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培训中心合作协议: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06:35
 社交恐惧症的表现        当事人与人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走路、购物、社会活动、甚至打电话这些普通的日常琐事,对当事人都是很大的挑战。不仅与“权威人士”交往困难,与普通人交往也有障碍。
       
        更严重的不仅在现实情境中感到逼迫,而且在离开使其逼迫的社会情境后,还会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那些情境,使影响的持续时间更久。
       
        有些当事人与他人交往时,往往还伴随生理上的症状,如出汗、脸红、心慌、发抖等等。
为了回避导致社交恐惧的情境,当事人往往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社交恐惧症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以及模仿与暗示,是常见的原因。       
        森田疗法、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系统脱敏法)、模仿法、认知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止观疗法、精神分析等等。
       
        实际咨询实践中,往往综合采用如上方法,各方法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方法名称是一个代号,作为非专业者,单凭名称,难以受益,仍旧茫然不知所措。
       
        我们不仅要关注方法,还要关注与方法息息相关的思想。
       
        没有思想认识的存在,往往就难有情绪,比如见到一人,把他想象的很“高档”,就会拘谨不安,把他想的很“低档”,就会自大,还没有束缚。也就是说,心理困扰至少是由心念(或者说思想认识)引起的,因此不能只关注方法,还需关注思想认识的改善。
       
        只求像机械操作一样的有固定程序的简便方法,是一个误区。
       
        下面与您分享一宁心理咨询在咨询实践过程形成的文章,助你跨越名称概念,直接把握化解社交困扰的思想与方法。上面有些治疗方法就直接蕴含在文章之中。
 
社交恐惧症的痊愈之路:放下
问:
        你好,看了你的帖子我认为自己得了(社交恐惧症)。我现在害怕和陌生人接触,和同事之间说话都会脸红,紧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答:
        紧张、脸红、害怕与熟人或者陌生人接触、结巴、出汗、发抖、对视和余光的烦恼、表情诡异等,是社交恐惧症常见的表现形式,你的问题极具普遍性。
       
        对如何解决,简要论述如下:
       
        这些症状几乎是每个最初与人交往的人都有过的表现,特别是在我们比较在乎的场合,例如重大聚会、与心仪的异性接触等。如果当初不当回事,坚持投入生活,这些症状如昙花一现,很快过去,但如果太当回事,它便会固着下来,你越是排斥它,它反而驻扎的越久,想想你过去的经历是不是这样呢?        可见接纳、不企图消除你的症状是根本的必要的解决之道。        包括社交恐惧症在内的许多神经症朋友,经多方求助,屡败屡战,最后都不得不认同这条解脱之道,当然还有部分人执迷不悟,指望药物或者其它神奇而简便的方法获救。        下文以余光和表情困扰为例来具体谈论放下。
  教您正确面对余光和表情困扰
——症状虚无,如果您诚心接纳了,就会体悟到这点!        表情(余光)等不自然时,为何要为它悲伤、忧愁呢?因为,你觉得那是个实实在在、让你丢面子的“症状”,需要去除的“症状”,事实上,它确实没有实体,是虚无的,说它虚无,是因为:        1、如果不排斥它,坦然迎接它的到来,慢慢地。它就会消散,越是诚心迎接,消失的越快,但,如果你排斥它,它会揪住你不放,你越排斥,它越要揪住你。回忆下你过去的体验吧,是不是这样呢?        您的经验很容易告诉您:接纳就是蜕变,莫要为了维护虚假的自我形象而无视这个事实:“接纳就是蜕变”。        2、我们谁没有过表情僵硬的体验呢?谁没有过余光或者对视别人的体验呢。只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但没当回事罢了,他们就像童年的你一样洒脱。其实本来很正常啊!而你,却对自己求全责备,将它当成丢面子的事情,一路排斥,现在一到有人的场合就僵住了。须知:        一旦“排除余光、对视、表情僵硬、说话僵硬……”成了强烈的目的,就会有一种内在的紧张,成为一种冲突,一种负担,而这又让你的表情更僵硬,对视和余光更难以自然,说话也不流畅。        最初,余光、对视、表情僵硬、说话结巴个别的,暂时的,对人的影响也是个别的、暂时的,甚至可能根本没有,因而忽略不计,可以说是虚无的。但后来,因为上段分析的原因,余光、对视、表情僵硬、说话结巴是全面的,持久的。
恶性循环了。        虽然一切本来是虚无的,但是给我们的心理和人际关系造成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如不冷静下来,认真反省,很容易被这些实实在在的影响迷惑,继续走上错误的排斥之路!直到最终把你消耗掉。        3、你不是一直在找眼光何时才能从别人身上移开的标准吗?可是,你问问其它人,标准是什么呢?恐怕他们也答不上来。不自然也自然,没有标准的!        怕,悲伤,喜悦,恐惧,焦虑,失落,绝望等等,都是因为我们执着“万物”为实有,执着“症状”为实有,执着“虚假的自我”为实有,执着“考试”为实有,如果它是虚无的,你还会怕,悲伤,喜悦,恐惧,焦虑,失落,绝望吗?        因此,症状为空,需要反复揣摩啊!        常常觉知您的内心,凡是你的心因为对视、余光、僵硬的表情等烦恼了,或者高兴了,都是个问题!!!        一下子是放不下的,不可能一下子就心如止水,慢慢来。        不以表情喜,不以表情忧,用心于生活学习——这条路走的越踏实,你自在大方的就越快!
 
社交恐惧症的痊愈之路:拿起
不在乎面子(名),随别人怎么说;敢于丢脸;往往并没有那么多观众在观看自己,是自己想多了。这是笔者过去写的关于化解社交恐惧症的主要思路,用两个字来总结:放下!
       
        本文揭示的是,“拿起”也是与“放下”同等重要的一面。
       
        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人,他人的意见对我们确有很大影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有时虽然假装不在乎,其实内心深处还是非常在乎。比如有一咨询者,高一时学习成绩很差,天天吊儿郎当,不认真听讲和学**哥因此经常批评他,他若无其事。事实上,到了高三,他对学习成绩异常在乎,结果因过度在乎学习,搞的焦虑失眠,又反而学不好了。
       
        老师、同学、亲人都对学习成绩挂在口上,学习成绩关乎奖赏、他人对我们的态度等等,因此大多身临其境的学生都在乎成绩,表面自暴自弃者,其实也是在乎。
       
        当一个人被大多数人否定评价,难免因此变得自卑。分析好几例社交恐惧症的成长史,他们当前的自卑都根源于以前屡屡违纪,长年被多人谴责所致。
       
        人言可畏,而这一类人的言论影响力更大,长辈、亲人、老师、领导、好友、权威、社会舆论。其影响常常如影随影,即使我们跑到天涯海角,都还会影响自己。
       
        拿起,就是要学习正确的做人处世之道,并常常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与之相符,我们因此才会被尊重、少些人际摩擦。胆小者说
小志听到从小的伙伴买房买轿车了,夜晚睡觉就不由自主的泛起一阵阵嗔恨的思潮,要是那小子再说我短处,我揍死他,以及揍他的详细过程。这些思潮源于小时候,他们俩之间的过节太多,小伙伴经常说小志的短,小志因此闷的慌,但却不敢当面反驳。
       
        我们胆小者常常就像这样,当时不敢反驳,事后常想个不停,想当时该如何还嘴?该如何如何整治他?
       
        胆小者是被压抑者,被恐惧情绪压抑了,恐惧的对象不的老虎、狼狗,而是人。由此给社交带来种种不便,比如买东西不敢砍价,去人多的地方感觉难受,说话要掂量很久,结果还是不敢说等等。如这些表现的程度重,可称之为社交焦虑、社交恐惧、恐人症。
       
        为了获得安全,我们转为迎合人们认可的标准,比如,走路的姿势应该怎样才对,应穿什么样的衣服,应该像别人一样会打扑克,有的从一开始的迎合,慢慢演变为过分的执着,乃至泛化到草木皆兵的程度,比如认为大街的人都在看自己,火车上的人在谈论自己很丑,认为自己的声音粗躁地不好听——其实别人并不觉得他的声音难听。
       
        如上是胆小者特点,它是如何形成的?
 
胆小的内外因
外因一        认真分析每一位加入一宁心理咨询的来访者的成长经历表明:遭受超过当事人承受能力的评击,但又没有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是胆小最主要的外因。
       
        比如小叶(化名),小时候经常遭受父亲的厉声厉色,但却没有任何鼓励。又如小孝,经常被同龄人欺负,被外形看起来很可怕的人吼下,但父母却忙于自己的所思所想,很少安慰和支持。还有很多更极端的可以“奴役”“虐待”等词语来形容的实际例子,确实给当事人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外因二        模仿与暗示。
       
        模仿以当事人主动学习为特点,暗示以他人有意无意地影响了当事人为特点。
       
        比如,有些父亲年轻时天不怕地不怕,一个个闯社会的精彩故事,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学会了胆大。相反,父亲懦弱,孩子也容易懦弱,因为孩子没有学习的榜样。当然,还有种情况,虽然父亲没有影响孩子,但孩子模仿了父亲以外的其它人。
       
        看了上面的外因,大家心理往往感到舒服,有种被理解被关怀的感觉,但下面的内因就不受有些朋友欢迎了,忠言逆耳利于行嘛,况且所列举的这些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全部具有,也不可能在这里把所有人的胆小原因全部列举出来,毕竟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是丰富多彩的。内因一        他人评击往往是有原因的,如果自己招惹是非,坏习惯屡教不改,比如爱欺负别人,不讲卫生,不敬长辈,骄傲,仁慈心、包容心不够等等,自然得不到他人的支持与鼓励。
       
        比如小叶,其父亲的确太过分了,但另一方面,他小时候喜欢打架,非常调皮,给家人和老师找了不少麻烦。这也诱发了父亲的严厉。
       
        再以骄傲为例,谦受益,满招损,人们猛烈地评击一个人,往往是因为感觉到对方还没有承认错误。骄傲如翘起尾巴的狗,虽然有时会压过气势低的,但有时也会招徕更猛烈的攻击。当我们谦虚地认自己不是,别人往往马上就停止评击了。
       
内因二        身体不好,精气神不足。        身体不好,低声懒言,声音不宏亮,该声张自己权利时,在气势上压不过精神充足者,常无奈地服从了对方,而事后又很不情愿,因此在心理想个不停,结果又越想越伤心气,再经其它消耗,慢慢沦为“怒而不威”的人。        所谓怒而不威,就是当别人欺负自己时,调动全身的能量去嗔怒,想在气势上征服对方,如怒吼、谩骂、乃至动武,但别人好像还是不怎么怕。        再进一步发展,则白天怕人,晚上怕鬼,一个人睡觉不安慰,甚至要整夜开灯,这是肾阳已经非常微弱的表现。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从短暂几年的时间段来看,有时外因是孤立存在的,当事人的遭遇显得很无辜,令人感慨。有时外因是与内因相辅相成的,内因处主导作用。        胆小的原因描述到这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尝试根据上面的原因,总结适合自己的调节要点试试?        下面从其它角度谈谈胆小的对治,并不紧贴上面的原因谈论。
 
恐惧分为两种情况对治
一、有明确的对象        有明确的具体的比较单一的对象。如害怕陌生人,害怕熟人,害怕狗,害怕高压锅,怕高,怕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当众讲话),怕自己脸红等等。        害怕什么就见什么,是对治这类情况的主要办法,与此相关的疗法是:暴露疗法、脱敏疗法。二、没明确的对象        小时受创伤,使得害怕是广泛性的,没有明确的对象。比如有位咨询者,还是在婴幼儿时期就被受到恐吓,这使得他都成年了,还满脑子负面的想法:这个世界是危险的,人人都很假……由此带来了很多不适应行为。        所害怕的对象不明确,就不好暴露或脱敏了,唯有重建心灵,对治的过程较漫长。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这就是化解恐惧症的全面奥秘所在!
       
        挂碍:放不下,牵挂之意。如果没有牵挂,就没有恐惧。这八字来自只有300字左右的著名经典《心经》。不做复杂的理论阐释,想想你自己过去的体验便知,谈谈笔者母亲的体验来抛砖引玉。        母亲年轻觉得活人没希望,想死,于是什么也不怕,半夜三更经过有坟墓的大山也毫无畏惧,巴不得撞上鬼死了算了。但后来慢慢看到了活人的希望,感觉活着真好,因此慢慢怕死了,再也不敢独自半夜穿过荒无人烟的地方。        再如,你平时在某人面前本来很自在无束,但当你喜欢他/她,想与之恋爱,但又怕拒绝,没有把握如愿时,在他/她面前就容易变得紧张拘谨了。
 
深度蜕变         摘要:对所谓的症状,做觉醒的人,并帮助被人觉醒,从此不再被无明的意见左右。
觉醒症状
        对脸红发抖等表现的排斥,源于对家乡文化价值的执着,比如家乡人认为:脸红是丑陋的、没出息的,你亲眼看到有人对脸红诧异地评论:这孩子怎么这么……!
       
        于是,下次你自然会避免自己脸红了,然而脸红的特点是,你越避免越脸红,这就像绳子打结一样越扯越紧。        发抖、结巴、紧张等反应也与脸红一样:1、人们通常认为这是不好的,是弱者的表现;2、越逃避越严重。        社会文化就像这样充满了分别心,比如脸红就没出息,摆地摊很丢人,“打工”一词很难听。有了好坏的分别心,就会有排斥或者执取,接着又会有如意或不如意,不如意是让人痛苦的。        正是因为这些分别心的存在,才让人充满了痛苦!
       
        然而这些好坏的分别有道理吗?没道理!有的人却认为脸红是可爱呢?脸红的人没心机,摆地摊和打工很平常,中国人以臀小为美,巴西以臀大为美,我们能说那种判断就是绝对的好吗?显然不能。        仔细参悟,其实在很多场合,好与坏、美与丑、垢与净等,完全是人心选择的结果,你可以选择胖为美好,也可以选择瘦为美好,可以选择从容为自己的风格,也可以选择紧张为自己的风格,《道德经》说: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奈何我们要以一个固定的标准来狠狠地排斥自己或者别人呢?
       
        正是因为执迷不悟地分别好坏优劣,并排斥或执取,才让人充满痛苦啊。        你已经深刻地观察体会到了上面的真理吗?(尚未体会到就留为作业吧!以后多往这个角度观察,观察许多事实来印证这个真理,你就越来越明了了。)        体会的越深,越自信,越能不被愚昧束缚,这就是觉醒了。帮助被人觉醒        曾经,社会文化中的这些分别心,给您造成了这么多痛苦,现在,不仅自己要放下分别,还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化解人们的分别,这就是你对社会的贡献,是你慈悲的体现。以脸红为例:
       
        当有人以诧异的眼神或言语关注、关怀你的脸红时,你不仅自己坦然接受,还要这样从容轻松地劝导对方:
       
        没事的,不关注它,它一会就过去了,脸红是人的一种情绪反应,对于任何情绪反应,无论是脸红,还是紧张、焦虑,都不要排斥哦,越排斥只会越脸红,越紧张……其实脸红本身无所谓好坏。(依据你对上面真理的深刻把握,说话的语气要坚定自信)
       
        然后,你继续谈论你们开始谈论的话,做你们开始做的事,总之,转移你们的注意力到别处去,转移很简单,一句题外话就搞定了,比如:你昨天去哪里了?你的西装好笔挺!货能不能再便宜点?等等。        别小看你那句劝导,如果是正在成长的小孩听了,可以植入脸红无所谓好坏的信念,以后可以免去为脸红困扰烦恼,就像打了免疫针一样,想想你自己这么多年的痛苦,是不是给他了很大的自由呢?如果是成年人听了,听的多了,也会解除“脸红等于没心机”的信念。当越来越多的人都这么认为了,社会文化就得以改造了。
       
        与人为善,人们往往只考虑物质上的帮助,其实,你那句劝导,功德更大呢!        当你劝导别人这么看,你自然更容易也这么看!        中学老师因为教授数学而使自己更擅长数学!        所以帮助别人也同时成长了自己。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这是我们在与求助者交流过程中经常听到话,对此我们也做过深思,做不到的原因很多,有一种原因是对自己的认识没跟上,认识自己并不容易,我们都几十岁的人了,满以为已经很了解自己了,其实未必,我们经常在说一套,做一套,而自己却还不知道。        要认识到潜意识层面的思想认识,才算真正认识了自己。比如,一咨询者为自己在人前不大方感到深深地难过,无法接受自己不大方的现状,尽管她也知道,越陷入难过的内心世界,自己将越难融入人际交往,首先要接受现状,自己才能豁达起来。        直到有一次,她认识到,自己这么执着,原来是执着了母亲曾经的一句话,母亲曾经很关切很当成一桩事情地说:你怎么那么不大方呢?当她认识到这个执着的来源,心中一下子就释然了。        还有很多案例证明了,认识自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突破口。        精神分析,自我观照,是常见的认识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