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合伙人都有谁谁:学术研究不能囿于“汉语孤岛”(文化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08:00

学术研究不能囿于“汉语孤岛”(文化博客)

博主:刘 杰(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12年01月04日   12 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空前频繁和活跃。

  我们可以乐观地预测,在未来,中国内地各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将更快和更好地融入国际学术研究圈,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国际学术标准的优化中去,体现来自“中国学者的学术眼光和原创元素”。

  但相比于这种预测的乐观情绪,仍存在几个担忧和纠结。

  其中一个担忧就是,随着国际化视野的拓展,国内学界的“学术民族主义情绪”反而开始抬头和蔓延。有些学者公开表示拒绝用英文这种国际化语言发表文章和著作,他们认为,与科技文章不同,哲学社会科学文章只有用现代汉语表达才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的可理解性”。有些学者干脆提出捍卫汉语学术语言,拒绝使用“西式的学术概念”。

  且不说这些人是否真的做到了拒用“西式的学术概念”,仅就这种情绪来看,它在认知上就有多处不当。

  首先,这些说法似乎并不承认现代汉语的历史性,忘记了它已有的、经过历史沉淀的“他者”成分,而现代中国人已习惯了它的这些“他者元素”。可以说,当下中国人约定俗成的现代汉语是历史上多种外来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共同创造的结果。

  其次,这些情绪化的说法,表面上看来具有“学术爱国主义”的善意,但它遗忘了我们身处的这个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各种共同的挑战和问题,单一本土化的眼光无助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而任何“排他性”的思路无论看上去多么“爱国”,都会限制中国人在这些“全球问题”上的智慧和立场的表达。

  再次,这些“情绪”没能厘清研究的本土文化心理与学术普遍化追求之间的关系。学术国际化并不排斥源自本土的经验、资源和心理,但学术普遍性又要求这些东西的“文化间可理解性和可解释性”,要求各国学者间多维度的批评、理解和互动。要达此目的,就需用一种被各国学者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和概念系统。

  总之,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而言,学术研究不能只囿于“汉语学术孤岛”,中国学者还是应该具有国际化视野,自觉使用全世界通用的学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这样才能参与到国际学术的竞争中去,推动我们的学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