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瓣榆叶梅:“颈肌针法”治疗颈源性头晕 -针推专家钱德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35:16

“颈肌针法”治疗颈源性头晕    

    颈源性头晕,顾名思义就是因颈部的各种病因造成头晕的症状,眩晕反复发作,其发生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此病一般易发于中老年人。常见于晨起床后,或仰头太过,或低头太久后抬头等过程之中。颈源性头晕,有晕,有晕加眩,有晕伴痛,有表现为头重、头昏沉,甚则视物不清模糊,行走不稳,头重脚轻,耳鸣,胸闷,胃脘不适欲呕吐,目不想视,心烦,不爱讲话,爱静,怕喧闹等。本病常与美尼尔氏综合征、脑血管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内分泌性眩晕、血液病导致的眩晕、神经官能性眩晕、脑肿瘤性眩晕等混淆,临床必须认真询间,必要时根据病人的主诉与临床检查进行影像等辅助检查,加以鉴别诊断。

    “竖横针刺法”中“颈肌针法”在治疗颈源性头晕起到特别的效果,可即时减轻晕的强度,一般在1__10次可好转或治愈,较严重者约在10——20次即可临床治愈。同时对美尼尔氏综合征、脑血管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内分泌性眩晕、神经官能性眩晕都有良好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病因病机】

    传统医学:

    本病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头晕为十二经脉气血不能上充于头,气血壅堵,官窍失其濡养,清窍受扰,可见骤然起身,可见操劳、疲劳过度,可见元气虚弱,可见受外伤之后。在传统医学中,头晕病因病机与气血相关;临床分型为虚证和实证二型。也有细分为:气虚血瘀型、痰蒙清窍型、风阳(肝阳)上扰型。

    气虚血瘀:眩晕或轻或重,或有头痛,疲乏懒言,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或有失眠,心悸怔忡,失聪目糊,面色苍白或晦暗。舌淡紫,或有瘀斑,脉细弱或涩。

    痰蒙清窍型:头晕错蒙,头痛如裹,颈项板滞,活动不利,咽喉哽塞不利,泛泛欲哎,胸闷,胃脘胀满,食欲不振,面色不华。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风阳(肝阳)上扰型:眩晕剧烈,突然跌扑,视物模糊,耳鸣聋,急躁多怒,腰膝酸软,筋骨酸痛。舌红苔少,及弦细。

    现代医学:

    颈源性头晕是因颈椎病对椎动脉的压迫所至脑供血不足产生头晕。在分型上虽有不同但大体分为:椎动脉障碍型、交感亢进型、颈本体感觉紊乱型。

    椎动脉障碍型:表现为发作性剧烈眩晕,伴突发跌扑;眩晕的发作和缓解往往与颈部位置有关,突然转头及后伸时眩晕加重,恢复中立位后眩晕可减轻。体检可发现仰头试验或转头试验阳性,椎动脉超声或脑彩超(TCD)的测定结果具有特殊的诊断意义。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有助于确诊。

    交感亢进型:以慢性眩晕为临床特点,眩晕的发作与加重与头颈姿势无关;面色苍白晦暗,舌质紫暗;常伴心悸失眠,忧郁焦虑,头痛等神经官能症。头颅枕、顶部皮肤可触及程度不同的水肿增厚感。TCD检查提示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系统痉挛。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可见轻度中枢和周围混合性眩晕的表现。

    颈本体感觉紊乱:程度一般,以慢性眩晕多见。低头位或极度后伸位时眩晕加重,中立位时眩晕可减轻。枕下肌群往往呈紧张状态,适度按压枕下肌群可使眩晕显著缓解;有时可见上颈椎错位的体征。TCD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均无阳性表现。

    竖横针刺法:

    临床能常发、多发引起颈源性头晕的元凶是——颈部肌肉群(束),而所压迫的是颈内、外动脉。所以我把这类病变称之为“颈肌综合症颈动脉压迫型”。

    颈内、外动脉只是制造麻烦的执行者,也可以说受害者。

    现代医学颈源性头晕中交感亢进型、颈本体感觉紊乱型可以理解为是颈部肌肉群(束)压迫颈内外动脉所至,而椎动脉障碍型头晕难以理解为是颈部肌肉群(束)压迫所至。其实也不难理解,椎动脉在前斜角肌内侧起自锁骨下动脉向上穿第6--1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在颈6——1的过程中均有颈椎横突起了很大的保护作用,而在末进颈椎横突孔之前直接受影响的主要来源于颈部活动的主要肌肉,因此受压迫的机率就较大。(见右图,左侧用绿线划所指是椎动脉,中间分为一段一段的是椎横突所显示,椎动脉右侧粗的动脉是颈内、外动脉;右侧图短红线是椎动脉在颈外部分,长红线是颈内、外动脉)                                     

  

    现代医学中有这样一种推测理论描述其发病机制:椎动脉在颈段走行在钩椎关节及椎体的侧方,正常人的椎骨活动时,横突孔的四壁能使其内部的椎动脉受到牵拉或挤压,当头向一侧歪曲或扭动时,其同侧的椎动脉受到挤压,对侧受到牵张,甚至头后伸时椎动脉的血流都会减少,但无症状。而且在正常人,即使一侧椎动脉受压甚至完全阻塞,也不会造成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但是如果一侧椎动脉已有某种病变(如椎动脉畸形,骨刺压迫、血栓形成或动脉狭窄等),而在头颈转动时,颈椎的钩椎关节和关节突关节的骨刺,可能刺激或压迫对侧的椎动脉,或刺激其周围的交感神经使椎动脉发生扭曲或痉挛,管腔变细,血流量减少,从而造成大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脑干供血不全的一系列相应症状,这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如上述理论成立,那么这种椎动脉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莫属。椎动脉产生畸形、血栓形成、动脉狭窄,这些病变如果用非手术治疗可以说难以治愈或好转的。

    椎动脉是供应大脑半球的后1/3,间脑后部、脑干和小脑的血液营养。

    有一般生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椎动脉发生痉挛,血流量减少,从而造成脑部症状,也只能在它供血范围内产生相应的症状。在椎动脉压迫而产生一系列头部不适,或弦晕,或头昏头痛大都表现在头的后部、眼、耳部为主,这恰好是 颈内、外动脉所供血范围。

    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的前2/3及间脑的前部的营养,还是眼晴的主要营养供给。颈内动脉在脑部的大脑中动脉是供给大脑半球所需要血液的80%,而后交通动脉支所供血液营养区域内有躯体运动、感觉和语言等许多重要的中枢。当眼花目弦,头晕头昏,脑疼木呆等症状基本都由颈内动脉缺血流量减少或痉挛所制造的。

    颈外动脉分支分布到头、颈和脑膜。我们临床所见头皮紧痛、偏头痛、太阳穴部血管跳痛等等大都是颈外动脉在执行制造麻烦任务,那怕有些是神经原因所致的疼痛,颈外动脉也脱不了干系,神经的营养也是由血液供给的。其元凶也是上述的颈都肌肉群(束)。

    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有助于确诊。但是你不知道在哪一个部位受堵,受压迫,也许在外,也许在内,在外的因素大于内。当对外部压迫因素用“颈肌针法”进行治疗,就可以对内部因素进行减压,症状亦可以逐步缓解,以至血流逐渐正常。所以,那怕是典型的椎动脉型头晕,“颈肌针法”的治疗也能有其他治疗方法不能达到的效果。

    【治  疗】:

    颈源性头晕机理无论在传统医学中,还是在现代医学中都揭示一个本质:气血不能上充于头,气血壅堵,官窍失其濡养,清窍受扰。“颈肌针法”治疗颈源性头晕是紧紧抓住病之本,对所制造颈动脉压迫的颈部肌肉通过“颈肌针法”特殊作用,以达到调节与恢复。调节恢复了,头晕则逝。

    【临床症状】

    颈源性头晕可感到头晕以一侧,或前额部,或后枕部为甚,可整个头部感觉晕,也有只知头晕,而不知以何部位难受。常见于晨起床后,或仰头太过,或低头太久后抬头等过程之中。颈源性头晕,有晕,有晕加眩,有晕伴痛,有表现为头重、头昏沉,甚则视物不清模糊,行走不稳,头重脚轻,太阳穴附近或头颞部晕痛、跳痛,耳鸣,胸闷,胃脘不适欲呕吐,目不想视,心烦,不爱讲话,爱静,怕喧闹等。临床上有许多颈源性头晕患者不能平卧,夜只能坐睡。

    【临床检查】

    颈源性头晕最大特点是当头部姿势改变时呈现晕眩症状程度各有不同,临床检查先查其是否头部姿势改变时呈现晕眩症状程度各有不同。颈源性头晕有其特定痛点,一般痛点在:二侧枕骨下缘、后枕骨二侧约中点部、胸锁乳突肌上部。一般我们在按揉胸锁乳突肌上部时胀痛感会向上传导达至头晕痛部位,有的可直达太阳穴晕痛部位。(如右图中所示红色所标)

    【临床分析】

    颈动脉要比椎动脉的血流量大,我们在颈部有一斜而长,厚厚的肌肉前方就可以用手摸到有脉博跳动的地方,那就是颈动脉。颈动脉自颈总动脉发出后,向上经颅底颈动脉管入颅腔。在入颅腔前全部受颈部肌肉来保护,因此它与颈部肌肉胸锁乳突肌,前、中、后斜角肌、二腹肌、肩胛提肌等生理功能结下不解之缘,息息相关。(如左图所示)以上等诸肌肉群(束)是颈部自由运动,随意运动的主要动力肌或协同肌。它们不仅是颈、头部运动、休息时需要,而且当臂、肩,甚至手都用力都要请它们协同作战,。在它们产生病理变化(长期得不到很好休息、保护,产生劳损、挛急,感受风寒,肌肉功能减退而产生放松功能失调等等因素)时,使颈动脉发生扭曲或痉挛,管腔变细,血流量减少,就会产生相应的脑部症状。这也就是颈肌综合症颈动脉压迫型发病机制。

    【冶   疗】

    治   则:以松治晕,松则不晕。

    治   法:颈肌针法。             

    具体方法:

    一般患者取坐姿位治疗。取一枚二寸针可以在相当“风池”穴的部位以“横刺式”刺入,针感最好能传导至头部;再取一枚二寸针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后缘部以“横刺式”刺入。接针灸治疗仪,取疏波,强度以舒为宜,以患者可接受为宜。

    接治疗仪,其跳动方式必将颈部功能失调的肌肉束(群)全部进行跳动,如不能进行如此跳动,就要对针进行调整到位。

   颈肌针法治颈源性头晕为什么能取得非常明显的疗效,就是因为颈肌针治法有的放矢地放松了压迫颈总动脉,或颈动脉的肌肉,从而使通向头内或外的的血管畅通无阻,头得血,得氧,则晕逝。

       【备  注】

    此针法亦可用来治疗头皮麻痛等头部疾患。这类疾病虽部位不同,表现出来的症状不同,但基理一样,都是头部缺血性的疾病,不是由颈内动脉受压就是颈外动脉受压所至。

    临床检查中所提出的颈源性头晕的特定痛点非常重要,是由上千临床检查中归纳总结出来,就是患者在就诊时无头晕主诉,而检查出颈源性头晕的特定痛点,可证明其有或曾经有头晕之疾。

    若用颈肌针法治疗后,对颈源性头晕的特定痛点佐以推拿,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