)
A、个人方面=11-15
B、生活中心:赎罪日=16
C、与人方面=17-22
D、生活中心:七节期=23
E、其他方面=24-27
摘要:
出埃及记以建立会幕为结束,利未记续前书记述在会幕中事奉之律例(注16) 。在出埃及记内神在西乃山上说话,在利未记内神在会幕中说话(本书原文首字为「神的呼召」,希伯来文圣经以之为书名),利未记全书的内容在一月内(出埃及记在正月一日结束,民数记在二月二十日开始)启示完成。
本书主要钥字是「圣洁」,以色列所事奉的神是圣洁的,他们蒙神救赎成为圣洁(分别为圣)的国度,他们圣洁的事奉为亲近神的途径与得神悦纳的法门,并以圣洁的生活为彰显圣洁的信仰。4次经文提及:
11:44  11:45  19:2  20:7
本书分二大部分,首部(1-10)着重信仰;次部着重生活(11-27)。信仰为生活之依归,故首论圣洁之事奉,次论圣洁的生活。
一、到神面前(1-10章)
A、靠祭物(1-7章)
本书开始以五祭为导引(1-5章),因为献祭乃恢复与圣洁之神相交所必须经过的步骤,堕落犯罪的人在神面前毫无地位,除非以献祭复还。故此,本书开宗明义宣告罪人接近神的五个献祭,而每一献祭均遥指基督将来更完全的工作,因他是更完全的祭物。
自愿献祭:燔祭、素祭、平安祭。为神的敬拜和神地位的承认,与神保持相交。
强制献祭:赎罪祭(对神的亏欠)、赎愆祭(对人的亏欠)
注意:只有平安祭允许参加者食用部分祭物,因为献祭的人已经进入与神自由相交的关系当中。只有素祭没有血,表示向神的敬虔。
五祭献的次序也有其独特之要点:(1)从神方面看 燔祭、素祭、平安祭、赎罪祭、赎衍祭 表明神差遣耶稣到世间来先献上自己(来1:5-7),为人完全(徒3:14),成就和平(弗2:13-14),代人赎罪(罗5:18),除人罪衍(约壹1:9);(2)从人方面赎衍祭、赎罪祭、平安祭、素祭、燔祭表明罪人生命的经历,先洗净罪行,再赎罪性,与神和好,成圣归主,全身献上。
B、靠祭司(8-10章)
献祭之物需要全善全美,不能有丝毫瑕疵,献祭之人也需要恭谨,故有关祭司之条例(8-9章)相当琐繁,由服装至职责均有细微的吩咐,无非提醒事奉的人不能放肆。亚伦之二子因不循正律献上凡火,立遭神灭之以警后世(10章上),此后神申述正当的规律必须循守(10章下)。
二、与神同行(11-27章)
A、个人方面(11-16章)
本书下半部(11-27章)以详述各样洁净律为始:食物律(11章)、生育律(12章)、麻疯律(13-14章)、血漏律(15章);
处在各样洁净律之后为以色列民一年一次之赎罪日(16章),此日为全年之高峰,也是全书之要点。当日大祭司带着全国子民之罪进入至圣所内为民认罪,为民献上赎罪之祭,此乃一年一度之盛会,全国均求神赦罪之恩。
B、与人方面(17-23章)
与人相交之律(17-22章)也是处处提醒以色列人他们与众民不同,在生活各方面必须和平相处,才能彰显属天子民之性格与生活。具体有与寄居者、骨肉之亲、邻居、家庭、祭司等。
处在各样相交律之后为全书另一要章,此为论以色列全年节期之章(23章)。与五献祭一样,以色列之七节期均有其独特、历史性与预表性的意义。神给以色列七节期,目的有二:一是历史的回顾,一是了望将来;这些节期全与以色列的前途、命运、归宿有关。是以节期乃特为选民而立,促使选民常回顾神恩而欢欣感恩,进而凭信仰望神施予他们完全的救赎
C、其他方面(24-27章)
本书以各样杂事(24-27章)为结束,其主旨指出遵守神律例之恩福:(1)在杂事上有与主同在之福(24章);(2)大(七七年)小(七年)禧年之福(25章);(3)遵守约法之福(26章);(4)捐献之福(2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