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胶合剂:新课程条件下的听课评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16:59:36

新课程条件下的听课评课

陈廷平(贵州省开阳县第一中学)

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要求教师的听课不应只停留在一般听的层次上,还应学会分析所听的课并予以正确的评价,这对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思想的完善、教学特色的形成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一堂好课的标准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是否有效的学习。因此,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以及经过学习活动后得到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要素。笔者认为一堂好课要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积极探索,主动参与。

现代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全人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因此,可把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一个维度。

(二)有效互动,合作学习。

现代课堂教学非常关注课堂中体现出来的群体间人际关系和交流活动,而这种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基础上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与布置的作业大多数是回忆、描述事实、教学的判断和教学程序性的,或一味纯模仿性的,那么这样的问题与作业很难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真正的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或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话题,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第二.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完成问题回答后,教师应给予有效的反馈,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教师的介入行为应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完整,则一定要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如果学生回答不周、不足甚至错误,则要引导其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或指导学生弄清楚回答的根据和理由,通过再思考修正先前的回答;或要求学生补充或修正他人的回答。教师这一行为介入,有助于发展学生评价、判断和交流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建构知识。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它通过多样、丰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

(三)鼓励创新,体验成功。

在体现现代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行为,努力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形成独特的创造力。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评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不断发展。

(四)尊重差异,促进发展。

好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我评价。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要尽可能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闪光点,发现他们潜在的优势,让每个学生形成独特而鲜明的个性。

(五)发现问题,引发思考。

山东省教育学院周卫勇教授曾就好课的标准提出三点意见:(1)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这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能学到其他更多的内容。(2)学生上完这节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在研究这节课的内容。(3)学生的学习是主动探究,而不是被动、机械的。其中提到好课能让学生在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在思考回味,这一点的形成,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恰当科学的提问与引导有很大关系。课堂教学要提高思维层次,必须从提高问题的“含金量”入手。一个好的教师,一堂课,若能提供或引发学生提出一系列哪怕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其价值绝不低于教学内容本身,这样的课可以说是好的。

(六)学习反思,总结提高。

通过反思,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建构。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所选择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这些知识(或问题)之间有何联系?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有人甚至将一个人是否具有反思习惯作为评价一个人是否聪慧的指标。

 

二、怎样听课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听课应做到:

(一)听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有备无患。

树立将听课者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的理念。在掌握教学常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课程标准,尽量了解本学科教研状态,熟悉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听课班级学生的情况;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应在头脑中设计出所教内容的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以便对比优劣,促己深思、善辨、慎取。

(二)听课中翔实记录,积极推敲。

一要听看结合,详细记录。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评课的依据。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因此,听课时不仅要关注教师教的活动,还要关注学生学的情况。对于教师的教,听课者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中确定了怎样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给学生;(2)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回顾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与新授课有何关系;(3)新课如何导入,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设计了哪些问题;(4)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情境的创设、教学手段的应用是否有效、恰当;(5)设计哪些问题,安排怎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设计活动步骤);(6)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7)安排哪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8)授课教师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对于学生学的情况,听课者应该关注:(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2)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4)学生是否乐于参与到合作学习中;(5)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由于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其本质是学而不是教,而且教师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的,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

二要集中精力,认真分析。听课者的思维要先于教学过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行多种合理预测,摸索课堂发展的趋向,为分析评价赢得时间,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将实际教学与课前预设的方案及以往的经验(听过的优秀课)进行对照,以便寻找课堂教学中突出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给予评价,即指出优点在于体现了课标哪一方面的理念,依据了什么教学原理等;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指出怎么改可能效果更好,依据是什么等等。将这些点评纳入听课记录,为评课作准备。

 

三、如何评课

评课,即课堂教学评价,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评课的目的与意义

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学者斯皮尔伯格就教育评价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1.评课的目的:一是对课堂教学的优劣作出鉴定。二是对课堂教学成败的原因作出评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认识。三是对课堂教学亮点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2.评课的意义:通过评课有利于激励教师加快知识更新、优化教学艺术;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评课的要求

1.树立健康的评课心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中为充分发挥评课的作用,真正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评课者应注意克服不正确的心理倾向。一要克服“老好人”思想。评课是一种教研活动,不要担心自己的观点不能被授课人接受而“得罪”人。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有在激烈的辩论中,大家才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研活动才能深入开展。二要克服从众心理。有些评课者往往顾虑个人的想法稚拙怕贻笑于众人,就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唯恐出错。没有让评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们为了教学,所言即使颇有争议,也是观点的不同,而没有对错之分。因此,评课要大胆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发展求异思维敢于创新。三要克服附和权威心理。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进,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逐步完善。没有一位教师能自诩为权威。大家所存在的差异是学识、经验、能力上的差异。所以没必要为冒犯权威而瞻前顾后,要敢于向经验挑战,打破传统的评价模式。

2.评课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关键点,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的本质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教师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是否有效的学习。因此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以及经过学习活动后得到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因此,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从授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如何转向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如何(注意,这里提评价重点必须转向,并不是完全忽视或否定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情况)。对于一堂课,如果教师总是想尽办法、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课堂中表现出积极参与探究、主动质疑问难的情形,而且通过学习,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包括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这样的课就可以认为是一堂很好的课。如果无法达到上述目的,就说明教学(某个环节或整个教学过程)存在问题,必须引起授课教师的反思。

3.评课要把重点放在“评学”上面,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改变传统的以“评教”为重点的现象,把评价的重点转到“评学”上面,以此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要把评课的关注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方向上面来,转到针对学生差异进行因人施教上来;要把过多的统一讲授,转变为以指导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和统一答疑、点拨为主要活动方式上来;要把课堂转变到以适当的统一讲解与有指导的自学或自由选择条件下的探究、研讨、查询相结合的形式上来。

转变评课的着眼点,评价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及效果,尤其不能仅仅关心学生的学业考评分数,应该更多关心为教师创设有效教学活动的环境与气氛,关心教师对学习者的指导、帮助是否切实有效。关注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关注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关注学生是否乐于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关注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4.评课要提倡创新,培育个性。正确地评价一堂课,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理念实施的需要,是张扬学生个性的需要,是创造教学艺术魅力的需要。新课标需要的不是拘泥于教参的教学设计,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灵活的调整,发挥自身优势,拿出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另外,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科特点,摒弃功利追求,提倡个性化教学,将学生头脑中自由思索的权利还给学生,不但能够张扬学生个性,更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

5.评课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课堂教学评价要符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的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课必须从实际出发,从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情况出发,不能想当然。既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又要揭露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评价的内容和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的,要以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6.让学生参与评课。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服务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理应是评课的主体之一。让学生参与评课,发表自己对教师一堂课的想法和要求,这对授课教师和其他听课教师都会很有启发和帮助。同时,由于学生的参与,评课主体呈现多元化、民主化,对一堂课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扫描,有利于增强评课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当然,受年龄、阅历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的意见有时不够成熟、全面,教师可权作参考。

评课后要对所获取的信息(来自于学生、授课者、其他听评课教师的信息)结合新课程理念做进一步的总结和思考,看有什么收获、启示,然后写出心得体会或论文。

听课评课是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教师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改革探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听课、评课的过程,是教师在同伴协作下,反思、提高的过程,其根本是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师的发展而服务。

(责任编辑  郑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