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认同感是谁提出的:讓海西區成為台灣的機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02:49
讓海西區成為台灣的機會 2009-07-02

自大陸國務院發布加快建設海西區的政策後,建設海西區成為兩岸共同矚目的焦點。據大陸的說法,海西區的推進,是為了發展經濟、平衡區域發展,但不可諱言,海西區的設立,將台灣的產業發展劃入其經濟建設計畫中,台灣經濟勢必會越來越取決於大陸對台灣的態度。因此,海西區建立後,兩岸產業如何分工與合作?在台灣希望加速與大陸討論簽定ECFA的此刻,有賴政府進一步的思考,如何讓海西區的建設成為台灣產業發展的利基。

文:黃健群

自5月中旬大陸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來,建設海西區成為兩岸共同矚目的焦點,大陸從中央到地方亦隨之積極地貫徹落實海西區的建立。事實上,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再加上大陸整體產業發展的需要,大陸政府逐漸調整過去的對台經貿政策,不僅從宏觀戰略面有序地建構對台經貿措施,同時,也以更為細膩的操作讓台灣被整合入以大陸為中心的經濟體中。海西區各省市目前的布局與規劃為何?其布局又呈現怎樣的戰略意涵?更重要的是,台灣產業如何透過海西區的建設找出發展利基?

浙贛粵3省對海西區的布局

依照大陸政府目前的規劃,海西區雖然包括浙江溫州、江西贛州、廣東東北部的汕頭、梅州、潮州、汕尾、揭陽5市,但仍是以福建省為主體;海西區的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人口為9千萬人,2008年平均GDP約為2千7百元美金,不論基礎建設或經濟發展均不如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等地。因此,以福建省為主的建設或布局,即可視為海西區的具體推進。

然而,為加快融入海西區,除了福建省,浙贛粵三省都已經針對海西區的建設積極布局:廣東省汕頭市已成立「推進海峽西岸地區建設領導小組」,並出台了〈汕頭推進海峽西岸地區建設工作方案〉,希望把汕頭建設成對台三通主要口岸,並爭取開放汕頭空港,實現與台灣空中直航、成為台胞落地簽注點;同時,簡化台胞出入境手續等,使汕頭成為台胞進出大陸的主要口岸;並希望能夠在市區和南澳島設立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將兩個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建設成為台灣商品總匯。與此同時,還將積極爭取批准汕頭為開通澎湖遊第二批城市,並允許汕頭旅行社經營大陸居民赴台旅遊業務等。而浙江省溫州市發改委則成立海西區辦公室,預計以貿易、旅遊、港口開發為重點,擴大對台經貿合作交流,並將「溫州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思路研究」列入2009年重點工作調研課題,將就溫州對接兩大經濟體的總體設想、主要領域、重點舉措和實施計畫進行深入調研;據初步調研結果,溫州市將以港口、鐵路、高速公路、產業帶、文化旅遊等五個領域與海西區對接。浙江衢州於去(2008)年年底建成通車的黃衢南高速道路,使得南平到衢州的車程由原來的8小時縮短至3小時,衢州也成為連接長三角和海峽西岸、中部地區的戰略平台。江西贛州則提出要建設成為海西板塊的現代化城市。

作為海西區主體的福建省規劃

而作為海西區主體的福建省又對建設海西區進行了什麼樣的規劃?事實上,在〈意見〉出台前夕,在福州舉辦的「海西經濟與資本市場論壇」上,福建省發改委綜合處處長葉飛文即表示,海西區將爭取每年經濟增速高出全國平均水準1-2個百分點以上,成為大陸經濟新的重要增長點,到2017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兩番,比全國提前3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2020年總量比2010年再翻一番,把海西區推向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當然,福建省順著大陸中央政策優勢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吸引承接台灣資金,拓展兩岸在資源配置和市場布局上的深度合作空間。更重要的是,福建將充分發揮台商投資區功能,除了在泉州規劃籌建全大陸最大的台商投資區,同時將深化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和台灣農民創業園建設,擴大台灣農產品貿易規模,促進現代物流業、金融業、創業產業等方面深度合作,建立區域性物流金融等服務中心。同時,還將進一步形成閩台往來的平台樞紐,增設直接往來兩岸的貨運口岸。

在交通方面,福建省將以每年建立一條快速鐵路的速度,連接海峽西岸與長三角、珠三角及中西部地區,具體來說,鐵路里程將在6年後(2015),由現在的1,630公里達到6千公里,高速公路則在11年後(2020),由現在的1千9百公里達到6千1百公里;港口方面,將建設廈門、福州、湄州灣主樞紐港,並開發建設寧德港,2020年全省港口貨物輸送量突破6億噸。機場方面,將完善晉江、武夷山等支線機場。透過這些基礎建設,福建將形成以福州為中心的2.5小時交通圈,縣級以上城市半小時內可上鐵路,79%的縣1小時內上高速公路,4小時內抵達沿海港口,港口有1~2條高速公路幹線通中西部地區,有17個高速公路出口通鄰省。

至於在產業政策方面,根據福建省發改委的規劃,在完善交通、港口功能的同時,承接台灣產業轉移和加快閩台產業對接,是接下來的重要工作。根據福建省政府出台的閩台產業對接專項規劃,對接的十大重點行業領域是資訊產業、機械產業、石化產業、紡織製鞋產業、食品產業、冶金產業、建材行業、新興產業、物流業、金融業。同時,根據福建發改委目前的規劃,將鼓勵支持台商投資高新科技園區,建設海峽西岸高新技術產業帶,使之成為承接台灣高新技術產業與技術轉移的載體。

在初步階段,以福建省為主體的海西區將以機械、電子、石化等三大產業為主進行發展,其目標是要成為在大陸具競爭力的製造業基地。具體來說,依規劃,福建將以福州、漳州等現有造船基地,深化與大陸內外大型汽車集團的戰略合作,進一步建設晉江、南安裝備製造業基地;同時,提升電子資訊產業的研發技術和附加價值,建構一個以廈門為主的沿海國家級電子產業基地;此外,將在大型石化石油儲備等項目上著力,形成上下游相連的完整的石化產業鏈和2千4百萬噸煉油產能。據了解,去年6月起,台灣石化公會多次率團赴福建省泉州泉港區考察,雙方還在當年9月簽署了投資意向書,換言之,泉港石化工業園區將成為台灣石化產業轉移的產業基地,也將成為主導海西區石化業的龍頭。

總的來說,福建將著重突出對台區位、港口等特色優勢,凸顯海西重要地位和作用,發展臨港工業,吸引石化、冶金、船舶等投資項目,並在「十二五」規劃中將這些工作納入。而閩台金融合作是福建省預定未來閩台合作的突破口。

福建省重要人事布局因應海西區建設

與此同時,福建省對海西區的重要城市進行了人事重整,被視為落實海西區建設的布局:

就在〈意見〉公佈過後不到1個月,海西區主體福建省即對福、廈、泉、漳四市主官進行調動:首先,6月10日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組織部長于偉國任廈門市委書記後;11日福建省委宣布漳州市委副書記、副市長陳冬負責漳州市政府工作,原漳州市市長李建國任泉州市委副書記;12日福建省委宣布副省長蘇增添兼任福州市委副書記。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分管發改委和國土資源等工作的副省長蘇增添,還被推薦為福州市市長人選,這是福建省歷史上首次由副省長兼任省會市長。

這次新任命的廈門、漳州、福州三市主官,各自被賦予不同的角色和任務: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強調廈門要「衝」,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福建乃至海西區先行先試和龍頭帶動作用。至於近年來大力發展工業的漳州,力圖改變「廈門後花園」和單純農業大市形象,然而新任漳州市長、兼任漳浦縣委書記的陳冬,其將面對海內外矚目的廈門海滄PX(對二甲苯)專案(即陳由豪的翔鷺騰龍集團)遷往漳浦縣古雷半島的工作,面對廈門乃至於福建省民眾龐大的反彈聲浪,其調任漳州後如何處理此一棘手問題,考驗著新任市長的智慧。而被視為海西區先行先試的省會福州市,在此次的人事調動中由副省長蘇增添兼任市委副書記及市長,更被視為福建省回應〈意見〉的積極具體作為。其原因在於按照大陸政府對海西發展目標的要求,2012年福建省人均GDP要達到東部地區平均水準,但據了解,今年第一季福建省GDP增長了13.6%,為人民幣 2,640.02億元,但同期福州市GDP為人民幣588億元,同比增長僅7%,顯然與其省會城市地位很不相稱。因此,此次由曾任福建省發改委主任的蘇增添兼任市長,被視為福建省為加快建設海西區所進行的人事調整。

解析海西區的戰略意涵

據大陸政府的公開說法,海西區的推進,是為了發展經濟、平衡區域發展的不公平現象,但其深層的戰略意涵為何?首先,是從區域發展的角度來思考,其次,是對台戰略的布建。

從區域發展的層面來看,大陸建設海西區是希望能夠將分屬海峽兩岸的大陸和台灣兩個區域整合成為一個整體的經濟單元,其邊界隨著跨海峽生產、貿易網絡的地域擴展而具有動態演進的特性,換言之,即是形成大(大陸與台灣)、中(長江以南沿海地區與台灣)、小(福建與台灣)「三層重疊」的空間結構,並且由珠三角、長三角等「結節化」的區域經濟生態向「網絡化」的整合型經濟結構發展。其中以福建和台灣為核心的考量,一方面可以使福建在「海西區」的運作下發展起來,另外也可以在珠三角和長三角之外形成一個兩岸經濟一體化的試驗點,因為海峽西岸經濟區代表的是泛區域整合構想的具體實踐。

更進一步來說,透過東協加1、東協加3促成區域經濟的一體化是大陸政府追求的政策目標,因此,海西區的建設可使得大陸沿海區域經濟形成一條完整的序列,將使之成為東亞區域經濟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大陸前往亞太或是南洋地區發展的重要門戶。由此可以推知,大陸想將海西區打造成為整個亞太經濟區域的中心,並藉此促成亞洲區域經濟的整合,換言之,由兩岸三通開始,繼而實現兩岸四地經濟貨幣聯盟的經濟一體化,將是海西區建設的首要戰略考量。

另一方面,福建省一向被視為兩個先行之一(兩岸人民交流先行),因此,海西區的建設有強烈的對台戰略意涵,亦是大陸拉攏台資企業的重要考量。建設海西區從地方層級被拉抬至中央層級,顯見大陸政府對其重視的程度,由陸續出台的便利及優惠措施可以看出,雖然台閩產業分工合作是海西區的重要內涵,但這也讓台資企業更加的依附於與大陸企業的發展關係中,雖然對促進兩岸的經貿發展有絕對的助益,但是由於政治因素的介入,也使得海西區的經濟合作對台灣產業的發展是利或弊,仍是未定之數。

總的來說,海西區可以與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做出明顯的定位區隔,長三角是以高科技知識產業、現代製造業、金融服務業等混合型企業為主要組成部分;珠三角則是以港資和外資為主,是大陸境內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和電子電器產品的製造地;環渤海地區主要以國有企業占大多數,如果將海西區定位成是結合台閩資源產業分工的兩岸經濟區,則不但可以促進兩岸經貿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可以藉由台灣資金的進入來帶動大福建區域的整體發展,因此短期來說,以國家為主推動的海西區建設,建構區域經濟群聚發展,將使福建成為台商投資的熱點;但中長期來說,未來承接台灣產業轉移最活躍的海西區,不但將成為一個新的製造業基地,並且成為亞洲區域中心,進而整合亞洲區域經濟,這是大陸政府預期海西區將帶來的效益,也是大陸傾國家力量建設海西區的經濟戰略意涵。

結論:讓海西區成為台灣產業發展的利基

依照規劃,2020年海西區的經濟將以倍數成長,因此,從此刻開始,從中央到地方,大陸正積極推動海西區的迅猛發展,然而,不可諱言,海西區的設立,將台灣的產業發展劃入大陸的經濟建設計畫當中,也因此台灣的經濟勢必越來越取決於大陸對台灣的態度。舉例來說,未來海西區裡的台資可能被視同內資,將允許除法律法規禁止之外、不涉及大陸產業安全的各類台商投資項目,對台商投資福建的項目,在審批過程中也不必等量淘汰,這些都將加速台灣產業的轉移。也就是說,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加快建設海西區的戰略目的是要以福建取代台灣作為東南沿海的產業基地,另一方面,則是透過兩岸經貿的整合,促成兩岸的政治談判。因此,兩岸產業如何分工與合作?台灣產業如何升級與生存?在台灣希望加速與大陸討論簽定ECFA的此刻,這些問題都有賴我政府進一步的規劃,並應思考如何有效地透過經貿特區的方式進行兩岸分工,將兩岸原有的生產聚落及區域內生產活動緊密結合,發揮兩岸互補的優勢,讓海西區的建設成為台灣產業發展的利基。(作者為工總大陸組資深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