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和316不锈钢:汉字又不是美女,何须整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40:58
    近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立即引起了广泛争论:《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天府早报》8月19日)

按道理说,历时8年打磨出来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应该是经过了诸多专家的呕心沥血和反复论证才取得的一个成果。但就是这个“经过专家全盘考虑、反复研究才得以出台”的局部性汉字“技术改良”方案,却遭到了广大网民的普遍反对,并得到了一个“添乱”、“胡闹”、“穷折腾人”的结论。——怪哉,专家为何会“好心”办“坏事”?网民为何如此不解“风情”?

对此,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对该字表进行讨论时,大家参考了包括清华大学美术系、北大方正字体设计专家的意见。并且强调说,转变笔形,是为了使整个字重心稳定、间架匀称、字形活化,比如“籴、汆、褰、衾”的下部末笔“捺”变“点”就是参考书法中“避重捺”。

记得在某些专家倡导要恢复繁体字的时候,笔者就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文字是什么?如果文字是美女,你把美女的三围通通“简化掉”,美女全变成了楠木杆,当然不行,不但男人不答应,女同志也不会答应。问题是,文字不是美女,而是人与人之间达成交流的一种工具。交流的工具,自然是越简单越好。而今天笔者同样还要打出这样的一个比方:如果文字是美女的话,你给她美容也好,隆胸、整臀也好,大家都不会说什么的。但文字恰恰不是美女。
    既然文字属于基础性知识类别,加之其具有天然的大众属性、民族属性,它的使用只要能够明确清晰地表情传意,它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是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却偏偏不这么认为,非要从什么“美学”的角度来表现自己的“学问”、非要恢复古老汉字表意形态的风情而对44个汉字的“动刀整形”,难怪网友们要齐声炮轰“瞎折腾”。——试想:文字的主要功能,究竟是负载信息的符号工具、交流工具,还是文化信仰和艺术表现对象?芭蕾舞姿美轮美奂,但能苛求所有人都踩着它的韵律出行吗?

诚然,语言文字作为一门高深的学问,其字源、字理、字形的讲究是足够一位致力于此的学者专家研究一辈子的;作为专家学者将语言文字作为“赏玩”的研究对象也实在是无可厚非。但值得强调的是,语言文字同时也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设若我们忽略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语言文字习惯而非要作出一个什么符合字理、字源、字形的“规范”来,显然是不符合民众心理,也是不受欢迎的。尤其是在“专家”已成嘲讽语的这个网络时代,这些以玩智商游戏和玩概念高手为代称的“精神贵族”又岂能不再次背负一个“绑架民族文字”的罪名?

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书面符号,这是每次文字革命中都已说烂说透、众多国人早已达成共识的东西。将早已成型且民众广泛使用的汉字,突然按所谓的汉字“字理”要求动刀整形,这难道只是一种偏颇而不是专家学者们的所玩的另一种“高深”?某网友说,“专家们可以玩寂寞,但拜托千万别玩汉字。就算玩也要自己在书斋玩,千万别玩到公共空间,别给我们添乱。”另一位网友说,有这闲功夫,不如研究点实际的,教育方面课题多的是,别拿这些东西出来向人民“献宝”,还当做什么了不起的“成果”。——看看,如此背离了民众审美标准的汉字“整形”,还有一点点的”美感“可言吗?

女人整容是为了获得男人的青睐,是为了换得一个风情万种的“赏心悦目”;但文字不是美女,只是一个表情传意的符号而已。如此大动干戈地挥刀“整形”,究竟有多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