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2017笔记本最新款:掌握问题意识,看明读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0:02:23
我们常说「看书」、「看书」,到底看了什么? 真的看得懂吗? 我们来试试以下三本书:
1. 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 (Stephen W. Hawking, 1988,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一开始述说一个著名的天文学家,曾经做过一场关于天文学方面的演讲,描述地球如何绕着太阳运动,以及太阳如何绕着星系转动。演讲结束之后,一位老妇人就起身说: 「你说的这些都是废话,这个世界实际上是大乌龟驮在背上的一块平板。」天文学家反问:「那么请问大乌龟站在什么上面呢?」老妇人则回说:「年轻人你很聪明,大乌龟下面是相连的乌龟群呀。」
2. 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开宗明义讲到公元 1587 年,也就是中国的明朝万历十五年,四海升平,气候是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等,大致说来这一年为在中国历史上来说是平淡的一年。但对于西欧的历史而言,这一年是西班牙舰队全数出动出征英国的前一年。书中提到这一年在明朝的朝廷发生了一些许多历史学家都忽视的若干枝微末节的小事,但这些小事也是在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3.  罗伯.道尔的《多元政治》 (Robert A. Dahl, 1971, Polyarchy) 。一开始作者提到:「假定在一个政权中,反对政府的人不能公开而合法地组成政党,以便在自由与公平的选举中反对政府,那么促使或阻碍一个政权演变成容许有反对者的条件是什么?」
以上这三本书乍读都让人头昏眼花,不知所云为何。而如果我们回头看看外在世界的其他现象,例如之前不久所发生的周杰伦与蔡依林「双J合璧」这个影视话题,也常如雾里看花,摸不着头绪。究竟这些这三本书与双J话题分别在透露什么讯息呢?
问题意识
要掌握书本与现象的讯息,首先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也就是 problematic ,同时为名词与形容词,表示对问题的本质 (nature of problem) 或是问题的呈现 (appearance of the problem) 有一套看法。当我们在看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外在世界等等时,若想要看懂,最重要的是要找出作者对其叙述的问题本质的看法。当然前提是作者有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的文章是很难看得懂的,所以我通常就把它丢在一旁,免得浪费时间。
除了文章作者之外,你对作者所探讨的现象,也可以有你自己的问题意识,从而赞同或不赞同作者对问题本质的看法。这涉及两个层次:
*To sense a problem --觉得不觉得是一个问题。
举例来说,当年牛顿被一颗苹果砸到头,会提出问题:「为什么苹果往下掉而不往上?」,而不像一般人被砸到就摸摸头自认倒霉。由此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对问题有没有 sense。
*To sense the problem --觉察这个问题是一个怎么样的问题。也就是去界定问题的本质、影响,以及探索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
新加坡大学 Philip Holden 教授曾经对「问题意识」有比较深入的探讨与举例。他提到一个问题一定有一个主旋律、一个基底 (thematic),也就是一套意识型态的系统,其中包含认识论 (epistemology, assumptions about the way knowledge is structured) 以及道德观 (ethics, assumptions about what is morally correct)。有了这些意识型态我们才会产生问题意识,并开始想怎么去解决问题。Holden 教授举了美国众议院对于 1990 年代美中关系的辩论为例。他们探讨 1990 年代的中国是否产生民主,以及该如何促进民主,并产生了两个相互竞争的结论:一个主张借由商业行为的交往可以慢慢促进中国民主,另一个则认为美国应以较强硬的手段迫使中国成为民主的国家。以上两个方法各有其不同的意识基底,其背后不同的认知与道德也带来不同的思维逻辑和解决方式。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一开始让大家看的三本书,找找作者的「问题意识」。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中,描述地球如何绕着太阳运动,以及太阳又是如何绕着我们称为「星系」的巨大恒星群的中心转动,在这本书中有三种呈现方式:
第一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有人说是贝特朗?罗素),他描述地球如何绕着太阳运动,以及太阳又是如何绕着我们称为「星系」的巨大恒星群的中心转动。
第二是一位听上述科学家演讲的老妇人,她认为这个世界实际上是驮在一只大乌龟背上的一块平板。宇宙是一个无限的乌龟塔。
第三是亚里斯多德,他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以圆周为轨道围绕着地球运动。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且圆周运动最为完美。
「宇宙是什么?」这一个问题出现了三种说法,也就是三种问题意识。这其中,老妇人的说法最荒谬,但是亚里斯多德这个大学问家也没有高明到哪里去。科学史学家孔恩 (Thomas S. Kuln),对亚里斯多德,曾经有一段困惑。他认为,亚里斯多德对自然、社会的观察非常敏锐,这在亚里斯多德的生物学、政治学著作中表现得十分清楚。但是为什么一碰到「物体运动」问题就发挥不出来了呢?他怎么可能对物体的运动现象说了那么多明明是荒谬的话呢?他的观点又为什么可以支配人心两千年?
1947 年的夏天,孔恩在反覆翻阅那本他认为几乎是全错的亚里斯多德《物理学》,突然间他似乎开始能够读懂这本书了。许多过去认为是大错特错的陈述,突然间几乎都消失了。他开始能够了解亚里斯多德为什么这样写,甚至还能预测下几页要说的会是什么。虽然他仍看到这本书中的一些困难,但那已不是当初孔恩所感到的对或错的问题了。因为孔恩学会从亚里斯多德的问题意识来看物体运动现象,因此许多荒谬、全错的说法立刻变成合理了,孔恩因此创了「典范」 (paradigm) 这个概念。
什么是典范
「典范」 (paradigms) 根据孔恩的说法,是指在所谓的「常态科学」里,有许多广被接受的实际科学研究范例,这些范例已包含了对问题本质的界定、定律、理论、应用,及仪器的设计、制作、操作等要素,是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传统模型。惟有对一个学问的认识论、甚至本体论有一定的认识,并且掌握其语言的应用,才会知道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精确。科学史家即以诸如「托勒密天文学」(或「哥白尼天文学」)、「亚里斯多德动力学」(或「牛顿力学」)、「粒子光学」(或「波动光学」)等标题来称呼这些科学传统。
一个科学研究的传统,不论多么专门,当新学者加入这一科学社群参与研究,主要都是由研究它的典范入手。因为社群的其他成员都是经由相同的模式习得这门科学的基础,新学者加入之后的研究活动,也很少会对于本行的基本前提提出公开异议。研究者以共有的典范为基础,就能信守相同的研究规则及标准。这种信守的态度及因而产生的明显共识,是「常态科学」,也就是某一特定研究传统发生与延续的先决条件。
但是典范往往不是唯一且永久的,当愈来愈多的现象无法用这个典范来解释时,典范就会被推翻,也就是「革命」掉!今天的物理学教科书告诉我们,光是光子,是具有波动性及粒子性的量子力学实体。而学者就根据这个概念,或者用这个概念发展出更精细的数学式子来进行光学研究。然而这种描述光之特性的概念,不过是近半个世纪以前的产物。在普朗克 (Planck) 、爱因斯坦,以及上世纪初一些科学家发展这概念以前,教科书说光是横波,这是源自十九世纪早年,由杨格 (Young) 及佛雷斯诺 (FresneI) 所发展出来的光学典范。十八世纪的光学典范则来自牛顿的《光学》,这本书说光是粒子,当时此派的物理学家想测定光粒子打击在固体上所产生的压力(即光压),但与牛顿同时的早期「光波动说」学者就不会从事这种探究。物理光学典范的转变就是科学革命,而先前的典范在革命后由另一个典范取代,这就是成熟的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
接着让我们重新看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书中首先描述了下列的现象:明万历十五 (1587) 年 3 月 2 日午餐时分,北京城内传出皇帝朱翊钧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穿戴就绪,立即奔赴皇城。城门禁卫军,虽未接获相关命令,但看到大批盛装的官员来到,也以为确实要举行大典,未加询问,就让这些官员进了皇城。最后发现一场乌龙,皇帝并没有要举行午朝大典。作者的问题意识在于:如此误传,看是小事,「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换句话说,作者要点出的是,从这件事看出了明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而他整本书想要告诉读者的,或想要举证论述的,就是这个论点。
万历皇帝朱翊钧 1572 年即位,时年仅 10 岁,由母后代为听政,一切军政大事则交由宰相张居正决定,张推动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创造了「万历中兴」的荣景。 1586 年张居正过世后,万历皇帝开始沉溺于酒色,疏于朝政。 1587 年发生「午朝误传事件」,即是一项警示,万历皇帝虽因此事惩罚了一些人,但并未因此振兴朝廷纲纪。后更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 10 余年,最后索性 30 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明朝因此走向衰败。这本书的深刻之处,就是在这个见微知著的点上。
最后再看罗伯?道尔的《多元政治》。这本书的问题意识比较容易找,就像许多外国著作一样,在第一章即开宗明义:「假定在一个政权中,反对政府的人不能公开而合法地组成政党,以便在自由与公平的选举中反对政府,那么促使或阻碍一个政权演变成容许有反对者的条件是什么?」这就是本书所要探讨的问题,之后的篇幅都是在验证这个问题。
Mapping and Equationalization
掌握问题意识,只是知道作者在讲什么,怎么界定问题的本质;但是要读得通,就必须进一步去探讨问题的来龙去脉。也就是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问题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这就涉及两个有效的工具:
— *Mapping --主要是图形化问题的因果关系,用学术的术语来讲,就是「研究架构」或「分析架构」,也是你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图。
— *Equationalization --就是以方程序的方式来呈现因果关系,以数学当作描述外在现象的语言。
罗伯.道尔在《多元政治》一书中,便尝试以图形化的技巧,找出从威权或独裁走向多元政治的因果关系:
1. 他认为政治开放有两个重要的变项: 公开竞争,和参与选举获致公职权。

2. 更细致的图形,则如下图。一个变项是公开的竞争自由化,另一个是包容参与。

其中只有公开竞争却没有足够的职位,则会变成寡头政治,如甲途;另外有很多职位却没有公开竞争,则成为包容性的霸道政权,如乙途;最后若有足够的自由与包容性则可以成为多元政治,如丙途。
3.  道尔假设任何威权或独裁统治者为理性的,会保护政权,并思考容忍与压制的代价,可以导出底下的公式:
l 公式一:当容忍的代价减少时,政府容忍反对势力的可能性就增加。
l 公式二:当压制的代价增加时,政府容忍反对势力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l 公式三:当压制代价 > 容忍代价时,政府将采取容忍,因此形成竞争性政权的机会就愈大,也就是反对党可以透过选举公开合法争取政权的机会就增大。
  根据上述,道尔用三个 mapping ,最后找出 equation ,回答了民主如何形成,也解释了很多国家的政治发展现象,对民主化研究贡献良多。
再提供一个将问题意识 mapping 与 equationalization 的例子。俗语说:「天下第一憨,选举运动!」你如何看待有人出来竞选这件事?我的问题意识是,追求权力是基本人性,出来竞选,目的就是要当选。但是如何才能当选?个人过去的研究发现,国民党候选人党选机率=党提名+地方派系支持+知名度。 用图形化来表示即为:

用方程式来表示: y=b1x1+b2x2+b3x3+ε
其中,y: 国民党候选人当选机率
x1: 党提名
x2: 地方派系支持
x3: 知名度
回过头用 mapping 跟 equation 来看「双J合璧」现象。我的问题意识是:「双J合璧」 目的在创造话题,提高两人的「曝光度」 (publicity) 及「受欢迎程度」 (popularity),也就是「红」的程度。周董因此可以摆脱当时「悟空妹」绯闻的纠缠,而Jolin 也可以为即将发片的 “Myself” 专辑宣传。
— 公设一:凡人皆想追求财富
— 公设二:凡人皆想追求成就感
— 公设三:所有的演艺者都想「红」
因此我们出现了以下的假设:
— 假设一:演艺者愈红,演艺产品卖得就愈好
— 假设二:演艺产品卖得就愈好,收入就愈多
— 假设三:演艺者愈红,成就感就愈高,不怕是非多
找出因果关系后,除了文字叙述外,更精确的方法就是以方程序来呈现这样的关系。若用方程式来表示这个现象,即为:
J1=b1M+b2T+b3P+ε
J2= b1M+b2T+b3P+ε
其中,J1: 周董的目的(摆脱「悟空妹」绯闻的纠缠)
J2: Jolin 的目的(宣传即将发片的 “Myself” 专辑)
P:「红」的程度 (Publicity +Popularity)
T: 创造话题 (Theme)
M: 「双J合璧」 (Match)
最后,推荐丹.罗姆 (Dan Roam) 《餐巾纸的背后》一书,教你如何图形化外在的现象与问题的因果关系,并介绍可用的方程式工具,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各种思考上,找出问题意识,掌握背后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