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2 math og:抛锚于无限(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07:47

『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希伯来书十一章九节) 
和受恩教士第一次受差遣到中国,是在一八九九年,到福建省福州市,在仓前山圣公会所办的陶淑女子中学里教了七年书。她有基督丰盛的生命,溢流出美好的生活,吸引许多学生围绕在她身旁接受教育,因而引起了校长的不满和同工们的嫉妒。有人以为她热心过份到神智不清的地步。最后还被加上了莫须有的十大罪状。当她安静省察的时候,在主面前觉得:姆指与小指争吵,都是叫头受伤,还是离开这里吧!她就完全顺服,悄然地离开了陶淑女子中学。虽然如此,由于当时会督相信那些罪状属实,于是就将她遣回英国。那些告她的罪状还是送到了英国差会的总部。
那时她就学了在十字架荫影下默默无声的功课,宁可忍受委屈,不为自己申辩。直到差会负责人对她说:“我用职权吩咐你,不要隐瞒!”她才把一切的原委说了出来。虽然后来真相大白,然而她已付了相当于生命的最高代价。为着满足神的心,她宁可撕碎自己的心。名誉是人的第二个生命,对于事奉主的人更是如此。她在十字架的荫影下不肯抢救自己,像约瑟一样:“被撕碎了!撕碎了!”(创卅七:33)。
后来她在英国遇见了潘汤弟兄(D.M.Pantom),得了他许多属灵的帮助并一同聚会,潘弟兄是当时基督徒杂志《黎明》的主编,是一位非常认识圣经预言并明白得胜真理的弟兄。他影响了和教士的一生,作一个等候主回来的人。那时她在英国等候两年,等主再为她开路前来中国做工。那段时期,都需要用信心祷告求主预备。
终于在她四十二岁的那一年,她再度回到中国。这一次,没有一个有力的差会在背后支持她,陪伴她的只有比她小廿岁的外甥女黎爱莲(M.L.S.Ballard)。黎教士还带着少数私房钱,而和教士只拥有诗篇廿三篇作她唯一的产业。正像亚伯拉罕一样,用信心仰望主,负她一切的责任。当她们的船驶进闽江口的时候,她心中默默仰望神为她安排前途。这时看到左岸罗星塔附近的白牙潭景色宜人,内心感觉这就是今后神为她所预备工作的地方,后来果然在白牙潭租到了房子,定居下来,房东是开办孤儿院的院长夏姊妹。
白牙潭是一个荒僻靠海的地方,而和教士所住的又是几间简陋的木屋,和她第一次来中国时,在福州城里所住的花园洋房相较,真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那时候从福州到白牙潭,要先坐汽船到马尾,再用小木船渡到白牙潭,然后,还得沿山边小路走一程,才能到达小山坡上的几间旧木屋,那就是和教士的住处了。山坡顶上的一间是她的卧室和她自己单独与主交通的地方;旁边一排房屋是为着接待用的。这“白牙潭”在她的心目中就像亚伯拉罕的迦南地一样是应许之地。神会中途收回这地么?事实上确曾有两次惊险的经历,原因是房东夏姊妹曾两次坚决要把房子收回给孤儿院用,并且派了土木工将房子整修了一番之后,要她在限期内迁离。眼看这些房屋要被收回已成定局,然而她相信神的应许不会落空,她镇定安然地向神祷告说:“父神啊!求你坚定你的应许”。结果房东先后两次,都派专人来说:“整修好的房子仍旧由你们住下罢。”从那时起,直至一九三O年和教士安息主怀里后,仍由黎爱莲教士继续住着在白牙潭工作,一直到一九五O年她回英国才离开了这神所应许之地。

『恒久忍耐,就得了所应许的。』(希伯来书六章十五节)

  虽然白牙潭是神带领她去的寄居之地,然而在那里的日子,他并没有应许天色常蓝。有一天她因为各种的压力,几乎灰心绝望,然而主站在她身边,加给她力量,她就写了一首诗:“当向标竿力前”,这一首诗中所表达的艰苦与孤单,似乎可以从下面一位同工的回忆中略窥一二:“她从繁华的仓前山迁到偏僻的白牙潭,过着孤单的生活,没有人同心,没有人同情,没有受人一文钱的帮助,她眼目单单仰望负她全部责任的主。”那时侨居在福州的西教士们,时常传说和教士因为走主道路,独居白牙潭,天天过着很艰苦、很贫穷的生活,时常穿不暖吃不饱。因此有一位西国姊妹到白牙潭去访问她,要知道个究竟。当她到白牙潭时,和教士正在喂狗,手拿着面包和牛奶给狗吃,那位外国传教士看了就说:“外人论到你的都是谎言,原来神赐给你是这么大、这么丰富的恩典!”和教士听了笑一笑,说:“感谢主!赞美主!”

有一次,她的口袋已空,又有几笔款项必须支出去。正当这时,一个新神学派的人拿了一笔款子来帮助她。但是他给的时候,却多说了几句话,劝她不要太迷信,虽然这一笔款对和教士是急需的,但她还是谢绝了。她负责向主忠心,主也负她的责任。第二天非常奇妙的,在英国的潘汤弟兄电汇了一大笔款给她。她曾写信问潘汤弟兄为什么汇款给她,并且为什么要电汇,潘汤弟兄回信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在祷告的时候觉得该汇这笔数目,并且该电汇给她。
和教士是个讲求属灵原则的人,她宁可象以色列百姓天天在旷野捡吗哪,象以利亚在基立溪旁等着神差遣乌鸦叼饼和肉给她。有一次从外国来了二位弟兄,一位姓巴,一位姓贺,到了白牙潭看望和教士和同工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和经济问题,建议同工们为主缘故做点生意,带着职业事奉主,可以把中国的绿茶、刺绣等产品寄到国外给他们代售,赚些利润为主工作使用。和教士为着所领爱的属灵原则,还是婉谢了他们的建议。



『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作为。』(哈巴谷书三章二节)

  
和受恩教士真是一个祷告的人,她不只仰望主在日常生活的需要上供给她;她也求主为她们的工作开路。她和黎教士深深知道,她们在肉身上极其有限。从外面来看,两个没有差会支持的弱女子,能为主作什么呢?但是她们的属灵眼光一点都不弱。一心要得着当时十分落后的广大中国归向基督,这似乎是一个遥远的美梦。但是,她们看准了神必定为自己兴起一些有为的青年来,为此,她们就专一为这件事祷告。每天和教士都单独的将这事在她卧室上面的小阁楼里向主呼吁。这一间专属于她的祷告密室是没有任何人可以进去的,就是黎小姐也不例外。每天下午四点半到五点,她和黎教士一定要一同到白牙潭的山上去散步并且同心祷告。一面求主记念白牙潭邻近的灵魂;另一面为着整个的中国向主恳求。她们一共祷告了十年,神听了这个祷告,在她住处的附近,有一个很大的复兴。神兴起了一些爱主的青年,其中有王载、王连俊、陆忠信、倪柝声、陈再生、张诗贞等弟兄。以及叶松芳、丁素心、宋希娟、林瑞玉等姊妹。只有神知道那一次的大复兴给中国的基督徒世界带来何等长远的影响!为着应付这许多的属灵的需要,和教士在白牙潭她所住的地方,预备了一排宿舍,作为接待用;另外有一间较大的,作聚会场所。就在这里,时常有定期的造就聚会,以一周或半月的时间,各地有心追求的学生与知识青年等。据与会的人回忆,大会期间每天聚会查经三堂,会后还要做笔记、抄诗歌等等。此外,为着邻近村庄的慕道朋友们,也设立了“学习真道班”,对于福音真理有系统地讲解,就如“神的存在”、“人的罪恶”、“审判”、“主的救恩”等。象这样一个类似办教育培养灵性人才的工作,和教士如何应付这局面呢?她不靠募捐、不作广告、她不靠什么有力的财团,只是单单仰望神的供给。

   
有一次一位弟兄——麦克博士,从外国来到白牙潭,参观和教士的工作,接见了许多可爱的同工作非常欢喜,很受激励,他说,他想到同工们没有固定的薪奉,生活费用必定有困难,就建议说:“你们可以不可以定一个名称,如某某组织或某某单位,待我回国的时候,报告我所在地的教会,他们就能按时寄款项给你们,这样,你们就可以安心工作,不必再为经济所担心了。”但这一片好意却没有被十分固执的和教士所接受。信心的道路的确是孤单的。

  她怎样帮助青年人,可从一位老姊妹的回忆中得知一鳞半爪:“大家以为她年纪老,都称她为和师姑,但她不肯接受说:‘我们在主里,不管年长、年幼,都是一样的。年日在主里算,没有什么差别,你们受恩姊妹好了。’以后弟兄姊妹为着尊敬,不叫她名字,把和师姑改称和姊妹。从此以后,对年长的其他姊妹,也都以姊妹相称。她对姊妹的教导,非常强调必须端庄,立志作安静的人,反复以《帖撒罗尼迦前书》、《提摩太前书》两部书阐述其详,引人入胜,感人深刻。她教姊妹顺服真理、顺服权柄的真义,并强调姊妹蒙头的重要。她勉励姊妹们,少言语,学习仰望神,不可为言语争辩,这是没有益处的,只能败坏所听见之人,正如帖撒尼迦前书二、三章所教导的。她对真诚爱主的人,极为尊重,视为珍宝。她爱护倪柝声、魏光禧、陆忠信等弟兄,说是:因信主,作为我的真儿子。感动得他们撇下一切终生事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