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回收第三套人民币:丁东:杨奎松笔下的毛泽东与莫斯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47:07

丁东:杨奎松笔下的毛泽东与莫斯科

 作者:丁东

  党史和国际共运史在中国,即是一门最普及的学科,也是一门研究得最不充分的学科。普及是因为五十年代以来,在中国的高等学校乃至中等学校里,党史或中国革命史,都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研究得最不充分是因为,在很长时间里,所谓研究,就是用各种材料注疏领导人的结论。课本里的东西,都是来自领导人的说法。对这些说法,青年学生或其他学习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法展开自由探讨。对于包括一般党史教师在内的平民百姓,也谈不上知情权,内情只有某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才有接触第一手资料的资格。这就为这个领域留下了刷新的广阔的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的自由度逐步拓宽,一些过去的禁区逐步成为可以研究、讨论、争鸣的领域。中外学术交流增多,国外解密的档案也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国际格局发生变化;老一代领导人先后辞世,他们参加的活动和现实政治的利害关系走向淡化,这都为重新研究这一领域提供了契机。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奎松的《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就是开放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突出成果。


  写毛泽东和莫斯科的关系,有两种出发点,一是站在毛泽东的立场上,以毛泽东的是非为是非。过去我们各种有关党史的读本都是这样写的;一种是站在莫斯科的立场上,以苏共领导人的是非为是非,苏联历史学界也这样做过。但这两种出发点都有自己的局限。杨著回首双方纷繁复杂的恩恩怨怨,不是拘泥于哪一方的观点,而是力图超越当事双方的局限,重新评说其中的是是非非,使人我们感受到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经过时间的淘洗,得到了理性的澄清和公允的评判。


  本书的新意可以说遍布各章。前人已经说清楚的问题作者尽量少讲或不讲,他着墨的重心都是前人没说到或没说清的问题。我阅读之后,感到在毛泽东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的过程,共产国际对毛泽东态度的变化,抗日战争胜利后苏联、美国和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权之间的复杂关系,朝鲜战争发生原因和中苏领导决策过程,中苏分裂和所谓反修斗争的由来等问题上,杨著都拿出了新的材料基础上形成的新见解。


  举一个例子,一般关心党史的人都知道张闻天在1935年成为总书记,40年代却离开了领导核心。这个变化过程及其原因却很少见到有人说出个所以然。毛泽东在长征前受到排挤,得到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的支持才进入领导核心,并进而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他自己后来也多次提过这件事。既然张闻天对他有过这么重要的帮助,怎么他掌了权,张却一步一步地先是离开了总书记的岗位,后来又离开领导核心,成为最高决策圈外的政治局委员?我为此曾问过当时在陕北随同张闻天搞农村调查的曾彦修,曾老对张闻天十分尊敬,说张闻天是个好人,不争权。也许曾老说的有道理,但我觉得光是这个理由说服力显然不够。直到读了杨奎松的《延安整风的台前幕后》(即本书第五章),才算见到了一种有事实根据也有说服力的说法。现在回过头来看,从西安事变,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在重大问题上,张闻天不止一次持有比毛泽东更为正确的主张,总结一下把他排挤出中央领导核心的原因和教训难道不应该么?


  讲述中国共产党决策圈内的历史的书籍近些年出得不少。有的书内容很严肃,观点有新意,但缺乏可读性,难以吸引专业圈外的读者;有的书可读性好,但观点没有新意,完全是重复过去的结论,可以作为普及性读物向公众传播一些历史往事,但谈不上有什么学术价值,因为学术的灵魂在于创新;还有一些书出自文学作家之手,文笔生动,但有史可据的材料和作者的文学想象搅合在一起,彼此难分。这种书可以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无法当作人们认识历史的依据。与这几类著作相比,《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不但严格遵守史家言必有据的学术规范,在观点上的创新也触目可见,同时又十分生动好读,议论与叙事的结合十分自然,可以说达到了深入浅出的境界。圈内人可以当作学术成果来检阅,圈外人也可以当作公众读物来接受。也许,在史学界,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研究界,本书不过是诸多有新意的学术成果中的一部,但对于公众读书界来说,本书就非常值得推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