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江背中学:2011河南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43:33
难度信息
本卷难度:适中    易错题:6、17、21     难度系数:0.70      较难题:7、9、15
中考专家试卷评析
河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是依据《课标》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既注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理解和运用能力,又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适中,梯度清晰,题量适度,考点分布合理。在试题材料的选择上,积累与运用部分的材料注重经典阅读和名诗句的识记,选材贴近生活,体现地域特色,关注社会热点;现代文阅读体现人文思想和励志教育,古诗文注重积累和知识的迁移;作文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的能力,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形式如下:
亮点
题号
亮点描述
新信息
7
关注社会热点“微博”
地方特色
6
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
易错题
17(2)
“斗”是名词作状语,应理解为“像北斗星一样”。
较难题
7
答案要求精准,学生的选择很难全部准确。
新特点
1、2、3、4
考查方式:选择类试题较往年有增加。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名著。
7
新题型:材料和读图综合考查。由提取信息变种为提取信息中的代表性词汇。
二(二)
轮考点:连续两年考查议论文。
14
冷考点:补充事实论据。
答案与试题解析
1.B(2分)  解题思路
A
X
浑身解数/解甲归田 均读xie
B

三组读音都不相同
C
X
滑稽/畸形 均读ji
D
X
分歧/祈祷 均读qi
2.C(2分)  解题思路
A
X
四个词语均无错别字
B
X
四个词语均无错别字
C

变本加利的“利”应为“厉”
D
X
四个词语均无错别字
3.D(2分) 考查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解题思路:词语的运用,主要考查近义词辨析以及词语间的搭配能力。近义词的辨析要注意词语间的细微差别,可从词义范围、轻重、适用对象和感情色彩几方面考虑。
A
X
“铸就”应为“造就”“只有……才……”改为表示假设的“只要……就……”
B
X
“印证”应为“见证”
C
X
参照AB两个选项
D

四个词语均无错误
4.B(3分)考查点:名著常识。解题思路:这道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名著的作家、作品、人物及故事;2.间接或概括名著中的故事情节;3.理解、评价名著中主要人物形象。4.品析名著的主题及写作特色;
A
X
无误
B

衍太太的灵魂深处是:自私、奸猾
C
X
无误
D
X
无误
5.(1)学而不恩则罔  (1)大庇天下寒士惧欢颜  (3)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大光(4)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每空1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
6.⑤②③①④(3分。其他答案不得分)
考查点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解答本题思路
这个语段是按照“总分总”的形式介绍莲鹤方壶,所填各项,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根据标点符号的提示,最后一句应是总说。
解答同类题技巧方法
解答时首先要从整段语句着手分析,理清思路,保持语意的完整性;其次要注意一些暗示性的标志词以及标点符号,巧妙衔接;另外还要关注结构形式的特点。
第2页  共8页
7.(1)短小  真实  及时  方便(一词1分,共4分。若答“网络技术应用”可给1分)
考查点
筛选提取信息
解答本题思路
应充分理解这则材料是比较全面介绍微博的短文。本题应注意从各个方面来谈,不能重复同一特点。要关注四个方面。多写或少些,都不能准确概括。另外要注意,题目中要求的是词语,而不是句子。
解答同类题技巧方法
先整体阅读,注意其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段的中心句、总结句。此类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需要将提炼的信息加以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
(2)示例:微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意思对即可。逗号前1分,逗号后1分.共3分) (共7分)
考查点
图文表述
解答本题思路
这两则材料都在强调微博的特点和重要性。他的短小、真实、及时、方便很适合普通民众发出声音;而图画中呈“金字塔”状的民众,头上有一只巨大的号角,突出微博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难点分析
此题的难点在于:要正确分析材料和图画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为一个结论。还得注意这个结论的导向性。
一、现代文阅读(共28分)
8.在漓江边,“我”被一只鹦鹉吸引,结识了一位残疾的摇船人,被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动。(意思对即可。人物1分,情节2分,共3分)
考查点
把握记叙要素,概括内容
解答本题思路
本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组织材料,突出摇船人的优秀品质。
同类试题解答方法
首先考虑记叙的六要素,抓住能显示作者思路变化的语句。结合文章线索,进行综合、概括。
9.①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②引起下文。③营造朦胧的诗情。④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意思对即可。答出任意两点,一点1分,共2分)
考查点
句子或文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解答本题思路
本文开头运用景物描写来引起下文,景物可以烘托人物性格或心情。
同类试题解答方法
记叙文开头段的作用:总领全文或引出下文,为后文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  (5)烘托人物心情。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语境作答。
10.因为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2分)与后文“我’’的感动、赞美形成对照(作铺垫、欲扬先抑),(1分)突出摇船人的精神品质。(1分)  (意思对即可。共4分)
考查点
对写作手法的理解掌握
解答本题思路
前文在渲染主人公的其貌不扬且有残疾,其实是为后文写“我”的感动、赞美蓄势。形成极大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类试题解答方法
欲扬先抑写作手法的作用是: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要熟练掌握常见的写作手法: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伏笔。结合具体语境作答。
第4页共8页
11. a示例:把雨雾中的漓江比作朦胧诗,把远处江中隐约可见的小舟比作破折号,形象地写出了小舟的形态,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b示例:把被笑声惊飞的水鸟比作一串黑色省略号,形象地写出了水鸟渐飞渐远的身影,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对比喻内容的分析1分,效果2分,共3分)
(1分)  (意思对即可。共4分)
考查点
对修辞方法中比喻的掌握运用
解答本题思路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小舟生动别致的形态和被惊飞的水鸟渐飞渐远的身影。要把握好答题的步骤,要突出关键术语“形象”
同类试题解答方法
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的生动、具体、形象,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要明确本体和喻体以及作者设喻的目的。
12.①身残志坚、自食其力、拒绝怜悯: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靠摇船为生,不接受“我”给他的五十元钱。②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爱笑,不避讳自已的残疾,积极面对生活。  (意思对即可。每个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共4分。若答“阳刚”,言之成理也可)
考查点
分析记叙文中人物形象
解答本题思路
本文中摇船人的形象是通过故事情节得到展现的,我们从他的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不避讳自己的残疾,爱笑。可以明确发现他的:身残志坚、自食其力、乐观开朗、热爱生活。
同类试题解答方法
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人物在故事情节中的具体表现得到展现的。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过程中去挖掘,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思想感情。
13.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意思对即可。2分)
考查点
对论点的总结
解答本题思路
文章中间反复强调做好一件事的重要性,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思想观点。
同类试题解答方法
最近几年对议论文的考查有加深的趋势,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总结。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述。
14.示例:居里夫人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她专注于此,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现了镭并分离出纯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古今中外的事例均可。事例1分,突出目标和专心1分,共3分)
考查点
补充论据
解答本题思路
首先要清楚题目要求:补充事实论据,而不是道理论据,结合自己所学古今中外名人事例作答。
同类试题解答方法
(1)看清楚要求补写的论据类型,即要看清楚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事例要受字数限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骨气”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不要找那些大家不熟悉的内容。
15.第③段列举名人事例论证成功的人都是先确定明确的目标,然后专心朝这个目标努力。(2分)  第④⑤⑥段分析在实现日标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专心。(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考查点
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
解答本题思路
通读文章,认真分析第③段和第④⑤⑥段的关系,用议论文的语言加以表述。
同类试题解答方法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接关系的词语。当然,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16.比喻论证(1分)  生动形象(1分)地论证了“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1分)的观点。  (共3分)
考查点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分析
解答本题思路
从“把你决定去做的那件事当成是……”一句中可以发现,作者在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设喻,不能理解为举例论证,应为比喻论证。
同类试题解答方法
比喻论证是用形象的比喻证明观点。从语言上表现为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论述的对象做本体,再设出与对象本质上有相似点的喻体加以阐述。它不能算作举出的例子,因此不是举例论证。
第6页  共8页
17.(1)大约  (2)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每小题1分,共2分)
考查点
常用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解答本题思路
(1)为“大约”,(2)“斗”是名词作状语,应理解为“像北斗星一样”。
同类试题解答办法
认真回顾对教材中课下注释的理解,对教材中词类活用现象进行归类总结。
18  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意思对即可。2分)
考查点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解答本题思路
以:因为  清:凄清    记:题字或记下    之:这里的景致或这个地方。
同类试题解答方法
不能仅停留到课下注释的背诵,应在掌握文言词汇的基础上,逐字逐词推敲,以免漏掉重点字词的翻译而丢分。
19.由乐到忧(1分)  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1分)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1分)  (共3分)
考查点
文言文文意的理解、概括和表达
解答本题思路
结合柳宗元被贬经历,作者感情寓于景中。由文章开头见到美好景物的“乐”又归于自己悲凉、凄怆的“忧”。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答。
同类试题解答方法
加深对课标推荐篇目的掌握,结合主题,体会作者写作目的。
20.语段(一):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  语段(二):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用“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玉”“纨”和水进行比较)  (意思对即可。一个语段2分,其中方法1分,具体内容1分。共4分)
考查点
文言文中侧面描写、衬托、对比等写作手法的掌握
解答本题思路
结合这两篇文章的主题,从现代文阅读侧面描写、衬托、对比等写作手法中进行知识的迁移作答。
同类试题解答方法
近几年,河南省中考文言文阅读都采用了比较阅读的形式,用于比较阅读的材料都有一定的相关性。一定要复习好课标推荐按的篇目,在此基础之上有目的的扩大阅读面,切实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第7页 共8页
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1分)
考查点
古诗词中引用典故的作用
解答本题思路
这两句诗含有两个典故“垂钓碧溪、乘舟梦日”,这两句诗引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同类试题解答方法
巩固基础知识,古诗词中引用典故的的目的是“委婉含蓄”。
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考查点
古诗句赏析
解答本题思路
这道题,很明确要从“炼字”的角度进行诗句赏析。分析出“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结合主题即可。
同类试题解答方法
诗词赏析的四个角度要明确:(1)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对比、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手法、相关手法等等。
(2)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3)“炼字”效果。
(4)对诗词从艺术手法方面鉴赏,可抓住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事等。

作文的解析(思路点拨)
(1)       题目:怀念____________的日子
题目中的“怀念”,有着非常明确的导向性,就是要让考生回忆自己的往事。初中生应该以“我”为圆心,以“我”的生活为半径写作,书写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仔细想想那些体现亲情、友情、师生情的细节,同时用最动人的语言来表达出你对生活的热爱。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确定了写作的素材。补题时,不仅可以补充具体事物、时间阶段,还可以是抽象的某种感受。从立意上讲,可以谈成长、谈情感、谈理想、谈感悟。可以体现对生活的关注,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对自我心灵的诠释。
用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主题。空洞的语言是没有说服力的,用具体时间展现自己的生活,文章内容真实可信,又意蕴丰富,当然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注意在叙事基础之上,要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由写一件事上升为一种思想,由写一个人上升为一类人,一种现象。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拔高整篇文章的境界。
第8页  共8页
(2)       材料作文。
这道材料作文题,特别贴近时代,有很浓的生活气息。认真阅读,不难理解,这则材料适合写一篇适应生活、适应竞争的文章。准确理解文意之后,据此写作。材料作文很容易剑走偏锋,甚至离题万里。因此,在分析材料时,尤其要谨慎。
要确定好写作的中心,从姚明的话中不难看出,不去抱怨环境,不去对比环境,要去主动适应环境。不要让生活适应自己,让自己努力去适应生活。要善于去寻找生活中的机会。
要确定好典型材料,在读懂材料内容,明确写作要求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材料和要求来选择典型材料。
本文虽然没有限定文体,但是初中生恐怕很少有充足的论证材料。因此,这篇文章还是适合于写篇记叙文。适当地引入材料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去体会这个生活哲理。另外,文章一定要写自己的真实生活,这样的文章才更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