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长白山下微盘:全球化胡說-為什麼世界還不是平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02:56
全球化胡說
為什麼世界還不是平的?
撰文╱薛莫(Michael Shermer)
翻譯/潘震澤

身兼物理學家及未來學家的加來道雄在《未來的物理學》一書中寫道,將時間快轉至2100年,電腦將擁有人類的智慧、人們可透過隱形眼鏡上網、奈米機器人將消滅癌症、太空旅遊會變得既便宜又流行,同時人類將殖民火星。人類將建立能夠利用灑落在地球上1017瓦太陽能的星球文明,滿足人類對能量的需求,並以網際網路做為全球的電話系統;中文與英文將競爭全球通用語言的地位;人類將擁有統一的食物、時尚以及電影文化;並落實真正的全球經濟,其中有許多像歐盟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之類的國際貿易集團。
加來道雄的願景:「所有人類經由科學、技術以及創意的交流,創造出國家力量大幅減弱以及幾乎沒有戰爭的全球文明」,可是具有宏觀的視野及英雄式的靈感。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的想望:經由全球化帶來統一及和平的未來。我在《為什麼投資就是不理性?》也提過類似的意像,部份是受到佛里曼極為暢銷的《世界是平的》所啟發;他在該書中提出:「一個奠基於網路的全球遊樂場,不論所在位置、距離遠近,甚或(在不久的將來)使用的語言為何,都可讓各種合作形式的研究與工作得以即時展開。」
加來道雄、佛里曼、我以及其他全球化鼓吹者(甚至反對者)的問題,是那樣的未來可能無法達到,理由是我們演化生成的部落天性。事實上,西班牙巴塞隆納那伐拉大學高等商學院的策略管理及全球策略講座教授傑馬瓦在新書《世界3.0:全球富裕以及如何辦到》中說,那都是一堆「全球化胡說」。根據傑馬瓦的說法,所有的經濟活動中,只有10~25%屬於國際性(其中大部份還是區域性而非全球性)。我們可以看看這些比例(與該項目總數相比):國際郵件(1%)、國際電話通話時間(<2%)、國際網路傳輸(17~18%)、外國人士所持專利(15%)、GDP裡外銷比例(26%)、外國投資者所持股票股本(20%)及第一代移民(3%)。傑馬瓦直言無諱地指出,全球90%的人一輩子都不會離開他們出生的國家。真是好一個平坦的世界。
傑馬瓦說,問題出在各種全球化的理論都沒有考慮到真實的距離因子(包括地理與文化)。他將這些因子轉換成類似牛頓重力定律中的距離常數;例如,他計算「兩地的地理距離增加1%,將導致兩地的貿易量減少1%」,而得出距離敏感度為-1;又比如他計算「今日美國與智利的貿易額,是智利像加拿大一樣靠近美國時的6%。」同理,「具有相同語言的兩個國家,要比缺少這種聯繫的類似兩個國家多出42%的貿易額。屬於同一貿易團體(好比NAFTA)的兩國,要比沒有這種關係的類似國家多出47%的貿易額。擁有相同的貨幣(好比歐元)將增加114%的貿易額」。 如果以加來道雄所預估的2100年時間表來看,上述分析其實讓人鼓舞。但傑馬瓦提醒我們,人類根深柢固的天性,是只想與同血緣及同類的自己人來往,以及想要保有在地的習俗與文化,因此可能會不斷打散全球化的計畫。例如歐盟經濟及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2004年分析了16個歐盟會員國人民於1970~1995年進行的「歐盟民意調查」,發現就算歐盟不斷擴張,還是有48%的人「十分」相信自己國家的同胞、22%的人「十分」相信其他歐盟國家的國民,只有12%的人「十分」相信某些其他國家的人。 人類的天性組成決定了人類社會的結構。由此觀之,我們所建立的外在世界,很大一部份取決於我們遺傳得來的內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