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测地线是否有效:“院士资格”存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43:22

“院士资格”存疑

——2011年度科学盘点之人物与事件篇
 

  “到底什么样的科学家够资格当院士?”去年,一些人、一些事促使人们一次次琢磨这个问题。

  一个“拉斯克奖”,把在国内多年不为人知的屠呦呦带到了聚光灯下,她是青蒿素的主要发明人,却一直不是院士;对国内科研体制、风气等等敢于直言批评的施一公、饶毅落榜新科院士,更如一桶冷水浇得许多人透心凉。

  反而,有位科研成果存在极大争议的研究者,却在2011年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人称“烟草院士”。

  谁能成为院士,涉及中国科研的价值取向,对人、对成果的公正评价,和评价标准、体系的严谨合理、令人信服……标杆是起指向、引领作用的,标杆要立得稳、立得直,不摇晃、不歪斜。

  屠呦呦怎会几番评不上院士?

  谁是屠呦呦?去年9月12日,一个重要的国际科学奖项“拉斯克奖”,将当年的“临床医学奖”授予81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许多人由此关注到饶毅在8月发的一篇博文,对这位陌生人的工作和贡献总算有了一点粗略的了解。

  耐人寻味的是,“不是院士”是大家瞩目屠呦呦的一大理由。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为了寻找治疗疟疾的新药,中国启动了“523项目”,几百名科研人员参与,不少人各有各的重要贡献。但是谁作出了最关键的贡献?长期没个定论,至今争议不断。几位外国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细致调研,并在《细胞》杂志发表论文,以国际通用的科研成果认定标准,确认屠呦呦有“原创性贡献”。在此之前,屠呦呦想要说一句“我是青蒿素的发现者”都难。

  或许,一个集体项目,尤其是那个特殊年代“大会战式”的科研项目,对其中个人贡献的确认的确有点难。但为什么多位后来参与了青蒿素研究工作的学者都评上了院士,而“青蒿素之母”屠呦呦却几番评不上?中国的院士遴选标准,中国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有没有问题?质疑声声,使得恰好在去年展开的院士增选更加引人注目。

   “水平”和“贡献”到底是什么?

  当施一公、饶毅的名字出现在2011年增选院士候选人名单上,似乎注定了“什么样的科学家够资格当院士”将成为一个敏感话题。

  果然,戏剧性的一幕幕接连出现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首轮投票中被淘汰,发博文宣布自己“永不参选院士”;新院士名单公布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也落选了。

  施一公不够格当院士?他的学术水平和成果毋庸置疑。他曾经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他放弃千万美元的优厚科研待遇,从普林斯顿辞去终身教职,回国全职工作,曾在美国引起震动。

  施一公落选后,为他鸣不平者有之,以国籍、派系争斗等解释其落选原因者有之,更有人抛出了“评中国的院士不能只看国际学术水平,还要看对中国的贡献”的说法。

  但“水平”和“贡献”到底是什么?“烟草院士”难道“对中国的贡献”很大?

  好在,施一公本人冷静表态:一个学者如果把当院士作为终极目标,未免太狭隘了。“我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深深忧虑,与小国不同,科技的落后对大国而言更为危险。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关注如何让科技进步支持国家强大、经济持续发展。”

  不过人们仍在质疑。中国院士遴选的“纯学术”标准有待梳理,而如何抵制种种外来的对标准的扰乱因素,任务日益艰巨,因为院士头衔正越来越被异化为个人名利的代名词,异化为所在单位争夺科研资源的一张王牌。标准不明确,难免生乱象。

  创新的第一步理应被铭记

  “砒霜治疗癌症”让年近80的张亭栋与屠呦呦一起,获得了葛兰素·史克公司颁发的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此前,中国公众甚少知晓他对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开创性贡献。

  上世纪70年代,张亭栋和同事在寻访民间秘方时发现砒霜对癌症有疗效,他将其用于血液病治疗,研制出“癌灵1号”,并发表了数篇论文,可惜这几篇用中文撰写的文章没能进入国际科学界的视野。直到1996年,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的陈竺、陈赛娟教授发现了这个成果,将张亭栋请到国际学术会议上亮相,他才为许多同行所知。

  张亭栋仍然踏踏实实地工作,他将“癌灵1号”做成亚砷酸注射液,并且推广到不同的癌症治疗中。他很朴实地说:“我是医生,就想多治好几个病人。”

  张亭栋并不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人脉,也没有条件领导所谓国际水准的科研团队,但这不妨碍他做出开创性的工作。王振义、陈竺等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弄清楚了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原理,使一种古老的东方传统医术融入到现代医学的主流中;可贵的是,他们一再提及张亭栋的贡献——创新的第一步理应被铭记。这是科学家的一种重要品格,而我们以往甚少留意,也甚少倡导。

文汇报2012年1月4日第一版 记者 许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