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干净清新的女生:运用心理效应 提高育人水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9:44:10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何让学生健康的茁壮成长一直是教师研究的课题。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担忧,随着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知识被应用到教学管理中,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教师如果能在教学管理中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就能够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相信学生“行”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典故:古代塞浦路斯有一位叫做皮格马利翁的国王。他非常善于雕刻。有一次他雕刻了一具美丽少女的塑像,并且对这具塑像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期望,精雕细琢,最终竟然如愿以偿地使少女活了过来。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罢了,并不具备可信度,但是从中可以获得一些启发,那就是如果对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寄予越大的期望并付出努力,就越有可能得到期待的结果。由此联想到教学工作,其实教学过程不就是一个“雕刻”的过程吗?教师即是雕刻师,而学生则是雕刻师手下的作品。雕刻师能按照自己心中的构想和希望,将一块石材雕刻成形,而教师应该也可以培养出与自己期望水平相符的学生来,简单的说就是使学生的成长朝教师设置的目标发展并最终实现之。早已有实验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水平与学生的成绩(志向水平)相关。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杰克逊教授在他们的著作《课堂里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实验调查:他们考察的是教师对学生成绩的期待,想了解教师的期待是否得以实现。于是他们到一所小学的若干班进行测验,确定了一些学生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然后把这些学生的名单交给老师,但是不让老师和学生知道,“新近开的花朵”的选择是随意进行的,并没有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而定。但是在学年末完成的测验显示“新近开的花朵”确实在学习上取得比其他学生更加优异的成绩。研究者解释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教师的行为对学生产生了影响,他们总是把他们的期望传达给“新近开的花朵”,老师的期望对这些学生产生了激励效应。因此,他们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绩,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
  从以上实验的效果来看,可以将这一效应广泛地运用于教学中。部分学生基础差、缺乏自信、学习兴趣低等问题是由社会、家庭、学生自身等各种因素造成的,而且影响甚广甚深。只有从可以改变的心理状态着手,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从而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形成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即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充其量开发不足10%”,每个孩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教师良好的期望会使学生朝着好的方面发展。期望是启动学生表现自我、发挥潜能、追求进步的强劲动力。教师要把对学生的期望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易于接受,并转化为内在需要和自觉要求。
  
  (二)鲶鱼效应:调动学生积极性
  
  挪威的渔民们捕捉了沙丁鱼后就急忙赶到市场出售,但由于沙丁鱼喜群集、生性不好动,往往窒息而死。唯一有老渔民每次都能卖出活蹦乱跳的鲜鱼,其奥妙是在沙丁鱼中放几尾生性好动的鲶鱼。鲶鱼在沙丁鱼中穿来穿去,沙丁鱼受到影响也摇头摆尾,促进了空气的流通,增强了自身的活力。
  “鲶鱼”在一个班集体中无处不在。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安排上若能将这些人提拔到适当的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当然,“鲶鱼式人才”是可以经常变化的,谁的水平好,谁就上。这样,学生个体之间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展开竞争。学生个体不断付出努力,加上“鲶鱼式人才”的示范、帮助与指导,整个群体处于被激活状态,活力不断增强。
  
  (三)门槛效应:跳一跳,都能摘得到
  
  心理学家费里德曼和费雷泽的研究证明,让人们先接受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门槛效应”。心理学家查丁奈还发现,当人们拒绝接受一个较大的要求后,认知上的不协调会驱使他们建立新的平衡,因而容易接受一个较小的要求。当小要求与大要求有明显联系,且紧跟在大要求之后提出时,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个小要求。
  一次跟同事聊天,听到了这样一个家庭小故事:家长与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商量,你的数学基础不够好,给你请个家教吧!孩子说:“不,还是去买几本习题集让我做好了,这样还可以省家教的钱呢!”我接过话题:“如果你一开始就对孩子说,买几本习题集做,孩子肯定不答应。你这招真高。”这位家长有点得意地说:“我经常给他设这样的陷阱……”。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先提出大要求,当对方觉得不能接受时,就有意降低要求,这时对方往往较为容易接受小要求。
  管理心理学中把目标看成是人的期望,即人在各项活动中追求的预期行为结果在主观上的反映,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目标的建立,也是一种学习的良好动机。目标过大或过小都不易激起学生的努力。目标过大,学生觉得难以完成,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容易放弃。目标过小,易于完成,没有挑战性,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应当依据反映人们认知心理的门槛效应来制定目标系统。这个目标系统应是金字塔形的,最顶端为“最终目标”,下面是为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有层次的子目标和阶段性的目标。这样,就将学生的目标实现过程分解成许多小的阶段,逐步加以完成。这样的目标,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得到”,学生、教育者都不会陷入“自食其言”的尴尬境地。而且学生在完成某一子目标时,将会有一种极大的成功感,并在自我学习目标认同中重新定位。这时,教师及时捉出新的目标,以引发新的行动。这样使学生在“目标一成功一新目标”的良性循环中增强成就动机,不断取得成功。
  
  (四)赫洛克效应:时时表扬学生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者分成四个等组:表扬组、受训组、被忽视组、控制组,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其结果是前三组成绩均优于控制组,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明显优于忽视组,而受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这个实验表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练习效果进行评价,对学生多表扬、鼓励和信任,这样能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同时表扬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升华。当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行为的有效信号,惩罚时要适时、适度、就事论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同时还应注意奖惩的频率,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表扬、批评、忽视是教师对待学生的三种态度,“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对待学生,“多关注、多鼓励、少批评”,“表扬要当众,批评要个别,忽视要不得”,这应该成为教师应遵循的教育原则。
  
  (五)马太效应:摘掉有色眼镜
  
  《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个典故,“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现代著名美国科学家、哲学家罗伯特·默顿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对做过贡献,已有相当荣誉的科学家,给的荣誉更多;而对无名小辈的科学家,对其作出的成绩不予承认,不给予应有的重视。1973年,他把科学界奖励制度上优势积累的现象,概括命名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结果是偏重于“锦上添花”,而忽略“雪中送炭”。班级管理何尝不是如此?好学生好对待,差学生差对待,而好与差的标准主要还是学习成绩。对于一些班主任心目中的好学生来说,爱“过剩”的时候,就会贬值,他们对表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种优越的社会心理环境会使他们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经不起挫折。而对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班主任的关爱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
  教师应努力消除“马太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时刻把“灰色学生”放在心上,教师的爱应像和煦的春风、绵绵的春雨,使每个“灰色学生”都有被吹拂、滋润的机会。“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教师要摘掉有色眼镜,对每一位“灰色学生”充满积极的期望,重视他们的需要和渴望,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自信,让“灰色学生”显出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