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核桃树苗贴吧:回避痛苦的行为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6:47:33

■回避痛苦的行为模式


  

受到被父母抛弃的威胁、处在强烈分离焦虑中的儿童。他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呢?

仿佛将从这个世界消失的恐惧感、难以忍受的孤立感、悲伤、凄凉、被抛弃的绝望、受到侮辱的激愤、对将自己的不安戏弄于股掌之间的父母的憎恨、无地自容的羞愧、极度不快心烦意乱的恶劣心境……诸般感情交织在一起。当事人为回避这样的心理状态,就产生了下面几种行为模式。

 

  

自暴自弃型

这种心理是:既然父母不要自己,那么就遂他们所愿,成为一个不被需要的人。照理说,即便被父母抛弃了,也没必要自暴自弃啊。但这对自我还未成熟的小孩来说却是过分勉强了。尤其是像边缘人格这类,亲子关系一开始就处在被遗弃的、不安的阴影笼罩之下,幼儿的自尊感相当低,往往直接把父母的态度和自己对号入座,从此就自暴自弃。错误的把自己当成一张纸片一般随意对待,自己忽视自己。有时还会做类似于自伤的自毁行为。反复偷窃、斗殴、自杀未遂等等。

 

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的,是对遗弃自己的父母的极度愤怒和绝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通过这些危险行为,当事人是在“试探”自己是否真的被全世界(或父母)给抛弃了。在治疗情境中,这种“试探”往往成为咨询师的巨大挑战。如何处理它?这作为治疗的第一步,意义重大。

 

这种自暴自弃的错误态度,在其他几种回避痛苦的模式中都可见一斑。

 

  

重度依赖型

即所谓的“乖小孩”。为了回避分离焦虑,不分状况的粘着对方、依赖对方。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依赖性人格障碍”。功能不全的家庭中产生的“相互依存”亦是指此。这一模式又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他人说什么就做什么的“傀儡型”,另一种恰恰相反,表现得替人着想、借照顾的名义将对方死抱着不放的“老妈子型”。

  

 

1.傀儡型

又被叫作“恋母”。只要乖乖按照对方所言行动就不会遭到嫌弃——这在社会上却未必行得通。有时明明一字不差的按照对方说的行动了,结果却十分糟糕。这一类人首先自暴自弃,然后心甘情愿通过受人摆布,以回避被他人抛弃产生的不安。

 

傀儡型中,有一部分人貌似很有主见,但这全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想法,并没有真正的属于自己的观点在内。比如一些学者的论文中,某某的意见是这个,某某某的论点是那个,反反复复提到的尽是他人的观点,作者自己却一声不吭。读后心里简直要狂呼:“所以你到底要说什么!?”

 

从小盲目继承了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满足了父母的虚荣心,毕业于一流大学毕业,在一流企业工作。但就是在进入社会后,开始感到一种奇怪的窒息感。旁人看来什么问题都没有,但本人却逐渐意识到,从婴幼儿时期落下的各种后遗症了。

 

2.老妈子型

往往戴着“博爱”的假面。

这种人到处寻找落魄者和弱者,因为他需要他们。通过照顾和开导他们,来解决自己被抛弃的坏感觉。由于身处困境的人必定会依赖伸手帮助他们的人,帮助者被依赖着,自不必担心遭到抛弃。另外,对受困者的问题格外关心,那么就可以不用太理会自己的问题了,自暴自弃又一次成功。谋私利是罪恶的,全心全意为他人着想。就像企业战士一般,向公司忠诚的奉献上自己的人生。永远都为了组织、为了社会、为了集体利益而行动,并且要求旁人也同一步调,那种自说自话的人无疑就是眼中钉肉中刺。由于这一类人没有“自我”,因此对于那些有“自我”的人感到尤为不快,这种不快和“被抛弃”时产生的怀恨感很类似。

 

有一些“老妈子型”的人会和酒精上瘾者结合成伴侣。最初是想着“我如果不伸手帮他一把,这个人就完了。”帮助对方克服酒瘾。但对方真要好转了,却又陷入了苦恼,因为自己不再为对方所需要了。这里就重现了边缘人格婴幼儿时期的母婴关系——希望自己能一直留在对方身边,所以无意识中也在诱导对方,致使对方离不开自己。一边帮助伴侣自强自立,一边又将他引向相反的失败之路。于是,助人者和被助者始终维持着大起大落、又很腻人的依存关系。两人间一旦有第三者进入,另一方就会狐疑遭到了横刀夺爱,于是这种双人关系只能是排他的、封闭的。两人都紧紧扣住对方,执着的不肯松一下手。

 

  

自恋型

为了避免遭到抛弃,通过幻想,造出一个与现实中可怜的自己截然相反的自我也没什么不好。被人爱着、引人注目、受到各种毫无吝惜的褒奖,沉浸在这样的白日梦中,不仅能消解被遗弃的痛苦,还有被灿烂辉煌的光环所笼罩的快感。但是,如果无法将这种幻想和现实区分开来,就会引起各种问题。即,自恋性人格障碍。

 

关于自恋性人格障碍,我另辟了一章详述,读者可读那篇文章了解更多。自恋人格和边缘人格基本算是同孪生,它们的关系非常紧密,因而也常被放在一起进行治疗和处理。

※译者注:如果你想直观的了解自恋人格,不妨去看英剧《冤家对对碰》(Coupling)。里面Jane的表现就是典型的自恋人格。

 

 

攻击型

对可能抛弃自己、将自己的不安玩弄于股掌间的双亲所怀有的愤怒,有时会超过遭弃的恐惧。这时,乖小孩的假面被撕裂,整个人突然间勃然大怒。至今为止,被恐惧压抑着的所有愤怒卷成了一股狂暴飓风,成为一种剧烈到失控的情绪。家庭暴力的案例中,孩子抡起球棒,殴打、斥责父母,不知足的要求他们一再谢罪道歉。但究竟为什么谢罪?孩子其实并不理解这本质所在。长此以往,家庭变成了荒凉的战场。

 

即便有些人没到那么严重的地步,一些愤怒在面对社会不公时仍会表现出来。由于边缘人格的人总是在警戒提防遭到遗弃,所以他能轻易的看出潜藏在别人心底的欺瞒和虚伪。一旦显出攻击性的那面,就会在言语上全无顾虑,不给对方留一点情面。这类人充满挑衅,在诊疗中,故意说出激怒医生的话、指责抗议治疗中的矛盾处、煽动其他患者和护士和医院方面作对……做出种种叫他人手足无措、难以应对的行为。凡事只要稍微和遗弃沾上点边,就会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立刻情绪激动。健康人的攻击性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边缘人格患者的攻击性是为了自暴自弃,所以即便这种敌意的攻击让他陷入再不利的情境,本人却丝毫也不在意。

 

针对社会不公发泄这种愤怒,既是为了公共利益,又能受到周围人的肯定。但在恋爱方面,感觉遭到了恋人的抛弃,这种愤怒可能会致使当事人做出跟踪狂一类的举动。不愿被抛弃的一方,对着抛弃自己的一方暴怒不止,这也正是当年母婴关系的再现。

 

  

享乐型

要从遭弃的恐惧和屈辱中逃开,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消愁解闷。沉溺在飙车、豪饮、自慰和性爱中,一扫阴霾情绪。边缘人格的内心深处始终有被人遗弃的阴影,平日也大都处在抑郁状态中,因此哪怕只能令自己感觉稍微好一点点,各种方法都会不计好坏的统统拿来用。这类人无法忍耐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一旦感到焦虑和恐惧,就总走捷径,只求眼下能尽快解决问题。

 

正常人也享乐。但区别就在,享乐型是自暴自弃式的:喝酒过度损伤身体;做爱上瘾大大增加了染上性病的危险;飙车极易发生事故;沉溺于赌博很可能输的债台高筑。但是,风险再大也没关系。把自己看轻得如同一片纸,又何必要爱惜自己的安全呢?这些人看上去十分大胆,实际上只不过是没意识到身处在危险之中罢了。在他们眼中,那些处在“安全圈子”中的人无疑就是一群傻瓜。重度享乐型的人,只有在最极端的快感下,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如果这类人能和“老妈子”型的人邂逅,已是万幸。始终孤身一人?废人世界早已敞门以待。

 

 “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替傻子们照亮了通往坟墓的道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

    ——莎士比亚《麦克白》 

 

  

自我封闭型

如果,从此就一个人,那就不会被任何人抛弃了。与其在人际关系中被弃、咀嚼遭到背叛的苦涩,倒不如干脆一开始就孤独的活着。在旁人看来,能忍受孤独的人似乎很坚强,实际上他们却脆弱极了,内在不过是恐惧遭到嫌弃罢了。一旦卷入人际关系问题中,貌似孤高的他们身上不成熟的那一面会立刻暴露无遗。

 

有些孩子,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步不出,这样就可以不用见到父母、不再为抛弃而焦虑、还能从父母的操纵中逃脱。虽然闭门不出有诸多不便,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不这么做更痛苦。

 

即便没上述那么极端,这一型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一旦感到要被抛弃或背叛了,就会先下手为强,作为主动离开的一方。这样固然不用直面遭弃的痛苦了,但却会引发人际关系却一再破裂、反复调换工作等恶果。可是,比起这些,还是遭到抛弃这件事更叫人无法承受。于是,割裂一切旧关系,重新寻找一片新天地。一旦状况不合意,立刻按下人生的重启键。不过,随着年龄增大,这种重来一次的做法会越来越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