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金钱石图片:基层医改“安徽模式”的试验隐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2:44:3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安徽基层医改或将在全国推广。
本报记者 王珏磊 实习生 赵淑菊 发自合肥、上海
6月19日,李强(化名)医生忙碌了一上午。他工作的地方是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小岗区卫生服务站。
这是个不大的诊所,四间门面,约160平米。但病人很多,记者和他不到5分钟的谈话被打断4次,随后的采访只得趁午饭的间隙进行。
仅李强一人,平均每天就要看30个病人。李强认为,“比医改之前相比,工作量加大了”。
小岗区卫生服务站取消了合肥市自2006年起实行13%的药品加成率,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这给患者带来的最直接实惠就是药价比以前便宜。
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李鑫院长告诉时代周报,“我们现在进药由政府指定,都是同类药品中价格最低的那一家。”
李鑫对目前的药价表示满意,“现在都是零差价销售,价格肯定比外面便宜。”
安徽药品招标实行“双信封”制度,第一个信封就是质量。用李鑫的话说,只有质量合格,才能去比价格,所以质量绝对有保证。
药价便宜,是缘于安徽省自2009年度11月起逐步推行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这一改革由安徽首创,因此也被称为“安徽模式”。
安徽官方消息称,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所有医院通过集中招标采购400余种基本药物,且全部按照采购价出售给患者。
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机制也是改革目标,安徽确定“政府办的基层医疗机构是非营利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举办和发展费用由政府负责,运行费用通过服务收费和多渠道补偿承担”。
经过一年多实践,获得高层嘉许的“安徽模式”或将在全国推广。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日前表示,未来2-3个月,将在全国集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改革,初步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
“安徽模式”的推广早有征兆。去年发布的关于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56号文,就是以安徽省试点经验为“蓝本”。
就在今年1月6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出席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时也明确提出,各地要借鉴安徽的经验,推进基本药物制度。
此后,又有多地医改方案中将基层综合改革写进文件,并借鉴安徽经验开始了相关改革。
价低者得
利用“双信封”制(经济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来进行基本药物招标,被视为“安徽模式”最大的特点。
具体而言,“经济技术标书”主要对企业生产规模、配送能力、销售额以及GMP(GSP)认证、药品质量抽 验抽查情况、电子监管能力等指标进行评审,合格的企业再经过“商务标书”评审,最终由价格最低者中标。
但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所有药品生产企业都能满足“经济技术标书”要求,最终只由“价格最低”因素决定。
其实,为压低药价,安徽省还推出了其他硬性原则,譬如“一厂一品一规”模式。
该模式规定,原则上一种基本药物的品规只中标一家药品生产企业,且该企业获得全省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市场份额。
来自安徽省卫生厅的数据表明,试行以来,安徽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均降价47.22%,比医疗机构的实际采购价降低8%。
此举对药品降价成效显著,安徽省卫生厅的官员认为,中标价格明显低于之前各地招标的中标价格。
但平均降价率并非如同官方宣称的那么好,合肥市某区级医院主治医生蒋江批评平均降价率是表面文章。
蒋江举例说:“一种药降价100%,另一种降价0.02%,平均下来就是降价50%左右。但降价100%的药品,采购量明显大于降0.02%的药品采购量。”
降100%的药品,厂家不配送,医院也不愿意开。蒋江认为,平均降价率是表面文章,没什么意思。
安徽推行的“价低者得”、“以量换价”药品采购方式,在压低药价的同时,也带来不少隐患,引发业内诸多质疑。
出自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和安徽省医药行业协会的联合调研报告显示,从安徽省中标的863个品规分析,单价1元以下的占20.9%,5元以下的占66.9%,10元以下的占82%。
中标价低将带来严重质量隐患,调查认为诸多药品“价格虚低”,导致有些中标价已无法补偿原辅料及包装成本,甚至仅为正常成本的1/3。
以复方丹参片为例,60片/瓶的中标价仅为0.95元,由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夺得。
而羚锐制药董事长熊维政此前透露,羚锐制药生产该规格复方丹参片的成本是每瓶3.5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