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纪念币上六星:从家具大国到家具强国:突破十大瓶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23:32:45
我国家具业出口增速过快、市场过于集中,一旦出现严重的贸易摩擦,这一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必将受到冲击,且这种冲击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因此,企业应从中吸取教训,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发展多元化产品

  本报记者综合报道

  家具制造业是低能耗、低污染、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提高,世界家具行业在传统手工业的基础上已经进入机械化生产阶段,全球家具贸易日益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分工与合作的背景下,家具产业中心开始向东半球转移,其制造中心已基本在中国确立。中国家具业只要能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就有实现从家具大国超越到家具强国的可能。

  问题一:生产效率低 产品层次低

  在世界范围内加以衡量,我国家具生产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非常低下,突出的原因是机械化水平低、企业规模小。目前,我国家具工业整体的生产水平处于机械工业制造阶段,而发达国家的家具制造已实现了现代电脑控制生产,这一差距使我国的家具生产效率明显低于国外企业。我国家具行业人均生产率相当于英国的1/10,意大利的1/15,比起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差距更大。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贾清文认为,国内家具业人均劳动生产率只有发达国家的约1/20,这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用高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传统家具产业,“用科技武装家具”,加快家具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步伐,推动产业升级,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例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塑木结合、藤石结合、布铁结合的新式环保家具,就从材质上打破了传统模式。在日前举行的一些家具展上,首次出现了国产智能家具——定时自动弹起的“懒汉床”、能在婴儿尿床时立刻发出温馨警报的婴儿床、密码控制的电脑桌和电视柜、会自动消毒的鞋柜和衣柜、接受声音指令的智能按摩床、自动提醒人休息的书桌等。这些智能家具的出现,为国内家具企业开启了新的发展路径。

  问题二:缺乏独到设计 抄袭模仿普遍

  家具行业具有很强的时尚性,具有成熟的产品设计能力的欧美家具业引导着国际家具市场的潮流。我国家具业想要突破,本来就不容易,加上目前已成气候的企业不多,众多中小企业尚在产品设计上模仿国外风格,奉行“拿来主义”。

  设计水平的欠缺、抄袭之风流行,使得我国家具市场上产品的雷同现象非常严重。在家具商场里,特别是在一些大的家具广场,甚至可以看到几十种款式一模一样的家具。款式雷同、差异减少,必定会导致恶性价格竞争,结果只会造成“双输”局面。

  我国大多数家具厂没有专门设计人员,在大部分厂家,老板就是设计师,凭着感觉和想象去设计,或是生搬硬套。目前,国产家具的竞争优势集中体现在价格上,依赖品牌和款式创新争夺市场的国内家具企业仍然很少。虽然在中低端市场上,洋家具对国产家具几乎不会造成什么冲击,但在高端产品市场上,国产家具明显处于下风。而现在家具潮流变化越来越快,一个款式流行3~4个月便会落伍,加上随着外商进入和

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仿造这条路将越来越难走。

  因此,我国家具业需要更加注重依靠设计创新、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中高档产品的比重。设计是家具的灵魂,其本质是个性化的创造。设计的成果便是市场。

  在今年的一些展览中可以看到,国内企业已经加大了产品创新的力度,如联邦家私集团推出的“龙行天下”、“风起南国”等八大原创性家具系列产品,体现出对当代地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深度研究与“新中式”风格;温州澳珀家具公司的“乌金木艺术家具”,成为家具设计的一个典范;来自中国家具制造重镇顺德龙江的优越国际家具公司的“OOD”品牌,主打青少年色彩家具,具有鲜明的个性。此外,迪信、耀邦、皇朝、康升、健威、猫王、标卓、兴利、红

苹果、喜梦宝、喜临门、顾家工艺等一大批国内一线品牌家具商,都有许多创新设计,显示出中国家具业从“改良”到“原创”,回归“设计理性”的潮流。

  问题三:品牌缺失 形象模糊

  我国家具行业的品牌,大大小小至少有上千个,但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明确形象的很少。消费者对几个全国著名的品牌也往往只知其名,它们似乎还缺乏像宜家那样的内涵和感性形象。

  小规模的企业要打造一个响亮的品牌很不容易。我国家具业还没有建立起厂家与商家的策略联盟,家具公司大多数只是各自为战。家具品牌虽然众多,但只能在产品铺货阶段作为开路先锋,无力担起引导消费的重任。而国外的厂家与商家往往共同研究产品的销售链条和生产链条,众多的家具厂商为一个品牌服务,也共享一个品牌,获得双赢。

  实施名牌战略,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是提高中国家具业整体水平的必由之路。

  问题四:生产专业化不足

  我国的家具生产商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至今未走出“木工加油漆工”的粗线条生产,每一个环节,从进材料到终端都是独自完成,有的甚至是一个师傅从头做到尾,多数厂家的设备相差无几,逃脱不了“简单化造型”、“模仿化设计”的窠臼,并且每个企业都自有一套生产设备和程序。

  专业化的不足,一则使得生产效率较低;二则使得要想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很难;另外,“大而全”、“小而全”等现象使家具企业相互独立、单兵作战的现象严重,导致品牌众多而著名品牌欠缺,无法有力地整合家具行业的资源。

  在欧洲的家具生产大国,专业化生产分工十分明确、细致。以沙发生产为例,木框架、金属件、泡沫塑料成型和弹簧加工等部分全部外包,由专业生产企业供货,沙发厂只负责产品设计和外套制作,以及产品的总装和市场营销。

  专业化分工可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流动,增加花色品种,减少材料库存,提高产品质量,使中国家具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更上一个台阶。因此,家具企业要逐步进行专业分工,扬长避短,走现代的专业化协作生产之路。

  同时,抓好家具原辅材料和五金配件的配套,还要从有色金属、塑料、纺织等相关原材料行业做起,这样才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问题五:短期行为破坏市场

  我国家具业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现象比较普遍,低水平竞争激烈。由于家具属劳动密集型行业,设备简单而制作相对容易,门槛较低,因此企业数量不断增长。而很多地方政府都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来抓,进一步促进了产能规模的扩大, 导致建厂速度远远大于需求增长速度,造成能源、资源消耗过大。

  另外,我国家具业极不注意市场培育,不肯花力气研究市场和引导消费,短期生产销售行为普遍。众多家具厂商在短期利益驱动下开发出来的产品,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混乱盲目的市场局面。而激烈的竞争又促使厂家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各出奇招,导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劣质产品无法绝迹。

  问题六:缺乏有效管理

  管理是企业内部的重要环节,企业的兴衰体现在管理质量上。而我国多数家具生产厂家都是老板说了算,在财务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进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上,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措施,老板既是管理员又是设计师。管理方式简单、粗放,管理人才数量少、水平低,家族式管理、经验式管理、行政式管理现象普遍。

  我国家具业迫切需要吸收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实施现代的管理手段,向管理要品牌,要效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全行业都要加强标准化工作,提高行业标准管理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问题七:出口市场集中

  我国家具业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外资企业占很大比重,而且出口集中度较高,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从家具出口市场看,我国出口目标市场高度集中,美国市场占出口总额的60%,亚洲和欧盟分列第二、三位。这种出口格局极易埋下贸易隐患。2004年涉案额11亿美元的美国对中国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虽对中国大多数出口企业影响不大,但对一些未应诉的中小企业来说,却是不小的打击,有些甚至破产。欧盟对我国沙发、坐椅等家具酝酿多时的反倾销调查,虽然由于内部意见分歧至今尚未立案,但也已给我国出口企业敲响了警钟。

  我国家具业因出口增速过快、市场过于集中,一旦出现严重的贸易摩擦,这一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必将受到冲击,且这种冲击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因此,企业应从中吸取教训,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发展多元化产品。

  问题八:消费水平偏低

  与国外家具消费水平相比较,我国人均家具消费水平还很低。按照“国内生产值-出口额+进口额”的公式计算,2004 年国内市场销售额大约为1841 亿元,13 亿人平均每人每年家具消费额为142 元,约合18美元。而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均年家具消费额是:日本225 美元,美国236 美元,我国香港地区80 美元。

  不过,从另一角度看,这也说明中国家具业的内需市场前景广阔。正如麦肯锡咨询公司中国区总裁高安德所说,目前中国的消费经济规模与意大利接近,但在未来两年里,中国的消费经济规模将每年增加一个“意大利”。尽管意大利人平均每年消费11511美元,比起中国的人均消费543美元高得多,但中国巨大的人口总量将改变一切。随着内部消费的发展,家具业将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问题九:规模效应不足

  我国家具企业5万多家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国企业的比重只有百分之一点几,大部分企业处在低水平的竞争状态,形不成规模效应。

  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与兼并从而做大规模,是中国家具未来十年中在世界家具市场扩张的一条必经之路。目前,来自家具业内部的“资本重型化”冲动已经出现。温州60多家家具企业统一品牌经营、统一市场服务、统一兴建生产基地,以统一的家具集团的旗号参与市场竞争、寻找统一的市场渠道,以期加强国外反倾销壁垒面前的抗打击能力;顺德家具协会正在筹建“顺德家具俱乐部”(暂名),以期整合顺德的家具业,组成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大品牌;深圳已把家具产业集聚基地定为深圳家具产业重组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示范项目,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有意在基地“安家”。

  问题十:缺乏世界级的展览会

  在国际上,“家具产业平台”的功能主要由各大家具展览会承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意大利米兰、德国科隆、美国拉斯维加斯等国际家具展。中国家具业的蓬勃发展,使越来越多青睐中国家具的国际采购商希望能更直接、快速、全面、便捷地了解中国生产的家具产品,而国外的家具展会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在国内,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家具展凭借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圈地办展,此起彼伏。

  但各自为政也造成了恶性竞争。单是广东省,一年春秋两季就有六大家具展,小展览不计其数,造成厂商疲于应付,面临精力、财力、设计等三大“透支”。我国缺乏一个和世界家具制造中心地位相匹配的产业平台,使得中国家具厂商力量被分散,没能把制造优势转化为行业优势,从而一直未能获得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由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国际家私装饰业(香港)协会、台湾地区家具工业同业公会两岸三地家具协会联手吉盛伟邦共同打造的“全球家具上海采购大会”将于今年9月开幕。同时,一期20万平方米的吉盛伟邦国际家具村也将隆重开业,这一欲与世界四大家具展览会相媲美的行业壮举,正是中国制造基地向采购中心跃升的一次重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