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泰山的诗句: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12-文学作品阅读1 - zg588890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27:40
第十三讲 文学作品阅读
  
  
【考查要点】
   在整体上,包括:内容的整体感知,小说要素的辨识,小说情节的归纳概括,塑造人物的手法品析,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的分析,小说与散文线索的理解,小说与散文主旨的理解,能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表达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小说的主旨、人物的形象进行创造性的言之成理的理解,等等。
   在局部或细节上,包括:字词的准确运用,字词的含义,字词的情感色彩,字词的表达作用,句子的含义与表达作用,重点段落的品读,文段作用的理解与分析,描写方式的辨识,环境描写的技法及表达作用的理解,抒情方式的品析,文章的构思技巧与表达技巧的品析,自由赏析,等等。
   【知识疏理】
   1.小说的文体知识。2.散文的文体知识。3.童话、寓言、传说、故事的文体知识。4.小说的表现手法。5.散文的表现手法。6.文学作品中的描写。7.文学作品中的抒情。8.文章结构、顺序、线索方面的知识。9.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10.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11.段落品析。12.文学作品的细节性知识如详写与略写、联想与想像、正面与侧面、对比和烘托、伏笔与照应、悬念与释念、实写与虚写、先抑而后扬等等。13.一定的生活知识与生活见闻。
   【试题特点】
   题目角度丰富,题型丰富。如概括题、简答题、品析题、联想题、解说题、赏析题、自由表达题等等都得到充分的运用。
   自由表达题的设计角度多姿多态。如要求谈启示,说看法,写结尾,补例子,作赏析,述感悟及微型写作等等。
   【解题导引】
   1
  
   印白先生4岁握笔,9岁出字。先给左邻右舍写联画贴,后给达官贵人描扇点匾。14岁晋见巡游的皇帝,御前走笔,龙颜赞叹,当场赐银百两,旨令将其抄书立碑留存。
   从此,印白先生名扬大江南北。但名气大了,人也傲了。每天舞笔练字,很少再给别人,就是显贵人家出资丰厚,也遭婉言拒绝。物稀为贵,惜字如金。印白先生的名气更响。据说有人为求几字,竟愿割田百亩。
   野村少佐求字时,印白先生鬓发已白。野村是城防司令,中国通。抓来印白先生,假意训斥下级,扇了绑印白先生小队长的耳光。然后抛手解绳,递烟递茶,恭请印白先生坐下。歉意地说:先生的,大大的对不起,请你的海涵。
  
印白先生抚摸着红紫的手臂,鼻孔连出几声
   “先生,野村竖拇指夸奖:大大的了不起。字的,我特别的欣赏……”
  
印白先生斜眼野村,架起二郎腿,端茶呷了一口。
   野村斟茶,满脸堆笑,话入正题:我的,请先生赐字,不知先生的意向?
   “
不写!印白先生斩钉截铁地回答。
   “……”野村十分尴尬。
   印白先生起身便走,门岗架刺刀拦住他。野村打个手势,岗哨收回刺刀。野村陪印白先生出门,鞠躬道:好走。
  
印白先生头也没回。
   野村数次登门,软磨硬蹭求字。印白先生始终不买账,对家人说:此倭贼杀人如麻,即使杀了我,我也不给他写半个字。
  
家人担心野村真下毒手。
   印白先生淡然一笑,说:倭贼要笼络人心,可能还不至于动我这种有名气的人吧。
  
野村再请印白先生,话不投机,露出杀相,用东洋刀砍下桌角,威胁说:你的再不写这了,死了死了的!
  
第二天,押印白先生去,见面几句话,就手刃一俘兵。印白先生颤栗。野村抓住他的右臂,指着东洋刀上的血,狞笔说:快快写,我的好说。
  
印白先生牙咯咯响,犟过头。
   野村用刀支过他的头,狂叫:写的不写!
  
印白先生牙缝挤出两字:不写!
   “
咔嚓,野村下了毒手。印白先生被人扶回,在床上昏睡三天。乡邻好友守候身旁,无不掉泪。印白先生反而安慰他们:别伤心,倭贼没断我双手,只要有手,我印白还是印白。
  
四年后,野村进山扫荡,被八路军击毙。日本兵在城里祭祀。天亮,贴告示的地方,
  
八个斗字:血刃倭贼,天下称快,苍劲雄浑,洒脱耀眼。内行者赞曰:除印白先生,再无可比。
   1
.请概括第⑴⑵段的内容。(各20字以内)
   第⑴段:
   第⑵段:
   2.野村采取了 的方式求字幅。
   3野村手刃一俘兵。印白先生颤栗。印白先生是因为 而颤栗?
   4.文中最后一段应填入的词语是(
   A.写着 B.横着 C.张贴 D.耸立
   5.印白先生最终为野村写字了吗?在什么时候,写的是什么字?
   6.内行者赞曰:除印白先生,再无人可比。请概括出其中的原因。
   7.文章对印白先生的描写三言两语,却使人感到栩栩如生。请举两例。
   8.请你概括写出印白先生的形象。
   这是一篇小说,读小说要注意故事情节,然后要了解小说中刻画的人物,因此第1题应用一个主谓句来表达:(或什么干了什么(或怎么样)。第⑴段:印白先生自幼练字,14岁时就为皇帝赏识。第⑵段:印白先生名声大噪,惜字如金。第2题,野村假意礼贤下士,惺惺作态,然后是数次登门,软磨硬蹭,最后凶相毕露,开东洋刀相逼。第3题,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印白先生有高风傲骨。他不是害怕野村的威逼,而是因为鬼子的凶残使得他气愤得颤栗。第4题,写着显着平淡,只是交代情况;横着虽有力度,但有杂乱之感;张贴一是显得平淡,二是与前面的语意重复;耸立不但可以看出这八个字的力度风骨,还能使人感悟到印白先生崇高的民族气节。因此,答案是D。第5题,在野村被八路军击毙后,印白先生为他写了八个大字:血刃倭贼,天下称快。第6题,原因有两点:一是印白先生书法名扬大江南北,内行者知道他的字的风格,二是印白先生的气节妇孺尽知,也只有他才敢于写出这样的内容。第7题,文中对印白先生的描写凸现了他的鲜明形象。如:印白先生抚摸红紫的手臂,鼻孔连出几声。印白先生斜眼野村,架起二郎腿,端茶呷了一口。不写!印白先生斩钉截铁地回答。印白先生淡然一笑,说:倭贼要笼络人心,可能还不至于动我这种有名气的人吧。印白先生牙咯咯响,犟过头。印白先生从牙缝挤出两字:不写!,第8题,印白先生是一个不阿谀逢迎,宁死不屈,有崇高民族气节的书法家。
   2
   在小说阅读题答题方面,应主要掌握一些突破难点的方法,如:
   1.联系全文的环境,对人物性格进行正确的理解。如果不联系全文主题,单就句子内容来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可能会出不少的问题。2.着眼于文中的情节,在具体的语境中对人物的言行进行分析。3.根据文中具体的语境,来品味文中的语言。4.调动学习积累,应对试题中出现的疑难。
   在散文阅读题答题方面,应主要掌握一些品味细节的方法,如:
   第一步,整体式阅读。即从整体的角度对材料反复扫读、领会、理解,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熟悉材料。
   第二步,细节式品味。即对材料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将阅读的全过程细节化,同时,又将每一细节化的阅读与全文这个整体联系起来进行品味。
   有了这样的阅读,就为阅读答题打下了基础。
   【常见失误】
   文学作品常见的答题误区有:不能判定选文在构思上的独特之处,不知道如何找到选文的线索,概括不出对人或物的描写、表现的角度,对人物的性格特点或事物的特点概括不全面,不能准确地对文句进行品析,阐释不清句子的含义,看不出选文在细节上的表现手法,阐释不了词、句段的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难以讲清楚答题的理由,概括文章的主旨有困难,等等。
   【考点精练】
   (一)(2004·连云港)
   高等教育
   司玉笙
   (1)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2)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3)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4)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傻蛋。
   (5)在露天仓垛里,强查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未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6)
强就当了经理。
   (7)公司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8)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强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共事,就把事办好吧,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9)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10)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呀,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11)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12)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13)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14)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15)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
   (16)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来,抓住强的手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17)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18)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19)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
.第(5)节中,老板让强管理一个公司,他认为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请写出那种东西所指的具体内容。
   答:
   2
.第(7)节中,本家哥所说的良心与强所说的良心意思有所不同,请分别写出两人所说的良心各自的具体含义。
   答:①本家哥所说的良心
  
②强所说的良心
   3
.请举例说明小说主人公强身上体现出了哪些性格特征。(至少答出3)
  
答:①
  

  

   4
.根据小说内容,具体说说小说标题高等教育的内涵。
   答:
   5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教育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教育?(不超过100)
  
答:
  
 
  
(二)(2004·大连)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凌晨215分。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道: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
……想不起来了。
   “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
我记不得了。
   “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天花板高吗?”“……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
  
然而,话洞里再没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还听得见。”“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
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
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1.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2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救。(每处不得超过16字)
   2.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8个字以内)
   3.从拉斯马森、中尉与老夫人的通话中,可以看出消防队员 的品质。
   4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一句与上文的哪句话呼应?
   答:
   5
.文中画线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中尉下达的“12号车,停止鸣笛的命令,而是不厌其烦地从1号车说起?
   答:
   6
.下面两句话,写得很好。任选一句,说说好在哪里。[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
  
①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人。
   答:
  
②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答:
   7
.对于本文叙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含标点60字以内)
   答:
  
  
(三)(2004·盐城)
   爬上窗台的绿色
   窗台在二楼,那晌午里散着泥土糙香、夜晚嚼着寒露沁凉的绿色就顺着我家的门铃线义无返顾地爬了上来。不知不觉间,一线的绿色和点缀其间的串串白花便搭在了小院上空,并在窗台前探头探脑,使劲摇曳着深秋的阳光,映照出一户庭院的温馨与恬静。
   望着这线积极蓬勃的生命,真让人心情爽快并急于俯向贴面的绿色。也许,这正是绿色爬上窗台的唯一心愿吧。
   确切地说,这束绿色来自一株黄瓜和一株莓豆。早在夏天它们就兄弟样并肩挽手攀援于小院南侧,在这个无风无雨的夏季艰辛地生长着,暑气和干旱丝毫没有抵消它们坚强向上的意志,它们的信念,永远是忠诚于脚下这片临时堆砌的菜园和我那朝夕呵护的妻子。除了寒冬,已经没有什么能让这群绿色在小院中消失,尤其在秋天,远离了燥夏的绿色反而越加显现出遮掩不住的郁葱,在院落、窗台无声地抖动着朗朗秋波。
   这时爬上窗台的绿色犹如举向天空的思想和灵感,带着大地和秋天独有的体温,干脆利落地扑向你,让人觉得这绿色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在这里等着你,让你怦然心动,让你热血奔涌。
   仰望天空,仰望这线执著的绿色,总令我心旷神怡,思绪万端,无以言说的沟通感拓展着我也分解着我。它与我们一样,也向往自由,追逐光明,真心热爱脚下的一方水土和苦乐生活呀。有谁能说自然是冷漠的、无情的?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 。而我一直相信在宇宙规律的作用下,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有情感有思维,你无法评说谁更伟大谁更渺小谁更补益于对方。就像今晚,秋空如洗,夜凉如水,银河横波,一盘银月垂至天幕中央,说不出是欲升欲沉还是欲远欲近,最主要的是我无法忽略窗台前的这线绿色,它笼在迷人的夜色里,梯次排开的豆荚和瓜纽如同披上了一身轻纱,轮廓分明地在秋风下回忆曾经汗流浃背的夏天的火热,算计着丰硕的收成,说不定一声秋虫的低吟浅唱就成全了豆荚们瓜纽们酝酿了整夏的爱情,刚刚坠入甜蜜的小生命于是急不可待的地探出绿色的小手敲打窗子,要把一肚子的幸福与快乐说给你听。
   若是在晌午呢,前提的阳光并不火辣,只是响脆脆地跌在这线绿色上,那些叶呀花呀瓜呀豆呀的心情和爱情虽被一夜寒露湿透,却能在顷刻间还你会飞的欢笑与娇媚。就在不远处,建筑工地上不知歇息的轰鸣,也因了这绿色的宁静抚慰而富有节奏感。绿色,就这样以生的迫切、力量和宁静,同时给了我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动愉悦。
   终于爬上窗台了,为实现这个简洁纯真的心愿,黄瓜和莓豆共同托举着绿色,克服了来自韭菜、芹菜、油菜等园内其它蔬菜的嫉妒嘲讽,选择惟一向上的道路来到我的窗前,让绿阴、生机、果实、清新悄然挤进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它相信有爱的地方就应该有绿色,有家的地方就该布满生机。这时候,绿色的内心便会感到不虚此行,并以芬芳的花蕾和沉实的种子重新构思着盎然的激情。
  
(选自2003年第11期《中华散文》,有改动)
   1.根据文意的理解,第2段和第7段划线的两句中惟一心愿简洁纯真的心愿分别什么?
  
1惟一心愿
  
2简洁纯真的心愿
   2
.细读第5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请结合对文意的理解,仿造横线前面句子的形式,再写一个句子。
   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
  
   作者写江水树木等是为了说明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答:
   3.文章赞美的绿色来自黄瓜和莓豆,在最后一段有写到韭菜、芹菜、油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4.绿色给人以愉悦,绿色给人以想象,绿色给人以启迪。请联系本文回答问题。
   ⑴从全文看,爬上窗台的绿色绿色具有哪些方面的精神品质?
  
绿色一词在生活中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如绿色通道中的绿色主要指安全、畅通而不受任何阻碍。请你再举一例说说它的另一种内涵。
   答:
   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写爬上窗台的绿色给人以惊喜,然后交代绿色的由来,随后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热情礼赞绿色
   B.本文以爬上窗台的瓜藤豆蔓为素材,讴歌了蓬勃向上的绿色生命,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意蕴深长。
   C.作者在文末说,绿色以芬芳的花蕾和沉实的种子重新构思着盎然的激情。这样的结尾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D.文章先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然后转入顺序,以的心情变化为线索来结构全文,显得灵活而严谨。
   6.这篇散文的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多处运用拟人、比喻来丰富绿色的内涵,来揭示绿色的精神。请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上面题目涉及的语句除外),作一点具体分析。
   答:
  
(四)(2004·宿迁)
   家是地球的中心
   谭延桐
   “回家多好啊!
  
这是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临终时说的最后一句话。1907年,威廉辞去了哈佛大学的教职,开始了他计划中的欧洲之旅。所到之处,都会有欢迎伟大的威廉·詹姆斯教授的欢呼声暴雨似的淋到他智慧的头上。可是,再了不起的荣誉也替代不了家,替代不了,他太想家了。当他三年后终于乘上回美国的轮船时,他已是疲惫不堪了。就在轮船快要接近终点时,他一下子瘫倒在了坐椅中,瘫倒在了一个越来越明亮的梦想中,从此就再也没有起来。他终于算是把自己给领到接近家的地方了。家,终于定格在他最后的时光里了。
   家,这个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的地方,谁又不魂牵梦绕呢?
   我似乎又一次听到那位阔人的哭泣了。他在野外徘来徊去,泪水涟涟,风怎么也抹不去他脸上的斑斑泪痕……有一位打那里走过的人问他:你这位先生啊,你怎么就不知道回家呢?他感慨万端地说:家?我有家吗?我的家在哪里呢?我虽然有漂亮的房子,可房子是家吗?……那位路人怔住了。
   同样,我也怔住了。是啊,荣誉再多,财富再多,可又有什么用呢?当家是“1”的时候,荣誉越多,财富越多,后面的零无疑也就越多了;可是,当家是“0”的时候呢?……真是无法想象,一个人一旦没有了家,他的幸福又将存放在哪里。没有家的灵魂,是孤独的,凄凉的,甚至是悲哀的,无望的……难道不是吗?
   我曾不止一次地目睹过春节期间火车站和汽车站的热闹场面:长长的从售票大厅一直蜿蜒到车站广场的一眼望不到头的购票队伍……他们等啊等啊,等了一整天甚至几天终于算是轮到他们了……票终于拿到手了!似乎一个家终于攥在了他们的手里一样!他们笑了……他们怀着无比迫切的心情,急匆匆踏上了回家的路──车上再挤,也挤不掉他们结实的渴望。哪怕是单腿站着……对,只要车上能容得下一只脚,就能容下他们对于家的拥抱……在外打工,钱是赚了一些,可钱再多,也不能作为足够的邮费,把整个的家从远方邮到自己身边来的啊!钱终究买不来家所给予的一切啊!回到家里去!只有一种声音在他们的心中反复地播放着:回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我理解了他们!
   我理解了……家。啊,家,究竟是什么呢?
   1995年,台湾举办了一项公车欣赏,快乐上路活动,即把一些精短诗作制成海报,张贴在公共汽车车厢内,让诗歌伴随着人们或长或短的旅途,其中就有这么一首题为的小诗──
  
我的家就像铅笔盒。
   爸爸是铅笔,出外帮人写字赚钱。
   妈妈是橡皮擦,功课不对就帮我们擦掉。
   爷爷是2B铅笔,画个小鸭给我看。
   奶奶每天买菜花好多钱,就像自动铅笔每天都要吃笔芯。
   我呢?是铅笔爸爸、橡皮妈妈的小铅笔……
  
这是一位11岁的叫做苏幸的女孩子写的。在这位女孩的眼中,家就像一个铅笔盒。哦,铅笔盒,里面装着她的童话,她的一切。多美好的事情啊。如果拿走了这样一个铅笔盒,也便拿走了她心中的诗了。由她心中的诗外化成的这首小诗,我们也就再也读不到了……
  
在你的眼中,他的眼中,家又是什么呢?
   也许,家是你最大的伤疤;也许,家是你最重的行囊;也许,家是你梦想中的梦想,牵挂中的牵挂;也许……你又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它呢?
   (选自《散文百家》2003年)
   1.这篇散文开头引用美国哲学家詹姆斯临终时说的回家多好啊这句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
.请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①票终于拿到手了!似乎一个家终于攥在了他们的手里一样!
  
  
  
②也许,家是你最大的伤疤;也许,家是你最重的行囊。
  
  
   3
.结合本文内容简析小女孩苏幸的《家》这首小诗妙在何处。
  
  
   4
.请你仔细阅读全文,概括出作者对的认识。
  
  
②                                               
  
③                                                
   5
.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A.本文举詹姆斯的例子,意在说明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不仅中国人有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人也有。
   B.正是这充满温情的令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都魂牵梦绕的一个个家,才构成社会这个整体,才形成这个地球村
   C.本文用例似乎是信手拈来,但实际上每个例子都经过了严格筛选,从不同角度阐明主旨。
   D.本文语言生动活泼,运用反复、夸张、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读来耐人寻味。
  
E.这是一篇以为话题的散文,所选事例范围广泛,恰到好处的运用了过渡语段,结构上显得自然严谨。
  
  
(五)(2004·杭州)
   洁白的木槿花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就会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这里面有个故事。
   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喊。母亲见我熬不过,就背着我去廖医生家。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他医术好,心也善。
   廖医生看了我的腿,责怪我母亲:再晚来两天,右腿就废了。这是骨髓炎,严重了,就得截肢!”母亲不敢出声,眼眶却红了。其实不能怪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为一日三餐发愁,哪有闲钱给我治腿?母亲担心地问能否治好,得到廖医生的肯定回答后,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廖医生给我敷了草药,又交给母亲两帖中药,说两天后再来换药。母亲颤声问要付多少钱,廖医生说五块钱,母亲的脸红了,局促不安地说:我,我只有两块多钱,能不能下回补上?”廖医生爽快地说:行,不急,啥时有钱啥时给。
  
母亲借不到钱,但我的腿不能不治。母亲只好揣着八个鸡蛋去廖医生家。那时鸡蛋很便宜,几分钱一个。廖医生不肯收,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廖医生的眼睛也湿了,安慰母亲:好,我收下。钱的事,不要说起。看了几次腿,母亲已欠廖医生二十八块钱了,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去廖医生家,母亲带上了家里惟一的母鸡。廖医生死活不肯收,母亲哽咽着再三哀求。廖医生拗不过,说:好,就算我买你的,十块钱,好吗?”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那时一只鸡最多卖四五块钱。母亲说啥也不肯接钱。回到家里,母亲发现中药纸包里有十块钱,当晚就去了廖医生家,把钱从门缝里塞进去了。
   两天后,又该去换药,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不料廖医生找上门来了。谈话间,廖医生惊喜地发现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说: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药,一两值两块钱呢!摘了卖给我,好吗?”母亲惊喜万分,连忙摘木槿花。廖医生拿秤一称,竟有一斤。他说: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钱了。此后,去廖医生家治腿,母亲就带点木槿花去。母亲不用欠廖医生钱,廖医生反而每次付给母亲一点钱。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第二年,廖医生竟去世了。母亲十分伤心,去廖医生家吊唁。母亲从他家属口里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药的。母亲哇的一声嚎哭起来:我的恩人呀……”
  
几年后,母亲也去世了。临终拉着我的手说:儿啊,我死后,在我的坟墓周围栽一圈木槿。如今,每到夏天,母亲坟墓周围就开满木槿花——圣洁无比的木槿花。
   1.第1段中说,母亲一见木槿花,就会含着泪嘴唇哆嗦着责备自己: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母亲为什么要反复责备自己好糊涂”?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答:
   2
.以下是有关母亲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
   ①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②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
   答:
   3
.文章结尾说,母亲坟墓周围开满了圣洁无比的木槿花。这圣洁无比的木槿花有什么象征意义?请作简要回答。
   答:
   4
.母亲和廖医生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对其中的一个人物作出评析。注意从文中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不超过80个字。
   答:
  
  
(六)(2004·安徽)
   地震中的父与子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二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一阵之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就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向那里开始动手。
   在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拦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着头挖着挖着。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都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在第38小时,他忽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
爸爸,真的是你吗?
   “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的,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灾难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父亲赶到学校时,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原因是什么?
  
答:
   2
.父亲请求帮助时,为什么人们都摇头叹息,没人帮他挖?
   答:
   3
.填空。
   在地震灾难中,父子俩都想起了不论发生什么,我(你)总会跟你(我)在一起,这句话除了体现父子间的深挚的爱,还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__,儿子对父亲的__。
   4.文中画线句子对描写父亲起什么作用?
  
答:
   5
.文中除了表现父子之爱,还表现了那些人之间的关爱?由此,你对人世间的爱有什么深切的认识(用一两句话概括)?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