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购销协议书:「原创摄影」九眼楼:北京长城第一高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0:56:13

「原创摄影」九眼楼:北京长城第一高楼

(2010-07-06 09:50:02) 转载标签:

长城

箭扣

北京结

西大墙

刀把楼

九眼楼

休闲

旅游

杂谈

分类: ◆长城行摄

◇摄影手记  文/摄  触景生情

北京长城第一高楼

01/九眼楼

如果有人问,北京都有哪些著名的长城?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脱口而出:八达岭、司马台、居庸关、慕田峪、箭扣……;而如果有人问,这些长城中最高的一座敌楼是哪座?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给出答案了。图片上的这座敌楼的名字叫“九眼楼”,建于明代,至今已有460余年的历史。是北京所有长城敌楼的第一高,海拔1141米,位于怀柔雁栖镇与延庆四海镇交界的火焰山上。

 

请点击本文图片,观看大图最佳视觉效果

提示:如果图片变红叉看不到,请将鼠标置于其上,然后:

点右键——→选择“显示图片”

 

 组一  九眼楼 

 九眼楼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时称“火焰山楼”。

当时隶属九边镇之一的宣府镇管辖,是该辖区东路防务的起点。

 

02/矗立在火焰山之巅的九眼楼

  

03/“天际高梯拱帝州,高台插汉眺燕幽。”

 

04/九眼楼

之所以称之为“九眼楼”,是今人约定成俗的叫法,因其四面外墙上各有9个箭窗而得名。九眼楼的外墙与主楼之间,还设有宽1.2米的环形通道,供守城将士来往巡视。由此可见,外墙是九眼楼的第一道防御屏障。

 

05/九眼楼

九眼楼西侧用砖砌成的石阶,是进出主楼的唯一通道。石阶至今保存完好,共21层。

 

06/九眼楼

】明代遗留的题诗碑,内容为一首七律,标题为《登火焰山楼》,作者为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吴礼嘉。由此可证,九眼楼在明代的官方称谓是“火焰山楼”。九眼楼存留至今的古代碑刻达24块之多,这在万里长城上绝无仅有。由于年代久远,字迹不清,再加上石碑破损,很难完整辨认。查证《延庆县志》,将部分诗文抄录于下:

 

《登火焰山楼》吴礼嘉(明)
白云层里插危台,俯瞰穷芳亦壮哉。
万叠关山皆北向,九天灵彩自东来。
风清鼓角龙沙静,光闪旌旗海曙开。
仗剑高登霜气肃,欲凭火焰暖霞杯。

 

《登火焰山漫题二首》徐申(明)
天际丹梯拱帝州,高台插汉眺燕幽。
风云北极凭栏动,星斗西垂倚剑流。
龙啸层巅朝雨霁,虹垂大漠夕阳收。
幸簪白笔巡行暇,暂向青山纪胜游。

 

晓雾扬兵紫气重,振衣一上最高峰。
树从碣石晴霞绕,酒近华阳彩雾封。
双阙长风吹薜荔,九陵明月挂芙蓉。
群公鸣陨皆破穑,仿佛相携尘外踪。

 

右1】九眼楼内部环境,四面均设进出的拱门。

右2】九眼楼旁竖立的古代石碑,内容多为赞美九眼楼的诗句。

右3】依楼体修建的影壁,上面镶嵌着四块碑刻。

右4】影壁上精美的瓦楞雕刻。

 

07/九眼楼上俯瞰西大墙

站在九眼楼上拍摄的西大墙长城段,那是我来时走过的线路。夏季的火焰山,漫山开满了白丁香。无论行于山中,还是站立在九眼楼上,随时都可以感受这清新而芬芳的花香。

 

08/接片,九眼楼上远眺箭扣全线

站在九眼楼上,可完整的眺望箭扣长城全线景观,为箭扣全线最佳拍摄角度。(请点击图片观看大图和标注)

 

说起九眼楼,就不得不提到北京结和西大墙。它们互为连通,共同承担着长城的防御功能。

下面,就请您跟随我的镜头,一起领略北京结和西大墙的沿途风采。

 

 组二  北京结 

北京结与九眼楼一南一北,由西大墙连接,遥相对望。北京结地势险要,三路长城在峰顶交汇:

东连箭扣(内长城),西抵黄花城(内长城),北接九眼楼(外长城)。

 

09/北京结

左侧山峰最高处的敌楼就是北京结,右侧蜿蜒的长城就是西大墙。从北京结向北,沿西大墙徒步约8公里,就可抵达九眼楼。

 

10/北京结

北京结东侧,与箭扣长城段连接部分。山体上的城墙看上去就像一段飘扬的丝带,而要领略西大墙秀美的风光,首先要翻越这段扶摇直上的山峰。

 

11/北京结

北京结北侧,午后,行摄西大墙途中拍摄。一片流云掠过,尽情领略这份天地、长城与峰峦之间的壮美。

 

12/北京结

北京结北侧,清晨,行摄西大墙途中拍摄。漫天流云风乍起,风景这边独好。图片上,左侧为东向,与箭扣相连;右侧为西向,可抵黄花城;中路顺势而下为北向,通过西大墙连接九眼楼。

 

 组三  西大墙 

西大墙长城段南起北京结,北抵九眼楼,宛若一条巨龙盘桓在起伏的崇山峻岭之巅。

由于游人较少涉足,徒步须穿越树枝与灌木丛生的城墙。

 

13/西大墙

在此说说西大墙与箭扣之间的关系。通常来说,箭扣长城指的是东线制高点“正北楼”——西线制高点“北京结”之间的一段约20公里的线路。而箭扣长城还有两条延长线:一条是牛角边延长线,从“正北楼”向南约4公里,可达慕田峪;另一条是西大墙延长线,从“北京结”向北约8公里,可抵“九眼楼”。

 

14/西大墙全景

站在北京结上俯瞰西大墙全线,长城宛若一条巨龙盘桓在起伏的崇山峻岭之巅。

(注:右侧突出的那部分为“刀把楼”)

 

15/西大墙光影组照

 

16/西大墙光影组照

组图15、16摄于午后,在8分钟的时间内,站在北京结上拍摄的8张片子。同一角度同一位置,由于天上流云的投影变化而得到了不同的光影效果。这一天,我独自默默的站在北京结上,静静的欣赏这瞬息万变的风景。对于风景摄影而言,这是梦寐以求的效果。光,是摄影的源泉;影,是摄影的灵魂。

 

17/西大墙沿途风光·刀把楼

这里是西大墙的刀把楼,兀自从长城的主体分支出来,显得很奇特。值得留意的是,这里有一条整个西大墙唯一下山的路,可返回西栅子村。

 

18/西大墙沿途风光·刀把楼

刀把楼与西大墙连接的形态。为什么古人在修建长城的时候,一定要建这么一小段“多余”的部分呢?现在已不得而知。根据地形推测,可能有两个答案:一是刀把楼所处位置正好是一个突起的山包,因此建这样一个分支,更有利于观察“西大墙”全境的敌情,起到更好的监视作用;另一个是此处地形最有利于与山下连接,因此专门修建了这段用于搬运、储存粮草和兵器的中转站。

   

19/西大墙沿途风光

 

20/西大墙沿途风光

 

21/西大墙沿途风光

 

22/西大墙沿途风光

 

23//西大墙沿途风光

这个残楼的背后就是直上云霄的火焰山,图片上可隐约看到矗立在峰顶的九眼楼。 

 

24/西大墙沿途风光

◇本文图片摄于2010年6月20日、7月3日

 

25/花絮

2010年6月20日下午行摄期间,在西大墙偶遇3个西班牙人,一男二女。由于正值世界杯小组赛期间,俺就与男的聊了起来。他对西班牙首场输给瑞士的比赛结果非常不满意,并表示西班牙一定能够凭借实力小组出线。后来我们又聊到了北京的长城,分手时合影留个纪念。

 

 

细说九眼楼

文/触景生情

行摄九眼楼一直是我计划完成的任务,此行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万里长城上的敌楼不胜枚数,威镇天下的名关名楼也是为人称道。而提及九眼楼,却多少显得有些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其实,无论从建筑规模还是历史底蕴,我们甚至可以说,九眼楼绝不输给长城的任何一座敌楼。

 

让我们来看看九眼楼的三最:

一、地势最高:九眼楼海拔1141米,比箭扣最高的北京结高出120米,比司马台著名的望京楼高出155米,为北京长城敌楼第一高;

 

二、箭窗最多:一个敌楼的箭窗数量,标志着其防御作用和规模大小,同时也标志着其军事的等级地位。北京古北口与金山岭交界的二十四眼楼的箭窗多达24个,而九眼楼每面墙上的箭窗就有9个,四面墙加在一起就多达36个。令人遗憾的是,无论九眼楼还是二十四眼楼,都由于年久失修而不复完整;

 

三、碑刻最多:长城上为某座敌楼立碑题诗的情况绝无仅有,而九眼楼存留的古代碑刻竟多达24块。碑刻内容多为赞美的诗句,抒怀壮志的有:“风清鼓角龙沙静,光闪旌旗海曙开。伏剑高登霜气肃,欲凭火焰暖霞杯。”描绘险要的有:“天际丹梯拱帝州,高台插汉眺燕幽。风云北极凭栏动,星斗西垂倚剑流。”古代军事家、诗人如此钟情于一座敌楼,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九眼楼的地位与众不同。据《明长城实考》记载:“从山海关到嘉峪关,万里长城沿线所见古代长城记功碑很多处,而题诗碑,惟此一处。”由此可证实九眼楼深厚的文化积淀。不过,这些碑刻内容由于年代久远,字迹不清,再加上石碑破损,很难完整辨认。

 

明朝为了抵御蒙古族的入侵,分设辽东镇(今辽宁北镇)、蓟州镇(今河北迁西县西北)、宣府镇(今河北宣化)、大同镇(今山西大同)、山西镇(今山西宁武)、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宁夏镇(今银川)、固原镇(今宁夏固原)、甘肃镇(今甘肃张掖)九大边防军事重镇,统称九边镇。而九眼楼正是隶属宣府镇管辖的防区,是该辖区东路防务的起点、最东端。同时,也是宣镇长城段离京师和皇陵最近的一个敌楼。勿庸质疑,九眼楼自明代起,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地标建筑。

 

九眼楼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时称“火焰山楼”,迄今已460余年的历史。外墙与主楼之间,设有宽1.2米的环形通道,供守城将士来往巡视。至今,曾经的双层敌楼仅剩底层,高7.8米,外墙边长13米。


 

 登长城请自觉爱护环境!做到三不:

不乱写乱画、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