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未来科技:浙江民企“臣服”于央企意味着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46:45

浙江“臣服”于央企意味着什么?

    浙江省是中国的民营经济大省,也是中国搞市场经济的杰出代表。数据显示,2006年浙江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9898.85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62.9%,其中个体私营经济为8639.61亿元,占GDP的54.9%,居全国省级行政区之冠。2006年,浙江省从业人员的69%、税收收入的47.7%、出口总值的44.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3%都来自民营经济。

截止2008年底,浙江省民营企业有“6789”的特点——60%的税收和投资、70%的出口、近70%的GDP及全社会捐赠的80%来自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还解决了浙江全省90%的就业率。在二、三产业资本中的“个人所有”比重,全国平均为22.9%,而浙江高达53.5%。毫不夸张地说,浙江省是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最好、市场经济最有活力、民间信用最好的省份!在浙江省当官,不能不重视民营经济,不能不扶持民营经济,不能不靠民营经济。

不过,这样一个以民营经济著称的省份,现在也开始出现某种颇具象征意义的变化。

据媒体报道,12月25日,由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带队,117家央企巨头齐赴浙江杭州,参加国务院国资委与浙江省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暨浙江与中央企业合作洽谈会。国资委主任王勇、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中移动副董事长奚国华、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中国南方电网总经理钟俊、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党组书记黄永达、神华集团董事长张喜武等,在当日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主持的欢迎会中,国字头“大佬”云集。

值得注意的是,赵洪祝在欢迎会中对央企表示了高度的赞扬,他说,央企是“共和国长子”,在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上都具有优势,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将大力加强与央企的合作以谋求转型升级和更强的竞争力。他认为,浙江省实施的三大国家战略以及“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战略,将是浙江与央企合作的主要支撑点和合作基础。

为什么浙江省官员对央企“膜拜”有加?很简单,是为了投资和项目。据浙江省国资委透露,浙江省将与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兵装、中国大唐、中交股份等5家央企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金额将达2085亿元,同时还将与央企签订52个项目合作协议,协议金额达2720.6亿元。仅中石油一家,浙江省将与中石油加强天然气、成品油供应与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大力推进台州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和实施工作,项目总投资将达800亿元。在国内经济增速下滑、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外部需求萎缩的现在,能拿到便宜钱、带着项目的央企,当然是各地争抢的香饽饽。

不过,央企齐聚民营经济强省浙江,这对浙江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从地方来说,央企能带来投资项目和资金,而这些意味着税收,这当然是好事。不过从浙江省的市场发展环境以及浙江的经济特色来说,央企的大量进入则难说是好事。如果浙江省的经济要靠央企来“搭救”,要靠央企来注入活力,那说明浙江的市场环境正在快速恶化、退化,也到了必须依赖央企“大佬”的时候了。想象一下,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国资委主任带着117家央企巨头(“中央军”)在浙江攻城拔寨,好不荣耀!实际上,近几年来,由于经营环境不佳,不少民营企业纷纷“委身”于央企,国企的地盘再度扩大。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央企的大踏步进入,与近两年民营经济的逐渐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等到浙江的经济舞台被国企“大佬”控制后,放眼全国,将是一片央企的天下!但对中国向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说,这绝不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