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ios玩安卓游戏:高岚民间故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20:49

吟    风

旧社会,一员外家聘请一塾师到家教子女读书。一天先生早起,见秋风萧瑟,有些凉意了,便见景生情地吟起诗来,要求是说风不见风,独自坐在那儿沉吟道:急听窗外竹声萧,阵阵秋声到树梢,卷地摧将黄叶落……第四句一时想不出来,双手捧着脑壳连抓直抓,老是接不上。这时丫环端来一碗汤圆给先生过早。等候多时,先生仍在沉思。丫环催先生说:“您吃汤圆,我给您接上第四句。”先生接过汤圆,丫环提笔写“双手抱着卵子刨”。先生见丫环骂人,气冲冲找员外老板评理。员外问丫环,丫环不承认。员外问:“你第四句是怎么接的?”丫环马上回答:“满山吹送白云高”,员外称赞丫环这句接得好。先生在旁边连忙说:“她不是这样说的,是说的这样两个。”(用手比划),丫环忙答:“这样两个,你过早吃过哒。”说得先生目瞪口呆。

 

宰 相 肚 里 划 得 船

过去,教私塾的老先生,门下的学生岁数大的有十七八岁。先生五十多岁了,可娶了个年轻的小老婆才二十出头,长得美貌如画,的确有几分动人的姿色。其中一个大学生经常帮老生做家务事,和师娘接触多了便眉来眼去,情投意合,只是没有机会同床共枕。

一天,师娘对学生说:“你先生每每听到雀子叫就起床上早课去了,你抽空来。”学生掌握了先生这一特点,便躲到屋后竹园里等。等呀等,一直等到四更时分,天还未亮。学生将竹子摇动,雀子叽叽喳喳地叫了,把先生惊醒,以为时间到,忙起床上课去。可是到学校等了好一会儿天还未亮,便又回转回家来。走到门前推门,门闩了,他站在窗外听,屋里有话音。注意听下去:女的说男的美如梅花,男的说女的白得像粉缸子。师娘又说:“你那先生身上无肉,话像一筒枯柴。”先生听得明白,记在心中,气在肚里,不好发作,转身到学校去。

上课前,先生写了一首诗,把那个大学生喊来看,教训教训。学生念诗:昨夜喜鹊被人惊,错把三更当五更,梅花抱起粉缸睡,一筒枯柴门外听。学生念罢,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知道事已败露,只有认罪,提笔也写了四句:该死的学生把色贪,阴风吹火火也燃,大人不见小人过,宰相肚里划得船。

 

情  诗  妙  解

古时,有个心宽体胖的白面书生名叫青童,求学在一个私塾先生门下。先生有个年近妙龄的女儿,名叫红梅,看中了这个眉清目秀的后生,产生爱慕之心,但因自己整日呆在绣花楼上,难得会面一番,一阵深思之后,想出了一条妙计。

一天,红梅在楼上有意将一把蒲扇丢下楼,便指名要青童送蒲扇上楼,青童不解红梅之意,捡起蒲扇抛上楼去。过了几天,红梅又将剪刀丢落楼下,心里盘算剪刀能伤人,不便摔,这次青童一定会送上楼去。哪知青童拾起剪刀,仍不假思索,依旧抛上楼去。红梅感到青童未免有些愚笨,但爱慕之心未已,继续设法牵引,决定找摔不动的东西抛下楼去。拿来花针穿上线从楼缝丢下,再叫青童捡起送上楼,终于得到了第一次握手,从此,胶漆相投感情浓笃。

一天,青童趁课余之时到田间挖来泥鳅,在楼下烹调,香气洋溢,红梅几次在楼上垂涎欲滴,等待着青童送礼,哪知同学们蜂涌而至,一抢而空,红梅的食欲未能得到满足,便生嗔怪,从此感情断绝,青童心中有冤难辩,郁郁不安写出诗句:蒲扇不圆用剪刀,花针绒线建功劳,红罗帐中恩情在,只因泥鳅两分消。

写罢摇头晃脑地高声朗诵,以抒胸中之闷,不料被先生听到了,追究其诗意。红梅在楼上提心吊胆,可青童从容不迫向先生解释:“要蒲叶成扇必须用剪刀剪裁,扇的边缘还得用彩线缝锁,拿着蒲扇在帐中招风驱蚊,一直要忙到立秋之后才能和它分手。”先生听后无疑,点头称赞。

 

家 中 还 有 一 枝 梅

新婚之夜,新娘羞羞答答,夜晚不是看书报,就是打毛衣。新郎按捺不住情欲的冲动,试探性地催眠。吟出王安石《春夜》诗句:“金炉香尽漏声残”意思是时间不早了。新娘说:“你先睡去。”新郎又诵:“剪剪轻风阵阵寒”意思是天气寒冷一个人睡不暖和。新娘说:“怕冷你加件衣服”。新郎念第三句:“春色恼人眠不得”,新娘说:“眠不得你就陪我坐。”新郎诵第四句:“月移花影上栏杆”。意思是夜深了该睡了。新娘说:“等不得你一个人去睡。”新郎是无计可施,生气地说:“你嫌弃我,我出远门去。”一边说一边披衣准备出门,新娘一把拉住他,递给丈夫一杯茶说:“十指尖尖捧玉杯”,新郎不耐烦地说:“指头像几根草棒头,还说什么十指尖尖。”新娘又吟:“借问夫君几时归。”新郎说:“七八年罗!”新娘接着吟:“外面野花君莫采。”新郎说:“这回我是那个事。”新娘最后劝说:“家中还有一枝梅。”新郎说:“那么你今晚还不那个。”

 

三婿祝寿

一老翁,八十寿诞,三婿同来祝贺。酒席间,岳父为了考考三婿的才华,以千里马为题各吟诗一首,看哪个说马跑得最快,哪个的才学最深。按大小顺序说起。

大婿先说:水上浮金针,丈人骑马到南京,骑来又骑去,金针还未沉。

二婿说:火上烧鸡毛,丈人骑马到南桥,骑来又骑去,鸡毛还未焦。

三婿比较憨厚,少读了些诗书,正急得头上直冒汗,恰在此时,老丈母站起身到厨房去添饭,忽然“叽”的放了一个屁。这下提醒了三婿,他连忙说:“丈母打个屁,丈人骑马到陕西,骑来又骑去,屁门还未闭。”

 

戏  佳  人

一天,一个七十余岁的老秀才,路过一富户家门,见楼上站着一个花容月貌的少女,正在观赏一盆鲜艳的牡丹。老秀才有意戏弄少女说:“小姐,我出一对联,你若能对出下联,我拜你为师,对不出你得跟我去。”小姐满口答应:“请讲。”老秀才模模胡须,笑望小姐说出上联:

红花楼上红粉佳人眉弯弯肉嫩嫩得,走拢来,前兴姻缘。

小姐略加思索,对出下联:

白壁墙下白发老翁发苍苍皮皱皱呸,滚开些,今生不能。

老秀才听了,不好意思的溜了。

 

姑娘妙联戏医生

八六年春天,风和日丽,兴山县杨道河坡上囊匹山村医生王云鼎左手拉着一头老牛,右手提着半篓子黄豆,下地春播。途中遇着一位身着红上衣天真活泼的农村姑娘,见景生情想戏弄王医生一番,口占一上联,里面包含五味中药名请王医生对出下联:

上联是:“君子牵丑牛耕生地熟地,种黑黄豆。”

才学丰富的王医生不示弱地问姑娘:“你提着篮子干啥去?”“采金银花。”姑娘歪着头笑着回答。王医生望了望姑娘略加思索,道出下联:

“红娘骑海马过常山淮山,采金银花。”

姑娘一听鼓掌叫绝。

 

先死先生

古时,一私熟先生到学校去路过一村庄,见一女子坐在自家门口,双手不住地挠头摸耳,先生想戏弄一番,便道:“小姐,我出一上联你对”,      小姐满口应承。先生出上联:抓抓痒痒,痒痒抓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

小姐对下联: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生不死,不死不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活捉蒋光头

一对浪漫夫妻,新婚燕尔,洞房花烛,一阵房事过后,新郎出上联:男英雄,单枪直戳台湾岛。

新娘对下联:女豪杰,双手活捉蒋光头。

 

雷雨交加

三伏炎天,暑气逼人,王老师手执蒲扇摇晃,嘴里叼着木脑壳烟袋大口大口地吞云吐雾,甚是清闲。张老师从厕所转来刚一落坐。王老师说:“老张,我出一上联你对如何?”张老师也是个对联迷,忙说:“请讲,请讲。”王老师说上联:“吸烟摇扇,眼前风云突变。”张老师沉思片刻道:“屙尿打屁,胯下雷雨交加。”

 

拍  马  屁

清朝,科举时期很多有才无钱的人考不中秀才。据传河南省新野县一姓曾的三次落榜,他看透了世情,无钱是无法中举的。于是他想采用拍马屁的办法捧捧考官,说不定还能起到作用。第四次监考官姓史。看了曾小子的试卷,皱起眉头,又准备将他的试卷装入垃圾箱。曾小子在旁见了忙说:“报告史大人,我不会写文章,只会对对子。”史太师哼了一声说:“那我出一上联试试:新野县曾小子胡言乱语心野心野。”曾小子回对:“河南府史大人安邦安国何难何难。”这一句恭维话说得史太师心里痒痒的,觉得此人有才,便出第二联:“曾小子拦腰四点做鲁帮诸候。”曾小子随即应对:“史大人劈头一横当吏部天官。”这两句奉承话起了大作用,被录取为秀才,戴上了顶子。

 

应对入朝

乾隆年间,江南一对饱读诗书的童生赴京赶考,把乡邻一牧童带上,途中帮忙负担行李。途中在一旅馆住宿,一少妇弄饭、铜盆上粘了几粒米饭,一公鸡啄米,发出响声,那少妇说:“鸡啄铜盆嘴撞钟。”那两个童生自以为有才,对少妇的话不介意,可那牧童却念念有词的把这句话记在心中。

一天,到了京城,见一人骑一匹高大马从木桥上过来,正碰上这童生三人。骑马者问:“你们到何处去?”答曰:“赶考。”“既是赶考先对我一联,对得好,便去,对不上,不准去,去也无益。”那人说出上联:“马过木桥蹄打鼓。”两童生听了摇头,对不上。牧童却说:“鸡啄铜盆嘴撞钟。”那人听后大吃一惊:好一个牧童,竟有如此才华。便对牧童说:“再对一联。”那人往桥下一望,见一美女在河边浣洗衣赏,即说出上联:“清水河边一佳人,八棒八棒八八棒。”牧童略加思索对出下联:“金銮殿上朝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你道那骑马者是谁,乾隆皇帝也。便将这牧童带入朝中,封官。那两个自吹自擂的真才实学的童生怏怏回家。

 

教书匠回敬土老财

清朝末年,一个财主路过一座学堂,见里面有一屋学生正在跟着先生读《论语》,便依在门口看热闹。

学生们见有生人立门口,课堂秩序有些骚动。先生走到门口,施礼后请他走开。谁知那土财主来邪劲,非要出个对子让先生对不可,对不上不走。先生不怕对对,便让他出句。那人眨了眨眼说:“稻梁菽,麦黍稷,许多杂种,不知哪个是先生?”先生听后很气愤,觉得老财主太坏,当着学生的面侮辱他,于是便毫不客气地回敬道。“诗书易,礼春秋,都是正经,何必问及老子。”学生们听了先生针锋相对的下联,一齐叫起好来,在学生们的嘘嘘声中,土老财溜了。

 

逢凶化吉

清末年间,有一名叫张继贤的秀才与鲁清贞通奸后,谋杀亲夫万监生,被抓入大牢。张继贤在狱中写一供状书认罪词藻华丽,语言恳切,审判长阅后,顿生恻隐之心,将此案报入朝迁、皇帝龙眼阅过案卷及认罪书,亦怜其才华便命当面提审,帝出上联:

本院查夜三更五点,五点三更,更更不错,点点不差,红罹帐中喜重屋内中忧,叹张长,因喜成忧。

张继贤随口对出下联:

犯生卜课六爻八封,八卦六爻,爻爻有准,卦卦有灵,青龙之乎吉白虎之乎凶,望大人,逢凶化吉。

皇帝听后,拍案叫绝。提笔御批:张继贤贤而不贤,鲁清贞贞而不贞,既无其德徒有其才,依律问罪,袅首犹轻姑念乐幼读读书,壮游津水,判张生远充军以备国家之用,鲁氏女断与继贤作军妻,甘苦同受,死无悔矣。

 

刘三姐俗联对秀才

李秀才和刘三姐对歌,李秀才唱。“凤凰落在梧桐树,小小麻雀快认输,你读过几多盖世作,翻过几多圣贤书。”刘三姐对:“走不完的天下路,读不尽的世间书,读书若只嚼文字,越读越蠢越糊涂。”李秀才不服气要刘三姐对对。

李出:“风高不吹月”,刘对:“雨水好犁田。”

李出:“钟尴不捉鬼。”刘对:“童子拜观音。”

李出:“奇秀才,胸藏书千卷,”刘对:“懒婆娘,肚装儿一苗。”

李出:“大学士,读罢《诗经》读《孝经》。”刘对:“小娘子吃了早餐吃中餐。”

李出:“屙屎出恭解大手。”刘对:“关门闭户掩茅扉。”

李出:“二月杏花八月桂,三更灯火五更鸡。”刘对:“四分水田六分地,七斤萝卜一斤皮。”

李秀才见刘三姐对答如流十分佩服。

 

年  倒  了

一穷光蛋,该一身帐。他知道年关将近,一定有人来找他逼债。他有意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这副对联较奇特。上联只写了一个“年”字倒贴着,下联只写了一个“老”字,没写“老”一点,横批是“不消来得。”

大年三十早晨,一路有十好几人来找他要帐,走在前头的看了对联说:“伙计们,我们转去。”旁边的人问:“为什么?”前头的人说:“你们看对联的意思,年字倒贴着,意思是年到了,老子没有一点,横批是不消来得。”大家只好悻悻地转去了。

 

考场妙对

从前,有位秀才,从年轻时起就上京赴考,可是他为人耿直,不会钻营舞弊,年年名落孙山。光阴飞逝,年近古稀的秀才仍不灰心,依然努力学习,准备来年再参加考试,两场笔试过后是面试,主考官见老秀才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便作一戏联曰:“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老秀才早已对考场舞弊行为深恶痛绝,当面含蓄的指责了当时考场的黑幕,立即对了下联:“一人为大,二人为天,天大人情,人情大为天。”主考官见老秀才确实有才,当时无可奈何地认可老秀才为生员。

 

郑板桥断案

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至山东淮县当县令。

一天,一位教书先生前来告状说:“县太大人,我在一户姓丁的有钱人家教书,辛辛苦苦的一年满了,丁家不仅不给学钱,还把我辞退了”。郑板桥问:“丁家应付给你多少钱?有何凭证?”“我有契约在手,”老先生从腰中取出递给县太爷。郑板桥一看,上面清清楚楚地写道:“教书一年,付酬金八吊钱。”郑板桥问:“他为什么把你辞退呢?”老先生说:“他说我才疏学浅、教得不好,这实属诬蔑”,老先生十分委屈。

一听这话,郑板桥决定以出联来考考老先生,以大堂上悬挂的灯笼为题,说出上联:“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逃遍东南西北。”老先生听了,沉思片刻答对:“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于是,郑板桥作出判决,丁家不仅赖账还侮辱真才实学的先生,加倍罚款,老先生得到了应得的八吊钱,案子就此了结。

 

乾隆送礼

乾隆皇帝到江南私访,有户农家正在操办喜事,他也派人送去一份礼。农家主人接过礼物一看,却是三个铜钱和一幅上联“三个铜钱贺喜,嫌少不收,收则爱财。”这礼物可叫人收也不好,不收也不好。在场的亲友们一时也想不出好办法来应付。这时人群中钻出个小孩晃悠着脑袋答道:“两间茅房待客,怕穷莫来,来者好吃。”大家一听,齐声叫好,送礼的人只好尴尬地回去了,乾隆皇帝本想难倒别人,没想到反被一个机灵的乡下孩子难住了。

 

孩童难知府

明朝时,江南有个知府名叫贾文通,自称博学多才,善于吟对。一天,贾知府外出赏春,被一孩童挡住,声言要与他对对,贾文通下轿要小孩出对子,孩童用脚踏住三块石头,忽地一踢,石头倒地。他随口出联道:“踢倒磊桥三块石。”贾文通听了苦思冥想,竟难以对出,只得认输。回府后又为此事搜肠刮肚,夫人见了问他,贾文通实话相告。妇人答道:“区区小事,有何难也。”她即写个“出”字,然后用剪刀一剪为二。经妻牵引,贾文通猛然省悟,他立即派人把那个小孩找来“对子有了,剪破出字两重山”。不料小孩听了大笑:“此乃夫人所对”,贾文通不解,小孩道:“若是大人所对当用‘劈开’,剪破为夫人用语”贾知府羞得面红耳赤连连赞叹“后生可畏老夫甘拜下风”。

 

一联退兵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封建社会,民族与民族之间互相歧视,侵害、兼并。回族人经常骚扰中国边境,中国人写一副长联贴于交界处,以示警告。

上联:从古无此回,奸回诈回,皆为匪回,暂让你一回二回,且听下回分解。

下联:至今不亡汉,东汉西汉,都是为汉,倘再要欺汉灭汉,只怕老汉不依。

回人见此联语,不敢相侵,边境安宁。

 

苏轼改对联

宋朝,文学家苏轼少年天资聪颖,过目能诵,出口成章,颇受文人雅士的赏识。在盛赞声中,他飘飘然,这年春节,他为自己写了一副春联:“识尽天下字,读遍人间书。”

一日,一位老翁持一本书登门请教,苏轼接过书一看,竟连一个字也认不得,讲不出,羞得满面通红。第二天,苏轼把原来的春联改为“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世间书”。此后他虚心苦学,终成一代名家。

 

贤妻遗联

一妇,身患绝症,不久将离人世。一天把恩爱的丈夫和心爱的小宝贝儿子叫到病床前,相抱痛哭,割心割肝,肝胆欲碎,孩子不住地喊妈妈,丈夫不住的喊贤妻。一阵悲伤过后,其妻口出一副对联安慰丈夫勉励儿子,其联曰:“大丈夫何患无妻,他年续娶床头,莫对生妻说死妇;小孩儿合当有母,异日承欢膝下,该知后母即新娘。”

 

妙对圣联百官乐

乾隆皇帝写出上联,谁对上了有重奖,可上联挂出好几天了,无人对上。这上联是“四口心思,思父思母思妻子;”联出得巧,那时将近春节,许多官员都准备回家省亲,个个思父思母思妻思子,而思字又是由口字和一个心字组成,令人欣赏。乾隆皇帝见无人对上就下圣旨:延期三天再无人对上,今年就不放省亲假了,这可急坏了朝中百官呀!后来有人提议:“何不找刘定道对对。”当官员们将上联告诉刘时,他能对上,叫大家明天回家省亲吧!第二天,刘定道来到朝廷,当着皇帝的面写出下联:“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皇帝拍手叫绝,立刻传下圣旨,批准百官回家省亲,百官敬佩,感谢刘定道。

 

妙联戏和尚

苏小妹新婚第三天回门到娘家,路过庙前,佛印和尚出联相戏问小妹“昨夜如何?”苏小妹第四天从娘家转来时写好四字暗叫丫环贴到庙里大钟里面。不一会,佛印见了小妹问对联对了没,小妹说:早已对好,请到钟里面去看。佛印把头钻进钟里去看,下联是:“不过如是”。佛印知道自己受了侮辱。

 

兄妹戏联

苏小妹手拿《东汉全集》正看得出神,苏东坡见此景想戏谑小妹便出上联:“妹妹看书心想汉”,语意双关,一是指看的汉书心想汉朝,二层是说妹妹想着男子汉。小妹一听,随即脱口对出:“姐姐怕日手遮荫”。也是一语双关,兄妹对视一笑。

 

宋庆龄联考孙中山

一九一六年四月的一天傍晚,宋庆龄和孙中山在公园里散步,谈论着讨袁形势。宋庆龄突然充满兴致地说;“逸仙,我想起一个讨袁对子的上联,请你对个下联,好吗?”孙中山微笑着说:“庆龄你怎么学苏小妹考起丈夫来了,你的上联是什么?”庆龄说:“或入园中,逐出老袁还我国”。孙中山想:园出袁入或为国,或者有人也显然是她期望于我,他略一沉思猛然一句,脱口而出“余行道上,义无因首瞻前途。”这道字地首有余正是途字,真是对得天衣无缝。

 

醉汉答对得酒喝

有个人最爱喝酒,一天深夜,酒瘾上来了,跑到朋友家要酒喝。门已关了,他就敲了门,朋友不肯,出对子难他,对上了就让他进来,结果没有难倒这个酒鬼,还是让他进来大喝一顿,请看他们的对答。

谁?——我。何往?——特来。老是好!——老乐安。几时回府——明日返舍。去,不敢屈留——来,定要唠叨。灶下无灯无火——房中有酒有肴。为客贪杯断非君子——做东惜酒亦是小人。夜已深,不可传杯弄盏——天未明,正为行令猜拳。咚咚咚当当当三更三点——来来来斟斟斟一口杯。

 

神童难倒李歪中

古时,有个才子叫刘青松,自幼聪颖,七岁就擅诗对,被人们誉为“神童”。这年,他姑父的小店开张,父亲带他去庆贺,刘青松便为小店题写了门联:“石铺大路通南北,砖砌小店卖东西”。门联受到赞诵。

乡里有个青年叫李富阳,自恃有才,常以戏弄别人为乐,乡人讨厌他叫李歪中。这天他听说新开店有一小孩会作对联,便跑去与小孩刘青松比试,声言如对不上,就要撕碎门联。

小刘见了问道:“先生贵姓”,李富阳骄慢地用联句答:“骑青牛过函关,老子姓李”。说完,轻蔑地反问:“你姓什么?”,原来,这“老子”一语双关,即指道家李耳又指自己。刘青松听了,随即反唇相讥,吟道:“斩白蛇入五关,高祖姓刘”。这里“高祖”也是双关语,即指汉高祖刘邦,又指自己。

 

李白智对杨国忠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日,杨国忠约李白对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二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句)?”“锯”偕音“句”侮辱李白为猴儿。

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步”。杨国忠刚跨出一步,李白指他的脚说:“一马陷身泥内,看畜生怎样出蹄(题)”,“蹄”偕音“题”,李白回敬杨国忠为畜生。

 

两县令互讽

湖南省长沙县县令姓朱,善化县县令姓孙。宴席间以联相戏取乐。

朱县令出:“园门不紧,跑出孙悟空,活妖怪怎能善化”?

孙县令答:“湘水横流,浮来猪八戒,死畜生流落长沙!”

 

肚  脐  眼

科举时代,私塾规定每星期有作文,吟诗,对对子等作业,一天,私塾先生出一上联让学生对。上联:“肚脐眼”三个字。其中有个年龄较大点的学生知道先生和旁边一少妇有色搭,经常往来,甚至耽误过教学时间,有时正找先生问难,先生不在,心中有些情绪,这次想借对对子的机会警告先生。于是在“肚脐眼”上联旁边再写上“肚脐眼。”先生一看不耐烦地说:“没出息的东西,肚脐眼怎么能肚脐眼?”又过了几天,先生又和那妇相会的时候才明白“肚脐眼”对“肚脐眼”的含义,知道该学生的用心。

 

长工有才

一年,清明节到了,财主老板叫长工王小珊打着着伞去两里路外的阴弯接私塾先生到家过清明节。小珊走到学校听先生在屋里吟诗,是模仿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句式写的。诗曰:“雾满青山雨蒙蒙,忽见平地生微风,借问行人欲何往……还在思考第四句,小珊在门外接上一句“长工打伞接长工”。先生听后觉得自己是教书先生,虽然傍人门户,但也不能和长工相提并论,满脸不高兴,觉得小珊小看了自己,侮辱了人格。可是老板叫他来接是老板尊师之举,还是一同赴宴。走到半路,先生为了表现读书人的清高,吟:“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第四句还未出口,小珊又接上“耕读一般高”。先生一听,从来就是“惟有读书高”,你今天还把耕放到读书的前头,窝着一肚子火。

到了老板家,小珊忙着打杂,先生坐上席,觉得长工还是低他一等。席间,先生和请来的陪客们谈笑风生,先生又吟起诗来,有意讽刺小珊。诗日:“壶中美酒艳浓浓,席内席外显不同,筵前吃酒分贵贱。”可小珊又接上一句:“工满价是一样同。”这下可把先生气叹了。

 

背驼子和近视眼

背驼子和近视眼碰到一块,背驼子说:“大白天你走路怎么高一步,低一步。”近视眼知道这句话里有刺,想了一下问背驼子:“你走路把腰伸直些怎么老躬着呢?”背驼子说:“我吟首诗你听,看看说的什么东西。”近视眼说:“请。”驼子说:“笑君两眼特稀奇,子立身边认不的,日照窗棂疑火起,月移花影拾柴枝,因观壁画磨伤嘴,为锁书籍夹断眉,更有一般可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

近视眼听后笑笑说:“你这算什么好诗,我也吟一首,你听听。”“天生驼子最堪怜,嘴在胸前耳在肩,仰面不能观日明,侧身岂可见青天,睡如心字少三点,坐似弯弓缺一弦,有朝一日身死后,棺材只好用犁辕。”

 

看画吟诗

从前,建阳坪一个财主做七十大寿,宾客盈门,送礼送寿匾的一个跟一个的来。其中有位故交老人送来一幅别致的山水画,画上有秀山碧水木桥小路,桥头一位白发仙翁,桥尾一只待鸣的红公鸡,山坳里正射出太阳的光芒。

老人为了助大家的酒兴,专程请来私塾先生为这幅山水画联句赋诗,以解画中的深刻含义。并议定如果诗写得好给谢银一百两,当时就叫孙儿找来了文房四宝,那老先生虽然满腹经文,面对山水画摇头晃脑,搔头摸耳怎么也想不出来,最后悄悄地溜了。

第二天,文三猴子专程来到财主家里,财主见他衣着寒酸,对他很冷淡。三猴子直接来到堂屋里盯住那幅山水画,稍微想了一会儿脱口念道:“红日吐炎群山低,独木便桥锁小溪,仙翁桥头赏美景,公鸡报晓哦哦啼。”财主听到这几句美诗,真是句句巴题,字字贴意,连忙上前陪笑脸,马上吩咐安排酒饭,一边请三猴子把诗写在画上。三猴子酒醉饭饱正叫多谢,财主端出一百两白花花的银子给他。从此,三猴子更加有名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