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节目表演创新节目:李清照绵绵不断的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08:17
李清照绵绵不断的愁   文 / 醉雨独舞     李清照是两宋之交的著名词人,是我国文学史上“巾帼不让须眉”的杰出女诗词作家。李清照的词创作总是渗透着浓厚的愁情。她的词创作主要以1127年金统治占领汴京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她的前期词作主要是少女时期被锁在寂寞深闺的惜春愁国的愁情与婚后与赵明诚聚少离多的相思离愁及忧患之愁;后期词作主要是国破夫亡的流离凄凉之愁。本文结合李清照各个时期的词作分析李清照不同时期绵绵不断的愁情。
   李清照(1084—约1151年),号易安居士,今山东济南人。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她生长在这种学术气息浓厚的家庭里,对她后来在文学上的成就,自然有很大的帮助。李清照是婉约派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她的词多写哀愁幽怨,呈现含蕴委婉的风格。李清照多才多艺,善诗词书画,是一个难得的才女。然而这样的一个才女出生在十二世纪上半叶徽宗、钦宗和高宗三朝社会由和平转向战乱的悲剧时代,注定有一段悲剧的生涯。尤其是在程朱理学思想统治下的封建社会里,女子的才学自然受到社会的轻视甚至鄙视,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女词人,作为一个与丈夫聚少离多的无子之妻,作为一个中年亡国丧父的凄凉妇女,李清照悲剧的一生给了她绵绵不断的愁情。下面从这三个大的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李清照一生绵绵不断的愁情。
  1、少女时代里的愁情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程朱理学的统治思想之下封建社会,出身名门的她纵然有压倒须眉的胆识和才华,也终究只能被锁在寂寞的深闺。所以少女时代,李清照的词绝大多数缘起闺房,由身处闺房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来托起那一片片情愁。而热爱大自然的她并没有把自己完全封闭在闺房之中,她也会走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丽,将一腔才情倾注于诗词创作。从她不少的惜春惜花的词作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她对自然的眷恋。同时,在社会对女性的轻视,尤其在传统环境中“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的限制下,多才多艺的她无法在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坛中立足,这使她难免会感到多多少少的压抑与苦闷。所以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愁情主要是惜春惜花以及些许的压抑之愁。
  1、1常处深闺之中,难免会有寂寞伤感之时,惜春惜花之愁
  李清照出身名门,常处深闺之中,这对于性格活泼开朗而又情感细腻的她来说多少会有点压抑与苦闷。而且少女时代的李清照自然对男女情爱有着联想,对未来幸福生活无限向往,但是她却常独处深闺,心中难免会有寂寞伤感。李清照情感细腻,对大自然有着敏感的悟性,热爱并向往大自然。但是回到现实生活她常处深闺,怎能不生愁呢?在李清照的词中“花”是常常出现的,她笔下的花活灵活现,如“宠柳娇花”〔《念奴娇》(萧条庭院)〕,“梅心惊破”〔《孤雁儿》(藤床纸帐)〕,“柳眼梅腮”〔《碟恋花》(暖雨晴风)〕,“玉骨冰肌”〔《瑞鹧鸪》(风韵雍容)〕,“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等,我们都可以看出李清照对自然,对花的怜惜和喜爱。
  如她的《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李清照的这首《怨王孙》中的秋景展现了一副清新广阔的图画。词人赋予大自然静态美的同时也赋予了大自然生命和情感。
  由上述可见,李清照对大自然有着不同凡俗的情趣和热爱。然而四季更替,万物都有自己的繁荣衰败的规律。李清照对大自然再热爱也无法干扰春去秋来的脚步。于是惜春惜花之愁便由此而出。
  如《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一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义隽永,令人玩味不已。词中一个“试”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个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细致入微,把无尽又无奈的惜花伤春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是因为李清照热爱大自然,尤喜春与花。所以,当春之将去,花之要谢的时候,她则表现出一种恋恋不舍的惜春惜花之愁情。而李清照对落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一定的程度上包含着以之自况的成分在里面。
  1、2才情难展之愁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本豪放潇洒,性格活泼开朗,只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其身份和性格有冲突,使得她变得敏感而又多愁善感。她有较为清醒的政治头脑与敏锐的政治眼光。但由于她是女儿身,无法在朝庭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报负,只能泻忧愤于诗词、诉愁苦于笔端。看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尘土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时,虽生已被姚崇卖。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好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花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去天尺五抱瓮峰,蜂头凿出开元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
  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①
  
  王璠在《李清照研究丛稿?李清照的诗》中评价该诗:“诗中斥责明皇误国,招致离乱,抒发诗人怨愤,忧心如焚,托古讽今,寄意深远,简直与《离骚》的作者屈原同一胸襟。”这个观点我比较赞同。由此可见,李清照虽身为女儿身,但仍有一定的政治抱负,只是才情难展,壮志难筹。在政治上如此,在词坛上,李清照有着同样的忧愁。在社会对女性的轻视,尤其在传统环境中“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的限制下,多才多艺的她无法在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坛中立足或者大展拳脚,这使她难免会感到多多少少的压抑与苦闷。因而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愁情除了惜春惜花之愁还有些许的才情难展的压抑之愁。见其词《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为婉约派作家,但是能写出这样的豪放词作,归根到底反映了生在封建社会的她不甘于封建的种种束缚,她企图摆脱这种命运,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现实中她是摆脱不了的,这种挣脱的失败无疑使她感到烦闷愁苦。《渔家傲》中充分体现了她对自由对理想的追求,而苦于她生活的时代现实,妇女社会地位较低,她们往往只能在有限的生活范围内施展自己的才情。所以李清照只能把这种追求寄托在梦中。又如《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在这首词里,词人为桂花正名,全词自始至终都像是在为桂花鸣不平,但是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作者推崇桂花为第一流的花,因为她十分注意桂花的内在美,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写照,以花自喻。在这里体现出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由此足见词人作为一个才艺双全的女性,在这个男权词坛才情难展,进而化为傲视尘俗,由此也带出了词人心中一些不可明喻的幽怨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