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二战中国投降:保障房大跃进的谬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7:11:42
2011年11月21日 07:38 AM

保障房大跃进的谬误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刘胜军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字号 背景 评论[56条] 打印 电邮 收藏 腾讯微博新浪微博  

保障房大跃进与刘志军有什么关系?两者都是权力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下的产物,都注定会以尴尬收场。

刘志军在任期间,因为好大喜功、大干快上,被铁道部内部称为“刘疯子”。刘志军倒下,不仅留下了铁道系统不堪重负的债务,也留下了动车追尾等诸多铁路安全隐患。

今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国将建设保障房3600万套,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其中2011年开工建设1000万套。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各地地方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将任务落实到市县和具体项目。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截至10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过1000万套,实现了年初计划的目标任务。然而,以如此大跃进的方式搞保障房建设,既不现实,也无必要,甚至可能带来诸多隐患。

首先,全年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至少需要建设资金1.3万亿元人民币。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央出台了4万亿刺激计划,引发地方融资平台的失控性膨胀,出现了超过10万亿的平台贷款,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还本付息困难的情形。在地方政府已经债台高筑的情况下,保障房资金从何而来?根据住建部数据,2011年保障房投资中,中央和地方投资5000亿,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000亿,社保基金投资500亿。即使勉强上马,很多项目最终也会陷入资金困境:要么成为烂尾工程,要么倒逼银行提供贷款。

其次,政府主导的工程项目,往往会沦为承包商眼中的“唐僧肉”。在利益面前,违法者没有底线:郑州八栋保障房封顶两月因质量问题拆除;吉林省靖宇县和抚松县境内一段总投资23亿元的铁路工程,被违规分包给一家“冒牌”公司和做过厨师、“完全不懂建桥”的包工头,本应浇筑混凝土的桥墩,竟被偷工减料投入大量石块;甘肃从天水到定西耗资80多亿元的国家级高速公路,仅仅通车几个月,就被迫全面返工,以前的路面需要全部揭掉重新铺设;海南省质监部门在文昌市文城镇保障房项目工地查封了345吨“瘦身钢筋”。我们不能让百姓在“没房住”与“住有质量隐患的房子”之间做痛苦的选择题。

再次,在政府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的现状下,保障房分配环节也难以保障公平。有关系的个人,势必各显神通,从中牟利。据媒体报道,多个已交付的保障房小区,不仅“穷人”开豪车上下班的现象已是常态,而且部分楼盘入住率普遍不高,还有业主私自出租的案例。

在管理学中有句名言:衡量什么,就得到什么(what you measure, what you get.)。错误的政策,一定会带来扭曲的激励与结果。

为完成所谓的“军令状”,地方政府势必会努力造假,这正是他们所擅长的领域。果不其然,住建部副部长齐骥承认,今年开工的1000万套其中存在约1/3的“挖坑待建”情况。一些分析师说,地方政府抬高了网上统计的保障房数字,大学宿舍和翻新的老房子也被包含在内。《南方周末》的调查发现,河北保定的3.4万套保障房多数为企事业单位集资建房及城市危旧房改造,甚至有商品房被贴上“保障房”标签。

保障房大跃进的后果不难想象:一方面是政府债台高筑(最终还是由纳税人埋单),一方面是严重的工程腐败和保障房分配潜规则,另一方面是触目惊心的保障房质量隐患。我希望是我太悲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