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4s好玩游戏:《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新闻发布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11:32

安徽省体育局 冯潮

  2011年12月20日

  12月5日,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的出台,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顺乎民意、体贴民心的具体体现,对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始终把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作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责任。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十一五”期间,我省全民健身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实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健康安徽”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正日益成为江淮大地一道亮丽风景。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加快,共建成4000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123条全民健身路径,1000个省级全民健身示范晨晚练点,11个市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2742人。各级全民健身组织逐步健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健身热情空前高涨,大型群体活动参加人次达到1200万。特别是去年5月,我省成功举办了建国以来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全面展示了安徽快速崛起的崭新形象和全民健身的积极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人民的体育健身热情,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实施计划》的出台,既是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也是顺应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合法权益的纲领性文件。下面,我就《实施计划》的相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和新闻界的朋友们作一介绍。

  一、《实施计划》的出台背景和编制过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编制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是《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要求。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国务院制定全民健身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年2月15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国发〔2011〕5号)。3月1日,国务院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对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做好全民健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谢广祥副省长在随后召开的我省贯彻会议上提出,要求把我省的《实施计划》制定成“符合安徽省情、体现体育规律、满足人民意愿”的好计划。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省《实施计划》的编制工作从2010年2月启动,到2011年12月5日正式印发,共历时一年零十个月,经历了“编制初稿、研究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形成送审稿”四个阶段。在编制过程中,我们主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北京话”与“地方话”相结合。《实施计划》既充分体现了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精神,认真落实国家提出的目标任务,又紧密结合我省实际,体现安徽特色,提出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活动、指导服务、保障、组织领导五大体系建设。二是指导性和可行性相结合。根据全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既注重面上统一指导,又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情况,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三是吸收意见建议和学习先进经验相结合。既吸收了省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提出的符合实际、有操作性的内容,同时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一些好做法。

  二、《实施计划》的总体概况和主要亮点

  正式出台的《实施计划》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共23条。有三大亮点,第一是构建全民健身“五大体系”,根据全民健身工作规律,以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主线,提出了构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活动体系、指导服务体系、保障体系、组织体系等“五大体系”;第二是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五级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规划,设定了省、市、县、城市街道(农村乡镇)、城市居委会(社区、农村建制村)场地设施建设标准。这五级标准是在今后5-10年发挥作用的指导标准;第三是省规划建设“两个一”,即在环巢湖区域规划建设一个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新体育中心(公园),集陆地、水上运动和健身、休闲功能于一体,达到能够承办全国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的标准;建设一个规模较大、项目较全、设施较完备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

  《实施计划》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共2条;第二、三、四、五、六部分是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共21条,明确了要加快构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活动体系、指导服务体系、保障体系、组织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成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实施计划》对到2020年我省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进行了规划和展望,向全省人民描绘了全民健身事业的美好前景和宏伟蓝图。

  三、《实施计划》的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

  一是提出了“一条主线、六个坚持、一个战略、一个贡献”的指导思想。一条主线,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安徽特色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六个坚持,就是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基础性,从青少年儿童抓起,从农村、城市社区基层抓起;坚持群众性,关注民生、便民惠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普惠城乡居民;坚持协调性,统筹城乡、区域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发展,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坚持前瞻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一个战略,就是实施“全民健身、健康安徽”发展战略。一个贡献,就是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做出积极贡献。

  二是提出了“三个明显、四个进一步”的目标任务。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加,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城乡居民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符合《国民体质监测标准》合格以上(除在校学生)比例达到90%以上。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体育场地设施明显改善,全省各级、各类体育场地达到4万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全民健身组织进一步健全,市、县(含市、区,下同)建有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各类人群体育协会和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0%的城市街道、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50%的农村建制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全省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人数达到60000人以上,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进一步完善,市建有国民体质监测中心,50%的县建有国民体质监测站,学校普遍建有学生体质监测室。全民健身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初步建成健身休闲、体育康复、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用品、体育旅游等优势产业群,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和品牌。

  三是提出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活动、指导服务、保障、组织领导五大体系建设,并细化了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建设上,分类规划建设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建制村(社区)五级体育场地设施体系。省规划建设“两个一”,即:在环巢湖区域规划建设一个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新体育中心(公园),集陆地、水上运动和健身、休闲功能于一体,达到承办全国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的设施标准;建设一个规模较大、项目较全、设施较完备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

  设区市规划建设“五个一”,即:16个设区市均建设一个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8个以上的设区市建设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游泳馆或室内标准游泳池、一个体育公园,达到承办全省综合性运动会的设施标准。

  县规划建设“四个一”,即:50%以上的县建设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室内或室外标准游泳池、一个室内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城市街道规划建设“一房一场”,即:50%以上的城市街道建设一个健身房、一个多功能运动场。农村乡镇规划建设“一室一场”,即5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设一个室内体育活动室、一个灯光球场。

  城市居委会(社区)规划建设“一苑多点”,即:50%以上的城市居委会(社区)建设一个全民健身苑、多个就近方便的全民健身晨晚练点。农村建制村规划建设“一场两台”,即:100%的农村建制村建设一个标准水泥篮球场、两个乒乓球台。

  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城区规划建设10-15分钟健身圈,学校体育设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企事业单位建设必要的健身设施。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编制与审查,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在“全民健身日”对公众免费开放。体育系统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达到100%,收费公园每天安排固定时段免费向公众健身开放。规范、有序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

  在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建设上,蓬勃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手球、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群众喜爱、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大力普及健身操(舞)、传统武术、健身气功、登山、棋牌、门球、龙舟、舞龙舞狮等健身活动。加快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将城市社区体育工作作为城市文明创建和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不断改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加快发展农村体育,把发展农村体育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促进城乡公共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的均衡配置。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逐步加大初中毕业体育考试成绩在学生综合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权重,积极推行在高中阶段学生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加快发展职工体育,充分发挥各级职工体育协会、工人文化宫、俱乐部作用,积极开展职工健身活动。坚持广播体操和工间(前)操制度,为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参与体育健身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积极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校设置与民族体育项目相关的教学内容,积极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将符合条件的优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传承。加快发展妇女体育,广泛开展适合妇女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办好妇女体育健身展示大会。加快发展老年人体育,积极开展经常性的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办好老年人体育运动会,公共体育设施对老年人提供便利和优惠。大力推进残疾人体育,大力实施“助残健身工程”,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

  在全民健身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上,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和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五进”(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活动。实施《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建立覆盖全省、面向基层、功能多元的省、市、县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体系。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建设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对高校体育院系学生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实施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制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管理制度,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体育健身指导人员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

  在全民健身保障体系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各级人民政府将全民健身活动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保证每年体育彩票公益金60%以上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建立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对公益性全民健身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有针对性地安排全民健身工程项目,并纳入当地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鼓励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充分调动全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全民健身事业的途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加强信息、科研和法制建设等基础工作,加快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坚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做好全省全民健身基础数据统计工作。筹建安徽省全民健身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研发推广体育健身新项目、新方法。

  在全民健身组织领导体系建设上,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作为改善民生、推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指标体系,纳入改善民生的目标任务,在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健全组织网络,加强省、市、县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建设,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各级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各类人群体育协会等全民健身社会团体建设。加强城市街道、乡镇体育组织和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农村建制村(社区)体育健身站(点)建设,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加强成效评估,省体育主管部门制定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考核标准,加强成效评估,加强指导和督促,并将各地实施情况适时予以公告,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加强宣传教育。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报道。加大“全民健身日”、重大体育活动的全民健身宣传,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参加体育健身的风气,推进全民健身科学化、社会化、生活化。

  最后,我也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各新闻媒体、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我省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真诚希望各新闻媒体、记者朋友继续关注我省全民健身工作,以更多的精力、更广的视野、更多的篇幅、更深的报道,为安徽体育科学发展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

  再过十多天时间,就要到元旦了。我也在此提前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发布会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联系,有效实行政务公开,扩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接受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监督,确保新闻发布主动、及时、准确、权威,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一般每半月一次,大体上安排在每月15日和月底最后一天…… 新闻发布会介绍主 题:《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新闻发布会
时 间: 2011年12月20日
嘉 宾:省体育局局长 冯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