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珊.钟:父母怎样把自信传递给孩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8:10:30
父母怎样把自信传递给孩子

  我记得,一次,我带女儿去公园玩,在上一个软梯的时候,女儿不敢上。此时,恰好一个小朋友上去了,我便说:“女儿,你很勇敢,他上去了,你也能上去。”女儿看了看我,说:“爸爸,我能行吗?”我竖起大拇指,坚定地说:“行!没问题!”女儿这才慢慢向上爬,爬到中间的时候停了下来。女儿看着我说:“爸爸,我害怕。”我便走到了软梯的下面说:“没事,闺女,爸爸在下面保护着你。”就这样,女儿最后爬上去了。她下来后,很高兴。我拍着她的肩膀说:“女儿真棒!”她笑了且很自豪。

  还有一次,女儿考试后,成绩不理想。我便发火了,我说:“你怎么考的,还不如你某某同学呢?成绩这么差。”后来,一次和朋友在一起玩,恰好他的孩子和女儿读同年级,便谈论起了孩子。我说女儿成绩不好,他说他孩子成绩也不好。我说,就是不刻苦,还贪玩呢!他也有同感。当时,女儿就在身边。回家后,女儿说:“你这样说我,你知道我心里难受吗?”这时我才感觉到,谁不愿意让父母说好呢,即便是不好,让别人知道多尴尬啊!

  其实,像我这种做法好多家长都有过。也许,家长的初衷,感觉这是对孩子要求严格。其实不然,这里不仅有家长对自己教育效果的不自信,也有对孩子的改变不自信,同时也存在对孩子的不信任。

  首先,父母的自信是教育的良好开端。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应该相信自己能够教育好孩子。其次,家长的不自信往往来自于不客观的比较,比如一次考试成绩不佳,家长就会感觉孩子有问题;一件事情没做好,就认为孩子没出息;再就是和周围的孩子比较,总是对自己的孩子没信心。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孩子,全面地去看待孩子,不能以点概面,更不能一棒子打死。要采取符合孩子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引导孩子,给自己也给孩子增添一分自信。

  其次,父母要做自信传递的使者。要不失时机地将自信传递给孩子,对于孩子每一个成功的表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你真行!”“你能行!”的评价。受到父母信任和期待的孩子,往往会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因而会表现得更为出色。这样才能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再次,父母要创造一个自信的环境。环境的影响是很不可忽视的。一个好的积极向上的环境,必定对孩子的自信培养起到一个推动作用。经常带孩子去一些很阳光的,带有小小竞争氛围的地方,最好让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逐渐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培养孩子的自信与勇敢。

  其实,只要父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自身做起,挑战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声鼓励,一个微笑,一下轻轻的拍打,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会传递给孩子自信,让孩子在自信的飞翔中,实现梦想。


相关阅读:          孩子的自信是怎样建立的?

  小健从幼儿园回家之后一直闷闷不乐,妈妈问他是不是在幼儿园和小朋友闹别扭了,他又说不是。妈妈有点担心,于是就让爸爸跟小健好好沟通。

  在爸爸的耐心询问下,小健终于说出了实情。下个月幼儿园有个汇报演出,老师让他在童话剧《聪明的小小阿凡提》里面扮演阿凡提。“你平时不是很喜欢看阿凡提的故事,喜欢阿凡提吗?现在要扮演阿凡提,为什么你反而不开心了呢?”爸爸细心地问。“我是喜欢阿凡提。但是……我会演不好的。”“为什么你觉得自己会演不好呢?”爸爸又问道。“嗯,这个……总之,我会演不好的。阿凡提那么聪明,我怎么能演好呢?”

  孩子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做不到?

  “能做”与“不能做”--自我效能感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最早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来解释孩子拿什么来判断自己“能做”还是“不能做”某事。

  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去做某一件事情,能不能做成功的主观判断。在上述例子中,小健就表现出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当老师把表演任务交给他的时候,他认为自己“会演不好”。这极可能是小健把自己判断为“能力不足”的原因。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针对自己的能力而作出的判断,这个判断使孩子们在遇到困难的极端情况下表现截然不同。

  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通常更愿意接受有挑战性的任务,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他们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加倍地努力。他们心中常有“自己一定会成功”的信念,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策略,及时放弃无效的做法,而去尝试可能引向成功的方法,最终取得更好的成绩。

  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面对挑战时,更倾向于逃避,能避免则避免。面对困难时会更多地强调问题的难度,付出的努力较少,并以难度为借口,说服自己放弃。遇到阻碍时,经常抱怨自己能力低下,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并表现出僵化,不愿意放弃无效的方法,不敢于尝试新方法的特征,最后很可能得到较差的成绩。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较稳定的判断,它具有一贯性,但在不同的情境下,它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有不同的表现。如持续处于影响环境中,自我效能感则有可能产生质的变化。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表现的因素,有以下四个。

  一、直接经验

  孩子亲身体验的成功或失败,对于他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影响最大。

  一般而言,持续成功,或成功的次数远多于失败,都能使孩子建立起比较稳定的自我效能感一。而持续的失败,或失败远多于成功,则会让孩子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困扰之中,最终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在孩子把失败归因于外界不利因素,而非自我稳定的能力时,他的自我效能感则不会受到什么伤害。同样,要是孩子总是把成功归于运气,而决非自己能力所情致,那么多次的成功也未必就能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因此,让孩子更多地体验成功以及恰当地对成败进行归因,都是建立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关键。

  二、替代经验

  替代经验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榜样的作用。“他能成功,我也能成功。”当孩子这样相信的时候,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有所提高。榜样的反复成功,则能起到巩固效能感的作用。

  不过,真正能起到促进自我效能感作用的榜样,通常是与孩子水平相当的人。如果榜样的水平明显高于孩子,孩子可能会在心里面嘀咕“他那么厉害才能做好”,因而产生能力不如,难以完成任务的焦虑。要是榜样的水平明显低于孩子,孩子可能会得到激励,但也极有可能因为认为自己比榜样利害,必须成功而产生过大压力,最后影响表现。

  三、言语说服

  这是一种他人给予的力量感与信心。他人的反复劝说、引导,会使孩子得到暗示,暂时相信自己的能力。而在孩子真正承认他人所说的,并内化为自我的体验与信念之前,这样的劝说只能起到一时的效果。

  把他人的劝说内化为自身的信念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可能在成人引导劝说的时候真的相信了,但一旦遭遇困难和阻碍,却有可能一下子打回原形。因此,言语说服的效果往往是脆弱的,难以持久。

  四、情绪状态。

  情绪会影响人的表现,也会影响人对自己的认识。比如人在非常紧张的状态下,常常会低估自己的水平;在烦燥、疲劳的时候,会有一种无力感,即使面对非常容易的任务,都有可能感觉困难,无力胜任。当人处于亢奋中时,则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眼中一切都是小事,很容易摆平。

  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成功,成功,再成功

  正如前所述,成功的经验是孩子建立自我效能感的基础。让孩子成功,我们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这个成功的经验不能“孤军作战”,它必须要是规模化的。每一次成功都只是一个小水滴,而自我效能感是能下雨的云,只有成功的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对形成稳定的自我效能感作出贡献。

  二是关注成败比。成与败对于孩子都是有意义的,但对于帮助孩子形成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而言,成功的体验通常需要多于失败的体验。至于这个成败的比例是没有标准的,孩子的情况不同,需要的比例也就不同。

  一个已经显得非常没有自信的孩子,那么成败比最好能达到9:1的水平,而一个有一定自信心的孩子,6:4可能已经够了,如果能达到7:3,很可能就已经产生非常好的效果了。

  成功是怎样得到的

  成功的体验重要,归因也同样重要。

  有时候成功并不能增加自我效能感,失败也不会伤害自我效能感,这是因为归因起了影响的作用。引导孩子作出有利其成长的归因,并教导孩子掌握全面归因的方法,自然能正面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小链接:关于归因的培养,本刊在2011年10期杂志里已有论述)

  选择恰当的榜样

  我们常惯于用比孩子差的人的成功来鞭策孩子进步,并一个劲地强调:他比你差,他都行!对于部分孩子而言,鞭策的作用是存在的,但对于另一部分孩子来说,这相当于一种批评:你看别人比你差,都做到了……因为“比我们差的人都能成功,我们也一定能成功”,这样的逻辑并不是唯一的解释,特别是对于有外归因倾向的孩子,他们会解释为“他运气好”,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更多地是去联想大家之间的不同,找不同来解释,榜样也就起不到榜样的作用。

  切记,和孩子水平相当的人的成功,最具榜样的作用。最好的榜样引导,当然是孩子看到,自己能体会到别人成功,自己也能成功。但孩子有时候并没有这样的意识,特别是孩子很小的时候,那么父母的引导就非常的重要。父母在引导的时候,强调榜样与孩子的同质性非常有效。“他平时跑步只比你快一点”,或者“他成绩只比你差一点点”这样的话大可不必说了,很小的差距都可以忽略,没有必要提醒孩子去关注这些。因为孩子最需要关注的是他们之间能够一致的东西--成功。那就让孩子集中精力去关注与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