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汉芯城 新三板: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93)再现巴洛克艺术风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09:20
                                        腾小松画

          希姆博尔斯卡的获奖评语是:“在诗歌艺术中精辟玄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网易博客:http://blog.163.com/zhengwanli_vip/?fromBook

 

                              再现巴洛克艺术风格

          译    名: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
          生卒年月:1923、7——
          国    籍:波兰
          代表作品:《结束与开始》
          获奖评语:在诗歌艺术中精辟玄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诗歌在波兰文学中独树一帜并成为世界文坛的靓丽风景。也因此,波兰诗人米沃什和希姆博尔斯卡相继走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两人所不同的是,米沃什以毫不妥协的精神扛起批判现实主义的大旗东拓西扩,打拼出一个“人在激烈冲突世界中暴露状态”的自由诗的王国。而希姆博尔斯卡却沿着批判现实主义的边路南栽北种,开拓出一片展示巴罗克艺术风格的宏大历史演进深意的讥讽诗的绿洲。

          巴洛克艺术风格是与古典艺术风格相对应的艺术表现形式。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先是指建筑风格摆脱古典建筑的和谐,匀称,明朗气质,在夸张、华丽、失衡的状态中展现建筑作品。之后延伸到绘画、音乐和文学领域。这种风格的文学作品大都是在情感强烈、时空无序、形象扭曲的氛围中展开的,咋看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情绪揉进。

          希姆博尔斯卡的《葬礼》一诗就属于这个范畴。该诗以35句对白组成,以夸张而又荒诞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艺术氛围,让观礼者的话语以不合逻辑的顺序穿梭、流动、交错,前后句之间多半无问答之关联,有些在本质上甚至是互相冲突的。这些对白唯一的共通点是——它们都属于生活的声音,琐碎、空洞却又是真实生命的回响。在本该为死者哀恸的肃穆葬礼上,人们听到的却是生者的喧哗。借着这种实质和形式之间的矛盾,诗人呈现出真实的生命形貌和质感,没有嘲讽,没有苛责,只有会心的幽默和仁爱。

          幽默和仁爱是希姆博尔斯卡演绎巴罗克艺术风格的绝妙之处,她的代表性诗作《在赫拉克利特河里》就充分展现出这一景观——

          在赫拉克利特河里,
          一条鱼捕到另一条鱼,
          一条鱼用尖鱼去切碎另一条鱼,
          一条鱼在造一条鱼,
          一条鱼住在一条鱼里面,
          一条鱼从一条被包围的鱼那里逃脱。
 
          在赫拉克利特河里,
          一条鱼爱上一条鱼,
          你的眼睛——他说——像天上的鱼炯炯有光,
          我愿与你一起游向共同的海洋,
          啊,你这鱼群中的姝丽。
 
          在赫拉克利特河里,
          一条鱼构想出高于一切鱼类的鱼,
          一条鱼向一条鱼跪拜,
          一条鱼向另一条鱼唱歌,
          一条鱼向一条鱼祈求,
          为了游得更轻松。
 
          在赫拉克利特河里,
          我是一条单独的鱼,一条独特的鱼,
          (但却不是木头鱼、石头鱼)。
          我在单独的瞬间描写小鱼,
          就像银光闪闪的鱼鳞那样短促,
          也许是黑暗在羞怯中闪烁?

          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希姆博尔斯卡在巴罗克风格里注入了存在主义和怀疑主义哲学思想。谁都知道,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最著名的哲学观点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典型的怀疑论观点。希姆博尔斯卡直接采用“在赫拉克利特河里”作为诗的主旨显示了她卓越的思想能力,毫无疑问这是一首与哲学有关或暗含哲学意味的诗。该诗描绘了鱼的残杀与爱情、征服与臣服以及诗人的关注与仁爱。全诗画面感极强,也颇具故事情节,语言生动活泼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了深邃的哲学思考。

          这种思考属于一切真正挚爱和理解文学的本质意义上的作家。所谓本质意义即作家的终极使命,而非沽名钓誉之徒玩弄的骗吃骗喝伎俩。作家是生产思想和建筑语言殿堂的孤独职业,福克纳称文学是“世界上最孤寂的工作”,写作如同一个遇难者在大海上挣扎,而遇难的那片海域仅仅属于他自己,他必须自己救自己,任何外界的喧哗都会导致他的沉没。希姆博尔斯卡深谙此道,所以她长年远离繁华的大都市居住在偏安一隅的出生地——波兰南部故都和文化名城克拉科夫,并且每年她都会去距离克拉科夫不远的著名风景区和旅游胜地扎科潘内静心休养,同时进行文学创作。

          西姆博尔斯卡在克拉科夫雅盖沃大学读书时,攻读了波兰语言文学和社会学,特别对哲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史情有独钟。这样的学习经历再加上女性独特的视角,使她的作品在揭示人的生存环境,人与自然和历史的关系以及人在历史和自然环境中的位置等方面独有见地。她的另一首代表作《结束与开始》就搭起了这样的巴洛克式的哲思圣殿——

          每次战争过后,
          总会有人得去清扫,
          毕竟战场
          不会自行干净。

          总得有人把碎片
          扫到路边,
          运载尸体的马车,
          才好驶过。

          总得有人跨越
          泥泞和灰烬,
          沙发脱落的弹簧,
          玻璃的碎渣,
          沾血的破烂。

          总得有人拉来木头,
          顶住墙壁,
          装上窗户玻璃,
          固定门框。

          这可需要一些年头,但不会留下什么
          声音或影象的记录。
          所有的摄影机
          都已赶往另外的战场。
          ……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战争过后人们的种种存在。诗人要告诉大家的是战争乃历史的存在,永远没有开始和结束,恰恰结束就是开始,正如诗中所说“所有的摄影机,都已赶往另外的战场。”强烈的悲观主义情绪刚好印证了她的另一个观点:“生存是否正当,这一点我愿细细思量。”她思量的结果令人炫目:“带着微笑与亲吻,我们寻求星光下的温馨,人与人千差万别,却似两滴水珠,同根所生。”

          至此,我们明白了瑞典文学院对她的准确评价:“在诗歌艺术中精辟玄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依据这个评价,她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

          西姆博尔斯卡部分作品年表
          1952年  出版第一部诗集《我们为什么活着》,
          1954年  出版第二部诗集《询问自己》
          1957年  出版诗集《呼喊雪人》
          1966年  出版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
          1967年  出版诗集《一百个欣慰》
          1972年  出版诗集《以防万一》
          1975年  出版诗集《北方》
          1976年  出版诗集《大数字》
          1986年  出版诗集《桥上的人们》
          1993年  出版诗集《结束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