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否怎么回答:王羲之 《兰亭序》详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41:59

《兰亭序》为王羲之修禊雅会吟诗结集所作的序言手稿。此稿,唐以前书学著录中从未被提及,直至唐太宗时,始行于世。太宗酷爱王书,闻僧辩才藏此稿,便不择手段而获得,甚宝之。命善书大臣摩之临之,并分赠诸王室。死前嘱将真迹殉藏,遂使原迹永离世间。摩临本中以冯承素廓填本为善,较完整的保存了原貌。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

作者探寻

    王羲之(303~361,一作307~365,一作321~379) 中国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始任秘书郎,继为长史、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并曾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此后人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在会稽期间,地方上遭到饥荒,他开仓赈贷贫民;朝廷对百姓赋役繁重,他上书抗争。永和十一年(355),称病辞去会稽郡的职务。王羲之一生性好山水与交友,会稽许多名士如孙绰、李充、许询、支遁都与他有同好。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孙统等41人,宴集山阴兰亭,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王羲之辞官后,更放情于山水之间,弋钓娱乐。他性情天然任率,传说他爱鹅并以书法换鹅,见人家案几滑净,便拿起笔来随意书写,还为老妪书扇,这种性情和爱好对他的书法有一定的影响。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锺繇、梁鹄等著名书法家的书迹,又在洛阳看到蔡邕书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他在此基础上,又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

王羲之的墨迹流传到今天的大都为响拓勾摹本。其中著名的《姨母帖》、《初月帖》是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 (697),根据王方庆家藏墨迹勾摹,收在《万岁通天帖》卷中,藏辽宁省博物馆。《姨母帖》字体端庄凝重,笔锋圆浑遒劲,保留隶书痕迹较重,可能是王羲之早期的作品。《寒切帖》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勾摹精细,笔锋转折分明,书风遒劲腴润,沉着流动。《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快雪时晴帖》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者摹写亦精,侧媚多姿;后者行笔流畅,圆浑妍媚,与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被乾隆皇帝收藏,认为是三件希有之物,名其藏室为“三希堂”。《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藏日本皇室,是唐代流传至日本的勾摹本,结构紧劲内□,险劲沉着。《孔侍中帖》藏日本前田育德会,亦为唐代流传至日本的摹本。《远宦帖》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上虞帖》藏上海博物馆。此外尚有《都下帖》、《七月帖》、《大道帖》、《游目帖》、《行穰帖》、《此事帖》等,大都为流传有绪的勾填本或临摹本。《兰亭序》为王羲之行书的代表作(《兰亭序》真伪的问题,目前尚有争论),其书法遒媚劲健,非常美观,流传至今的有各种摹本和刻本。摹本以神龙本为最著名,刻本以定武本为最著名。唐僧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是勾摹流行于唐代王羲之书迹而成,因摹刻技术很高,笔意俱存,宛如手写,也可窥见王羲之行书的面貌。这类集王书在唐代尚有《兴福寺碑》、《集王羲之书金刚经》等。流传王羲之的书法还有许多刻帖。《十七帖》是唐太宗李世民购集王书墨迹的一卷,历代刻本很多,有的出自勾摹,有的出自临写,其中以上海博物馆宋拓馆本为最精。此外历代丛帖多收有王羲之的书法,北宋《淳化阁帖》、《大观帖》卷六、七、八集中收有王羲之的书迹。王羲之的小楷有《乐毅论》、《东方朔像赞》、《黄庭经》等多种,因屡经传摹翻刻,是否是王书的原貌,已很难断定。

 

  作品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作品译文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作品分析  

一、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

  文章的第一段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与会的人物,第三句写了兰亭之优雅的环境,第四句写盛会上人们的活动情况,第五句写晴和的天气,第六句抒发感慨。显然,六句中,有些是惯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写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却是写集会的“盛况”。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这里在抒发了生之快乐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二、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

  文章的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什么感慨? 有两个: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它告诉我们三点: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三、文章为批评名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而作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

  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

四、文章以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来警醒后之览者

综上所述,文章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阐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批评了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显然是有感而作,缘情而发。但是,作为一篇文集的“序”,除了批评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之外,还要对结集的目的说一说。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如谢安、孙绰等人。正如上文所说,他们引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然而,“向其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对此,作者认为“岂不痛哉”!所以,把他们赋的诗收录下来,不至于使其泯灭,而让其流芳百世,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如作者一般,生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因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这不能不令人慨叹作者有一副多么好的心肠!

作品赏析

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   

良辰:“暮春之初”

  农历1、2、3月为春季,暮春自然是三月。记得孔子有一次和子路、曾皙、冉有等几位学生一起谈论志向问题。当问到曾皙时,他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   

美景:“会稽山阴”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即当时的会稽郡山阴县距离城西二十余里有个名兰渚的胜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   

乐事:“修禊事也”

  指什么?明确“修禊事也”。当地风俗:这一天人们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用凉水洗脸,意即涤除尘垢,以驱除不祥,祈求安福。当时王羲之正任会稽内史(相当于太守),他邀集司徒谢安、司马孙绰等诗人名流以及儿子微之、操之和十岁的献之等共四十一人,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杜枚诗云“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这里“群贤”不是浮泛奉承之辞,他们热爱自然,轻忽世俗得失人为礼仪,有高远情操,直率任性,表明诸子与己意气相投。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否则,虽有良辰美景也不足为乐。
  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将他们的赋诗的一句找出: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请对照注解来看这句话:
  译文:引(清流、激湍)作为流送酒杯的环曲水流,(大家)依次坐在曲水的旁边(拿着流到身边的酒杯饮酒),虽然没有吹拉弹唱的热闹场面,但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够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情思了。
  众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尽情尽意,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赏心:“视听之娱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如何表达?
  原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是游目骋怀。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游:鱼在水中叫游,人自由在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骋:驰骋,自由奔放的联想、想象,因而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美的感召下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便是所谓山水诗的兴起了。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正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的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所以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这是色调的淡雅。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但这种愉悦之情仅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笔势始终从容,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清鉴贵重”(《世说新语·赏誉》)的情性的体现。

历史评价  

中国书法第一帖:

《兰亭序》是东晋右军将军王羲之51岁时的得意之笔,记述了他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修稧事也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他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崇山峻岭之下,茂林修竹之边,乘带酒意,挥毫泼墨,为众人诗赋草成序文,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健飘逸。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

王羲之因此也被后世尊为“书圣”。后人在研究其书法艺术时赞誉颇多:“点画秀美,行气流畅”,“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贵越群品,古今莫二”。

确实如此,传说王羲之以后也曾再书《兰亭序》,但均逊色于原作,所以《兰亭序》原稿一直为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为王氏后代收藏,传至王羲之第七代时被唐太宗李世民“骗”入朝廷,唐太宗得《兰亭序》后,曾诏名手赵模、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钩摹数个乱真副本,分赐亲贵近臣,之后民间也广为临摹,但无一胜过王的原作,所以《兰亭序》真迹被唐太宗视为稀世珍品而最终殉葬,这更让后世对《兰亭序》原作崇敬不已,冠以中国书法第一帖的美名实在无可争议

 

书法特点

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王羲之出神入化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王羲之的楷书,引入了端庄而生动的‘今体’‘俱变古形’,在起笔处有挫衄的按笔动作,多以方笔入纸;而收笔处不着意折笔重按,而是轻提回带;在运笔速度上是缓前急后;在笔画形 态上求其匀整遒紧,势如列阵。结体变古法的横张为纵展,规整劲健,雍容尔雅,仪态大方。

    王羲之的行书,中锋、侧锋互用,每字即见,运笔速度较为迅疾,有振迅遒劲风神。由于笔势连贯,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更加紧密,点画的态势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捺脚,不再是重按后平出,而多作长点状的反捺。王羲之将草书笔法引入行书,从而使行书体势具备了欹侧遒媚的风格。他的《兰亭帖》,笔法变化丰富,笔力劲健,速度匀畅,形态纤适度、自然含蓄,结体冲和安祥,不激不厉。《丧乱帖》则笔速较快,跳跃捭阖,行中带草,单字相接,感情激荡,笔画劲落。此二帖是王羲之新体行书的代表作,成为行书的‘法典’,为后人所遵循。

  王羲之的今草,使转灵动,点画放纵,笔势流畅遒逸。虽然王羲之笔势的连属飞移多体现在一字之内,但其所呈现的,是神采上的贯通,而非形式上的连属,‘状若断而还连’。 用笔以方折为主,斩 钉截铁,干净简捷,从容不迫。

    王羲之吸取前人书法精华,独创一家,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他的字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创造了雄逸矫健、媚丽流美、中和典雅的书风,将中国书法推进到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

王羲之博精群法,推陈出新,开一代新风。他具有儒雅飘逸高洁傲世的气质和个性。魏晋清谈世风给他以深刻的影响,他退隐山林,以吟诗作书为乐,故其书风清峻飘逸,含蓄蕴藉,行云流水.

艺术风格

与汉、西晋的其它书法作品相比,《兰亭序》书风的最明显特征即是它的用笔细腻和结构多变,大王以前的墨迹陆机平复帖》,吴皇象《急就章》古拙可爱,平和淡怡,颇见内敛之功,但无清雅之巧。存世汉简中倒不乏笔画跌宕纵肆、变化丰富的作品,但在结构上又相对飘散而乏丽趣。王羲之的功劳即在于他把自然的书风引向一个较为精练但又注重技巧华美特征的格局,从而确立了书法艺术强调对审美的主动把握这一时代的基调。在他以前,人们对此是不够重视的。

  强调主动追求,强调风格的个性,强调技巧的丰富性,使《兰亭序》、《奉橘帖》、《得示帖》、《丧乱帖》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魏晋式审美风度。对于学习行书的同志而言,努力注重在这方面的追索与体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甚至不妨说,行书之学大王,成功与否的标志即看学习者能否淋漓尽致地,深入细致地把字帖中最细腻的用笔动作和线条效果表现出来。

  粗率的临摹决然得不到真谛,而丝丝入扣的体察与反映,则是熟练掌握大王书风的第一个步骤。此无它,因为《兰亭序》本身就是对以前书法作品的高层次发展一一我称之为是从粗到细、从疏到密、从大概到精密、从拙朴到华美的审美发展。在唐人的书论中,大王式的风格被冠以一个纯粹褒义的词:“巧媚”。《兰亭序》等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它在当时达到人所不及的技巧境界(当然还有风格境界),它对笔与纸的驾驭能力:那种运用自如、出神入化的技巧,在东晋以前是为人仰慕已久,而在当时也是同辈书家们所叹为观止的,它标志着书法从荜路蓝缕阶段走向艺术的成熟。而我们正是要学习这种成熟,因为我们希望能由此而进入书法(行书)的技巧王国。

  《兰亭序》的“巧媚”与它的细腻特征,在与被翻刻的《圣教序》相比时呈现得更为明显。柔软的毛笔与坚硬的刀石相比,后者毕竟会更趋向规范化的处理,而这对细腻而言却是个大损害。由是,学《兰亭序》者似乎更应该注意和了解这一特定现象,把握正常学习方式

说学《兰亭序》是因为它被封为‘吠下第一行书”,这自然是毫无意义的空泛话,艺术是没有“天下第一”的。但学《兰亭序》是为了掌握它那种精巧的笔法,掌握尽可能多的技法语汇,这却是每个学书者应该建立起的学习观。

艺术特色  

〈一〉点画艺术   

1. 笔道精致 一丝不苟   

    起止运行,提按转换,笔笔到位。虽如游丝,绝不拖泥带水,而是一丝不苟,力到锋杪。开篇“永和九年”四字,实是点画纯净,圆润雄强,骨力内含,势若屈铁,真可谓刚健杂流丽。“岁”字,笔笔呼应承接,虽无牵丝,而行笔轨迹十分明晰。所谓形断意连是也。“贤”字之“又”的斜长点尾部,回锋带出的转折处,提按转折,也交代得十分清楚。“茂”字竖撇的回钩牵丝,是那么圆融坚实而精致。细察全帖,所有点画,莫不如此。《兰亭序》之所以千古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个重要因素。

    点画是书法的基石,尤以行草运笔较快,易于浮滑。故提出此条,勿等闲视之,必须认真注意临习。

2. 藏露正侧 诸法俱备   

    点画形态决定笔法。笔法一般分为正侧藏露。正则圆实,侧则多姿,露则轨迹清楚,秀俊灵动,藏则呼应内藏,含蓄浑穆。故方笔[小方笔]用露侧,圆笔用正藏。《兰亭序》可谓诸法俱备,且往往融合于一字一画之中。就藏露看,“怀”左竖起收皆藏,余则多露笔。“兰”字左竖和“一”字均起露收藏。就正侧言, “峻”字除一小部分正锋外,余皆为侧锋。就方圆看,“间”和“因”字外两竖为方笔,中皆为圆笔。“流”字左下两点连写成方,余皆为圆。不仅如此,因行书贵在活泼流畅,但亦须沉着稳重,故《兰亭序》用笔大多是既露且藏,亦圆亦方,全藏全露全方全圆者甚少。无论点,横,撇等等,往往如此,俯拾皆是。如“九”字横撇起笔,“岁”字所有点画均是这样。这种笔法是在露锋承上之后立即随势重按圆转而成。这种使藏露融于起笔之中,可以说是《兰亭序》一大特色,从而收到方中见圆,露中有藏所形成的特殊艺术效果,为后世开劈了诸笔法融合无间的道路.

3. 点画形态 竭尽变化   

    由于笔法多样,必然使点画形态丰富多彩起来.这也是《兰亭序》一大特色虽然初学难于把握,但习之既久,一旦悟其奥秘,那就受益不尽。以点为例,侧,卧,立,兼备。如“永”点为侧,“俯”点为卧,“集”点为立等;且有半卧半立如“室”点,曲头形的“托”点,撇形的“骸”点,横折形的“浪”点,竖钩形的“察”。同时有不出锋的“永”。出锋者,又分上出锋“之”,中出锋“之”,下出锋“咏”字两个点的形态也不相同。   

    再就横言,仅七个“一”字便各具形态。或粗或细,或弧或直,或长或短,或承上呼下,或不承不呼,或尖起钝收,或起方收圆。“列坐其次”前三字几个横画无一相同,各具态势。

    帖中撇画除按字形规定的平,斜,竖,长,短外,在形态上却被写成多种样式。如竖曲形的“大”,弧形的“领”[正弧],“为”[反弧],有回锋的“在”,有带钩的“风”,有玉箸形的“者”,有曲头形的“咸”,有兰叶形的“会”。还有粗细曲直,长短,起收,方圆的不同,即使同一笔画,也形态各异。

        捺笔除以点代外,少数捺脚露锋尖出,多数捺脚则是回锋圆收。其他笔画可以举一反三。

4. 阴阳互补 刚柔相济

    从总体说,美分两大类: 壮美和优美,即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书亦如此。羲之《祀白云先生书诀》亦云:“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书法既要“华壁”阳刚之象,也要“风神”阴柔之韵。故刘熙载说:“书,阴阳刚柔不可偏陂。”无刚则浮弱而不雄强,无柔则不灵动而乏生机。刚柔虽是一对矛盾,然绝非对立不可调和。历来大家无不力求使之融为一体,所谓刚中有柔,柔中见刚,就是指此而言的。对此,《兰亭序》可算楷模。

    阴阳刚柔,内含深广,可以包括书法一切方面。狭义讲,主要指笔形的方圆和笔势的弧挺。笔形已前述,兹就笔势举例如下:

    “朗”与“清”,“永”与“咏”的横折钩的竖画;“怀”与“怀”的竖画,皆为一挺一弧。尤以折笔,有方中见圆势的,如“和”的“口”;有圆中带方势的,如“觞”的“勿”。而这一“觞”字与同行的“畅”和“仰”某些笔画,可以说既圆又方,似方又圆,简直使人不知是方还是圆了。甚至一字之内也有互补相济的,如“会”字的“田”两竖刚挺,“日”两竖柔弧。“兰”外两长竖内挺,内两短竖外弧。 

〈二〉结体艺术

1. 化险为夷 反欹为正

    不险则不奇,不正则不稳。王氏本人说过:“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这是书家笔下为何造险的原因。明项穆说:“欹而弗正,虽雄爽飞研,多谲丽而乏雅。”这是书家为何造险而又破之的原因。《兰亭序》在这方面可谓为后世提供了诸多模式,且得心应手,纯乎自然。归纳起来,一.为近救。其中有以下救上者,如“无”,“惠”;有以上救下者,如“岁”,“察”;有以左救右者,如“流”,“引”;有以右救左者,如“怏” ,“视”有以一笔救整个字的,如“弦”的末点,“茂”的戈钩,这类主要是把救笔放长或加大加粗,好似在天平轻方加砝码以求平衡一样;有左右相抵消的,“得”字,象人字架那样可使反向力从而抵消;也有用上下段欹向相反而抵消的,如“湍”的右部“山”右险向,“而”左向,这可谓负负得正了。二.为远救。即以上下左右的字来救正的。如“宇”字全欹侧,则由上“观”,下“宙”“之”,左“游”“目”右“是日也”等正字救之。“丑,暮,春”三字皆左斜,则由上“癸”,下“之”左“兰,修,契”等较正之字救之。至于其他反正之法,由此而悟知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再以历来被誉为集王字的善本唐怀仁的《圣教序》中的“引”“林”二字作一比较:

    《兰亭序》“引”字,左正右欹,而《圣教序》帖则左右皆正。相比之下,前者显得异常活泼,一派生机,后者虽然端正俊秀,但终嫌有些板滞了。至于“林”字,《兰亭序》前七个笔画均为左向倾斜,只用最后一捺救之。故其捺不得不长且粗并向右下伸展,以达到化险为夷的目的。而《圣教序》帖“林”字两横为左向侧,但两竖则又稍向右侧,这样字已正了,无须再用细长画向右下伸展捺以配重。只须用一侧点,使点脚与两撇齐平,则字非但不倒,还可收到疏朗空灵的艺术效果。从而可知,得其形者须识其理,否则,依样画葫芦,终难成瓢了。对此,我们须要加以认真领会。  

2. 俯仰揖让 顾盼有情

    要想行书写得生动活泼,饶有情趣,除欹正变化外,还须注意结体的俯仰揖让,并使之顾盼生情,历来大家莫不如此.然情生于象[意象],无象何来有情。故蔡邕说:“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象者,方得谓之书矣。”王羲之也说过:“凡作一字,……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蚵斗,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兰亭序》于此,可谓典范了。

如“流”,“虽”,“丝”,“娱” 左仰右俯,似两人相对言谈,顾盼之情油然生矣。“视”则写得左高俯,右下倚,仿佛一对情侣闲坐沙滩远眺,偎依之态,缠绵之情,跃然纸上。

“骋”则左短正,右长俯,似老翁为孙推车,漫步公园,悠然自得。

“觞”字左背右贴,似两人产生矛盾,一愤然而走,一紧跟其后加解释。

“怀”字左重直,右左斜,似两人行路,前者顾后者而言。有的靠点画布白的安排,打破左右两部分的界限,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如“俯”字改两撇界于两竖中间;“随”字的走之插入空档中间;“峻”的“山”,“喻”的“口”,缩小提上。

这些都能给人以美感的想象。美的意象并非书法中直接呈现出来的,而是由观赏者受到书法形象内在信息的引发,并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展开想象而形成的。正如接受美学所指出的那样,一件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是由接受者[观赏者]最后完成的。所以,一千个观赏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 疏密相附 变化莫测

疏密为书法审美一大原则。既体现于章法上,亦见于结字中,于行草尤为重要。所谓虚实黑白,是由疏密来的。疏为虚为白,密为实为黑,一切艺术都离不开这一原则。羲之对此十分重视。一曰:“疏密相附”,即一字之中须有疏有密;又曰:“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疾缠身[不舒展也],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病怏怏的]。即二者要适宜,不能过密过疏。可以说《兰亭序》的结字充分体现了结字的这一原则,并曲尽变化,丰富了美感,愉悦了视觉,用以打破了结字的常规,增强了自然态势。即使在字的细微处也不轻易放过,这对初学行书者是很有启发的。

《兰亭序》在这方面,可谓曲尽其妙了。有中密外疏的。 

如“会”伸展“人”字,收缩“田”字。有外密中疏的。

如几个“以”字拉开左右,放宽中档。有上密下疏的。

如“俯”把左“1”和右“儿”拉长放大。“峻”字则把“山”缩短提上伸展右下。有上疏下密的。

如“欣”,“俯”“将”等字。放开上部,压缩下部。再从一些字的局部来看,如“同”和“闻”均为三包围字其“月”字一靠右而疏左,一靠左而疏右。“当”字压缩“口”字,放宽外档,使上下密而中疏。“惠”字压缩“田”使上下疏而中密。再如“清”“间”“随” “期”等的“月”字两短横的分布,也是匠心独运。一贴在竖上,使左密而上下右疏;一靠近上端,使上密而下疏。一为等分布置,形成三小块空白,一为压在中间,使中密而上下疏朗。尤以“观”字,本为左右靠近,且点画特多,如使左右分开,则字过大。一般都是放大末笔,见其密中见疏,而《兰亭序》为了不失本体的紧连,看去又很自然,巧妙地将左部稍向左斜,右部第一竖笔稍向右斜,使左右两部形成“V” 形空白,从而使整个字既紧密又疏朗了。                                                                                                                               

    值得注意的是,王羲之不是单纯追求疏密而疏密的,往往是与上下相映照的。如“会”的上面,“于”字的第二横缩短,使整个字成为纵向形的收敛,故伸展“会”的“人”以变化之。“引”“以”相连,均为拉开中档,但看去不感重复,是因“引”为方形,“以”为扁形,故“和而不同”了。“俯‘的下部伸展,是因上字“欣”的下部压缩,“间”“随”“期”因相邻近,故将“月”字的疏密写成不同形态,遂使它们又“同而不犯”了。

4.万字不同 各尽其妙

    不同的字写成不同的形态则易,相同的字写成不同的形态,则难了。尤以作品中一字的多次重复,使之各异其态并曲尽其妙,则更难了。千古以来怕是唯王羲之为能,故后世誉之为“万字不同”确非言过其实。大凡言及《兰亭序》者,莫不盛赞其二十个“之”字的不同写法。今细观之,确是形态各异。或长或方或扁,或楷或行或草,或用中锋,或用侧锋,或兼有之;点则有侧卧之分,捺则有方圆之别;且有出锋回锋的不同。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尤以各自形态,非随心所欲,故求新奇,往往是根据情境所需而决定的。如有因行末余地不足写两个字,且上字已是长形,故只能拉大,不能写长了;有因上下左右的字均为笔画繁多而写得大,故不得不写成扁而小了;而夹在“盛”“听”“仰”大字之间的“之”字因余地尚多,故虽小而须长。再如五个“怀”字的写法,除笔画粗细疏密等不同外,仅以左长竖来看,亦一无相似。一为左斜而外弧,一为垂直而内弧,一为上向外弧下垂直,一为收笔牵丝重按成反钩形,一为上向内弧下外弧成“S”状。又如七个“以”字,除三个或楷或行外,四个草写的虽然均为拉大中档成扁状,但点画的处理都有细微的变化。如左部的平行两点,一个前小后大,后居前中,一个前略大于后,前后平行,一个前小后大,后居前下,一个前略小于后,前后平行。至于右部,又各各不同。或斜或正,或长或短,或粗或细。

    《兰亭序》重复的字很多,重复三到二十次的字,计二十个,通过上例分析,可以辩识其余了。

〈三〉章法艺术

1. 行路摆动 诗意盎然

    曲则有致,直则无味,所谓曲径通幽也.故文贵曲忌直,只有情节曲折,波浪迭起,方能引人入胜。画家之所以认为曲线最美,九曲桥之所以胜直统子桥,其理皆在于此。有人说书法行路摆动,可以增添诗意,此言可谓深得三味了。古人说,书要行气活,也是指此而言的。清王铎的书法不仅摆动,有时幅度很大。近十多年来,许多人争学之。无论粗学者或学之有成者,莫不突出他的这一特点,即以王铎为宗的日本明清派的书法,亦皆如此。

    行路的摆动,确能使观者产生出一种自然,活泼和轻松的美的感受。《兰亭序》于此可谓是创始者了。试以“是日也”以下四行来看,仿佛轻风拂柳,左右摆动,婀娜多姿,妩媚喜人。如:

第一行:首三字居中,接着四个字稍偏左,而下面五个字又逐渐向右偏了,遂使行路成为由中向左再向右的弧线了。

第二行:在四个字居中之后,余为左,右,右中,左,右,中,组成了一条三曲线。

第三行:首字居中,二字至末字逐步偏右再逐步归中,形成一条不明显的“S”线形。

第四行:在首字中起之后,接着便三个略偏左,又三个略偏右,余又归之于中,于是又形成一条与第三行相反但不明显的“S”线形。

同时在这四条曲线中的字,除了有大小,斜正,粗细,参差不同,在字距上也或疏或密,或开或合。尤以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虽无明显的游丝加以连接,但无不笔断意连。[这可从第四行字的末笔出锋与下字首笔的呼应看出。这也是《兰亭序》的一大特色,后人称之为“一笔书”。]从而使行路曲线显得更自然,更诗意盎然,更神远了。

这里须要说明一点,摆动幅度的大小,须视所书幅面而定。如王铎所书长幅,皆为六尺以上大件,且所书一般均为三行,故摆动幅度较大。至于他的横幅,因行多且短,故摆动幅度很小,甚至有不摆动的。而《兰亭序》为手稿,行短字小,故其摆动幅度可谓恰到好处。

2. 节奏鲜明 犹如乐章

如果你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水平,那么当你在观赏《兰亭序》时,仿佛在聆听一首美妙的交响乐。人们不是常说书法是无声之乐吗?其实书法不仅与音乐,而且与诗画,舞蹈,雕塑,建筑也都相通的,不过音乐与书法更贴近些。如书法是由用笔的藏露,提按,急涩,结字的欹正,断连,揖让,向背,茂密疏朗,墨色的浓淡枯湿等等所形成的,不正象乐章靠音阶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强弱,轻重,长短,休止等等组合的吗?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观照《兰亭序》,那么在28行的324个字中,无处不荡漾着音乐的旋律。比如开头三行,行距疏朗,字距基本均匀,同时运笔较慢,字形亦较规整,恰似某一乐章的序曲,用平缓的节奏,反差不大的音阶,来作庄严而凝重的开头。而4—23行的行距字距,则疏密不等,且字形的欹正大小,参差错落,起伏跌宕,行草间杂,变化无端,不正象乐章进入正曲之后,音符便跳荡起来。节奏在不断变化,或一个音阶长达数拍,或一个节拍占几个音阶。尤以23—26行,仿佛乐曲进入了高潮,节奏突然转快,乐声激荡起来,不仅运笔振迅,字字倾斜,行距字距较前紧密,行路也都向右下倾注了。最后两行,又好象是全曲的尾声。由于26行的行距较前为大,像有意与正曲分开来,速度虽未减慢,但行路已较前为正了。尤以最后一个被改写的“文”字,且末笔未作回锋,仿佛一个重音,在指挥者的停止手势下,戛然而止,结束了全曲。无怪乎明董其昌赞之为“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

美学意义  

    从总体审美角度看,《兰亭序》可以十六字概括之,即风神萧洒,意态悠闲,不偏不激,中正平和。进一步看,前八个字体现了道家美学观,后八个字体现了儒家美学观。道法自然,儒讲中和,儒道融合,不仅是那个时代的精神,也是王氏自身思想的实质。作为士大夫,必然深受儒家熏陶,作为对时代最敏感的文人,在儒教衰微,玄学盛行的时代,他能不受到影响?从其少时坦腹东床,不拘礼法的行为和表字逸少及晚年喜从道士并服食丹药等等来看,道家之影响是很大的。方孝孺评《兰亭》为“得其自然,而兼众美”。孙过庭说:“兰亭兴集,思逸神超”。不正是捕捉到道家美学观在《兰亭》中的呈现吗?尤以黄庭坚的评语:“右军笔法如孟子言性,庄周谈自然”。由此也可见王字的美学渊源。   

    《兰亭序》之美,可以这样评价:兴逸神飞,心手两忘,行云流水,纯乎自然。骨力寓于姿媚之内,匠心泯于天然之中。轻快流畅,挥洒自若,首尾呼应,神完气足。轻重徐疾,抑扬顿挫,方圆使转,疏密揖让,大小长短,欹正聚散,莫不笔随意行,曲尽其美。

    正因为《兰亭序》具有这些审美内含,无怪文征明诗云:“早年声誉已传播,山阴禊帖妙入神。纷纷妙墨遗人世,感怀一帖谁能似。”王容甫更直截了当的说:“右军书以《修禊序》为第一。”

艺术魅力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山东),因官至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

    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余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参加雅集的多为当世名士,一道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事后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序文受当时南方士族阶层信奉的老庄思想影响颇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这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流传于世的《兰亭序》有两种。一是唐太宗时冯承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
  《兰亭序》书法本身的艺术魅力:点画注重提按顿挫,精到而多变,同一点画,写法多样,无法而有法,能寓刚健于优美。结构强调欹正开合,生动而多姿,同一字形,绝不重复,能尽字之真态,寓欹侧于平正。章法疏密有致,自然天成。总览全篇,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收放有度,点画从容而神气内敛。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华美,蕴藉的艺术感受。从形质到神韵均成为后人学习行书的典范。《兰亭序》书文并美,表现了晋人特有的超然玄远的深情与风采,这种深情与风采为晋人所独有,为后人称慕与景仰。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于是就把它作为传家至宝留给子孙。后来落入唐太宗手中,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趣闻逸事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于是就把它作为传家至宝留给子孙。后来落入唐太宗手中,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兰亭》真迹虽殉葬昭陵,但它的化身经过摹、刻流传,各种本子不下数百种。清乾隆年间赵魏首先怀疑《兰亭》真伪,云:“南北朝至初唐,碑刻之存于世者往往有隶书遗意,至开元以后始纯乎今体。右军虽变隶书,不应古法尽亡。今行世诸刻,若非唐人临本,则传摹失真也。”清光绪年间李文田认为《兰亭》其文伪托,其书也为后人伪造。1965年掀起一场“兰亭真伪”的大辩论,郭沫若为主的一方认为“伪”,另一方高二适等起而反驳。1973年文物出版社编纂《兰亭论辨》,收集有关论文十八篇。此后又有许多论著讨论《兰亭》真伪。著名学者钱钟书虽未参加当时的论辩,但在1979年出版的《管锥编》中己反映出他对《兰亭》论辩的思考及精辟见解。1988年5月24日《人民日报》上刊出钱钟书一信中更明确地指出:“阮文达‘南帖北碑’之论,盖系未睹南朝碑版结体方正与北碑不异;郭沫若见南碑,遂谓世传右军《兰亭序》非晋宋书体,必后世伪托。  

    《兰亭序》在王羲之死后的二百七十年间在民间珍藏,后唐太宗设法从民间赚进御府,旋又殉葬昭陵。传世本种类很多,或木石刻本,或为摹本,或为临本。著名者如《定武兰亭》,传为欧阳询临摹上石,因北宋时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洛阳宫本兰亭序》传为褚遂良第十九次临摹本,此本为唐太宗赐给高上廉者。褚遂良所临又传有《神龙半印本兰亭序》、《张金界奴本兰亭序》,因前者有“神龙”半印,后者有“张金界奴上进”字。又有唐太宗朝供奉拓书人直弘文馆冯承素钩摹本,称《神龙本兰亭》,此本墨色最活,被视为珍品。此外还有“薛稷本”、“赐潘贵妃本”、“颖上本”、“落水本”,等等。  

    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据说藏有《兰亭序》共四本,有黄庭坚、王晋之、葛次颜、单炳文题字,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甘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兰亭修禊,使王羲之触悟山水之美、宇宙之玄和人生的真谛,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一气呵成,挥写下千古杰作《兰亭集序》,正因为他情深意厚,故能情注毫端而天趣自在;也因为他笔法精严,故能使笔底如行云流水而形神兼具;更因为他诸美皆备,故能使这篇文稿的挥写最终达到高华圆融的境界。在这件尽善尽美的作品面前,后世名家虽竭力临仿,却都未能得其全。南唐张泊云:“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于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窘拘。”而王羲之本人也只写下这一杰构,其后他再度书写《兰亭序》,都不能及原作的神妙绝伦,沈尹默说“当时逸少本天全”,赞美了《兰亭序》的杰出有其不可重现的机缘,自然就非他人所能企及的了。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后世珍视其布白之美,临摹者虽难免渗入各自的笔性,但无人稍变其章法布白。正如解缙在《春雨杂述》中所说的那样:“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美,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兰亭序》的章法,仿佛如天生丽质,翩翩起舞,其舞姿之美是无与伦比。    

    最卓越的艺术品,往往在极小的空间里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兰亭序》就是一座袖珍式的屹立于尺幅之中的辉煌的书艺殿堂。唐太宗赞叹它“点曳之工,裁成之妙”。黄庭坚称扬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兰亭序》道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略剖其横画,则有露锋横、带锋横、垂头横、下挑横、上挑横、并列横等,随手应变。其竖画,则或悬针,或作玉筋,或坠露,或斜竖,或弧竖,或带钩,或曲头,或双杈出锋,或并列,各尽其妙。其点,有斜点、出锋点、曲头点、平点、长点、带钩点、左右点、上下点、两点水、三点水、横三点、带右点等等。其撇,有斜撇、直撇、短撇、平撇、长曲撇、弧撇、回锋撇、带钩撇、曲头撇、并列撇等等。其挑,或短或长,其折,有横折、竖折、斜折。其捺,有斜捺、平捺、回锋捺、带钩捺、长点捺、隼尾捺等。其钩,则有竖钩、竖弯钩、斜钩、横钩、右弯钩、圆曲钩、横折钩、左平钩、回锋减钩。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