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黄金最低价格:“海纳百川”的新追求 上海铸造城市软实力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20:45:38
   新华社上海12月27日电 题:“海纳百川”的新追求--上海铸造城市软实力纪实

新华社记者杨金志、王蔚、罗争光

素有“东方明珠”美誉的上海,正以服务全国、放眼世界的博大胸襟,擘画着科学发展的新图景。在看得见的高楼大厦、算得清的经济数据之外,这座城市的“气场”愈加令人着迷,城市精神和价值取向日益发扬光大,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软实力稳步提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上海发展的历程是开放的历程,是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并使之融入上海的历程,也是聚集全国优秀人才的历程。我们应该继承这个优秀传统,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元素,欢迎各方优秀人才来沪,为上海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八字价值取向”引发城市共鸣

日前,上海市委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崇尚正义、维护公平的公正理念,互相尊重、和睦友善的包容态度,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诚实待人、守信互信的诚信品德,在全社会形成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八字价值取向”,字字重如千钧,与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交相辉映,在上海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

民主和法治是公正的基础。今年8月,上海完成历史上最为全面的一次“红头文件”清理,涉及的市政府、各部门以及各区县规范性文件达8000多件,其中废止、失效和修改的约占40%。同时,上海市政府作出规定,今后所有规范性文件都要明确规定有效期,否则有效期默认为五年。“贯彻落实依法治市的方针,政府首先要成为守法模范,努力打造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上海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刘华说。

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是上海这座移民城市的传统,也是上海的独特优势。目前,上海的2300万常住人口中,有近四成是外来人员。上海十分重视解决外来人口导入形成的“新二元结构”问题,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加强有序融入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在上海,50余万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所有常住人口都可免费享受十二大类86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许多上海人的自觉行动。徐汇区上影小区与汇业律师事务所共建“民主法治示范小区”,律师们近两年共接待居民咨询、参与街道调解1100余次,受到居民交口称赞。在上海,近万名律师积极投身社区普法、大调解和法律援助,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支生力军。“城市里大兴公益之风,生活就会更加美好。”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盛雷鸣说。

上海人守规矩、讲诚信、负责任,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性格,已经成为重要的城市软实力。汉康豆类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豆制品的民营企业,产品在卖场超市、机关学校和广大市民中广受欢迎。公司总经理周汉康说:“我们千万不能片面追求利润而降低质量。如果诚信缺失,你毁了自己企业还不算,还会连累整个行业!”

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风生水起

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汇的大码头,同时也是文化繁荣的活源头。沐浴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风,上海正向着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坚实迈进。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振武指出,上海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市场的开放,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汇聚海内外力量,鼓励引导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在上海竞相发展,使上海成为各类文化人才创业创造的热土、共存共荣的港湾。

中国杂技与俄罗斯芭蕾,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个艺术门类,在上海这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大舞台实现了完美统一。2011年11月11日,海派原创杂技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海上梦》在上海文化广场进行全球首演,令人震撼的舞台效果征服了全场中外观众。目前,该剧已经签订了五年欧洲巡演的合同。如今,这种由中方主导、国际团队共同参与创作、中方拥有版权优势的中外合作模式正在上海成型。

集世界文化精品,更聚中华文化精粹。12月中旬,一出《鼓色鼓香》剧目在上海人民大舞台上演,古老的山西绛州鼓乐“混搭”海派旗袍秀令人眼前一亮。很多人没想到,这支打着北方大鼓的乐团并非外来演出队伍,而是一支以晋人为班底、扎根上海多年的“本土乐团”。近两年来,上海东绛州鼓乐团已演出3000多场,仅在上海世博会上就献演200多场。“在上海这个大舞台上被认可,就是被中国、被世界认可。”团长权军民深有体会地说。

“魅力上海”何以魅力无穷?

据来自统计部门的消息,目前居住在上海的境外人员已经超过20万人,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旅游部门的统计则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上海入境游客累计达681万人次,预计全年超过800万人次。五方杂处、各得其所,这就是一座熙来攘往、交流广泛的国际大都市的“魅力”。

2011年2月,上海首次召开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期末目标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上海市副市长赵雯表示,上海正在形成旅游业与体育赛事、文化演出、环境保护等相融相长的良好发展模式;特别是互相促进的“大旅游”和“大体育”,已经成为上海递出的一张“双面名片”。

今年以来,重新开放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沙特馆以及上海世博会纪念展,都迎来众多“铁杆粉丝”。作为重要的国际邮轮母港,上海还与釜山、大阪等东亚沿海城市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美轮美奂的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在今年7月举办了举世瞩目的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明年还将迎来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国际体育仲裁院上海听证中心也将落户于此。

城以才兴。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和领军人物。她强调,在全力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进程中,上海要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今年7月,受到广泛关注的首届“沪上金融家”评选活动揭晓,30位中外高端金融人才脱颖而出,集中反映出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人才高地建设的成果。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指出,借鉴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上海要不断加强金融的法律、税收、信用、监管方面建设,吸引更多的人才。把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特别是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持续地加以推进。

随着引才步伐的不断加快,上海“人才新政”的推出也更加密集。今年以来,上海陆续公布留学回国人员申办户口细则、引进人才申办户口试行办法以及紧缺急需专业类别目录、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等信息,以求贤若渴之势打造“人才高地”。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指出,一座城市在交出漂亮的经济成绩单的同时,也必须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上海要加快改革创新,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为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增添力量。今天,铸造城市软实力,已经成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新追求、新动力。(完)