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工手表排名:读书“十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0:57:56

读书“十说”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

  一本说  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

  二分说  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 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

  三遍说  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

  四多说  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

  五到说  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到”;现代文豪鲁迅再加上“脑到”。五到俱全,乃读书良方!  

六字说  法国哲学家卢梭把读书归纳为“六字”:储存、比较、批判。

七录说  明代文学家张溥之书房命名为“七录斋”。每读一篇佳作,必抄录之。录完,默读一遍便烧掉;再抄,再默读。反复七次,永志不忘。

  八面说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自称读书“八面受敌”。一本书分作几次读,每一次探究一个方面,方方面面掌握了,自己写文章就能多角度联想,挥笔自如。  

  九审说  现代文学史家陈中凡研读古书“审谛九事”:别真伪,识途径,明诂训,辨章句,考故实,通条理,知家法,察史实,知流别。  

十目说  清代学者阮元说:“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

各家之说,均有其存在与借鉴的道理,可供我们读书人在读书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应用,不可拘泥,只可贯穿其意而实施自己的率性读书,方可读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