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自动控制阀:回文诗结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9:31:49
前人发蒙识字就开始学习属对,辨析平仄,体会声律的实际运用;既然幼而学,以后就不再多讲。可是今人倘若未学过声律基本常识,又如何去协调平仄?有的人越不懂得越不学,只是侈谈内容,不计形式,这便斩去诗词的一支“翅膀”。本文试图从语言文字的结构分析去探索回文诗(类似“文字游戏”,饶有趣味)的基本特点,试图帮助青年读者学习诗词格律。
  苏轼有《题织锦回文》诗曰:
  ①春晚落花余碧草,②夜凉低月半梧桐。
  ③人随雁远边城暮,④雨映疏帘绣阁空。
  前人评论“此诗亦善写情景,而‘人随雁远’一联,有无限思想,无限感触,抵得征夫思归之作。”仅谈内容,没谈及表现形式;如不细读,未必想到这是“回文诗”!
  根据诗题可以变化得回文诗一首:
  ⑤空阁绣帘疏映雨,⑥暮城边远雁随人。
  ⑦桐梧半月低凉夜,⑧草碧余花落晚春。
  调整句序倒读,还可得另一首:
  ⑦桐梧半月低凉夜,⑧草碧余花落晚春。
  ⑤空阁绣帘疏映雨,⑥暮城边远雁随人。
  一般格律诗不大可能成为倒读的回文诗,这里有两难:
  一,要构成回文押韵,原诗的第一、第三(或第二、第四)句的首字必须同韵;而绝大多数格律诗都不合此要求。
  二,回文诗要求逐字倒读成文,这又很难办到。
  再看苏轼是如何根据汉语的特点调整字词以构成回文的。
  第一,利用汉语词汇多为单音节词的特点构造回文诗。
  苏诗中几乎全是单音节词,即俗话说的“单个个字”,运用方便,不受前后牵连。“边远”是“边”与“远”的组合,拆开了各是一个词,又可以分别与“城”、“雁”组合。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就没有这个优点了,至于叠音词如“迢迢”、“蔼蔼”,其实它可以倒读而不变意思,仍然是一个音节的重叠。“梧”与“桐”本来可以单独使用(如杜甫诗“霜黄碧梧白鹤栖”、元稹诗“去日桐花半桐叶”),无碍倒读。
  第二,充分发挥汉语词汇的多义性和灵活多能的组合性构造回文诗。
  苏诗中“春晚”、“花落”、“草碧”是主谓结构,“晚春”、“落花”、“碧草”、“余花”是偏正结构。“余”单独使用作动词,可以关涉宾语“碧草”。这样全句每个字(词)都能够与其前后的字组合运用。
  又如,“人随雁远”与“边城暮”各是主谓结构,倒读的“暮城边远”与“雁随人”也各是主谓结构。只要结构合理,倒读就能成立。所以凡学写回文诗词首先必须理解和掌握汉语的结构分析方法,能够从词语的组合中把握结构特点,灵活应用。
  第三,研究句式结构,安排字词构造回文诗。
  即以七言绝句来说,它的句式结构不外乎“2-2-2-1”和“2-2-1-2”两类,我们习惯称呼它们是“顶节—头节—腹节—脚节”。五言绝句基本相同,只是少个‘顶节”而已。每句的第四字(五言的第三字)可又是全句的枢纽,必须保证它与前后的字组合恰当。如“帘”居第四字(头节末字),可以组合成“绣帘”(偏正结构)和“帘疏”(主谓结构)。其余每节能够倒读,“空阁绣帘”、“绣阁空”都成立,则可以构成回文。
  以上是从“语法与修辞”角度出发分析的,下面再从“语音与修辞”的角度出发分析。
  第一,格律诗词讲究平仄协调。尽管如今许多诗人避而不谈协调平仄,但是问题客观存在,要掌握妙诀,非懂得声律不可。试按声律注明平仄字样如下:
  ①春晚落花余碧草,②夜凉低月半梧桐。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③人随雁远边城暮,④雨映疏帘绣阁空。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二,此诗第一句(原句式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和第三句(原句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的首字、第三字可平可仄,不仅是在格律允许的范围内灵活应用,更是为了回文而有意安排的举措。试看回文:
  ⑤空阁绣帘疏映雨,⑥暮城边远雁随人。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⑦桐梧半月低凉夜,⑧草碧余花落晚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回文第二句“人”与第四句“春”押韵,是作者匠心独运得来的。
  ⑦桐梧半月低凉夜,⑧草碧余花落晚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⑤空阁绣帘疏映雨,⑥暮城边远雁随人。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回文第二句“春”与第四句“人”押韵。如果一个有心学写格律诗词的作者,不去研究声律,始终无法摆脱自发状态,如何能够达到“自觉”的境地呢?
  第三,因为要使回文诗避免犯“三连平”,就必须在关键处多个心眼儿。此诗的第二句第五字和第三句的第三字都必须是仄声字!这样,顺读是“半梧桐”(仄平平),倒读是“桐梧半”(平平仄);顺读是“人随雁”(平平仄),倒读是“雁随人”(仄平平),都合格。因而任何安排都体现周密无隙的严谨性。
  所以,前人说:“回文诗反复成章,可以纵横排比,非仅一顺一倒也。近人所称回文,只一顺一倒,然有一字未妥,则句便费解;有一字未谐,则句便失叶(叶韵)。勾心斗角,煞费苦心,不得以小道而轻之也。”这话说得全面,兼顾了内容和形式以及遣词造句和协调平仄诸多方面,值得细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