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到建湖汽车时刻表:玩耍对儿童的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14:43

玩耍对儿童的价值

 

    玩耍,这是儿童教育中最重要的价值,也是中国式家长们最容易轻视、忽视的环节。儿童的时间不应该被学习、培训挤满,应该有大量的玩耍时间由他们自由支配

 

作者:徐永恒  原载:《家教》杂志(邮发代号:78-40)2011年4月号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你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他就会有一个失败的青年、痛苦的中年、悔恨的老年!”随着国内社会竞争的加剧,类似的话语我们经常听到,也经常见诸于媒体。


    最近,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教授蔡美儿(Amy Chua)的新书《虎妈的战歌》所引起的激烈争论,似乎也证实了上述观点的有理。


    蔡美儿要求她的女儿索菲亚和路易莎绝不允许做以下事情:在外过夜、看电影、出演校园剧、抱怨没有参演校园剧、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选择自己的业余活动、考试成绩没达到A、除了体育和戏剧外其他学科没有得第一名、除了钢琴和小提琴外学习其他乐器、不学习钢琴和小提琴。除了功课,她给两个孩子安排的文娱活动是学习钢琴和小提琴,以及大量的阅读,在路易莎上中学以后,才勉强为她增加了网球。


    关于孩子学习的动力来自兴趣这种观点,蔡美儿说:“如果你不擅长做某件事,你就永远不会对它感兴趣。”因此她一次又一次地命令女儿:“回到钢琴旁!”练不好曲子,就别吃饭,别休息,甚至别上厕所——在美国,这已经高度接近于虐待儿童的犯罪行为了。


    其实,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蔡美儿都被有意无意地误读和妖魔化了。这可能与她撰写这本书所使用的挑衅语气有关,她自称虎妈(Tiger Mother),指责那些没有培养出优秀孩子的美国家长为“失败者”,这让美国人联想到他们目前在经济上的暂时挫败,甚至担心他们在教育、科技上的领先还能持续多久。这和国内家长“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其实完全如出一辙。但与此同时,在这本为人母的回忆录中,蔡美儿实际上是想比较中西家庭教育之道,并说出自己的反思,她在书的封面上写道:“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父母在养育孩子上为什么比西方父母做得更好的故事,但事实上也是一个关于文化冲突的痛苦、荣耀滋味的短暂,以及我被一个十三岁孩子挫败的卑微经历的故事。”


    撇开这些误读不谈,这场讨论中提到的两个问题对家有孩子的中国父母们来说,可能更值得关心:孩子的学习兴趣能否来自训练?有出息的孩子真的不能在童年时多玩耍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们中国人自古就讲“业精于勤”“熟能生巧”,正如蔡美儿强调的,一件事情,你只要通过练习达到较高的水平,兴趣自然会产生。我们国家的许多世界冠军、音乐大赛获奖者,都是这么培养出来的。但用同样的方法,还没有培养出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也没有培养出有极大影响力的政治人物和企业领袖。


    所以,在具体的家教活动中,今天的家长们切不可粗暴地照搬古训,以为像蔡美儿那样颁布禁令,让孩子多花时间练习,就能学好一门艺术或别的知识,因为孩子的兴趣点和特性必须尊重,更需要开发,它们与勤学苦练并不矛盾,甚至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一个人的成才、成功,除了智力因素之外,还受到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和人生机遇的影响。


    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们要想办法发现孩子的兴趣点,然后有意识地把孩子的精力引导到他的兴趣点上,从而进入训练的阶段。比如,可以通过乱涂乱画、玩各种乐器、玩数学游戏、听故事和编故事等,来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到底是在美术、音乐、数学、文学或其他方面。然后,通过相对专门的训练来加深孩子的兴趣,开发孩子的潜力。


    在训练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较早地接触到这一领域的行家名家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们可以帮助家长判断自己孩子的天分有多高,他们带给孩子的影响不光是知识与技能,还有对事业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这些将促使孩子在兴趣的基础上萌生理想、树立目标,这样就进入自动、自发、自主学习的阶段了。


    而玩耍,这是儿童教育中最重要的价值,也是中国式家长们最容易轻视、忽视的环节。儿童的时间不应该被学习、培训挤满,应该有大量的玩耍时间由他们自由支配。无论是独自玩耍,还是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对于儿童的认知、体能、人际交往和情感健康都十分重要。正是在玩耍的过程中,儿童试着用已知的知识去解释发现的疑问,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用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会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对家长来说,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为了确保安全,可以监控孩子玩耍的过程,但整个玩耍的时间应当是由孩子自己作主;玩耍也应该没有明显的计划性,以方便孩子可以随机地、创造性地投入玩耍;玩耍不要被被动的方式、道具所主导,如电视、电脑游戏,它们没有太多想象空间;玩耍中可以投入由孩子主动控制的方式、道具,如积木、玩偶、沙池、机械玩具,甚至书本;玩耍中可以包括读书、研讨活动,但那是孩子们自己的事,家长不要干预。


    记得我的女儿还没上小学时,因为学习画画,就和四川美院的师生们外出到川东农村、川西高原学写生,看够了猪牛羊,知道了蜜蜂是怎么酿蜜的,甚至和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学会了下象棋、打扑克,之前她会的扑克玩法是“节节死”(大牌压小牌),写生回来后就会“拱猪”“斗地主”了,这些成年人热衷的玩法包含更多的博弈成分,也许她后来数学不错,保送到北大理科也与此有关吧。


    不要简单地以为快乐的童年一定会带来一个失败的青年、痛苦的中年、悔恨的老年,事实未必是那样!不要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为了孩子的发展,要多给孩子玩耍的时间和空间!


    2010年,一位成绩优秀的上海高中生在申请美国著名大学的留学面试时,被问道:“你课余玩些什么?”这名学生回答:“我是从来不玩的。”老师以“不会玩的孩子往往是书呆子,缺乏创造力,没有发展潜力”为由,毫不犹豫地将其淘汰。


    让孩子学会玩耍吧,玩都不会的孩子,还能会什么?


    20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