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百度竞价专员招聘:由应试型社会到学习型社会的路有多长?or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4:16:20

由应试型社会到学习型社会的路有多长?

 

 

/周新桥

 

 

未来中国社会转型,站在教育和学习的角度,可以看成是由应试型社会到学习型社会的转变。

 

应试型社会一词系笔者杜撰,意思是“应试”文化成为教育和社会主流文化之一,广大社会成员卷入“应试”生活或广受其影响的社会。依据如下:一是教育是中国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直到今年《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可知,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我国基础教育一直是“应试教育”;二是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笔者经历,中国中小学“应试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成型算起有近30年的历史,也就是说现在年龄在645岁左右的人——约78亿人且约占我国总人口2/3,其主要教育经历是“应试教育”,若再加上受其影响的家庭成员,可知我国社会的主体是由接受“应试教育”的人构成的,且“应试教育”影响几乎波及全体国民;三是不仅我国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而且“应试教育”也渗透到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中,同时,在技术职称(含各种上岗证、专业证书)考试、评聘职称所需的外语考试、公(务员)考、竞争上岗等人事和劳动用工制度,以及面向社会的艺术等级证书考试中,人们都或多或少看到“应试”的身影。不夸张地说,在我国不仅“应试”成为应试者的生活方式,而且广大国民不管愿不愿意或是否意识到,均生活在“应试”的文化中。因此,从“应试”意义上看,中国目前的社会可称之为“应试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特别强调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两个概念,把学习型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和追求目标。从此,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就在国际社会迅速传播开来,成为许多国家、地区、社会团体推进和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原则,成为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注1)。200310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近些年,中国各地、各部门争相学习和实践学习型社会的理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声势越来越大,实现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共识和愿景。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一直处在社会“快速转型期”。站在教育和学习的角度,未来中国社会转型,可以看成是由应试型社会到学习型社会的变化。那么,实现这一社会转型的路有多长呢?《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规定:“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也就是说实现这一转型的国家战略目标仅仅只有十年的时间!

 

用十年时间实现由应试型社会转型到学习型社会,可以预见其困难之大之多。笔者认为,其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应试教育”难以在短时期内退出我国教育的历史舞台。用黑格尔的 “凡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的说法,看我国前30年的“应试教育”,人们发现,“应试教育”虽经近20年的批判、打压,然而至今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确实说明“应试教育”有其合理性,表现在:一是我国自隋代创建科举制度一千多年来,应试的传统至今仍有很大影响;二是我国在某种意义上说已进入用人看学历的学历型社会,通过读大学特别名牌大学是晋升上层社会或谋好职就好业的主要途径;三是相比推荐、抽签等入学方式,“高考制度虽不好,但现阶段又是最公平合理的”(注2),因为在一个诚信缺失、不正之风盛行的现实中,“选人唯分”总比“选人唯权”、“选人唯钱”、“选人唯亲”要民主、公平得多;四是“应试教育”确实能通过背题、练题和押题等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可见预料,从现实看,只要“应试教育”的土壤肥沃,应试教育大树就依然根深叶茂。而在十年之内,我们能把“应试教育”连根拔掉吗?同理,社会其他方面如公考、职考、岗位竞争和艺考等,完全杜绝其“应试”也谈何容易。

 

其二,全民学习的社会难以在短时间内建成。全民学习是对学习主体范围的要求,也就是人人都学习,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体。人人学习的前提人人需要学习、人人爱学习和人人会学习。但从“应试教育”中出来的人,恰好没接收需要学习、爱学习和会学习的教育。近30年的“应试教育”向社会输送了几亿的“受教育者”,即使这庞大的群体正处在能学习的而立之年或年富力强之年,但其中相当部分人由于存有求学时代形成的“厌学”心理仍会谈“学”色变,部分想学的人又因不会学或没时间学而放弃学习,而那些想学又能学的人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仅热衷“实用型学习”或“快餐阅读”。当然,社会现实需不需要人们学习本身也是一个问题。今年“世界读书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走低,四成的市民每年买书的平均消费都少于100元(仅够买三、四本书),只有半数人表示自己喜欢看书,近一成的市民说,自己从来几乎就不看书(注)。试问,仅用十年时间,让人人都需要学习、爱学习和会学习是一件容易的事吗?

 

其三,人人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体系难以短时间内形成。终身学习是在时间范围上对学习者的要求,通俗地讲就是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但对一个人来讲,学习一阵子并不难,难的是学习一辈子。形成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要做到三方面:首先,社会要营造并使每个人真切感受到必须学习一辈子、不学就不行的氛围;其次,改变国民在对待教育的实用主义态度,如:重视职前教育,轻视或忽视在职教育和职后教育,重视学历教育,轻视或忽视非学历教育,重视正规教育,轻视或忽视非正规教育,重视参加自上而下强制要求的教育,轻视或忽视草根式的自我教育;第三,对个人来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惯或生活方式;第四,终身学习有赖于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相互衔接和互通,社会的教育培训服务充分,各组织开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以及具有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构建远程开放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等。说实在的,这些都不会轻而易举做到。因此,仅用十年时间,不仅要使人人坚持学习,而且要为每一个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条件、体系,其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诚然,由应试型社会转型到学习型社会的路很艰难,但这一转型之路又确实是中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正因为如此,本文所作的由应试型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转型的困难分析,其意在于提出一种看法以供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关心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人士参考。人们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建设和形成学习型社会,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辉煌目标,也是一个宏大工程。我们只有把这一条社会转型之路上将会出现的困难想得更大更多,才会使出百倍的劲头去科学策划,去真抓实干,去只争朝夕。但人们若是漫不经心,或者试图在“基本实现学习型社会”中的“基本”两字上弄点小聪明,那么,“基本实现学习型社会”就可能远远超出十年,路漫漫也未可知。但愿事实并非如此。

 

 

注:

1、参见百度,http://baike.baidu.com/view/339904.htm?fr=ala0_1

2、此类说法甚多,可参阅英特网;

3、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走低,http://news.sina.com.cn/o/2010-04-23/135220138026.shtml

  阅读全文(41) | 回复(0) |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 编辑
  • 标签:应试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 应试教育 应试 
  • 群组:思想.文学.教育.科技 
    • 上一篇:不能让技术决定论危害中国的教育
    • 下一篇:教育还需慢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