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力浦计量泵:中国在“调结构”还是在“保结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09:36
中国在“调结构”还是在“保结构”? 崔宇

最近有诸多迹象表明中国政府正在“调结构”上下功夫。继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后,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也于8月上旬上报国务院,该意见计划向民间资本开放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金融保险、文教卫生和公共服务等五大领域。

从这些措施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政府的“调结构”只停留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层面上,即抑制部分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同时向民间资本开放有进入壁垒的服务业。

但是,产业结构失衡只是表面现象,中国经济最根本的结构性失衡是高储蓄率或者高投资率同低消费率之间的失衡。从某种程度上看,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等服务业的投资,尽管这有利于打破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壁垒,但从本质上还是在走高投资推动高增长的老路子,与其说是“调结构”不如说是“保结构”。

在200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政府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目标。从官方的表态来看,“调结构”似乎就是调整产业结构。比如,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8月31日至9月1日在吉林考察时就强调,要更好地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

但这只是从“供给方”的角度在思考问题,而忽视了“需求方”。其实,产业结构的升级是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衍生出来的,市场需求的变化才是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这也正如美国学者杰夫·马德里克在《经济为什么增长》一书中指出的,市场规模的增长和信息的快速流动才是经济增长的首要原动力。只有保证消费者收入的持续增长,才能保证市场规模的扩大,进而带动产业升级、技术进步、自然资源开发和市场机制的完善。

因此,表面上的中国产业结构失衡其实是消费结构的失衡,消费结构的失衡背后则是收入分配的失衡。近几年,中国的国民收入更多集中于政府和企业,中国的高储蓄和高投资也是政府和企业推动的。据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测算, 1997-2007年,中国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至39.74%,企业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1.23%上升至31.29%,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10.95%上升至20.57%。

政府和企业有了钱后,通常会选择投资进而增加产能,但国内居民由于收入有限无法消化这些产能,只有把产品卖到国外,这导致贸易顺差的大幅上升。金融危机之前,中国正是依靠国外的消费需求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让政府和企业的高储蓄或高投资同国内居民的低消费这一结构性失衡得以维持。

但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外需的急剧下滑打破了这一脆弱的链条,所以中国不得不继续硬着头皮选择固定资产投资来支持经济增长,这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暂时还不可能顾及到真正的“调结构”,即通过调整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来提升居民收入促进消费。这带来的潜在威胁是固定资产投资短期内可以拉动增长,但长期内将创造供给,如果国内消费没有跟上的话,会带来严重的产能过剩,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这一苗头。

总之,中国经济最本质的结构性问题就是高投资和低消费,而国内低消费又将导致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当然,从理论上看,依靠国外需求也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但这是极不稳定的,从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可见一斑。

意识到这一点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如果要想真的“调结构”,最主要的是通过减税等手段提高国内居民收入,而不是针对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因为消费者的信心才比黄金更重要。只有国内居民收入和消费的提高才能助推产业结构升级、让经济增长更加稳定。但遗憾的是,目前中国还在更多地对企业“予”对居民“取”。比如最近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年底发放的第十三个月薪水同第十二个月薪水合并计税(这将比原来分开计税多征个人所得税),看来中国经济“调结构”之路仍将长路漫漫。


(本文作者崔宇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您可以写信至yu.cui#dowjones.com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