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云是劳斯莱斯吗:歙县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的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46:51
摘要:歙县茶叶机械化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扶持下引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家庭经营规模小,茶农及加工企业对清洁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茶园管理机械发展缓慢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新机具新工艺的推广,改变单家独户生产模式,以协会为桥梁向产业化、标准化、科技智能化发展。    关键词:茶叶机械化发展     歙县地处安徽南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茶园面积25.9万亩,总产7601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277吨,产值达2.207亿元,是全国茶叶生产大县。近年来,歙县涉农部门积极引导农民调整茶叶种植结构,推广优质茶种,发展生态有机茶,同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大力推广现代茶叶生产机械,生产名优茶,茶叶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农民购置茶叶机械的热情高涨,茶叶机械化正逐步走上规模化、多元化、清洁化、连续化、科技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1、歙县茶叶机械发展状况。    歙县茶叶机械发展较早,七十年代末,全县拥有初制厂1653座(人力203座),茶叶机械动力1792/23010马力,茶机9679台。茶叶机械动力大多为柴油机,茶厂基本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制。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集体统一的规模化加工模式发生矛盾,家庭手工制作模式成为主流,严重制约了茶叶经济的发展。进入九十年代,一家一户粗放经营带来的茶叶质量不高、茶叶卖难等问题,引起歙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适时提出了名优茶发展战略,大力推广先进茶叶机械,每年都投入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茶叶初制厂改造和茶叶机械购置,全县茶叶机械迅速得到改进和提升,二十一世纪,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歙县茶叶机械迅速向名优茶加工、仓贮、保鲜等多领域发展并向产前延伸,跨步进入了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的崭新时代。至2009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79824千瓦,其中茶叶机械总动力 45000千瓦。    1.1、名优茶制作机械已成为茶叶制作的主流机械。2009年底歙县拥有名优茶机械3.8万台套,其中茶叶加工全自动先进流水线5条,总投入达1000多万元,茶叶制作向技术先进、品类多元、配置成套、使用能源清洁化的高层次发展。机制名优茶占全年名优茶总产量的95%以上。    1.2、名优茶制作机械向技术先进、品类多元、配置成套的高层次发展。实施中央财政购置补贴政策,有效地推动了名优茶加工技术档次和机械种类的扩展。扁茶机、毛峰机等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小川乡洲头梁村2002年开始引入扁形名优茶机,目前全村190户有130户购买扁形名优茶机械164台,有机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0%。歙县溪头镇大谷运木岭后自然村210户,900余人,90%的农户创办了茶叶初制厂。霞坑镇的吴德华、吴荣华等大户引进绿峰牌连续杀青机创制“香茶”专销上海,效益提高20%。三阳乡茶叶大户方立安一年内新增茶叶加工机械3台套,年产毛峰400余担、扁茶20余担,生产总值达120多万元。    1.3、茶叶机械化向产前延伸,茶园管理机械有了新发展。2009年全县拥有茶园管理机械1400台,其中新增茶叶修剪机504台,新增茶园机械化管理面积达1万亩。一人操作一台修剪机每天可修剪茶园6.5-9.5亩,而传统的人工修剪方式每人每天一般修剪1.6-2.3亩。机械修剪具有轻、快、便,茶树萌芽齐等特点,因其效率高、成本低深受茶农欢迎。    1.4、茶叶机械向产后延伸,茶叶保鲜贮藏机械得到推广使用,提高了茶叶附加值。2006年以来歙县陆续新建保鲜库房84座,可储存农产品近1600吨,农民增收近320万元。歙县立安茶厂自建成 750平方米的大型保鲜库后,不仅确保了名优茶在一年的商品周期中品质基本不变,而且使茶叶附加值提高20%以上。    2、茶叶机械发展迅速的原因    2.1、地方政府的支持。1990-1993年歙县财政投入283万元进行茶叶初制厂技术改造,1996-1997年歙县财政拨出54万元,采取三分之一拼盘模式扶持乡镇兴办茶叶加工厂,1998-2002年歙县财政拨出484万元,以贴息贷款方式支助农民购置名优茶机2128台, 2003-2009年累计投资县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95万元,用于茶叶清洁化生产建设和名优茶机具购置补贴。    2.2、形势发展的必要。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加快,农业劳动力出现了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短缺,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更为迫切,茶叶机械因此迅速得到发展。    2.3、中央政策的引导。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连续颁发七个“一号文件”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歙县2008年开始被纳入中央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范围,两年来,争取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900万元,补贴名优茶机械3358台套,茶树修剪机629台套,保鲜库77座,采茶机2台,大大提高了茶叶装备水平,有利地推进了茶叶机械化进程。    3、茶叶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家庭经营规模小制约着茶叶机械的推广。小型茶叶机械自动化水平低,各制作工序间的配合性能不够理想,市场上还没有全自动小型制茶生产线,半机械化的制茶机械由于操作水平的制约往往出现工艺不合理,质量不稳定性等情况,造成茶叶色、香、味、形不一致,影响了茶叶加工品质,进而制约了产业化发展水平。部分茶农科技文化素质低,使茶叶机械正常效率难以发挥。  3.2、茶农及加工企业对清洁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歙县制茶机械以煤、柴为燃料型单机为主,茶叶清洁化加工处于起步阶段,与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的加工要求相距很远。     3.3、茶农对茶园管理机械有需求,由于机械适用性、机械操作性能和山区茶园的独特性等诸多问题,发展缓慢。    4、茶叶机械化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4.1加大产业化发展力度,改变独家独户生产模式,以协会为桥梁,走农户+协会+企业(生产大户)的规模化茶叶生产模式。2002年,由县农机局和深渡镇政府牵头,定潭村成立了“歙县定潭村机制名优茶协会”。 多年来,该村共引进名优茶加工机械设备180余台套,创办中小型名优茶加工企业23家,年加工产值700万元(其中有机茶生产定点加工企业2家),建立保鲜库11个,在上海等地设立对外销售服务窗口19个。该村现有茶园1500余亩,人口1700人,茶叶收入却达300万元。    4.2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和政府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和协调建立发展茶叶机械化生产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把大型名优茶机和茶叶生产流水线纳入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整合国家支农资金和利用农业扶持优惠政策,建立茶农投入为主,农业科技扶贫、小额信贷、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共同投入的新机制。创新茶叶机械化生产服务模式,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加工大户的扶持。    4.3加大对茶机技术的培训力度。依托农业、农机、科技等技术服务体系,以加工企业和茶叶大户为重点,深入到村,培训到户,培养一批名优茶种植加工能手,不断提高茶机使用操作技能,靠科学技术和产业化扶持两手齐抓来推动茶叶生产。    4.4加快茶叶机械新机种、新机型的推广应用。逐步建立并完善茶叶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引进、示范和推广从茶树种植、茶园管理(微耕施肥)、规范化修剪整型、采摘和加工、储藏、包装等茶叶生产系列机械化。淘汰老旧茶园机械设备和工艺,积极引进和推广气热杀青、微波杀青机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应用,提升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    要充分利用歙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茶叶生产优势,充分利用好财政补贴政策,提高茶农购买茶叶生产机械的积极性,促使名优茶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实现茶农增收,农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