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e上海巡演2017:"创新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培训提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35:01
培训提纲:本培训共包括五方面问题:
1、背景:课堂教学提效年、教师幸福工作年、素质教育推进年;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有效。
2、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认识(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系统中的位置;教学模式的演变;教学模式的类型;几种典型教学模式及其启示。)
3、新型教学模式应该是怎样的(构成要素;共同特征)
4、教学模式的选择应该注意的问题;
5、推进新型教学模式的策略;
结束语;
附:模式研讨案例一个
创新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
◆背景:
1、教育局2010——2011学年工作主题
“课堂教学提效年”、“教师幸福工作年”、“素质教育推进年”
2、什么样的课堂教学高效 ?
专家的十个标准,教师的感叹;美 缅因州贝琴尔国家培训实验室研究结果,我们的拙劣策略;学生反感的低效课堂;
提高课堂有效性策略: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认识:
1、什么是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另有定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与学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阐释:教学模式是某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它使得教学思想和理论更为具体化。
它又是教学实验经验上升到教学理论的转化环节。
2、教学模式在教学系统中的位置
3、教学模式的发展演变
*私学:孔子个体化教学模式
*古代书院教学模式
*夸美纽斯“班级式教学”
*赫尔巴特四阶段教学模式:明了—联合—概括—应用
*凯洛夫五阶段教学法:
组织教学         1—2分钟
检查复习         5—10分钟
引入新课         1—2分钟
讲授新课         15—30分钟
巩固复习         10—15分钟
布置作业         2—5分钟
4、教学模式的类型
《1》以教师为中心的基本模式
(1)传递——接受式
●基本结构与程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知识——检查评价。
●适用于:班级课堂教学;讲授效率高,比较普遍。
(2)引导——发现式
●基本结构与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说——验证——总结提高
●适用:研究性学习课题;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举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节时设计问题如下:
1、圆柱体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高有什么关系?
2、已经学过哪些物体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高有关系?它(们)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
3、请你猜想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
4、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
(3)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
认知主义
同化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
先行组织者特点①先于新的学习任务而呈现②比新的学习材料抽象
先行组织者分类:陈述性、比较性
(先行组织者类似传统教学中“设置疑问,造成学生认知冲突,由此将学生带入新知知识的学习当中”的策略,但有不同。如等比数列叠纸片例子不够恰当;以麦粒故事为先行组织者的案例等都不够恰当)
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先行组织者的呈现
1阐明本课的目标
呈示解释组织者并使学生理解
学习材料的呈现
1呈现学习材料
2使学习材料的逻辑结构外显
增强认知组织
1按先行组织者提供的认知框架把新材料纳入认知结构
2或使原有的认知结构更清晰、稳固
(举例:讲立体几何之前:1、概括地向学生介绍立体几何所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其与运用价值。2、阐述他与平面几何的联系;3、指出学生平面几何知识的局限性;4、解释由平面拓展到空间而产生的新矛盾;5、加强起指导作用的观点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即把学生认知结构中用来同化新知识的有关平面几何知识和一些图形的初级观念复习和整理一下。又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之前,给学生总结概括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分析其相等的条件和性质。同时帮助学生回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容,以此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的先行组织者。待学生学习之后,再回头看看前面的先行组织者,学生肯定有更深刻的感受,学生不仅对一元二次不等式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且对原来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也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所以,当前数学学习中,用在新知识前的先行组织者,在学习结束的时候再次学习,以促进学生对前后知识的理解和关联。)链接“先行组织者技术的课堂应用举例”
《2》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定义: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相互负责地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从而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
●基本过程: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形成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小组内成员协商讨论教师参与——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开展评价活动(关于如何分组,组内座位编排,小组意识形成与强化、教学流程,小组活动形式与考核办法等,链接“四人小组合作模式”)
(2)研究性学习模式
●定义: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学习
●基本过程: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搜索和分析信息资料——调查研究——初步的交流)——表达和交流阶段(从以下选择一个举例)
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供高一上学期选题参考)
一、数列方面的应用
(1)购房贷款决策问题 (通过调查银行利率,利税及房价决定哪种方式购房划算)
(2) 斐波那契数列研究(从兔子的繁殖等实际问题建立递推数列问题)假定一对兔子每个一个月生一对小兔,每对小兔在两个月以后也逐月生一对小兔,如果不发生死亡,一对刚出身的小兔一年可以繁殖多少对兔子?
二、 函数建模方面问题
(1) 对当地或国家近年来人口增长的情况调查,预测今后人口数量,给政府提出几点建议。(2) 建立“麦当劳”(或其它)商标的函数关系式(可用分段函数表示)
(3) 气象学中的数学问题 (温度、湿度、空气污染指数、臭氧层的变化)
(4) 当地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预测今后的耕地面积。
(5) 研究某种传染病的数学模型(参考文献[1])
三、 最优化问题
1. 无盖盒子的最大容积问题
用一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铁皮,如何制作一个无盖长方体盒子,使其容积最大(学生没有学习重要不等式,可以借助于计算器进行辅助解决)。
2. 零件供应站(最省问题)
设在一条流水线上有5台机器工作,我们要在流水线上设立一个检验站,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若5台机器的工作效率相同,问检验台放在何处可使移动零件所走的距离之和最小?(所花的总费用最省)
如果是n台呢?(可以用平面几何知识,也可以建立函数关系式,作出图象讨论得出)若5台机器的效率不同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