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梅花的词语:2011:中国概念股猎杀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9:43:36
□ 新浪财经 ‖ 2011-12-29
经过2010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中国企业全球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及首次公开募股(IPO)数量大规模上涨的蜜月期后,中国概念股的命运在今年5月份出现大转折。多家公司被海外做空机构曝出财务造假、业绩不实、信息披露不规范等问题,被美国监管机构调查,有些甚至被迫停牌或退市。
一时间,中国概念股全线遭遇信用危机,投资者对中国公司抱着“宁可错杀,不可轻信”的心态,不敢轻易介入。而涉及中国公司的不利信息则有了迅速传播的土壤,无论是“确有其事”还是“空穴来风”,全部都会对公司的股价造成重创。
从疯狂到退烧
团购网站从“疯狂”到“退烧”,就像是今年互联网创业潮的一个缩影。上半年,热潮涌动,春风扑面;而到了下半年,企业降低估值、延迟上市、收缩过冬。从热潮至冰点,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经过这段煎熬的互联网创业者们咬紧了牙关。
社交类互联网公司“人人”和婚恋网站“世纪佳缘”,是今年上市潮的一个节点,那是在5月份。在此之前,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们仍然延续着排队上市的热诚,煤老板们拿着钱,想要从电子商务的盛宴中分一杯羹。上半年,京东商城宣布其第三轮融资金额竟高达15亿美元。
但资本热潮消退的阴云其实在3月份就已经出现,苗头就是已上市的中国概念股遭遇调查。从3月到8月,有超过20家中国概念股停牌或摘牌。
“猎杀”行动让大多数中概股都遭受了牵连,股价大幅跳水,利益相关各方也备受质疑,还引发了投资者对于中国公司的观望情绪,新上市企业股价频频破发,迅雷、盛大文学等甚至暂停上市。虽然近期展讯通信、奇虎360、分众传媒等均成功击退做空,但市场对中概股信心的恢复仍需一段时间。
中概股遭遇猎杀
最为中国公司所熟悉的猎杀机构名为“浑水”(Muddy Waters)。“浑水”从一开始就没有隐瞒其针对中国公司的“特点”,它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它大方地接受中国媒体采访,甚至还开了微博,在资本市场上声名大噪。
被“浑水”猎杀而“中招”的中国公司已然不少。浑水的做空报告曾让“嘉汉林业”的市值在两个交易日蒸发了32.5亿美元,而其最出名的战绩是猎杀新能源企业大连绿诺,使其股价从开始跳水到被摘牌,前后只有23天。
到了年底,浑水和另一家做空机构“香椽”(Citron)又发起猎杀中概股的“第二季”。这一次的目标都是知名大公司,包括分众传媒和奇虎360。不过,这一次,中国公司的强烈反击护住了自己的股价。
做空机构形成产业链
浑水在官方网站最醒目的位置挂着一幅中国地图,而且在首页中写道:“中国有一个成语‘浑水摸鱼’(泥泞的水域可以很容易地钓到鱼)。换句话说,不透明度创造赚钱的机会越多。”“香橼”机构则自称从2006年开始报道中国的股票。
据悉,这些做空机构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它们通常采用预先卖空,然后发布负面投资报告,狙击中国概念股,等到狙击目标股价下跌后,再从其中获得利益。
对中国上市公司并不知情的做空机构,是怎样获得中国概念股的材料和数据的呢?据了解,“浑水”、“香橼”这类匿名调查机构,实际上是相当于国内的“代理人”或“代理机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中国在美上市的公司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各种信息,留下证据,少量参与调查报告的制作。
而这些搜集证据的代理人,很多并不是行业从业人员,而多为国内财经类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或准毕业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型商业咨询公司给这些调查机构提供信息。这些公司办公地址经常变,调查手法则是设法与被调查对象的员工拉关系,套近乎,或利用商业间谍套取公司内部资料。
为了使调查报告一击即中,这类调查公司还会与做空基金联手。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在前不久遭遇做空的哈尔滨泰富电气。6月17日,“香橼”机构发布报告称,哈尔滨泰富电气存在欺诈,股价会跌破10美元。得此消息,做空基金立即给予回应。
做空中概股接近尾声
“基本上没什么机会了。”在过去一年参与过做空中国生物、中国阀门、中国高速频道等中概股的一位美国投资经理表示,美国目前大规模做空中概股的“潮流”已经退去。
剩下的是无休止的诉讼。包括泰富电气、中国生物、中国高速频道、西安宝润等在内的10多家企业,正在受到股东集体诉讼,这些诉讼绝大多数都在进行中,尚未有明确结论。
事实上,由于被大规模做空及股价长期被低估,一些有实力的中概股主动以回购股票退市来寻求自救。今年以来,“中药第一股”同济堂在复星医药协助下成功私有化,盛大网络则可能以史上最高的价格23亿美元完成私有化退市。
另一方面,中概股美国遇冷,投资人退出渠道大受影响,链条传导的下一环就是创业者。电子商务和团购网站的创业者们大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上半年,拼命融资;下半年,收缩过冬。在上半年,包括来自境外和境内传统行业的资金扎堆电商。
在7月份,团购网站美团宣布获得5,000万美元的第二轮风险投资,并公开表示“一分钱未花”,就等着“安全过冬”,第一次吹起过冬号角。到了年底,京东商城取消了全场免运费的政策,当当网寻求让店铺分担广告费。软银赛富首席合伙人阎炎呼吁电商行业必须要“销售价高于运营成本加上进货价格”,也就是说,不能再烧钱了。
过冬的氛围在创业者当中蔓延,大家互相提醒,再理性点,再省着点。现在,敢于继续大手笔花钱的明星行业,也就是“视频”了。随着优酷和土豆的上市,“视频”行业该上市的上市,该收编的收编,随即开打版权大战。可事实上,迄今为止,视频网站还没有一家盈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