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嫁编织视频:【穴而知之·五】太冲 转贴_官庄卫生所(仁术馆)欢迎各位朋友光临《官庄卫生所吧》 826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22:01
【穴而知之·五】太冲 转贴2009-02-19 14:22

足厥阴肝经之腧穴(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对调节和改善肝脏功能及相关脏腑功能,有相当作用。本穴物质为热胀的风气,在本穴为输出之状,故为肝经俞穴。属土。 

【别名】 大冲。 

【穴义】 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

【名解】太冲。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太冲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太冲。大冲名意与太冲同。

太冲穴底,与涌泉相对。涌泉属肾。其所治症,多同于涌泉。

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胀散,胀散之气性热燥,表现出脾气的燥热特性,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急行的风气,其性热燥。

【功能作用】 燥湿生风。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穴位取穴法】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治疗经验】

《千金翼方》:虚劳浮肿,灸太冲百壮。

《通玄指要赋》:且如行步难移,太冲最奇。

针刺治疗乳蛾,强刺激治癔病性语言障碍,治颞颌关节紊乱综合症,肋间神经痛,头痛,降压;按压太冲治内搓胁痛。

《灵枢·顺气》:“一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就是有时间性发病或加重的病症,取“腧穴”治疗。“太冲穴”治疗丑时(1-3点)病症:失眠、肩痛、腰眼疼痛、烦躁。

肝气犯胃,忧思伤脾,上逆不降,呕吐不止,用泻法点按太冲穴,疏肝解郁,有止呕作用。


【穴而知之·四】劳宫  

手厥阴心包经荥穴,五腧穴之一,十三鬼穴之一及回阳九针穴之一,属火。  

【别名】五里,鬼路,掌中。 

【穴义】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 

【名解】劳宫。劳,劳作也。宫,中室也。劳宫名意指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手任劳作,穴在掌心,当心劳动屈指时,中指尖所点之处是穴,故名劳宫。

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此气性干燥,随中冲穴传来的热燥之气直上天之天部,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热水气,较干燥。

【功能作用】散热燥湿。

   【标准定位】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取法】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取穴。

【主治】昏迷,晕厥,中暑,呕吐,心痛,癫狂,痫症,口舌生疮,口臭,鹅掌风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治法】 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治疗经验】《医宗金鉴》:主治痰水胸痛,小儿口疮及鹅掌风等症。

治口臭。某男。28岁,患口臭约思念,双脚亦臭不可闻,口渴喜饮,诊查劳宫穴压痛非常。用泻法针之,一次口臭减,三次痊愈,脚臭亦随之而减。

推按小儿手心部位(劳宫等穴),治疗小儿发热、呕吐腹泻、咳嗽痰喘、纳呆腹胀、及惊风、癫痫、痢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